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证空法师永念师恩 法情胜亲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证空法师在襁褓中即被送给明法庵住持印俭上人抚养,在她心目中,亦师亦母的印俭上人就是她的亲人,比亲生父母还亲。证空法师在年幼曾经哮喘病发,因为担心师父无人照顾,她坚持自己不能死去;而印俭上人在圆寂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证空法师往后的安顿。师徒恩情深似海,虽非血脉相连,养育之恩却重若须弥山。

虽然是庵堂唯一的小孩,证空法师却不像一般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在一身,得以养尊处。印俭上人对证空法师的管教很严格,自小就教导她诵经持咒,盘腿静坐,除了佛门仪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手一投足,皆须符合礼仪,诸如不能拖着鞋子走路,坐时不能东歪西倒,另外,也不可以穿无袖衣服,不能穿裙子,不能蓄长发或烫发。

感恩上人的养育及教导,证空法师从小就十分乖巧听话。曾经有一次印俭上人想要亲手编制一个篮给她当书包,由于担心当时只有四岁的证空法师独自在外玩乐会有危险,便规定她坐在一张小凳子上不许动。乖巧的证空法师果真坐在凳子上一动也不动。内急了,得到师父的允许后才上茅房,过后又乖乖坐回凳子上,没想过趁机溜开去玩耍。

12岁开始,她就负责庵堂的打扫拭抹、烧香点灯、烧菜煮饭等等事务,分担师父、师伯的辛劳。

清苦的生活,严谨的管教,没有亲生父母的疼爱不影响证空法师开朗的性格,她觉得这归功于大自然的教育。

“庵堂附近有很多果园,我常常满山走,捡山竹、红毛丹吃。就算不出外也可以听到青蛙、蝉虫、小鸟的叫鸣声,没有父母,我还有这些‘朋友’陪我呀!”

她不讳言自己也曾有过一段沮丧的日子:”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直到小学时有一天被同学嘲笑是‘师姑女’,心里很不受用,开始埋怨为何自己‘与众不同’。我也曾向师父抱怨遭人嘲笑,师父反问我:“当师姑女不好吗?“师父一向来都很疼爱我,我也无从回答她。

“还好六年级以后,我突破了心理障碍,解开了心结,反而觉得住在寺院也不错,没有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没有感情的牵扯,更自由自在,往后要出家或出嫁不会有很大的障碍。”

19岁时,证空法师决定出家,于是联络在马六甲的家人,获得父母的应允。自此,证空法师开始与家人联络,她的几位弟妹到吉隆坡升学时,也常到精舍探访她,并由她担任皈依证明师。

对于父母当初为何舍得将自己送出去,证空法师不曾向双亲追究,“往事只能回味。或许当时父亲为家计忙碌,母亲除了我还有15个孩子,日子是一天忙过一天……”

“不能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是自己的因缘不足,不能怪别人。要有欢喜心,学习接受而非埋怨,怨天尤人不是佛教徒应有的态度;要有感恩心,感恩别人对自己的好,不要认为别人为我们所做的是应该的,或是觉得父母养育我们是理所当然的;要起惭愧心,反省自己何德何能,得到别人的关爱。不论什么处境,我们都应该升起这三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那么,究竟如何孝?如何顺?

证空法师回答:“孝是指外在的事物,照顾好父母的衣食住行等所需即是孝,这很容易办到;顺从父母就比较难,很多时候孩子长大了就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还认为他们很罗嗦,孝和顺都做到不简单。尤其身为媳妇,由于没有共同的生长经历,生活方式不一样,所以在孝顺公婆时会比较具‘挑战性’”。

“但只要多尊重,多顺从,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的产生。磨擦难免会有,但不要造口业,尤其对老人家,讲话要婉转,更不要把家事向外宣扬,以免小事变大事。有时只是一句话就会酿成大错,所以不论多生气都应该忍下来。其实,只要晚辈顺从一点、迁就一点,老人家就很欢喜了。”

证空法师认为,有缘成为父母子女,是多生以来业力的牵引,有的是报恩的因缘,有的却是讨债的因缘。另外母亲在孕时的心念也很重要,善恶的心念会影响孩子的心绪性格。

“但是父母的关系是恶因恶缘也不必灰心,可以把它转为善因善缘,当然这需要时间、恒心与毅力。方法是培养自己的善念,多迁就忍让,以柔制刚。”

“现代父母不易为,身为子女的应该多体谅父母的心。另一方面,父母觉得辛苦赚钱是为了子女,殊不知其实子女要的只是父母能多陪伴他们。回家后见到的并非只有佣人。很多时候不论是父母或是子女都应该自我反省与检讨。”

“生活在大家庭大环境,要避免烦恼的产生就应该互相迁就,这样就会幸福快乐。老人家与年轻人的思想总会有一些分别,大家退一步海阔天空。空馀时大家坐下来聊聊,若旧方法与新的方法能互相配合,岂不皆大欢喜?”

 
 
 
前五篇文章

难念的孝经之三——重塑中国传统孝文化

中国赏识教育家周弘:每个家长都是教育家

钱伟长——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示弱,回归教育的纯真

德林法师谈高旻

 

后五篇文章

家庭的力量

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心

孔子的叮咛:成为同事的好伙伴

以“少能鄙事”为荣

追求多元的人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