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南怀瑾: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宇宙万有的一切活动是动态,太阳、月亮、万物都在动。这个世界如果不动就毁了、空了。我们认为这是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个动态。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止状态呢?没有。

从物理、生理,还是思想等方面看,没有完全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缓慢的动态,一种延长的现象。如果学物理学、哲学、或其他科学,就很容易懂这个道理。

所以,静是个很难得的东西。宇宙万物,如我们吃的水果、粮食,观赏的花木,都是静态的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种状态。

换句话说,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祷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宁静一会儿,烦恼就解除了。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须要去医院。不是医院的医生用药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过来的,药物只是一种帮助。这些道理,都说明静态的重要。

这个原理,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个人,讲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就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消耗完,人类也就灭亡了。

我以前带兵、带学生的时候,有三个很好的处罚办法。

第一个办法,不是骂人也不是打人。只要叫他两手各拿一张报纸,手平伸起来立正,站一个小时。那很痛苦啊,你们可以试试看。第二个办法,三天不准说一句话。也很痛苦。还有一个办法更严重,把他丢到一个非常空旷的山野,什么东西都没有,那更痛苦。

可是,理解了静的道理以后,这三个痛苦会变成最大的享受。把脑筋静下来,思想情绪完全静下来。一切的智能,如果不是在静态中,是发挥不起来的。

老子告诉我们道家的修养方法,有八个字:“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把自己的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的状态,脑筋是清楚的,是快乐的。

打坐是学静态最好的一个根本办法

譬如一杯水,乱搅动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沉淀下来就能看透了。打坐是口头称谓,实际叫坐禅,也叫正思维修,还有行禅、住禅、卧禅等称谓。打坐不必是照释迦牟尼佛一样盘腿打坐,全世界归纳起来打坐的姿势大概有90多种。诸位没有注意到这门学问,你现在到印度去看,有人站着伸出一只手30年不动。印度有很多人这样一个姿势站着,几十年不动。

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我要大家学静的功夫,最高的境界,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的观照自己。

我们一个思想发动,产生了多少痛苦烦恼?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讲得清楚。但有一个人讲清楚了,就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

他说人的思想一动,一弹指之间就有960次转动,一昼一夜,我们的思想转了13亿转,刚好是我们中国的人口数。这不是他随便讲的。

现在的心理学、医学,还没有研究到这样的程度。这样东想西想,就是浪费精神,浪费生命。

老子讲的,生命的根本是在宁静中恢复的。我可以告诉大家,静态到了极点,能知过去、现在、未来,就有了预知能力。但是有一个条件,要真的在静的状态,那时所有的快乐痛苦都忘了,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

但是,真的能够静,有先知、有神通的很少,多半是假的。

大家都有做事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既然静有那么大的功效,但是我们修养的人,包括宗教家都做不到,为什么?这就是物理生理的作用,物理的世界是没有静的,一切都是动的。我们看一座山,似乎山没有动。其实山在动,他在长大,有时瘦有时胖,它还在移动,也在呼吸。植物也是这样,都是动态,整个大地都在动。

但是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宁静,现在的大科学家知道一点。

譬如肝不大健康的人,脾气很大,或者很内向,或者很悲观。这样的情绪影响下,使人静不下来。胃里的东西多了,人就懒得用思想,尤其是“酒足饭饱”时。但是,这不是静,实际上那是心里最动乱的时候,动乱的没办法,里面都是动态。

真的静态,是身心彻底宁静下来,没有思想,但不是睡眠。身体绝对健康,才达得到这种程度。当你想静下来却觉得思想很乱,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就要注意,你可能已经进入病态的状况了。

 
 
 
前五篇文章

杜维明:建设精神家园 培养民族精神

感悟蝉语

坐宝马喝污水这样的生活谁愿“享受”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

“爱情作文”挑战“假话教育”

 

后五篇文章

生态学家如何看金融危机

中日环保差距震撼中国青年

从海东青说起

奶牛的一生

行走台湾看环保 “筷来环保”成时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