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以观照摄心正念为要 |
 
以观照摄心正念为要 一句佛号虽然至简至易,人人都能念,但要把这一句佛号念得有成就,念出真工夫,念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可也未必人人都会念。在这里,藕益大师告诉我们"观心为要",可以说真正是把念佛用功的诀窍传授给我们了。念佛怎样观心,其工夫有深有浅。深的如实相念佛,谓这是"假观",正历历分明时,而当处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时,而又历历分明,这是"中观"。此种念佛作观的工夫,修成了即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佛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又如天台宗一心三观,谓观能念之心。当下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亦了不可得,这是"空观":正了不可得时,而能所宛然,一句佛号历历分明,得理一心不乱。 但对初学见理未真的人来说,实在太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还是用比较浅显的意思来说明。所谓观,即观照、观察,亦可以引申为督察、监护。即以能观之智,时时督察现前一念之心,是不是在念佛?所念之佛号,是不是念得字字分明,听得清清楚楚。一旦发现你的心失去正念,即当收摄其心,回归念佛。所谓“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照迟”。能时时督察其心,及时纠正妄念,久而久之,妄念逐渐减少,佛号自然纯熟。 所谓监护的意思,好比护士护理病人,必须及时查出病因病源,观察病情的变化,方好对症下药。念佛的人为什么不能至心念佛,总打妄想。大多病在对世事尘缘看不破、放不下。而许多妄想杂念皆因境而生,所谓触境生情。境有顺逆得失,情生喜怒哀乐。比如:或许正当你生活处于拮据困苦之时,竟在无意间得了一笔横财,而使你欣喜若狂;或许你平时最心爱的人竟忽然弃你而去,而使你痛不欲生。类似这样的情景很多,每一样不同的情景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都会干扰你平静的心,破坏你用功念佛。怎么办呢?这就必须对症下药。你的另一个自己---理智,如同监护人,应清醒地告诫你;世间一切都是苦、空、无常的,有得必有失,有合必有离,缘聚缘散,缘生缘灭,这是自然界必然的规律。就如你无意间得来一笔横财,安知日后不会给你带来一场横祸?所以,你不必欢喜太早。你心爱的人离你而去,这是缘尽缘灭,既然勉强不得,何不顺其自然。更趁此时斩断情根,舍离恩爱,正好了无牵挂地专心念佛。 正如紫柏大师说的:"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辩。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不能动,死生境上自然不惊怖。今人念佛,一些小的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撇在脑后,如何能使得念佛灵验。真的能于爱憎关头不昧此句阿弥陀佛,现前必得受用,临终必得往生。“此中勘验念佛工夫,实际也就是藕益大师所说的观心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