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印度归来话动物(之二):国兽与国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国兽”,如果有的话,恐怕大熊猫当是首选。至于“国鸟”,有人建议是褐马鸡,因为它聚“珍、濒、特”于一身,又有历史典故。也有人建议为喜鹊,它极为大众所喜爱,颇具民俗意义和生态价值。到底怎样,目前尚无定论。

印度是一个既有“国兽”,又有“国鸟”的国家。印度的国兽是老虎,在种类上属于孟加拉虎,也称印度虎或南亚虎。虎是亚洲独有的大型猫科动物,最早起源于中国东南部。目前中国仍是拥有虎种类最多的国家(共有4个亚种),可惜总数加起来还不足百只,属于高度濒危了。印度自50年代以来在政府倡导下大量砍伐森林,虎的生境日趋恶化;而过度猎杀,特别是受动物贸易的驱使,更使印度虎的数量急剧下降。1970年印度政府制定了禁止猎虎的法律。1973年,当时的英·甘地总理倡导实施“保虎计划”,划定了9个国家公园为虎的特别保护区,后来又增加了14个。1984年,印度森林部门的官员宣布:野生虎的数目已由1972年的1827只,增加到4000只,1989年又上升为4334只,印度虎终于脱离了险境。目前,除西部地区外(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有亚洲狮分布),从干旱的丛林旷野,到潮湿的常绿林带,印度虎几乎遍及全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北方邦的科比特国家公园是1973年保虎运动的诞生地,在印度政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努力下,这里已是虎踪频频。中央邦的根哈国家公园、班达夫加尔国家公园、东部的卡齐郎加国家公园、拉贾斯坦邦的兰塔姆哈、孟加拉邦的桑德班、卡纳塔克邦的班蒂盖尔及喀拉拉那邦的佩里亚保护区……在保护虎的运动中成绩赫然。目前印度已成为全球拥有老虎数量最多的国家。这是印度人民引为自豪的,他们自称是“虎之国”,说虎是“森林的骄傲”。有一句印度诗说:“虎啊虎,你照亮了夜的森林。”印度人对虎又敬又畏,称虎“一半是上帝,一半是魔鬼”。并希冀借虎之力驱除恐怖和灾祸,这种崇虎之风与中国传统的爱虎民俗何其相似呀。

生活在印度南部桑德班国家公园的虎,由于长期出没于长满红树的湿地沼泽,从而善于游泳并学会了吃鱼。

印度还是全世界唯一出产白虎的国家。从1951年5月27日在印度中央邦的雷瓦首次发现白虎以来,现在全世界登记在册的白虎共38只。所谓白虎只不过是孟加拉虎的白化,是属于基因突变,既非保护色,更不是新的虎种。


印度将虎定为“国兽”,率先开展保虎运动,为全人类的自然保护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同时,在国际组织协助下,印度致力于促进全球的保护虎的活动。1994年全世界14个产虎国的代表聚会新德里,中国、印度等国都做出禁止虎产品交易的合作保证。但是,随着人口和贸易的压力,人虎冲突日益激烈,偷猎现象时有发生,保虎和猎虎的斗争还远未结束。在印度的电视节目中,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1901年印度虎达4万只,而今仅4000余只了,我会不会是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然后,屏幕上的那只虎便以深邃的、企盼的、慑人心魄的眸子,凝视着你,发人深省。

印度的国鸟是孔雀。全世界共有3种孔雀,即蓝孔雀、绿孔雀及刚果孔雀。印度分布的孔雀属于蓝孔雀,又叫印度孔雀。1963年1月,印度政府宣布孔雀为“国鸟”,和神牛、老虎等动物一样严禁捕杀和伤害,这使孔雀受到了来自宗教和法律两方面的保护,身贵而位尊。可是蓝孔雀到了中国便成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对象,其任人宰杀的境遇比起其在次大陆的老家真是天壤之别。


蓝孔雀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鸡形目、雉科鸟类。雄性羽色艳丽,头部冠羽呈扇型,尾屏的眼斑羽惹人注目,颈部鲜亮奇异的蓝色使其在色彩世界中独占一席:孔雀蓝。孔雀矜持而机警、华美却不娇媚,随遇而安,食性广泛。在印度,关于孔雀的民间故事很多。传说印度教舞蹈之王湿婆的儿子迦尔迪盖耶曾坐着孔雀云游四方;耆那教的神祖以及战神卡提科亚也都把孔雀选为骑乘工具,甚至封孔雀为鸟王。印度人世世代代喜爱孔雀,多将其形象雕于建筑上,刻在器皿上或塑在庙宇中。

我在印度期间,无论是野外观鸟时,还是在阿默德巴德的环境教育中心的庭院中,都常常碰见孔雀,还遇上几次母孔雀带小雏的热闹场面,要知道这都是些真正自由的野孔雀!听说在印度各地都有许多孔雀,无论高山平原、森林水畔,孔雀们或三五成群、或出双入对,它们时而昂首阔步,时而夺路而走,就像美丽而羞怯的印度姑娘,拖着摇曳的纱丽,匆匆而去。10月份是孔雀脱毛的时候,我正巧在印度,曾捡了一大捆美丽绝伦的带眼斑的孔雀尾羽,后来见同期学员越南的黄小姐酷爱此物,便一古脑儿给了她,也算表达了一下中越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有一次在一个清真寺前,我见到一位神职人员用孔雀羽扎成的笤帚扫地,惜美之情油然而生。后来才知,孔雀虽为国鸟,受法律保护,禁止销售,甚至不许私带出境,海关查出一律没收。但允许用也孔雀毛做扇子、笤帚和装饰物,据说这还能为使用者带来好运和仙气。

在印度生活期间,每当清晨或黄昏,总能听到远方传来的孔雀高亢、单调、凄婉的鸣叫,驻足倾听,每每令人产生一种莫测高深的冥思,真不知这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一位神的使者。

公元前4世纪,印度历史上出现了一支号称为孔雀族的强大部落。经数年征战,他们扫荡群雄,成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孔雀王朝。尤其是第三代帝王阿育王使孔雀王朝的统治时期成为印度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他统一了印度次大陆,把释迦牟尼的佛教定为当时印度的国教,他皈依佛门、讲信修善、公平慈爱、杜绝荤腥,被后人推崇备至。正由于佛教在孔雀王朝时得到迅速发展,才使这一教派有机会向国外传播,逐步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今天,尽管佛教徒在印度已成为少数,但作为佛教的发祥地,佛教教义的伟大精髓已经溶入耆那教,特别是印度教之中。所有这些教派无不主张宽容、自律、禁杀生灵,都供奉佛陀、强调普渡众生。这种一脉相承的宗教信仰已成为印度社会精神气质的奠基石。

在印度,国家划定了414个野生动物禁猎区和74个国家公园。可是,由于宗教文化的力量,孔雀、叶猴……甚至眼镜蛇,无论在哪儿出现都会受到人们的保护。从这个角度讲,印度3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就堪称一个超级自然保护区。


 
 
 
前五篇文章

爱情是一种精神病

异质文化的“母亲节”难于传承中华孝道

庄子与尼采

回访灾区是一种慈善意识的进步

驰骋职场如何避免落入诸葛亮完美主义困局

 

后五篇文章

积累时间的力量

爱鸟情愫

合作、节俭和艺术性--访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

“兴趣课”止步课堂,折射教育理念滞后

“猪流感”称谓引争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