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 |
 
佛教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 ◎理方法师 生与死,历来都是困惑人类生存的最主要问题。佛教,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所产生的最杰出的思想产物,对人类“生”与“死”这两方面的问题有较为入理的解析;特别是对临终前关怀的问题,有较为妥当的解决办法。本文仅以佛教净土宗的观点,就临终关怀的问题略加阐述,以飨读者。 佛教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而成的产物。“色”是属于人的身体内物质的部分,包含骨骼、肌肉、毛发、血液、五脏六腑等有形体的部分;受、想、行、识,是属于精神的部分,是人的感受、意志、行为动力及意识分别思维等无形的部分。当一期生命在完成由前一世的业力赋予它新陈代谢的使命后所呈现死亡的状态时,佛教认为所死亡的祇是肉体的有形有相的“色”的部分,而精神部分的核心之“识”,则会离开所依托的肉体而另外寻觅一种新的生存载体而在六道中继续存在,并承受着今生所有行为所产生的力量。根据佛教的教理,当人在死亡的时候,通常是受“业力”或者“心力”的牵引而寻找来生的地方。所谓业力,就是我们平时的行为的力量,也就是说生活在世间的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他的任何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力量,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发挥其作用。这种行为的力量不会因为时空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祇会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作用。行为的这种力量是由人的眼、耳、鼻、舌等五官配合八识所造作后积存在人的心识之中,当死亡降临的那一刻,那还没衰竭的业便将自动汇集起来,并转入另一个相应的发展阶段。而所谓的心力,则是指定心所产生的力量。当一个人在平时如果训练有素,能专注于禅定或者专心于念佛,这种专注的心所产生的力量就会在他临终时令他沿着他专注的思路前进,专注于禅定的则靠这种力量引导他投生于初禅、二禅乃至四禅天,专注于念佛的则靠他平时的这种心力与愿力投生到佛的世界。基于这种原理,佛教净土宗特别提倡这种专注于念佛的力量,而且主张专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效果最好。认为祇要平时专心于忆佛念佛,那么临终时就肯定会蒙阿弥陀佛接引而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在净土宗看来,除了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五浊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根据净土宗所依据的《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及《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记载,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以大愿力为摄化十方世界的苦恼众生而创造的,那里完全是一块纯洁的净土,那里没有人世间的三灾八难以及生死轮回的种种烦恼与不安。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宽广平正,清净庄严,超越十方一切的世界。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完全是美妙无比,那里的一切物质都是七宝合成,令人喜悦。那里的众生容貌微妙,完美至极。那里的生活安详自在,随心所欲,所受用物,一切丰足。最重要的是生在极乐世界的人是在阿弥陀佛的亲自指导下修学佛法,尽其一生肯定能圆成佛道。根据经典的描述,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具足无量智慧德相,他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简单的能通向极乐世界的方法,那就是以他的名号功德来救度众生,祇要有人称念他的名号就能得到他强有力的加持而令所念的人得到安祥自在,并在他临终时接引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佛说阿弥陀经》中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如果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他生命历程中的大问题就得到彻底的解决,从此不再往来于六道之中。这确实是佛教净土宗的独特之处,也是觉悟后的释迦牟尼佛为临终者指出的一条金光大道,祇要肯做,就会得益。在《高僧传》、《净土圣贤录》及《近代往生见闻录》中,的确有许多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实例。 依照这样的理论,佛教净土宗对临终者的关怀首先是开导他们放下身心所有的执着,而后再教他们发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具体的方法则是首先向临终者开导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及阿弥陀佛的特殊力量,让他明白所投靠的处所,而后就要慢慢开导他放下对此生此世的所有牵挂,让他了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实在是苦难重重,生老病死,样样都苦,一切的一切都不能使他止息人世间的痛苦,也不能使他长生不死,而西方极乐世界却是快乐无比,如果能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会有种种的神通道力,到那时乘愿再来帮助他的那些眷属人等也不成问题。之后还要开导他纵使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造了许多的恶业,若在临死时,祇要能一心念佛,也会蒙佛接引,也是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而一旦生到了那里,就必定能亲见阿弥陀佛,那其他的生命问题就全都会迎刃而解了。 因此,净土行人对于临终病人,常常是劝他念佛,或者在临终者的身边与他一起念佛,帮助他提起正念,这种临终的关怀,净土宗称之为“助念”。助念的功用,在净土宗看来就像是给临终者系给一条安全带,祇要相互配合,再仗佛力,就肯定会达成目的。如印光大师在他的文抄中说:“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助念时,首先要令病人心悦身安,并请病人同时配合念佛。如果病人口不能念,也要让他听得清楚,如果病人有时昏沉,如睡眠相似,那助念的人,就要用引磬,靠近病人的耳边,轻轻敲击,令他清醒,同时念佛的声音也要提高一些,令病人念念不会昏迷。当病人到将要断气的时候,助念的人就要向佛前或跪念,或拜念,同时,每个人的心里,观想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接引亡人,亡人此时就可以在佛光中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时,全体助念的人,要高声念佛,念到亡人气断之后,这样就对亡者就有决定的好处,也可以说是送临终者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使他从此获得永恒的安乐。如印光大师在《临终三大要》中说: “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 。 当临终者死亡之后,按照佛教净土宗的说法,在八小时之内,仍然要继续为他念佛,以保证能使死亡者的心识不乱,顺利往生极乐世界。此时死亡者虽然呼吸停止,心脏不跳,但心识尚未离开身体。此时他的身体仍然会有微细的知觉,一曲一伸,都会对他的心识有所影响。所以此时仍要继续为他念佛,令他保持正念,不可移动、哭泣、沐浴、更衣等行为,如印光大师在《临终三大要》中说: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祇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祇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 至此,病人虽已死亡,但在佛教的净土宗看来,仍然需要特殊的关怀,还延续到死后四十九天。净土宗主张病人逝世后,亲属家眷等人,最好在四十九天之内,应吃素、念佛、守五戒,这样才能使生者、亡人都能真正获得利益。因此在亡人命终之后,家属要在七七日之内,为死者广造功德,如布施、放生、救灾、济贫等。还应印送经书、供养三宝、礼拜忏悔、诵经念佛,求佛力加被。如果亡者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则因此功德可以使他增高莲品,如果尚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可以使他中阴身得度,使他能投生善道,获得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