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台湾看环保 “筷来环保”成时尚 |
 
许多学生回大陆后写总结时,都会提到台湾学生使用环保筷的场景以及自己收到的“环保筷大礼包”,并誓言今后也要使用环保筷云云。只不知,这誓言兑现了多少? 台湾“国父纪念馆”负责媒体联络的彭小姐,美丽而娴静,对大陆记者关怀细致入微,几年下来,大家于工作之外也成了好朋友。此次到台北与她相约餐叙,发现她饭前饭后多了一个程序:饭前从手袋里拿出自带的环保筷,饭后清洗擦拭收起。更“过分”的是,她不再点任何餐馆的饮品,只喝自带的白开水。水是在家里烧开晾凉后装瓶的,装水的是重复使用的矿泉水瓶。 传统的彭小姐投身的是台湾时下最时尚的运动:环保。 环保,已经渗透到台湾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静思筷”(资料照片) 在台湾著名畅销书作家王文华笔下,完美女性形象一定要有环保人士的特征:自带环保餐具和环保袋,被别人质疑老土时自豪地说:“环保就是我的气质”。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结婚喜宴,回赠来宾的礼物之一是环保筷和环保袋。 岛内最大百货公司新光三越推出促销措施:持环保筷到美食街消费可享折扣。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身体力行推动“筷来环保”。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马英九与身边工作人员共同签署了一份“节能减碳”宣言,倡导每人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十项小事,呼吁民众改穿轻便服装,随手关灯、拔插头、少开车、多走路、自备环保杯碗筷及购物袋等。马英九还当场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出示手帕和随身携带的环保筷与汤匙。 在官方倡导的十大环保小事中,使用环保筷是民众接受阻力最小、成效最明显的一项。有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官方和民间各出奇招、共同努力。 20多年前,台湾政府为防范肝炎传染,倡导民众外出就餐时使用免洗的一次性餐具。当时从高级饭店到路边摊,纷纷改用免洗筷,一时间,台湾竹产区的卫生竹筷产业风生水起。由于每年用量高达数十亿双,有时甚至还要进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次性免洗筷的隐患也日益显现。庞大的竹筷消耗量,浪费有限的天然资源,威胁着人类和地球的未来。更令人忧虑的是,所谓免洗“卫生筷”,其实一点都不卫生。为避免筷子变黄、变黑或发霉,免洗筷制造过程中,以二氧化硫熏蒸方式漂白,熏蒸时间愈长,产品愈白净,但二氧化硫残留也愈多,对人体的伤害不可小视。 台湾有关部门和环保团体数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了环保筷的推广。“卫生署”建议,民众出外饮食时最好自备环保筷,除减少浪费,也更卫生。媒体也对读者晓以利害:希望民众了解免洗餐具不环保又不健康,自发地拒绝使用;希望餐饮业者减少免费提供量,还可节约成本。这样双方互蒙其利,举手之劳做环保,何乐而不为? 台南市政府机关从2006年1月1日起,率先实施公务员用餐自备环保筷,是全台湾最早推动该政策的县市。在环保局的推动下,后来又有110家餐厅、小吃店响应,消费者用餐时如自备环保筷,即可享受折扣优惠,既保护自己健康,又可省钱,民众大多乐于配合。此后,许多县市政府也相继开始了环保筷的推动。从2006年7月1日起,台湾当局开始严加限制公务机关附设餐厅使用免洗筷、免洗碗、免洗汤匙等免洗餐具。 2007年12月,新竹马偕医院等全台14家医院联盟,联合推动“拒用免洗筷”运动。组织者乐观地说:以14家医院1.6万名员工计算,1年就可以省下近2000万双筷子,数目相当惊人。新竹马偕医院还全面实施了向住院患者赠送环保筷运动,希望将“筷乐爱地球”的精神推广至每个家庭。 环保筷虽好,但如果携带、使用、清洗不方便,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追捧。2005年,台湾知名佛教团体慈济功德会下属的静思文化志业有限公司,“急人民所急”,发明生产了静思环保伸缩筷,让环保筷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静思环保伸缩筷以耐用不锈钢制成,具有方便收纳清洗等优点。此种筷子自身附有“机关”,只须向下按压即可达到23厘米的一般筷子长度,使用方便。收回后长度仅为13厘米,方便携带。该产品一问世即获台北发明展金牌奖,虽然售价高达200元新台币,仍受到台湾白领一族的喜爱,迅速在台湾流行开来。 如今,“静思筷”已成为台湾朋友的送礼佳品之一,访台的官员、驻台的记者、赴台交流的学生,几乎都收到过。许多学生回大陆后写台湾行总结时,都会提到台湾学生使用环保筷的场景以及自己收到的“环保筷大礼包”,并誓言今后也要使用环保筷云云。只不知,这誓言兑现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