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在金刚乘的道路上(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谈骄傲与忌妒

  弟子:仁波切,什麽是对治骄傲与忌妒的良方?

  仁波切:如七支祈祷文所建议的,随喜乃是对治骄傲与忌妒的良方!骄傲与忌妒很难应付,尤其是骄傲。我建议你们戒除骄傲,避免去产生骄傲的地方。经过多年的修行之后,你们仍然会察觉骄傲、忌妒与愤怒从心中升起,但是你也会发现,它们出现的时间变短了。此刻你明白自己有骄傲与忌妒,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你应该承认,那确实是骄傲与忌妒。当然这些与自信心大有关连。如果你充满信心,你就不会骄傲,不会忌妒。

  谈散乱

  弟子:仁波切,某些修持或许因为繁複的形式和咒语,反而让心更加兴奋,升起更多的念头。我发现,光是静坐,就可以让心平静下来。特别是供曼达的修持,因为它的趋势,可以让我完完全全地分心,而且是长时间的分心。

  仁波切:我认为,修持献曼达而分心,仍然比自以为在修持禅定,而实际上心不在焉所冒的险更小。禅定有很多的漏洞和歧路,而这些歧路又很细微而难以察觉。禅定者最大的困难即在于,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分心,还是专注。尤其当禅定的工夫比较成熟的时候,这种困难更大。

  弟子:那麽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分心,抑或是专注?

  仁波切:一旦你禅定的工夫相当不错,你就会知道。如果是半生不熟,那就很难分辨。然而,当你明白的时候,又会面临另一个难题:你不相信你所知道的事物。然后,老习惯告诉我们:「喔,去看书,分析它。」于是,我们分析它,阅读有关中观的东西。这就是一条歧路。中观有助于建立见地,但是实修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某种程度的信任。我想,这也是为什麽上师们总是强调四加行的重要性。帕楚仁波切以一头野生难驯的犛牛做为例子:你用一条长绳系住牦牛,然后把绳子绑在牢固的木桩上。诸如献曼达之类的修持,正如同木桩。在这样的修持中,你可以轻易分辨自己是不是在供养身、语、意,或供养须弥山,或清泉,或美丽的花环,或花鬘女、灯女、媚女等等。相反的,如果尽想着罗马和巴黎,你就分心了。这很容易去分辨。

  谈祈祷

  弟子:关于如何面对心中的疑虑,你有什麽忠告?当我修持的时候,总觉得在作假,因此心中充满许多疑虑。

  仁波切:有很多方法。别以为疑虑会减少;事实上,它会越来越多。修行的越多,你的疑问会变得更聪明锐利。此刻,这些疑问都非常愚蠢,很容易回答。如果真有需要的话,你只要读一些书,就可以解除这些疑惑。但是我建议不要读书。我所知道最好的方法是,当疑虑升起的时候,如果你正在修持皈依,那麽就再度向皈依境或上师祈祷,祈祷将疑虑转化成为智慧。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不要寻求其他的方式。你可以分析,阅读所有关于中观的书籍;这方法今天管用,但明天又会有新的疑虑。然后,你又得去读另一本书。给你一个忠告,当我们修行,当我们请求加持的时候,我们往往想到诸如清淨染污等巨大又遥不可及的问题。你应该为此时此刻所面临的问题祈祷,例如,失去灵感、心思散乱、不瞭解佛法等等,而非笼统的事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弟子:你是指清淨正在发生的问题吗?

  仁波切:是的。这样做总是比较好。当然,笼统的事物也可以。你甚至可以想:「愿我清淨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一切染污。」事实上,人们真的这麽做。法本上也这麽说。但是,我总是喜欢把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囊括进来,不论是什麽样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可多了!你不能想,「这个问题很世俗,我不应该拿这些俗务来烦扰莲华生大士。」你不应该这麽想。莲华生大士包办所有的事情。如果厨房的炉灶坏了,你也可以向莲华生大士祈请。莲华生大士看管从证悟到炉灶等所有事情。或是两个人之间的争端,特别是以下的情况:一个名叫杰森的人可能祈请:「莲华生大士,请你让海瑟听我说话。」而海瑟也祈请:「莲华生大士,请你让杰森听我说话。」然后,两个人就能够倾谈了。如此,你可以把每一件事都囊括进去。经常忆念虚幻不实的一面,每件事物都是虚幻的,没有一件事物拥有真实存在的本质。如此一来,当祈请没有立即获得回应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气馁沮丧。

  谈观想

  弟子:仁波切,我很难观想。对观想你有何建议?

  仁波切:如果你很难观想,那麽开始时学习建立信心,相信他们(本尊)就在那裡。与其观想他们头髮的细部、头髮落在颈项上、肩膀上的样子、他们持剑的方式等等,倒不如算了吧!只要想他们就在那裡。

  谈座下修行

  弟子:座下修持的时候,你把身体或周遭世界视为法身吗?

  仁波切:理想上,我们应该把每一件事物视为本尊。但是对我们而言,这非常困难。因此,如我们这般的初学者应该学习去把他们视为幻象。把现象视为本尊,以及把现象视为幻象,这两者之间关係密切。但是如果你问我:「哪一种积聚较多的功德资粮?」那麽我会说,把现象视为本尊积聚较多的功德。此乃金刚乘精纯练达之处。然而,这又带出一个问题:「为什麽要把现象视为本尊?」因为现象是虚幻的。你看着海瑟。她纯粹是一个幻象,你看待她的方式,是你的心的投射。因此,无论她在你心中是什麽模样,都不是真实的她。以此为基础,你想像她不是你所认为的凡夫俗子,而是金刚亥母。于是,你和她之间的互动变得更有意义。上座部的老师希望把你从痛苦哀伤中解脱,因此他们教导你,把她想像为丑恶,一具骷髅。大乘佛教的老师教你把她视为幻象。在金刚乘,她则是本尊。

  谈本尊

  仁波切:当伟大的萨迦派上师谈论心的时候,他们说:「观察心。心的明相是僧;心的空相是法;明空不二是佛。」明空不二是无法言说,超越语言的,它是上师,不可言传,亦即大乐。它离于言说及分别造作。本尊就是大乐。当然,我们必须暂时地创造本尊,但是究竟上,他们超脱形色。他们虽有形有色,但又超脱形色。与本尊合一的空行母则是:明、空,离于言说,充满大乐,不中断的心。萨迦派对于本尊的概念,与宁玛派或噶举派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前五篇文章

孝的真谛

亦动亦静 十大新创意玩转十一

70后对80后的话语棒喝

中国馆:古韵新风之间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青少年公益

 

后五篇文章

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

教孩子有礼貌

父亲

小女孩吴一凡的不凡事

《论语》点滴:朴素的处世哲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