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 |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以藏族风格歌曲走红的歌手朱哲琴说。她在1月初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我们只是想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树立一两个成功模式。”这位身材娇小的歌手说,“我不是很有野心。” 朱哲琴,又名达达娃,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阿姐鼓》等藏族风格歌曲一举成名,将世界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上。成名之后,朱哲琴不满足于现状,开始了为期10年、环游世界的行吟生活,让双脚带领思想和音乐去更多更远的地方。 今年,她加入了联合国的两年计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 “这将是十分忙碌的两年。”她说,“我的行程已经被旅行、记录、展览和论坛挤满了。” 这位年轻的汉族歌手出生在沿海城市广东。“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但是我却有一种强烈的文化缺失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愿意将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了解各种文化的原因。”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中国流行音乐界大多忙于模仿西方音乐的时候,朱哲琴将西藏元素融入自己的歌曲。当她完成了《阿姐鼓》给她的好朋友听的时候,她的朋友对她的作品并不看好。 但是音乐的世界在不断变化着。“现在人们非常乐于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如此。”她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说:“我们发现朱哲琴时非常惊喜,她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仅影响了这个国家,甚至影响了这个世界。是时候拿出行动了。”马和励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保护计划已经筹划了很久,现在,契机到了。 该亲善行动计划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手工艺保护与发展”两部分构成。这个计划将把朱哲琴带到很多地方: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和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地。 朱哲琴打算在这两年内出一张双CD唱片,一张是纯粹的记录,收录少数民族原生音乐,另一张是融入了少数民族音乐的歌曲。她的团队将不仅仅记录文化,还要发展文化。“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保存少数民族音乐最原生态的样子,另一方面希望能够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朱哲琴希望将这张唱片带入国际领域,她希望能与一些国际知名的音乐家合作,这些音乐家在制作民族音乐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比如英国的彼得·加布里埃尔、美国的昆西·琼斯、日本的坂本龙一、印度的拉赫曼、中国的谭盾与何训田…… “如果这些音乐家参与进来,那可能是中国当代音乐历史上的一次梦幻合作。”她说。 除了音乐,朱哲琴还将民族手工艺纳入到计划中来。她将在当地推动举办一些展览和论坛,这些活动将不会是“小打小闹”——她将邀请世界顶级设计师和艺术家到那些小山村去。“也许,会发生点什么。”她说。 马和励说,希望这些举动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对于这些相对贫困的地区,文化就是他们的资本。”马和励相信,手工业能够使这些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拿印度来举例,这个国家经济对外出口最大的支柱并非是IT业,而是手工业。”他说,手工业为印度带来了700万就业机会,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和励希望这一行动会为西藏等地的经济带来新的生机,并为他们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 朱哲琴微笑着说:“我希望我能够把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去,然后等待它们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