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孙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学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孙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学意义

  作者:萧相恺

  文学首先是“人学”。《西游记》虽然是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慢慢神化了的人之外,其余的全是‘怪”——怪而后“正果”成神。但书中的“精魅俱通人情”,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怪”“神”而有“人情”,乃是《西游记》不朽的重要原因。如何认识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应该说,也是正确把握此书主要精神的至关紧要的问题和重要门径。

  说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只可敬可爱、滑稽诙谐、勇敢顽强、机敏睿智、乐观进取的猴子孙悟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上述特点,人们的看法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对于这个形象的文化哲学寓意,则自《西游记》印行以来,便有种种不同的认识和体察。但话说回来,探究孙悟空形象的寓意,又必须在充分估计他的丰富性的同时,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去体察,以得出至少在现在看来是合乎情理的解释。

  《西游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那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的典型的“世代累积型”作品,其中大多数故事,于吴承恩写定之前,便曾长期在民间传讲过。在宋代便有《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这样的属于“说经”的市人小说,最迟到元末明初,又出现了《西游记平话》。在《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大唐三藏法师便有个护法猴行者,他是后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前身。《西游记》的题材性质和孙悟空的取经法师护法身分,决定了他与佛教思想有着难以割断的血源关系。然而,他又决不像胡适等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佛国印度的舶来品。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大地的土壤中。在中国的古代,有很多的猴魔故事(单《太平广记》“畜兽类”中就有二十个之多)都在孙悟空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比如说,《拾遗记》卷八“周群”条所写的那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他的变化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他的与天齐寿,便都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又如唐,张读《宣室志》中有一则故事,写会稽富民杨叟误入一山,遇到个胡僧。胡僧自言子孙好为诗,其族好戏谑,他吃了杨叟所带的饭以后,为杨念《金刚经》,化猿腾跃而去。这只巴山猿,岂不也在后来孙悟空的身上留下了一点影响?再如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宋市人小说《陈巡检梅岭失浑家》中的猿魔,前者的“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生死之数的特点,后者的“齐天大圣”的名号以及“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魅,管领诸山猛兽”’“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的本领,不更有后来孙悟空的影子?就是孙悟空由石头爆裂而生,孙悟空的偷吃王母娘娘仙桃,也都能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找到出处:前者出《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所载大禹夫人涂山氏化石,后石破而生启的故事;后者见《博物志》卷三及传为班固所作的《汉武故事》,那里面就叙述了滑稽的人神东方朔偷王母仙桃,孙悟空的身上,显然也有着东方朔的血脉。上述的这些故事,有的可能是佛教信徒创作出来的,有些则分明是道教信徒或方士为自神其教造作出来的。实际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身上,更显现了无穷无尽的神秘巫术力量。他身上的毫毛竟可随心所欲地化作各种各样的东西;念动咒语,可以移山倒海、呼风唤雨;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车迟国斗胜:“隔板猜谜”,“砍头剜心”,“下油锅”;大闹五庄观,变“熟铁腿”,“念动咒语,咬破舌尖,将血喷在树上”变成四众僧人,将石狮子变作自身等等,简直便是各种巫术的大表演。实际上,孙悟空精神世界里的巫术因子所占比例,比佛道的还大。至于孙悟空的身上有儒家文化的反映则更不待言,《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吴承恩,乃是正统的孔门弟子。应该说,孙悟空的精神世界中包蕴了多种文化因子,特别是巫术文化因子。

  虽说孙悟空身上包蕴了释、道、巫术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但若真从纯宗教、纯哲学的角度说,他的思想又哪派也不属,甚至谈不上是互补。跟《西游记》一样,孙悟空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其实亦只是一种世俗眼光中的宗教,一种由作者随意地将儒释道巫等宗教文化糅合于一起,或者是民间早已糅合于一起的世俗宗教文化——一种混合文化而已。这从孙悟空师父的非僧非道、亦僧亦道,既“静坐讲《黄庭》”,称仙称道;又名叫“须菩提祖师”,徒弟的法名也是“广、大、智、慧、觉、悟”亦可窥见端倪:《黄庭》者,道经也;“须菩提”者,佛之十大弟子之一也。但我要说,这又正是吴承恩的聪明处:他乃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决不会对“三教”不通到屡犯常识性错误,就算他不能准确地弄明白佛、道间的哲学界限,难道还真不明白末回他所列某些经书目录的无稽?很显然,他是有意让他的小说和他所塑造的人物处在这样一个世俗态层面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好反映现实,好随时揶揄、随时发牢骚。假若孙悟空真的远离了尘世,又假若孙悟空真的成了儒、释、道三教哲学命题的图解或纯宗教的人物,那么这个形象最多便也只能像中国小说史上的那批纯宗教小说,如《达摩出身传灯传》《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萨真人咒枣记》《吕祖全传》等中的人物一样,他也就没有了意趣,失去了生命力。

  既然孙悟空形象的文化蕴含属于世俗态层面而非纯宗教哲学的,那么这个形象的寓意便也该从世俗态层面中去寻找。其实,吴承恩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不过是要借宗教信徒每每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佛成仙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中一个既十分简单,又无比深沉的生活哲理——要获成功,须走正道,而且要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如此而已。因为所阐发的是世俗社会的生活哲理,故阐发的过程中,又自然地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从孙悟空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定会看出这论点的不误。

  《西游记》开篇写孙悟空出世,接下来又写他勇探水帘洞,为众猴寻得了一块“福地”“洞天”,使大家不“受老天之气”,因此作了猴王。正自无忧无虑,欢乐无比,他却又有“远虑”:觉得“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于是欢乐正浓,而有了“忧恼”。我们切不可忽略《西游记》开篇的这一番叙述。在这叙述之中,作者决定了孙悟空为自身的绝对自由——成“正果”——而奋斗的人生道路。而要获得这种“自由”,按照宗教徒的观点,得有慧根,因此,在此书的开篇之中,作者也着力写出了孙悟空深厚的根基,说他“乃天地精华所生”,简直便是太阳月亮的儿子,于是又为全书深深地奠下了孙悟空这个形象的人生基石。

  美猴王的外出求道,是他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迈出的第一步。写他学道,学得法力无边,又是为他今后的奋斗奠基。而学道过程中,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则主要是他的悟性和他对于目的的执着。须菩提祖师列举了许多可学的法门,孙悟空都不要学,他只执着于“长生”“长久”“长远”六字,只执着于这个“正果”。师父见他这不学那不学,手持戒尺将他“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大家都以为师父生了气,他却悟出这是师父要他三更时分从后门进去,“秘处传他道也”的暗谜。三年学习,他又一通百通,学得了广大神通,学会了七十二般地煞变化,“通体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又学得了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腾云驾雾之法。怪不得须菩提祖师为他取名,说他在“广大智慧真如性海

  颖悟圆觉”十二字中,正轮到一个“悟”字。

  学道归来,孙悟空先是剿除了欺辱部众的妖魔,为部众,也为自己争得了起码的生存保证。除妖的过程中发现兵器不称手,引出了龙宫借宝。龙宫借宝体现的是孙悟空的倚强、皮赖。你看他得了“如意金箍棒”又要借衣甲,龙王说没有,他却说:“‘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又说“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金箍棒)。”当龙王说到要问“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他竟然说;“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送一副便了。”得了宝,穿戴整齐,只叫声“聒噪!聒噪1”“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这也是一种“自由”——低级的“自由”。满以为“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复阎王管辖,却不料又被鬼卒勾入地府。一气之下,将鬼卒打成肉酱,不仅从生死簿中消了自己的名字,又硬是将天下猴类的名字“一概勾了”,消除了“暗中还有阎王老子管”的忧虑。与闹龙宫不同的是,此时孙悟空身上少了那种皮赖,靠的只是强力。至于这样做是否合理,他不问;至于人和其它动物的死活,他也不顾。他就是这样,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从外出学道、龙宫借宝、地府销册,一步步地为实现自己的“正果”目的而前行。这抒写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现了孙悟空蔑视制度秩序的一面,同时还反映了此时他身上的狭隘性。

  大闹天宫的故事,是由闹龙宫、闹地府引发的。这是孙悟空形象成长史上的一个大转折,也是《西游记》写得最精彩的重头篇章。在这一段中,吴承恩着力描写了孙悟空的贯虹豪气、无与伦比的勇力和广大神通,表现了他对权势、地位、秩序蔑视的精神,也反映了玉皇大帝和他的大臣们的无能。然而孙悟空是因了想作官而受招安,还用他的话来说是“待我天上去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居也。”反而再反则是因了官位小或无实职,是所谓“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最终目的是要“闹”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当然也是种“正果”。而凭借勇力“闹”则是孙悟空此时实现这目的的途径,与龙宫借宝、地府销册的手段、途径并无不同。我们读《西游记》,常会为这“闹”叫好,觉得痛快淋漓,进而认为吴承恩笔下的这只猴子是在革命或象征着革命,吴承恩的头脑中有反皇权思想。对于孙悟空的勇力、神通和他在大闹天宫时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我们自然该敬佩并继承,为他叫叫好也是正常的、正确的。因为,作者虚拟的那个天界中的朝廷,实在和人世间的朝廷并无两样,腐败得很不像话。说孙悟空的身上流露了吴承恩对当时朝廷的不满,这也是事实,但吴承恩却决不会也决没有想到要让孙悟空去造反,甚至推翻朝廷,否则,他又何必安排一个让勇足可敌十万天兵天将,刀砍不死,火炼不化,本领齐天的孙悟空闹到个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结局呢?吴承恩还特意借如来佛的口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方能享此无极大道?你初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实际也是要说,要想“正果”,就必须苦修,而且要走正道苦修。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并作点哲学反思,直到大闹天宫为止,孙悟空所作的种种努力,目的都只是为了“小我”,吴承恩并不十分欣赏;对于这“闹”的手段,吴承恩更不完完全全赞同。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饥餐铁丸,渴饮铜汁,受苦的同时,似也在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观音上东土寻找取经人,路过五行山,他请菩萨救度,说:“我已知悔了。……情愿修行。”以后唐僧来到,他又对唐僧说:“我……只因犯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也显出了一种“知悔”的精神。从此跟定唐僧取经。

  在取经这一部分里,吴承恩通过对取经途中无数艰险的描绘,把孙悟空的那种原本就有的机敏睿智、勇敢顽强、乐观进取、嫉恶如仇的精神和对目标的无比执着,抒写得淋漓尽致。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这一部分里,吴承恩把他的全付精力放在了表现孙悟空的那种一往无前,百折不回的精神上。孙悟空的这种精神,可以说,从未消沉、退缩过,正是在这一连串的生动描写中,作者把他对取经的无比执着,一往无前,百折不回的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

  对取经途中种种艰险斗争的描述中,作者也将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精神作了进一步的净化和升华。

  孙悟空的精神的净化和升华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初随唐僧,途遇六个剪径强人,孙悟空野性未退,将他们通通打死,还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们身上的盘缠。唐僧责备他几句,“他就使一个性子……说声老孙去也”,离开了唐僧。但到后来,他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不识妖魔,先念紧箍咒,最后要他离开取经的队伍,回花果山去,他却“止不住伤情凄切”。后来唐僧遇妖,八戒去请孙悟空,在返回取经路途时,他又下海去净了身子,因为“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野性几已退净,留下的只是对取经的执着和对师父的一片“真心”!

  取经成功,孙悟空“正果”为“战斗胜佛”,这“正果”的获得乃是靠他不断地战斗得来的。论起孙悟空的追求目标——所谓“正果”灵台方寸山求道和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三者间似无巨大的变化:离花果山修道是求长生;引发闹天宫的闹龙宫是要取得求取长生的兵器、勾销地府生死簿上名字的事件,更是直接为求长生——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闹天宫的要做官乃是后插进来的一种“妄念”;随唐僧西天取经,“正果”后也是“去来自在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其实性质却有很大的区别:取经正果,既是为己,又是为人,由“小我”向“大我”、由为个人向“奉公”进了一大步。论起取经所走的路径,则虽与石猴的外出求道相类,却与闹天宫等的“闹”有本质的不同,吴承恩认为,这时的孙悟空才又走上了“正果”的正途。要之,孙悟空形象与《西游记》全书一样,体现了一种以原始的巫术为主,又随意地糅合进经过改造的佛、道、儒学义理而成的世俗宗教文化,阐述了一个要成正果,须走正道,而且要百折不回的人生哲理,从而自然地反映了明代中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的不满情绪。

  ——原载《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4期

 
 
 
前五篇文章

苏州佛教音乐流传与发展

雷州佛教音乐

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钦定热河志》载《创建静安寺碑铭》

 

后五篇文章

鸡鸣山传说

通天尽人的源始经验 ——王船山对诗的形而上学阐明

浅析佛教词语对汉语产生的影响

取经路上真唐僧

中华弥勒佛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