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贝诺法王开示 为何要学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贝诺法王开示 为何要学佛

  世界本来就是难得圆满的,本来就是充满了苦痛的;但现代世界人类的苦难,越来越多,这是大家所能深切感觉的。彼此缺乏和乐谅解的精神,老是互相瞋恨,互相斗争,越来越凶,弄得生活得毫无生趣。要消灭这世间的苦难,惟有大家来奉行佛法。依佛法去调柔人心,救济世间,才是最好的方法。

  常有人说:祖古,我不想学佛、成佛,只要做一个好人就好了,这是不太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则得其下。学佛,先学做一好人,这是正确的;若只想做一个好人,心就满足,结果每是仅得其下。所以,学佛不但要做一好人,先要明白佛法中五乘道理,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人天乘是佛法的基础,但不是佛法的重心所在。因为做一好人,是我们的本分事,天福享尽,终必堕落,还有生死轮回之苦。佛法的真义,是教人学声闻、缘觉的出世;学菩萨、成佛的自利利他。入世与出世无碍。但学声闻、缘觉,还不过是适应的方便,最高的究极是以佛果为目标,佛法中,从信仰到证悟,有「解」「行」的修学过程;解是了解,行是实行。佛法的解行有无量无边,现在仅举出扼要的两点,加以解说。先说理解方面的:一、「生灭相续」;二、「自他增上」。生灭相续,说明了我们的生命,是生灭无常,延续不断的,也就是「诸行无常」义。人生从孩童到老年,无时无刻不在演变中,虽然是不断的变化,后后不同前前,但永远相续着,还有他个体的连续性。也就是说:今晚睡觉,一夜过去,明早再起来一样,那业果不灭。想后生比今生更好,更聪明,更幸福,今生就得好好地做人。这前后相续,生灭无常义。 自他增上,「增上」是有力的、依仗的意思。人类生活于社会上,互相展转依持。如子女年龄幼小时,依靠父母抚养教导;等到父母年老,也要依子女侍奉供养。一切众生,与我们都曾有过密切的关系,或者过去生中做过我们父母兄妹。只因业感的关系,大家面目全非,才不能互相认识。关于修行的方法,虽然很多,主要的不外:「净心第一」和「利他为上」。学佛是以佛菩萨为我们理想的目标,主要是要增长福德和智慧,但这必须要自己依着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行。「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都是启示学佛者应从自己净化起,进而再扩大到国土和其他众生。利他为上:依于自他增上的原则说,个人离开了大众是无法生存的,要想自己获得安乐,必须大家先得安乐。就家庭说:你是家庭中一员;就社会说:你是社会上一分子。家庭中能幸福,你个人才有幸福之可言;社会上大家能够和乐,你个人才能获得真正安宁。大家的心,被物质的征服,引发残酷,斗争,结果,随物所转,不能转物。许多人都是自认心好人好,但是闭起眼来,试问你自己到目前为止,你曾为谁犠牲奉献,答案就是你自己。『大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

  贪行人是从慈悲门入,瞋行人从智慧门入,痴行人从信愿门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萨行。 信得诸佛确实有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确实有殊胜德相,无边德用。信得无上菩提,而生起对于无上菩提的「愿乐」,发心求证无上菩提。这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即菩提(信)愿──愿菩提心的别名。不住一切相的真(胜义)空见。孕育于悲愿中而成长的空慧,不是沈空滞寂,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这,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我们发心学佛,不论在家出家,都要从菩萨心行去修学,『大涅盘经』与『大毘婆沙论』,都说到:「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如凭信仰而不求甚解,不修智慧,对于所信的三宝,所学的法门,莫名其妙,这不能得学佛的真实利益。这样的修学,与鬼神崇拜,并无多大差别,是愚痴的信仰──迷信。现代佛教界,也尽多这样。但有智而无信,危险更大!龙树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邪见说空,拨无因果,都由于自作聪明,于三宝清净功德不能生净信而来。迷信的过失还小,邪见会令人堕地狱。从凡夫的心境而开始修学,一定要知道先后次第。如夸谈圆融,一切一切,只是口头爽快,事实会证明什么也不成就的。学佛必先皈依三宝──佛、法、僧。三宝,是学佛最高理想的皈依,应依此三宝而去修学。三宝中的法,是人生宇宙绝对的真理。佛是对此真理已有究竟圆满的觉悟者,僧是三乘圣贤,对于真理虽然没有究竟的觉悟,但已入法海,有或浅或深的体验者。所以佛与僧同是学佛者最高理想的模范。学习佛法的目的不仅是四种转心思惟更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今天时间不够,我先讲到这里,学习金刚乘不是只是学习本尊而已,如果没有菩提心那不是佛法,谢谢大家。

 
 
 
前五篇文章

佛教临济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下)

佛教临济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上)

圣严法师:佛教相信忏悔吗?

济群法师: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简析四圣谛的生死观

 

后五篇文章

浅谈诵经与临终助念

一口吸尽千江水——访慧门禅师

如何把四念处导入念佛法门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深山古刹少林寺——禅宗与武术的源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