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五)

  五、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

  l、五教判的基础理论

  法藏大师的判教论乃承智俨大师的判教思想而构成自己的思想理论,即是以小、始、终、顿、圆组成同别二教,但仍是依缘起论为中心。如果仅以判教而论,则是以华严理论为基础,展开阶层体系的原则。另外对实践性的组织,也依《五教止观》而树立,这在智俨大师的五乘组织里已有明显的叙述。

  关于成佛论,藏大师虽承智俨大师的思想,但其针对小乘的法相,以七十五法、六识的立场,却未发挥尽致。在终教,乃广说法相,少说真性,虽以百法、八识为主体,却仍不达究竟境界。终教即少说法相而广谈真性,以会事入理,八识乃依如来藏而成立。顿教不说法相,唯辩真性,故泯八识差别相,将一切法,归纳于绝言的真理。圆教乃无尽法界,显明缘起无碍。然总论之,唯是如来一大善巧,作为摄化众生的方便而已。如将之展开为二,即一乘与三乘,更开为三,即小乘、三乘和一乘,再开为四,即别教小乘、同教三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或小乘、渐教、顿教、圆教。若再分为五,即由渐教分成始、终二教,组成五教判的妙论。

  然而不能局限五教为判经的归宿,唯依此为主观而显示经论的理体,由之导入理趣,为通达诸经论的指南而已。故所谓判教论;必须具备严密的理论为原则,决不只是针对各经论或宗派的分类为目的。如五教的基础理论,乃以法相与真性为中心,性相融会而树立圆教,以相而论时具性:以性具相,即两者不离而融会为旨趣。

  五教之说,始于法顺大师的《华严五教止观》智俨大师继承其说,于《华严孔目章》中的约五教而明诸法。藏大师承五教之旨,于《华严经探玄记》和《华严五教章》中大成其说,正式建立华严一宗判教之体系。

  法藏大师的十宗判教理论亦不出五教组织,且将十宗中的前六宗,即: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等与小乘部派思想看齐,幽第七一切皆空宗为始教,第八真德不空宗为终教,第九相起俱绝宗为顿教,第十圆明具德宗乃法界性起的一乘圆教。

  关于同别二教思想,是根据智俨大师的理论而述。但有关其体系的组织,建立完整的一乘思想,乃藏大师的卓越成就,然其根本思想的渊源.仍以“海印三昧”的启示,而树立别教“性海果分不可说”与“缘起因分不可说”的因果二门。此乃依世亲大士的“十地品”,

  由法顺、智俨大师的传统思想而展开“一乘十玄门”;且依《华严经》为主体的配合组织成立华严思想体系。

  2、四教判的意趣

  法藏大师的判教论,为缘起论的统一,树立圆教法界缘起的基础理论,乃是对于始终二教的综合判。对于始教,即以“空”为主体的龙树、提婆大士的中观系;对于“相”的问题,乃依无著、世亲大士的瑜伽系。组织大乘空有系统而成立华严思想。但此综合统一的理论,却是以终教而针对“如来藏缘起说”为主体论。

  藏大师关于“如来藏缘起说”的理论,乃以《楞伽经》、《密严经》、《起信论》、《法界无差别论》为依据。有关《楞伽经》的地位,即以随相法执宗、真空无相宗、唯识法相宗和如来藏缘起宗等四宗教判组织来显明。

  所谓随相法执宗即属小乘诸部经论;般若等经及中观等论属于真空无相宗;解深密等经及瑜伽等论属于唯识法相宗:楞伽、密严等经及起信、宝性等论属于如来藏缘起宗。四宗之中:一随事执相说是小乘诸师所立:二会事显理说,是龙树、提婆所立;三依理起事说,是无著、世亲所立;而四理事融通无碍说,是马鸣、坚慧立。藏大师认为此四宗于诸经论中,亦有交参之处,并无前后时限差别。

  藏大师对缘起说的组织,依《起信论》而成立,而且批判戒贤、智光论师的判教论,戒贤论师所主张的《解深密经》,乃摄生宽狭与言教具阙;智光论师的《大乘妙智经》乃益物渐次与显理增微,故都未尽理想,所以综合二者,而组成独具特色的四宗判教论。

 
 
 
前五篇文章

法藏大师的华严教理体系(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六)

法藏大师的华严观法组织(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七)

菩提心的修习次第

南运河畔的福寿宫与金刚经堂

内心富贵才是真正的财富

 

后五篇文章

法藏大师法界缘起说的组成(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四)

法藏大师对《华严经》宗趣的理解(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一——序 言

放生还是放死: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放生:请回归本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