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对“月夜蝉声”的考证 |
 
大凡读过《荷塘月色》的人,想必不会不记得朱自清笔下关于“月下荷塘”的一段描写吧:“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一位叫陈少白的读者写信给朱自清。他认为这段描写失真,因为蝉在夜里是不叫的。对于这个质疑,朱自清很是重视,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赞同那位读者的看法。于是他便写信请教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几天后,刘崇乐便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说:“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著者说,平常夜晚蝉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他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 朱自清拿到这个抄文,本可以作为自己并没有写错的证据;可是一向治学严谨的朱自清认为,“刘先生是谨慎的科学家,关于这问题,他自己其实没有说一个字”。既然专家没有表态,“那么那一段记录也许是个例外”。所以他在回信时,就告诉那位读者:他请教了专家,专家也说夜晚蝉是不叫的,并表示以后再版,他将删掉有关“月夜蝉声”的句子。 到了抗战初期,那位陈姓读者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讨论这个问题,并引用了朱自清的那封回信,同时也引用了王安石写夜蝉鸣叫的诗句“鸣蝉更乱行人耳”(《葛溪驿》)。而在这几年中,朱自清因为“有这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他曾两次亲耳听到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当他看到那位读者的文章,朱自清很想写信给他,告诉他自己对昆虫学家的话有所曲解,现在自己的确听到了“月夜鸣蝉”。可是,朱自清不知他的地址,而对读者一贯认真负责的朱自清于是专门写了篇题为《关于〈月夜蝉声〉》的文章公开作答。 朱自清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 从这件小事上,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对作品、对读者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谦和严谨的作风;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对“真”的执著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