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一函遍复》讲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函遍复》讲记

  印光大师著书 大安法师讲解

  第一部分

  《一函遍复》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一函遍复》是印光大师的一篇重要文稿。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1861年,往生于1940年。距离我们现在时代是比较近的,印祖所在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内忧外困的时期;也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时期。儒家文化基本上中断了它的传承,中国佛教也备受冲击。而印光大师就是在这么一个时代,是应劫而生的一位祖师。应着时代的劫难,挽狂澜于既倒。近代的中国幸亏还有一批像印祖这样的高僧大德,才使佛教在震旦国得以传承下来。

  印祖早年出家,韬光敛迹,不为外人所知。民国元年(1912年),高鹤年居士将印祖的《宗教不宜混滥论》、《净土普被三根论》、《佛教以孝为本论》等几篇论文在《佛学丛报》发表,署名“常惭”。这些文稿以其见地的精纯和文字般若的摄受力,马上即引起了教内外的关注。于是,当时一批很有眼光的居士,像徐蔚如、周孟由等,就收集印祖的文稿,出版《印光法师文钞》。这样,印祖的名望马上就被社会所知,所谓龙天推出,将近三十年,观察他后来的弘法有一个特点:于世间法则推崇儒家文化,于出世间法则专以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作为宗旨。

  印祖主要是以书信文字的形式和他自己真修实干这样的特点来摄受众生,也精通大乘的各宗各派,但不以大通家自居,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一生的弘法风格非常平实。

  《一函遍复》的出现

  印祖开始弘法活动之后,向他写信求教的信件就像雪片般地飘来。印祖也非常慈悲,早年所有信众的信他都亲自回复,有的居士给他的信稿有时候是十多篇二十多篇,更有很多是请求印祖作序、跋、疏文、碑记等。印祖每天晚上都回信,写文章,校对书籍到很晚,这样就显得很难应付这么多的信件。他曾经就想到香港或是到其他地方去,但是法缘还是在江浙一带,被妙真和尚和很多信众恳求,还是留在了苏州。在有一次校对书籍的时候,眼睛受到很大的伤害(印祖从小眼睛就不是很好,由于他坚持念佛才使眼疾不至于发作,但常常不小心也会使眼睛的视力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样就使得印祖不得不采取了一种方法,来解决每日信众的若干问题(常常有很多信众写信来问问题的时候,印祖就告诉他在《印光法师文钞》里面都有,只要认真看《文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但凡夫众生的习性,他拿到文钞不会深入地去看,还是愿意写封信来问这些问题)。那么,印祖在这种情况下,就写了《一函遍复》 只要来信没有特殊情况,就将印好的《一函遍复》作为回信寄出去。

  《一函遍复》的特点

  这篇文稿作于1932年,即印祖七十二岁那一年。

  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由于《一函遍复》所针对的是广大的信众,所以一定要通俗易懂;

  其二,信众 广大的净业行人来问问题,主要问的不是很玄妙的理论问题,而是大量要在实践当中、修行当中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印祖弘法二十年来,对净业行人种种根性已经了如指掌,所以他从实际出发,针对当时净业行人带有普遍性的十二类问题,在《一函遍复》中提出了十二条原则,而这十二类问题也是我们现在的众生常常会遇到的。

  所以,我们现在来讨论、学习《一函遍复》,也有很强的现实的修行指导意义。

  印祖一生从不谈玄说妙,即便是高级知识分子来了,也会给他讲“信因果、老实念佛”这些似乎是老僧常谈的话语,但平常的话语当中,却寓示着深刻的佛理。印祖晚年时期,对佛教的教理、修行,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也唯有这样的程度境界,才能把佛教的道理讲得像水一样的平白。因此读到这些文字,就如一位慈悲的老人在教导子孙那样地苦口婆心,并且对症下药。

  印祖在《一函遍复》中自己作了一个注,就是“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

  这是说,《一函遍复》的语言虽然很朴拙,很质朴,但是它的义理是根据佛经来的,不是印祖自己杜撰的。这点很重要,印祖采取的方法是“述而不作”。

  印光大师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阅藏,可谓精通大藏的三藏法师。他在文钞中的回信,不像做学问的人那样(这是哪部经说的打个引号,引一段,那部经怎么说的引一段,)而是将佛言祖语透过他的领会,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可谓是妙合天然。这是从自性功德海的流露。所以我们仔细看文钞中的每句话,其来历都经得起考验,其义理全部是根据如实的经典而来的。

  而净土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是“唯佛与佛能究尽”之法(蕅益大师语)。因此,印祖正是通过他的大悲愿力,以佛经的义理著述本文。所以莲友们若是能够依照《一函遍复》的义理去行持净土法门,那么他就能得到现世吉祥如意,临终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快速成佛之大利。这就是“其利无穷”。

  《一函遍复》的文句结构

  《一函遍复》的文句结构很清楚。第一、为引言(小引),对信愿行作了概述;第二、分十二段,谈到修行的具体的方法:包括正行、助行;最后一个结语,简短的总结。

  略述信愿行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普被三根,利钝全收

  文稿开宗明义,概述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就是指众生的三类: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利智一闻千悟;中根器的人要遇到困境反省而觉悟;下根器的也得久化方归。三种根机不同,但是净土法门平等普被,不管他自己的根性如何,只要他相信阿弥陀佛这个念佛法门,都能够摄受他。

  “利钝全收”,是指根机利的众生和根机钝的众生,都能够收摄在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中。所以这是释迦、弥陀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普为一切众生,都能当生了生脱死(上至等觉菩萨了变易生死,下至三恶道的众生了分段生死),径登解脱的彼岸。

  佛法难闻,人身难得,净土难信。在得到人身的这一生,如果遇到念佛往生一法,不能去相信,不能去修行,那可是很悲哀的事情了。此生交臂错过,可不哀哉!

  祖师一片婆心,无非希望一切众生对净土法门都能生信发愿,依教奉行。

  从两土苦乐略述信

  念佛法门的宗旨,即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信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通过这两土苦乐的对比 相信这个世间是苦,产生厌离心;相信极乐世界是乐,就会产生欣求心。

  这是从两土的苦乐的对比,略述对极乐世界之信,下面是从信自力根机与佛力的比较,略述对佛力之信。

  信机就是信我现在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靠着自己的力量断烦恼,证真常。这一点是从善导大师到印光大师等历代祖师,都一直强调的。作为凡夫的我们,绝对不能自负。

  往往一般的人总认为自己了不起,稍有修行便目空一切,认为自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没有对自己的业力详加剖析的结果。所以祖师慈悲地劝导我们这些业力凡夫,靠自己的力量是决定不能断烦恼,乃至了生脱死的。

  我们要坚信:我们是通身业力的众生。

  既然自力不能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束手待毙了呢?

  阿弥陀佛有同体大慈悲心,他观察到我们这些业力凡夫靠自力无法断烦恼,解决生死问题,他为救度我们这些自力不能解决生死问题的业力凡夫,发大誓愿(广发四十八大愿)。告诉我们,只要相信弥陀愿海(信),只要有求往生净土的心(愿),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行),就能感通弥陀的愿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定会现前接引,令生西方。

  这个信,信自己的机和信佛的大愿,这两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略述愿

  信愿行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愿。我们要发愿,有信就会启发这个愿。愿的本质特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从厌离的角度来看,要快速地离开这个苦难的世间。娑婆世界都是苦的。哪怕你做大官、发大财、子孙满堂,各方面都顺利,其本质上还是苦。何以故?你这些荣华富贵都是不长久的,无常的,败坏的,你迟早是会死亡的,更何况得荣华富贵的人少,处在衣食都没办法解决,被种种精神、情感、环境的烦恼逼迫的众生更多。所以,三界是火宅、是茅坑、是牢狱。我们要常常作如是想:每时每刻都要想到出离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这是愿的第一层意思。

  二是对极乐生起欣求之心。

  那么,由出离心,出离到哪去呢?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清凉池,那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才是我们本有的故乡。由此生起由衷的神往。由此世间的苦难,对照彼土之极乐,欣慕之心自然恳切,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可见,厌离娑婆与欣求极乐就构成愿的核心内涵。

  略述行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信愿行三资粮的行门,即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首先,念佛的心境是必须做到至诚恳切。所谓至诚恳切,即是指至诚心、恳切心 如救头燃的心,落水呼救的心。念佛一法是要感应道交,才能产生作用的。你有这样至诚恳切的心态出来,就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通。

  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中,也是特别强调这四个字。他说: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念佛求生净土,并没有什么奇特,你只要至诚恳切去念,都能够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所以至诚恳切而念,这就是我们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你只要依照这句话去做,带业往生,依此决定成功。

  但问题是,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很多佛教净土理念,众生是知道,却无法做到,落实不到日常的行为中去。他一念一念,带着很多世间的名利心,既不是至诚心,也不是恳切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以这样的心去念,他就不能跟佛感通。所以要注意至诚恳切,要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二六时中,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其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立一定课。莲友们一般自家都应该有一个佛台,在那里供养礼拜阿弥陀佛,读诵净土经典。还要随自己的具体情况,立一个定课 若工作忙碌,定课就简短一点。如果工作闲暇,时间比较多,功课时间就应该立得长一点。

  这个课程就随自己的情况来立。立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就叫定课。定课就要专心去念。

  第三,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以及在做不用脑力的事情时,都要念佛。比如扫地,不用脑筋。你扫一下地念一声阿弥陀佛,扫一下地念一声阿弥陀佛。即使是睡觉的时候,也不要中断这句佛号(只是这里就需要把出声念转为默念)。带着这句佛号躺下去(睡前念四字佛号),如果能随着呼吸念,则更能摄心。

  第四,处处皆可念佛。在家里,衣冠不整齐,或者在洗澡、抽解的时候;或者至不洁净处如垃圾场、农贸市场卖肉摊等处,都要保持念佛的念头,在心里默念。

  这时候默念的功德和你出声念的功德一样。为什么?在不洁净处出声念,一是于佛号不太尊重,二是从仪礼方面都不是很合适,这些都需善巧的处理。

  最后是念佛的原则问题。念有四种:大声念,就是你有多大声就把声音念出来;小声念,自己小范围听得到;金刚念,属于嘴唇微动,舌尖弹着牙龈,音声在嘴唇间,自己很用心能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心里默念,是专注在意识当中有音声之相。这四种念法,需因时因地而念,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交替使用。

  如果心很散乱、昏沉的时候,要高声念,以冲破昏沉;如果你想坐在那里,就要金刚念或者默念(这是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也是有所不同的)。但一定要念得清清楚楚。

  一是要心口合一,念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发音器官是一个硬件,他的软件是我们的神识心。心是一个发音之基,推动它,然后通过咽喉念出声音,这个声音是念得清清楚楚。

  二是要摄耳谛听,听得清清楚楚。这样用音声来摄心,心就不会往外跑,这叫自念自听。自己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心就不会往外跑,就会自然向内旋转,“反念念自性”。反之,如果使心外驰,心往外跑的话,很多妄想就会不期而来了。

  有居士问:我走路走在人行道上,我念佛,我能不能左盼右顾?

  答:除了你注意交通行车之外,其他的就不要东看西看了。如果你一边走路一边念,一下子看到广告,这是什么广告?一下子看到霓虹灯是什么颜色,你心里妄想就不断,那是不行的。要把心摄住,心不往外跑,这样念佛的念头就渐渐地纯熟、纯一,这样念佛的功德也就最大。

  这些都是很平白的字眼,却都是印祖一生的经验之谈。自念自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能够使我们的耳根最大限度地把自性的圆通常显发出来。

  这些似乎是很简单的方法,如果你真正做到了,你就很了不起了。

 
 
 
前五篇文章

禅门开悟论

禅与心理分析

禅宗公案与符号学

禅宗无门关重要公案之研究

话头·公案·机锋·转语(禅修菁华四)

 

后五篇文章

《唐五代禅宗史》简评

《金刚经》及其不同译本研究

大乘起信论

《禅宗与心理分析》五位

《禅宗与心理分析》临济语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