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

  ──兼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序文

  自序 /邱敏捷(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印顺的人格与著述一直都是我行事的指引、思想的津梁。他的佛教思想论著,轻描淡写中总不时体现出他对佛教义理的透彻的剖析工夫,与由此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宗教情怀。我阅读他的著作愈深愈能认识到他那自然流露的“无我”之人格风范。

  回顾1980年起,我开始接触印顺成名作《妙云集》,仰慕之心油然而生。后来研读他的《中国禅宗史》,由衷爱好。1998年12月,我完成《印顺佛教思想研究》论著,并获得国立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然而,有关印顺《中国禅宗史》之精华内容及其与日本学者的关系,是我当时能力所未能探讨的部分,至于该书“有无抄袭”的问题,则一直耿耿于怀。

  印顺《中国禅宗史》所彰显的精勤和综合力,已为同样具备这两种学术研究特质的日本学者所肯定,而他的坚实卓越与深思密惟,也贯串于全书,而体现于文阡字陌间,相信读者都有同感。印顺该书持论精湛、博观悟达、涤旧立新,除多与东瀛学者的研究相互呼应处外,创获处也独多。可以说,该书是回应胡适与相关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一本著作;说它是近现代有关禅宗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应不为过。唯站在学术立场,对于相关的疑虑总要一一去厘清,于是本书透过四方面来考察:(一)从达摩禅到慧能禅的演变;(二)牛头宗的法脉与历史影响;(三)《坛经》的作者与版本;(四)曹溪禅的开展与合流。冀望对于印顺《中国禅宗史》与胡适及日本学者同类著作之间的关连,及引用问题,能尽探幽掘微之功,以补学界迄今未有专题探讨的疏失。

  本书系笔者民国95年度国科会补助专题研究计画:《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兼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NSC95–2411–H–024–002)之研究成果,旨在发扬印顺《中国禅宗史》一书中“初期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的精华,并将其主要观点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对勘、比较。希望整理出他们之间在处理同一思想史课题上如何承先启后、互激相荡,各有发皇的历史经验;同时澄清所谓“引用问题”,释除不必要的误解或“莫须有”的罪名;初期禅宗史迹与禅学思想的勾稽和呈显,自然也是本书冀以达成的目的。

  本书的研撰,历时三载,多数篇章的“初稿”业经发表于各学术期刊:第二章〈从达摩禅到慧能禅的演变〉,刊于《玄奘佛学研究》第5期(民国95年7月);第三章〈牛头宗的法脉与历史影响〉,载于《北台通识学报》第2期(民国95年3月);第四章〈《坛经》的作者与版本〉,已发表在玄奘大学主办“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民国95年5月);第五章〈曹溪禅的开展与合流〉,发表于《南大学报》第40卷第1期(民国95年10月)。我在研写过程中,得到台南妙心寺住持传道法师、高雄师范大学张光甫教授、台湾大学林义正教授,以及各学术刊物匿名审查教授的宝贵意见,依观法师对日文译文部分提出指正,使本书得以更加明确、完整,在此一并致上最大的敬意与谢忱。

  2007年2月

  再版序 /邱敏捷(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战后,大陆学者与高僧纷纷来台,台湾佛教学术研究起了质与量的变化,特别是在禅学研究上,尤其显著。1949年6月,胡适与铃木大拙二人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东西哲学家会议”中诤辩禅学,可说是这一学术风潮的起轫点。

  基本上,胡适出发于科学的见地和研究才能,是着重于考证方法的史学家。他陆续发表了数篇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初期禅宗史研究论文,在中日两国间引起不少回应。铃木大拙则是承继中日临济禅衣钵而自成一家──所谓“铃木禅(学)”的“世界禅者”。胡氏倾心禅宗信史的重建,铃木氏则偏向禅学体验的传播,所重不同,但影响皆大。战后台湾对于胡适与铃木大拙禅学研究的回应,主要代表为印顺导师1971年(时年六十六岁)付梓的《中国禅宗史》等著作。

  本书《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兼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的初版,2007年2月由台北法界出版社印行。这本“再版”之架构、内容,与“初版”并没有两样,仅增补、订正了若干文字。

  付梓再版本书,是近日应昭慧法师之邀,参加2009年5月30–31日,由“玄奘大学宗教学系”、“财团法人弘誓文教基金会”主办,假玄奘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以本书作为“新书发表”之一。由于先前仅影印出版二十多本,不敷研讨会之用,我的皈依师——台南妙心寺住持传道法师与“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执行秘书吕姝贞小姐应允由妙心出版社发行“再版”,以享心向印顺导师行谊与思想的广大信众,本再版书于焉出版、面世。

  感谢道师父拨空赐序,增添卷香;再版之印制过程中,承黄瑞铭先生重新排版、圆智法师协助校对、伍丽满小姐行政襄佐、谢杏熏小姐联络相关事宜,以及“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其他工作伙伴的协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上诚挚的敬意与谢忱。

  2009年2月

  道 序 /传道法师(台南妙心寺住持、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董事长)

  印顺导师是近现代台湾佛教史上极重要的高僧大德,著作等身;其中,尤以《中国禅宗史》一书,得到日本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日本大正大学博士学位的殊荣。

  中国佛教由于受到禅与净土思想偏颇发展的影响,“向来走极端,认为看经论不如实行,因此摔了经论,冥索暗求,走向盲修瞎练的黑漆洞去。”(印顺导师:《教制教典与教学》,页167)这种舍弃经论法义的探究,而专重信仰实践的倾向,一方面使主智的佛法真义,逐渐隐晦而失去其振聋发聩的功能;一方面又导致佛教行人对于自己体验的内容,过度自信与夸大。悲夫!其结果,就是将大智佛陀所体证的真理浅化、俗化,甚至扭曲了!

  及至现代,中国佛教又因日本佛教重于学术研究的影响,而吹起了研究风,遗憾的是,此风对于佛教界而言,不过是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专重学术研究,说食数宝,同样无益于身心的净化与解脱,甚且有弃宏观佛法大旨而引向琐碎枝末的危险性!

  导师曾自述其学思历程,说他自“出家以来,多少感觉到,现实佛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所以他“愿意多多理解教理,对佛教思想起一点澄清作用。”(《华雨集》第五册〈游心法海六十年〉,页7~8)综观导师一生所努力的,所著述的七百余万言,也的确是在对流传二千多年的佛教思想,作厘清、判摄与正本清源的工作。只是导师的目标、动机与方法,不同于一般佛教学者的为学术而研究,甚或为糊口、为名闻利养而研究;而是真正为了信仰实践,为了涅槃寂静的终极目标而研究。

  这种一贯的研究立场,同样的表现在这本《中国禅宗史》中,因此在禅者传承与禅法演变的研究中,导师得出如下的结论:“会昌以下的中国禅宗,是达摩禅的中国化,主要是老庄化,玄学化。……曹溪禅融摄了牛头,也就融摄老庄而成为──绝对诃毁(分别)知识,不用造作,也就是专重自利,轻视利他事行的中国禅宗。”(〈自序〉,页8、10)从思想到行为,由思想而影响行为,这个结论,不啻为导师早年所质疑的:“思想与行为,真可以毫无关联吗!”(《华雨集》第五册〈游心法海六十年〉,页11)作了最佳的注解。而这,又可以回归到他老人家所意解的:“现实佛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这所以佛法的研究者,绝不能将研究的成果孤立于现实人生之外,而作为无关乎自他生命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研究!

  本书作者邱敏捷早在民国68年左右,当她还是台南师专的学生时代,即曾至妙心寺参访,及至进入中文研究所深造,更时常与我讨论佛学暨印顺导师的《妙云集》。也许是透过这样对于佛法的启发,所以她的硕博士论文,都以佛教思想作为主题;特别是博士论文,即以“印顺的佛教思想研究”为题。难得她这几十年来,始终在佛学研究的领域上努力不辍,令亦师亦友的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敏捷所以研撰本书的主要动机之一,在于探讨印顺导师的《中国禅宗史》,究竟与日本佛学者先前的相关著作有何关联,甚至是否涉及“抄袭”等问题。这一点,由她在书末附录的《中国禅宗史》日译本译者伊吹敦所作的“注文”对照表,即可得到反证而窥知导师研究的所本。关于本书,敏捷的确作了相当的努力,也得出一些中肯的结论,信能厘清学界的质疑,值得给以肯定。

  妙心寺向来重视佛教正知正见的弘扬与推广;印顺导师的思想、著作及以之为研究对象的有关论著,也都是我们孜孜发扬与支持的对象。因此,在得知敏捷本书将受邀于“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作为新书发表时,亦乐意由妙心出版社出版。相信本书的发行,当有助于学者与信众对于以导师《中国禅宗史》为核心研究之相关论说的认识与了解,故而本人乐为之序。

  书于妙心寺

  2009年2月18日

 
 
 
前五篇文章

《阿弥陀佛证契仪轨》的讲解

“人间佛教与专业伦理”学术会议纪实

净慧法师开示——理悟与事修

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

净土宗核心思想初探

 

后五篇文章

阿弥陀佛捎来的信息——访嘎玛龙朵森格上师

禅修的艺术

因果当作如是观——灵媒因果说之回应

漫话中元节——浅释“七月半”

阿弥陀佛的一封家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