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直面焦虑——生活在当下(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怎样才能让焦虑的电台停止它那毫无用处的饶舌呢?

  “这个选题太难了,我根本做不了”,“汽车快点来啊!”这些想法穿过我们的头脑,就像彗星划过夜空,天长日久地累积着,变成一团侵扰心灵的混合物,或者是一台“头脑电台”,永远在那里喋喋不休,唯一的结果就是把我们同现实隔开。我们在过去和未来中纠缠,耗尽了力量,无法全力以赴地去应对现实中的事件。

  歌手约翰·列侬曾经说过:“生活就是现在发生的事情,而我们却无暇顾及。”对于那些被担忧和恐惧所毒害的人来说,这句话是他们日常状态的绝好写照。怎样才能让焦虑的电台停止它那毫无用处的饶舌呢?从古至今,哲学家们和不同文化的精神领袖们提供的都是同一把解放心灵的钥匙:活在现在。这个秘诀,古老的印度经文和贺拉斯的诗句里都曾揭示,今天也仍然非常适用。只要看看爱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近几年来的成功就知道了。这位被誉为“美洲最流行的精神导师”,鼓励人们把“当下”作为精神避难所和力量的源泉。这种思想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来自于他的阅读,包括从克里希纳穆提的书里读到的见解。他身体力行自己的理论,并加以深化。他的理论刚好迎合了“9 ·11”事件之后极度焦虑的人们的心理需求。“谁都知道死亡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从天而降,” 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弟子、60岁的埃里克说,“他教导我们只须关心眼前发生的事情,并细心体会。我们从中获取巨大的力量。”

自我的努力

  要做到心理治疗师和精神领袖们倡导的“活在当下”,必须先完成严苛的内心功课。活在当下这个观点既非伊壁鸠鲁享乐主义的无所事事,也不是“不要未来”的朋克式悲观,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要通过长期的修炼,如冥想、心理治疗或练习武术,才能达到的境界,因为它不是我们的自然状态。

  “我们受到的教育教会了我们无视现时现刻,”心理治疗师马尔台说,“从少年时期,我们就要不时回应大人们的要求:你先要通过中学会考;长大以后,他们又一再地说:幸福就是拥有更多、更好、更贵的东西。天长日久,这些灌输使我们失去了享受现在的能力。”时下正在流行的电视剧《六英尺之下》中观念激进的女主人公布兰达这样说:“未来?这是为了不让我们享受现在而编造出来的观念。”

  相比之下,“过去”也不是一个更好的盟友。在成见或信念的面具下,它促使我们拿以往的经验来衡量新的经历。“在这个意义上,神经症——弗洛伊德定义为无法摆脱父母,也就是过去,确实是一种妨碍体会现在的精神状态。”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与焦虑的概念》一书的作者让·克洛德这样认为。精神分析疗法由此可以被当作一种“打破幻觉”的方式,“有助于当事人摆脱扭曲真相镜子的影响,比如幻想、潜意识、过去等等,从幼稚的思维中解脱出来,最终做到不再进行任何牵强附会的解释。”

  在逐渐摆脱了过往经验或未来梦想的蒙蔽之后,人们还有建设或创造的能力吗?“当然有,而且会更好。”信奉“活在当下”的人们这样回答。因为这种哲学从未禁止任何人规划未来,恰恰相反。“如果你现在正在学习或在交纳养老金,这都是为未来做准备,并且你做得很有道理。但这些事儿是你现在做的,而不是在未来做。”哲学家斯蓬维尔在《思考时间》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前五篇文章

碎片时代的生存准则

低俗之风起于潜移默化的娱乐至死

碎片化信息推动又一轮新旧工具交替

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比财富昂贵

调查:六成人认为蚁族应该回归二三线城市

 

后五篇文章

直面焦虑——生活在当下(二)

复旦校长称中国大学精神虚脱

一个时代,一种解决(二)

一个时代,一种解决(三)

中国企业家需要怎样的信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