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季塔连科 |
 
六月初,俄罗斯科学院季塔连科院士(М. Л. Титаренко)将他主编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俄文本)(Энциклопеди《ДуховнаякультураКитая》)赠予我国,为今年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献上一份厚礼。至此,季氏实现了他在俄国全面系统推介中国精神文化的夙愿——一套六卷近六千页大开本的皇皇巨著最终完稿问世。六卷书在五年之内连续推出:2006 年第一卷《哲学》(728 页),2007 年第二卷《神话、宗教》(869页),2008 年第三卷《文学、语言和文字》(835 页),2009 年第四卷《历史思想、政治和法制文化》(936 页),2009年第五卷《科学、技术、军事思想、卫生和教育》(1087 页),2010 年第六卷《艺术》(1030 页),这是一项高效率的工程,它也把季塔连科的汉学学术地位推向了巅峰。 一部新颖的百科全书 出版方把该书的中文书名拟为“大典”,意在表示“大而全”。其实不如按俄文原名照译为“百科全书”,更能表达其内容全面精到、撰述深浅适度,查阅方便实用的特点,也更符合俄国汉学“百科全书”的传统。 在2006 年(“俄罗斯年”)8 月30 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的该书第一卷首发式上,笔者曾发表感言赞赏,并且立刻着手写书评,因为我曾读过该卷书的“前身”——1994 年出版的俄文本《中国哲学》词典,心想很快写出读后感,应该不成问题。岂知翻阅新卷再次惊赞之余,更感到其创新的力度,非等出齐全书,全面了解全书的新构思以前,就单卷来写评论是难于下笔的。 新书对《中国哲学》词典作了较大改观,不再是一个个词条排列有序的工具书了。编者把中国文明作为有机的整体来介绍,显示它的独一无二,内在完美又形式多样,在此前提下再深入展示文明的各个细部;并且联系古今,展现中国文化的十足活力。在第一卷之首,编者表明,他既关注过去,又着眼现在和未来,“不仅注意到中国精神文化对东亚中国周边许多国家文化的形成业已造成重大影响,而且注意到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文化宝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同时,还注意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中国正日益变成世界性强国之一,它在许多方面将决定人类和世界文明的前途”。 有鉴于此,编者设定全书应具有专业学术论著和普及性读物双重性质。因而决定把书写分成两个层面。一为通论性的,每卷都设综述或总论,用长文阐释本卷所涉专题,由多篇文章组成“甲篇”。二为供查阅的词典,即细列为一个个词条,辟为“乙篇”。此外,每卷还设有“丙篇”,用以附录各种参考资料、重要文献、译名对照、出版物及大事年表以及索引,为专家和读者作进一步研究提供方便。 总之,面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精神文化,若非精心安排和周详撰述,不足以反映全貌。因而可以说这套中国精神文化百科全书做到了“雅俗共赏”,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新颖,令专家学人和普通读者都感到满意。 一位汉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全书》的意义在于,它是俄罗斯几个世纪以来汉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和集中呈现,在俄罗斯汉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俄国,所谓汉学,就是以中文原文材料为依据,对中国国情进行研究的各门学科之总和,尤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之总和。 《全书》是由富有成就的汉学家分工执笔,自然能写出自己研究的心得,并且凝聚三百年来几代汉学家对各个问题的研究所得和治学经验。 以第2 卷《神话、宗教》为例,甲篇收有两大专题的总论和综述,以及分专题的论文(其中又分列有细目)。“神话”题内含有:《中国神话概观》、《国内外对中国神话的研究史略》、《民间信仰和社稷祭祀、神话观》、《占卜术和星相术》等4 篇短文;“宗教”题则含7 篇文章,包括宗教信仰简史与现状,有儒教信仰、道教、佛教、邪教,以及传入中国的异国宗教,诸如基督教及其分支俄国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袄教、摩尼教等。撰写人为李福清院士等杰出的中国神话学家。甲篇的总论正是以李氏的一篇8 万字长文《中国神话论》压缩而成(约1.5 万字),而乙篇收录的神话与宗教词条综述450 条中,李氏所撰中国古代神话词条就占了小一半,约200 条左右。李氏这两项内容在俄编《世界神话百科词典》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已于1990 年获苏联国家奖。同样,例如第3 卷甲篇的总论,亦由戈雷金娜、索罗金和热洛霍夫采夫等资深汉学家分别就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撰写的。 主编季氏之长处在于眼界高远,能继承俄国汉学的历史传统和统率现实的学者阵势。 俄国汉学一开始就注重对象国的国情综合研究,奠基人比丘林(1777—1853)毕生译著丰富,涵盖了中国史地、清代典章律法、社会民情和文化现实,被后代编成“百科”系列。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此后遂成传统。后来阿列克谢耶夫院士(1881—1951)延续传统,倡议编撰《中国》(1940 年)文集,收入众多汉学学者论析中国历史、经济、文化——包括哲学、文艺、语言文字、国民教育等文章共21 篇,具有“百科”的性质。它既是老辈汉学家成果的汇集,又作为培育新一代汉学学人的依据和读物。如今季塔连科成了第三代“百科全书”式的主持人,也是大为创新的一代。此次季氏工程的主力无疑在远东所,但他已经调动了全俄汉学的精英,这支数百人强有力的汉学队伍积十余年之努力才完成了如此巨大的工程。而季氏也如其前辈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一样担起领军人的历史重任。《全书》正成为俄国汉学历史进程的丰碑。 一名俄中文化交流的热心实践家 季塔连科生于1934 年。1957年莫斯科大学毕业后,随即来华进修4 年,其间(1957—1969 年)在北大哲学系师从冯友兰教授研习中国哲学史。曾跟随冯师深入农村生活半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此行对于他大有裨益。后来他在北京纪念冯友兰诞辰100 周年会议上说,在北大的那段经历使他终生难忘。季氏早年以研究墨子的著作成名,1979 年晋升为博士。曾先后在苏联驻华使馆和苏共中央机关任职。1985 年接掌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以后,便积极开展对华友好联谊和文化交流,在学术研究和日常实践两个方面广有建树,为该所赢得声誉。他本人也先后当选为俄罗斯汉学家协会会长(1988—1998)和俄中友协主席(1998 年起)。 季氏曾编选和译释先秦诸子的著作,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世纪80 年代转向研究中国思想,并且联系现实,古为今用。其重点有二,一是主张借鉴中国之路,向当局建言:由强有力的政党领导改革,集中“全俄”意志,避免俄国陷入“乱邦”和“危邦”的境地。他以真知灼见赢得信任,被几任总统聘请为政府访华团的顾问。二是把中国思想作为整体研究,从而扩大精神文化的范围,如第5 卷《科学、技术、军事思想、卫生和教育》所涉即为崭新的课题,几乎全是以往俄国汉学家未曾涉猎的,像中国的科学方法论,天与地的科学,物质变化,生命与人的科学等等。季氏把远东所办得充满活力,据季氏之门生洛曼诺夫博士所言,由于季氏不懈地倡导,目前该所内已形成了研究中国思想的“现代学派”。 季塔连科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连续发表5 部专著:《俄罗斯与东亚:国际关系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1994)、《俄罗斯面向亚洲》(1998)、《中国文明与改革》(1999)、《俄罗斯:以合作谋安全——东亚的潮流》(2003)、《远东的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中国及亚洲各国》(2008)。这几部专著重点均在阐释中国思想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运用。他认为,中国哲学能够对世界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有助于克服西方唯理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偏颇。俄罗斯只要学好中国的经验——既不损害自己文明的“核心”又能融入异己的文明,便可保持自己民族的一致。 季氏以汉学研究和实践的新突破而于1997 年和2003 年接连当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和院士。他总括自己的体会表示:从世界范围来说,汉学变成了中西文明之间交际的工具,而“俄罗斯汉学的特点在于深具欧亚精神,长于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中国和中国文明,力图达到各种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丰富与和谐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