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随笔禅话——放生喜悦 |
 
随笔禅话——放生喜悦 ◎秦孟潇 放生喜悦 有一篇特稿,其标题是:“善信舍财十万放生大龙虿,冀为港人积福渡经济难关”。在文中指出:“将达二百八十斤重,估计已五十高龄的大龙虿送回大海放生,这位善信一向有放生之举,每月初二至十六他都会放生小鱼、小鸟等动物,但花近十万元放生大龙虿乃是第一次。”这篇新闻特稿刊出来,随即引起佛教界人士普遍注意和兴趣!中文大学有位学生(可能是佛学会的)打电话给我,在电话中表示要我讨论一下。他说:“善信花十万元放生之事,可以深信无疑!但他说,在其‘放生’之后,原来停滞不前的生意大有起色,连接数宗数十万元大生意,并相信必是‘已成仙’的‘鱼爷爷’在暗中答谢他。如此说法,令人质疑,可信吗?”这位“中大”的学生要我回答他此疑难问题。 我说:这只大龙虿被“放生”到大海中去了,对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有善心的人来说,他会有一种很特别的喜悦自在感,这种心情别人是无法感受到的。比如天空一个静美的月亮,有人感到圆满幸福!有人感到凄凉悲惨!同是一个月亮。怎会有不同的感受呢?这是各自心境不同吧了。这位善信“放生”后,在生意上大有起色。看成是所谓“鱼爷爷”成“仙”的“答谢”。这是属于个人的喜悦自在感。别人是感受不到当事人心情的! 爱护生命 这位善信花十万元“放生”,引起别人注意和兴趣!因为他并不是一位大生意人,是在尖沙咀经营一间酒吧而已;就是这十万元也是同几位友人合凑起来的钱。如果不即时设法解决,说不定这条大龙虿已一命呜呼了。就是因为善心顿起,挽救了它的生命!老子也曾说过一句话:“大德曰生”。孟子也说:“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君子远厨也!”中国人一向有善良民族的美誉。 根据这位善信的作为,说不定是位虔诚的佛弟子;他一向有“放生”的善念,每月都有两次放生的行为,可谓“君子风度”也。对于“放生”的道理。我国道家、儒家学说,以及其它各大宗教,都未能说得清清楚楚,祇是“点一点”而已。 唯有佛家的道理,讲说最透彻!佛祖指出:一个讲“修行”的人,要有“慈悲心”,既要爱护人类,更要爱护一切有生命、有知觉、有感情的动物,这叫做“一切众生”。有人残忍地杀害它们,还要美其名曰“口福”!信佛的人,一定要严格遵守佛制的戒律,“不杀生”,祇是戒律中一条而已。 佛家一直讲“因果循环”的道理,一个杀害者将被杀害,这是丝毫不爽的“因果定律”。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信佛的人来说,这是深信不疑的信念。放生有“回报”,有它一定的道理,信不信由你了。 人性善良 佛教提倡“放生”活动,这是体现了“慈悲为怀”的宗旨。 中国人是敦厚的民族,心底极为善良!缔造华夏文化的先贤们也倡导“爱人及物”的崇高精神。亚圣孟子说:“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道家始祖老子说:“大德曰生!”在今日有识之士也竭力“保护动物”运动,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佛教主张“戒杀”、“茹素”是真正的博爱主义者。要世人做到素食者是不切实际的,俗家人和出家人毕竟不同,不能同一而语,其实食素对自身健康甚为有益,免除了因肉食而患上种种疾病、心脏及血管硬化等,皆由肉食引起也。 在广州大桥南岸新中国船厂船坞内,一对经常露出水面戏水的巨龟,有一只爬上船坞,许多人围绕巨龟在观赏。有人发现巨龟甲壳右后侧边有一个小孔,疑为前人“放生”时所为;船厂一位负责人吩咐别人取来一根小铜钱和一块刻有“新船”字样的金属牌子,穿绑在巨龟的小孔处,然后还举行放生仪式,工会主席说:“灵龟,祝你长寿!”刹那间,巨龟竟伸出头来,并张开小牙的大口,眼睛渗出了水珠。围观者惊叹:“这只鸟龟真有灵性啊!”巨龟钻进水中,旋即又钻出水面、游回来,似是向围观者说“再见!”这是多么感人的情景啊!这不是“灵性善良”的体现吗? 迷信算命 在高雄佛光山位于山门口不远处的放生池里,不时出现可怕的水蛇,这也是乡民悄悄带上山来“放生”的! 佛光山寺比丘尼依淳法师表示,她就曾经亲自碰到过乡民抓毒蛇要上山来“放生”,经她询问才知道原来那人去算命,算命先生告诉他要放生毒蛇才能改运,因此他到蛇店去买了蛇,想了半天,觉得佛光山蛮适合放生的,所以就带到山上来了。 这个乡民当时被依淳法师劝下山去,放生末能如愿,但是在佛光山的行馆及宝桥,亦即后山一带,还是经常发现许多不应该在这个地带发现的蛇类,其中有不少是毒蛇。有年七月十五日,佛光山举办盂兰节法会,一位信徒上山经过宝桥前,突然被树上掉下的一条手腕粗细的蟒蛇,骇得拔脚飞奔,跑到寺门口,倒在地下,经寺内僧人找来医生诊断,祗是昏迷而已!不久苏醒了过来,说被蟒蛇骇昏了,这些各式各类的蛇,当然不会是佛光山的特产,法师们说,都是乡民捉来“放生”的!在台湾不少乡民很迷信算命先生的指点迷津,捉毒蛇放生,果是改变命运吗? 刀下“逃生” 苏州蒋国西居士来函相告“放生趣闻”。特转载于后:一九六八年夏,我就读的中学停课了,我跟随做渔民的表哥漂泊江湖。一日,渔船沿着苏北灌溉总渠向南行,到了缤海县榆桥下,忽然发现一大片黑压压的鸟鱼秧子(鱼苗),还发现两条大鸟鱼在鱼苗中间忽隐忽现,显然,这是一对“夫妻鱼”,在领养着它们的孩子。说时迟,那时快,表哥嗖地投出飞叉,顷刻间叉起一条大鸟鱼,是雌性的,足有三四斤重。船继续向南行驶,过了一阵子,表哥让我杀鱼。我将鱼按在渔船甲板上,拿起菜刀,谁想到刚刚除去乌鱼部分鳞片,忽然,它猛地一挣,竟挣脱我的手,三下两下跳进河里,不见踪影。此时,渔船已到达追宁县三灶乡边缘,离开原先叉鱼的地方已有二十多里路,我们祗有望水空叹!时隔十日,我们折返旧路,当船行至离榆桥约十里处,又发现一大片黑压压的乌鱼苗,不过比上次鱼苗大一点。此次,表哥猛地投出旋网,网住一条大乌鱼,仔细一看,原来竟是上次刀下逃生的那条鱼,因它半侧身的鳞甲已被刮过了。表哥见状,不禁沉吟起来! 江湖杀手 这位蒋国西的表哥虽然是个粗犷的汉子,但思想却很细腻,当他看到重捕获那条逃脱的鱼,沉思片刻,说道:“这鱼逃跑处离这儿有十几里水域,这儿又离上次抓住它时约十里,究竟是“丈夫”领着儿女向南找到了它的“妻子”,还是它逃跑后向北找到了“丈夫”和“孩子们”?看来乌鱼深爱亲情呢!”“说到这里,这位“江湖杀手”不觉动了恻隐之心。 站在一旁的表弟蒋国西说道:“放了它吧!”他的表哥手一扬说道:“好!”随即将乌鱼投入水中去丁。蒋国西谈起这段往事来,对一般人来说,祗当作“趣闻”相看了,或者作为一件“偶然相遇”的事,“碰巧”又捕捉到逃跑掉的那条鱼,是人“自作多情”构想出那样“夫妻领子女寻亲”的情调故事来。但对一个信佛的人来说,他或她把万事万物都看为一切都是“因缘所成”的,世间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东西!信佛的人,对有生命的东西,看得非常珍贵,不轻易伤害生命!这是信佛的基本条件。 大师墨宝 台湾有位法师,寄了一幅弘一大师墨宝条屏给我,虽然这是一幅复制品,但读了题写的内容之后,给予我的启迪着实不少。这位名闻遐迩的弘一大师书法另成一格,所谓没有人间“烟火气”,却有一股“仙气”和“灵气”。大师生前写了不少墨宝留在人间,多数是抄录的经句,对修学佛法的人,最为适宜。在国内外不少古刹名寺,都藏有大师亲笔题写的条屏或对联,在新加坡龙山寺广洽法师道场最多。因广冶法师过去经常亲近弘一大师,他二人之间的因缘特别殊胜,这幅条屏,内容非“佛经”句子,而是社会上“处世待人”的格言,这是非常少见的,墨宝写道:“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这几句话,我反复读了多遍,体悟到个中真谛,而今“世间人”具有如此为人“厚道”及其“智慧”的,鲜矣哉!尤其在“谦虚”和“沉默”之间,在其背后蕴藏的“诈”和“奸”,不少人不洞悉。天下事,不可“过”头,聪明人在于能掌握“火候”也! 人天师表 谈起近代弘一大师,在佛教界、文化艺术界,老一辈的学人,几乎无人不知。可是,如今新一辈的学人似乎不太清楚:“弘一大师何许人也?”这岂不是非常可惜的“无知”行为?! 这位弘一大师未落发为僧之前,他俗名叫李叔同,人皆称他是一代“奇才”!他曾是我国最初出国学习西洋绘画、音乐、话剧,并把这些艺术传到国内来的先驱者之一。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执教弟子,在他写的回忆文中曾写道:“我十七岁入杭州第一师范……弘一法师,那时称为李叔同先生,便是我的图画音乐教师,图画、音乐两科,在现在的学校里是不很看重的,但是奇怪很,在当时我们的杭州第一师范里,看得比英、国、算还重。这是甚么缘故呢?因为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制了我们的感情,折服了我们的心。他从来不骂人,从来不责备人。态度谦恭,同出家后完全一样;然而个个学生真心地怕他,真心地崇拜他。我便是其中一人。”可以说,这位弘一大师是真正的“人天师表”!无论是在“家”或“出家”各个不同的时期,他为人“真实不虚”,品格高尚啊! 严守戒律 弘一大师在佛门中严持戒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律师!”当年赵朴老曾说:“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钦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在佛门中把持戒律看为最高准则,甚至说,能持戒律的高僧,便能成佛作祖。否则,等于俗汉一样!弘一大师严守戒律,到了一丝不苟的境界。他在给友人丁葆青的信中,郑重其事地说:“再有违奉者一事:寻常所寄之信札,皆须贴邮票五分(当时平信邮资)、明信片则为二分半。若信封剪口者,仅能内装印刷品,外贴邮票一分。若如仁者上次所寄之信,信封剪口,内装信笺,仅贴邮票三分,则与邮章不合。如是则受信之人,应被罚大洋四分。以后与他处通信,必须贴五分,若用明信片亦善,则尽二分半也。若少贴邮票而寄信者,且与“盗戒”有违。叨在至好,故敢奉告,以后希注意为要!”弘一大师这种守法持戒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例如贴邮票这种小事、在一般人看来算不得一回事,在大师看来却并非“小事”一桩,而是“守法”与否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