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相对弱势为相对优势 |
 
《今日女报》中有一篇关于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运用集中战略制胜的名人故事,故事是这样写的: 几年前,一支由7名业余队员组成的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中央电视台首次全程直播,中国移动公司专门为此做了一个网站。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此次攀登珠峰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在7名队员中,有两个人最引人注目,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鼎鼎大名的地产大王。在房地产界,没人怀疑他的能力,但对于登山,他充其量是个业余爱好者,何况已五十多岁,想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谈何容易?人们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另一个是比王石小10岁的队友,身体素质和状态特别好,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训练时,一般人登山负重最多只有20公斤,他负重40公斤仍然行走自如;别人走两趟,他能走三趟。人们纷纷预测,这名队员应该能第一个登上珠峰。 整个登山过程中,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身兼数职,一路上,他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关注网友发的帖子,回复人们的关心和祝福。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并把一些相关图片按时发给家乡的电视台。 王石原本就是财富名人,加上年龄较大。按常理说,他是最受媒体和人们关注的队员。恰恰相反,他表现得极为低调,事先约定不接受记者采访,不面对摄像机,专心登山。 在海拔8000米营地宿营时,金色的夕阳倾泻在白雪皑皑的珠峰上,风景异常绮丽,队友们兴奋异常,纷纷跑出去欣赏美景,只有王石不为所动。有人招呼他:“王总,快出来看看,风景多么壮观啊。”他躲在帐篷里没吱声。几分钟后,又有队友提醒他:“王总,你再不出来会后悔的,我们登了这么多山,从没见过这么美的风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那样的高度看世界,能不关吗?王石依然闭门不出。 第二天,登山队到达海拔8300米的高度。越是接近顶峰,危险和挑战越大。当晚,大家开始慎重选择是否登顶,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友,因身体的承受力不足不得不放弃登顶,此时,他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最终,只有4人成功登顶,其中包括王石,自始至终,全队只有他一人没受伤,近乎完美地登上世界第一高峰。最具实力的队员没有登上顶峰,最不被看好的王石,竟然一举登顸,这样的结局,大大出乎人们意料。 下山后,王石欣然接受采访,记者的第一句话是:“真没想到,难道你有什么登顶的秘诀吗?”他笑了:“自从第一脚踏上珠峰,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登顶,与此无关的事情,我一概不做。” 王石一语道破天机,就是两个字--集中。只有集中才能使王石变相对弱势为相对优势。 乒乓球国手刘国梁说,一个人要发挥出他的最佳水平,首先就得学会拒绝干扰。许多人一生无成,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不够诚心,也不是没有对成功的渴望,而是因为他们做事往往不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就是在行事时敷衍了事。他们常常会这山望见那山高,常常一件事情没做好,又去忙另一件事情,结果搞得一事无成。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主人的两头牛走失了,就吩咐他的仆人出去找。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仆人回来,主人只得自己出去寻找,并看个究竟。在野地里,主人看到他的仆人正在那里来回瞎跑,就问他:“你到底在干什么?”仆人回答:“刚才我发现两头鹿,您知道,鹿茸非常值钱,所以不必找什么牛了。”主人说:“那么你捉到鹿了吗?”仆人说:“我去追朝东跑的那头鹿,谁知它跑得比我快。不过请放心,我记得朝西的那头鹿脚有点瘸,所以转过来再追它,相信我会捉到的。” 叫他找牛他去捉鹿,捉东边那只时却惦记着西边那只,念头反复无常,最终落得个牛没找着、鹿没捉到的结局。 其实,像仆人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在感情上,最忌讳的就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有些人总是在一件事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想着另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忙忙碌碌、十分努力,实质上最后却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追求什么。像这样无法专注于手头正在做的事情的人,想取得成功或达到目的真可谓天方夜谭。 如果你还没出名,你还没有战斗力,那可能是你在集中上做得还远远不够。 许多歌星只唱好一首歌,歌就红遍了大江南北;许多作家只写好一本书,便红遍全球;许多演讲家只能讲好三个小时的课,就名震江湖…… 企业也一样。许多企业只生产一个剃须刀刀片,就享誉全球;许多企业只推出一种小小的服务,就将连锁开遍了全球……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若想成功,必须要学会集中智慧的运用。不集中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创业初期,势力本就弱小,还去分散那仅有的一点点资源,能比得过别人吗?不可能的。 如今,什么行业的起点都高,投入成本也高,若不能很好地运用集中战略是毫无竞争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