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环保差距震撼中国青年 |
 
应日本政府邀请,作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中方派遣的又一个大型团组,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为总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300人11月10日抵达日本,11月19日返回北京。在东京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日方闭幕式后,代表团分为7个分团,分赴日本各地,与日本各界进行深入交流。 横滨,日本第二大城市,临海而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垃圾处理厂“鹤见工场”竟然也建在海边,和美丽的横滨跨海大桥遥遥相对,从外观看完全像是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从进入工厂到离开,整整3个小时,抬起脚来,鞋底不见一丝污垢。 鹤见工场的久松先生介绍说,工厂1995年投产,主要是通过电脑来监控焚烧车间作业,实现了安全、高效率运作。焚烧垃圾所产生的热能被转为电能,并入横滨电网,每年能产生3亿日元的效益。焚烧处理后得到的砂砾状物也得到再利用,作为修路的填埋物。 在工厂的6层,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可以看到一辆辆垃圾车有序进出,机械大手臂抓起垃圾、送入焚烧炉。 如果仅仅是这些,不会让人震撼。日本人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真正让中国青年看到差距。 在横滨市,日用垃圾要分成10类至15类。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横滨市资源循环局到火车站、商业街分发宣传册,举办恳谈会,并专门到学校讲解。 小册子《垃圾和资源的分类、丢弃方法》里写道:“厨房内的垃圾,请将垃圾中的水完全滤去。炸过东西的油,将布和纸张浸入油中,或使其凝固。纸尿布,请先将污物冲到便器内,之后揉成小团,以避免其影响卫生。硬纸板类,请将其折好,用纸绳捆成十字形。” 这样的说明,连文字带图片竟然有5页。而这些细致、繁琐的规定,在横滨市得到切实的执行。 “如果居民不按照要求分类怎么办?”有团员问。 “大多数人按照要求做了。如果不这么做,我们会开着车把垃圾给他送回家,让他整理好再交给我们。”鹤见工场的久松先生说。 离开前,一些团员借填写调查表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来自宁夏的晋阳写道:“敬佩日本的忧患意识。日本人注重细节,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日本注重环保。这改变了我对日本的一些固有看法。” 9天的访日之旅结束后,南方航空公司的张文尧记录下此行的点点滴滴,并给同行的团友发电子邮件分享他的所见所思。他写道,“在日本大使馆举办的官方欢迎会上,我发现会议大厅的主条幅竟然是把白色胶纸粘在旧的红布上做成的。这样便可反复利用。想想自己小小单位的会议室里,每次会议都是新做条幅,而且质地还要求是好的。” “来日本看到了什么?让我说,那就是看到了差距——不是硬件的差距,而是人的素质的差距。”一位团员在离开日本前由衷地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