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环境分论坛:气候问题的国际对话与思考 |
 
环境分论坛:气候问题的国际对话与思考
2010年,43度以上的热浪席卷印度,亚洲大陆北方沙尘暴飘洋过海直抵日韩,西南地区大面积持续干旱,澳大利亚冰雹大如橄榄……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主题为“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的第七届北京论坛即将拉开帷幕,气候问题成为贯穿本次论坛的一个焦点。作为分论坛之一的环境分论坛围绕“全球环境问题:政策与行动”的主题,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32名学者汇聚北京,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异常的应对策略,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寻找出路。为了解今年北京论坛环境分论坛的筹备情况及相关内容,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徐晋涛主任。 2004年以来,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而环境分论坛在北京论坛中扮演着非常独特的角色。 “环境论坛主要致力于对于科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徐晋涛说,“在如何对待气候问题上目前众说纷纭,各种观点背后的科学原理争论很大,我们这个分论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阐述这方面科学的进展,让不同的观点进一步碰撞。” 在过去的 2009 年,全球气候变化受到空前的关注。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人类为避免气候变化的恶果,已经在全球合作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2009 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将人类合作的希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徐晋涛说,“这次论坛一方面可以让学术界了解相关的进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各界人士包括北大师生来讨论气候问题的原因、焦点、解决方案,特别是中国在气候谈判中应该采取怎样的立场才能对中国发展有利。也希望能对全球气候谈判,包括中国政府的决策提供帮助。”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谈到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时徐晋涛说,气候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全球每个国家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排放大国对于气候问题负有主要责任,应当在问题的解决中扮演主要而积极的角色,推动形成一个有运作效力的国际条约来约束和限制污染的排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就可以置身事外。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注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环境的代价。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今天的增长就是对明天的犯罪。” 面对环境问题日益扩大的影响,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承认,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排放大国,在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徐晋涛表示说:“中国应该从GDP迷信中解放出来,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制定较为积极有效的环境战略,真正改变发展方式,造福于社会和未来。” “环境问题解决的成功案例在过去也是有的,”徐晋涛说,过去世界各国在应对臭氧层破坏问题上取得了有效合作,通过签署《蒙特利尔公约》,各国明确责任,积极履行本国义务,对臭氧层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经验可以在其他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行借鉴。本次分论坛的分论题“履行环境公约的实践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启示”主要就是探讨的这个问题。其他两个分论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区域响应”和“全球环境政策与国家战略的选择”也旨在通过学者的对话寻找到当今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政策出路。
受邀参加这次论坛的学者包括《蒙特利尔公约》专家张世秋,将主要介绍《蒙特利尔公约》成功经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启示。最早致力于气候问题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美国航天局专家James Hansen,欧洲环境经济学会主席 Thomas Sterner,原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等也将参加分论坛的讨论。这些专家将从政策的层面上探讨关于全球气候谈判的科学性和历史的借鉴问题,力求为解决全球气候谈判政策上的困境提供一剂良药。
今年的北京论坛还增设了“青年学生分论坛”,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60名青年学生参加。徐晋涛表示,这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北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青年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提供了一个极为宝贵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一些有志于现身公益事业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同时,2010年北京论坛年度主题紧扣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分论坛主题紧密围绕总主题设立,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特邀报告人、主旨报告人及各分论坛学者的整体学术水平较高;突出文理综合,主旨报告和讨论议题也更多地融入了理科元素。 回顾北京论坛走过的历程,徐晋涛说:“办北京论坛不能像找人来搞讲座。不能办成请外国的学者来讲,北大的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听的活动。这不是北京论坛应有的形式。”他认为,北京论坛应该是北京大学的学者与各国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事关全球发展的问题,应该是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单纯的接受。 “北京论坛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他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各国学者在环境问题上思想的交锋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