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藏大师的华严观法组织(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七) |
 
法藏大师的华严观法组织(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七) 清远法师 七、法藏大师的华严观法组织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体系中,有关实践门的观法组织亦是很重要的内容。有祖述法顺大师《五教止观》的《游心法界记》中五门观法,但其主要的观法组织是“妄尽还源观”和“十重唯识观”。 藏大师的五门观法是:法是我非门,缘生无性门,事理混融门,言尽理显门,法界无碍门。其第一:为入三科法门方便,第二:入诸法皆空相无不尽之方便,第三:入事理两门圆融一际方便,第四: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便,第五:为华严三昧,乃究竟真实。 藏大师的“妄尽还源观”开为六种观法,以显示圆教体系。 (1) 摄境归心真空观。谓观三界所有一切诸法,唯是一心所造,心外无法,故称归心:境本空寂,无有实体,是谓真空。 (2)从心现境妙有观。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 (3) 心境秘密圆融观。“心”是五碍心,诸佛由此而证法身;“境”指无碍境,诸佛由此而修成净土,谓心与境圆融无碍,心境双融了无迫隘。 (4)智身影现众缘观。谓智身唯一,能显现众缘,犹如日轮照现,众皆能见。 (5) 多身入一镜像观。谓以大智妙观之法力加持,能以一身变化多身,多身入一变化多身,多身于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 (6)主体互现,重重无尽,如帝释之珠网,光光交映,无有穷尽。 如是六门观法,随入一门,即能将法界圆满收尽无余,犹如圆珠穿为八孔,随入一孔,即能收尽全珠。 藏大师认为,一切诸法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识,并创立“十重唯识观”来分析唯识之义。 (1) 相见俱存唯识。谓一切法虽有见分与相分之别,但二者皆由心所变现,故相分与见分俱存于一心。 (2) 摄相归见唯识。谓相分乃是随见分之作用所显现者,故色摄于见分之心,心所中。 (3) 摄数归王唯识。谓于心、心所之中。心所系依心王而起,无独立之自体,故由心王所变,一切归摄于心王。 (4) 以末归本唯识。谓心王之中,起转识均为第八识本识的差别功能,离本识之外别无有体,故归纳于本识。 (5) 摄相归性唯识。谓所有识相,都是真如随级所现,故就其本性来说,不外是本觉之如来藏。 (6) 转真成事唯识。谓前面所说唯是八识以真如为其本性而言,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缘,而且现出种种有为法。意谓一切有为法皆由真如所显现。 (7) 理事俱融唯识。谓本体真如之理与现象诸法之事,相互融合。理融于事,事即理化,则事同理,事果同理,则事无往而不圆融无碍;事融于理,理即事化,理为事化,则理同事,理里同事,则理无往而不繁兴妙用。 (8)融事相入唯识。谓事与事之间相互融合无碍,一入一切,一切入一。 (9) 全事相即唯识。谓全面所讲融事相入,乃就事之作用论其相入。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0) 帝释无碍唯识。谓犹如因陀罗网境界,相交涉入,彼此相映,无穷无尽。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又复有一切,故重重无尽。 “十重唯识说”的先驱者,是智俨大师,在其《华严孔目章》第一卷的唯识章里,融会性相两宗,融合真妄唯识,而主张圆融的唯心论。藏大师继承此宗旨而大成其唯心缘起说理论。他站在法界说的立场上,将已固定化的赖耶缘起与真如缘起说统一于法界无尽缘起之中,分别为“十重唯识别观”,以使当时佛教缘起说有归趣,表现其独特的见地。 参考书目 1、《华严经探玄记》 法藏著 2、《华严经旨归》法藏著 3、《华严策林》 法藏著 4、《妄尽还源观》法藏著 5、《法界缘起章》法藏著 6、《法界观门》 法藏著 7、《华严一乘十玄门》 法藏著 8、《华严思想论集》 法藏著 9、《华严学概论》法藏著 10、《中国佛教史》 法藏著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