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从语言角度判定《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所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从语言角度判定《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所译

  史光辉

  每个人对语言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用语进行研究,发现其独特之处,进而根据它们来判断作品的作者。从语言角度来确定汉译佛经翻译者的问题,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如梁晓虹、遇笑容和曹广顺先生从语法辞汇角度来论证《旧杂譬喻经》并非康僧会的译作。[1]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在道安确定的支谶译经中,没有此经。僧祐在《出三藏记集》卷二支谶所出经中载有《伅真陀罗经》两卷,并注明“旧录云:《屯真陀罗王经》,别录所载,《安录》无,今缺”[2]; 而后来的经录就沿袭僧祐此说,把它归到支谶名下来了。吕澄也认为此经为支谶所译[3], 荷兰汉学家许理和对东汉的佛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一文中认为此经是支谶翻译的,但后来在《关于初期汉译佛经的新思考》一文中又排除了[4]。因此这部经的译者有讨论的必要。

  我们以支谶所译《道行般若经》为基本参照,比较支谶其他译经,如年代同样可靠《般舟三昧经》用语情况,用语言学方法来鉴别《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是否为支谶。

  为什么用《道行般若经》为基本参照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为这部经译者和翻译年代是确定的。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原月氏国人,于后汉桓帝末年来到洛阳,他是第一个把大乘般若学传进汉地的僧人。支谶译经相对来说,口语性较强[5] ,其译籍基本上属于大乘[6]。

  《出三藏记集》卷二:

  《般若道行品经》十卷(或云《摩诃般若波罗经》,或八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

  右十四部,凡二十七卷,汉桓帝灵帝时,月支国沙门支谶所译出…… [7]

  此经于光和二年,即公元179年译出。这部典籍的翻译,标志着大乘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又《高僧传》卷一:

  时有天竺沙门竺佛朔,亦以汉灵之时,赍《道行经》,来适洛阳,即转梵为汉。译人时滞,虽有失旨,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朔又以光和二年,于洛阳出《般舟三昧》,谶为傅言,河南洛阳孟福、张莲笔受。[8]

  《道行般若经》事实上的译者是支谶,《般舟三昧经》的译者也是支谶,孟福、张莲两人为笔受。经录记载以及从道安以来的历代学者对经录的考订都证明了这一点。

  二为这部经的语言的数量足够大。《道行般若经》共十卷,九万字左右,远远超过东汉时期的其他译经,可以从中了解支谶语言的部分面貌,具备了作为语言参照系的基础。

  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源自原典的词语的运用。

  通过源自原典的同一术语的不同汉译形式来进行比较,这些形式具有一定的语言风格标示作用,往往能够反映翻译者的一些用语特点。

  1.怛萨/怛萨阿竭。

  “怛萨阿竭”为梵语tath - gata的音译形式之一,“怛萨”为其节译形式,意译为如来。

  “怛萨阿竭”多见于支谶译经,如:

  贤者须菩提所说法甚深,怛萨阿竭皆从是生。(《道行般若经》卷二,8,431a)

  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怛萨阿竭,心是我身,心见佛。(《般舟三昧经)卷上,13,906a)

  尔时怛萨阿竭整衣服持钵,与比丘俱入常名闻国分卫。(《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15,394c)

  在《出三藏记集》卷二所载支谶所出经中,其节译形式“怛萨”只见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如:

  所生无所生俱无生,其有已灭,无有尽时,所住如法如怛萨所入。审如所说,若法如怛萨无所动转,其德若大山,身者若金刚,今自归安则若山。(《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15,349c)

  法无所有,而无所依,去无所至,来无所从,住法身无所阂,怛萨者与佛等。(《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15,362c)

  2.优钵华/优昙钵华。

  优钵华,又名优昙钵华,为Udumbara音兼意译。此花为无花果类,是多年生草,茎高四五尺,花作红黄色,产于喜马位雅山麓及锡兰等处,也即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昙花一现”中的“昙花”。

  “优昙钵华”只见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如:

  其明甚好,其眼如优钵华,今自归明若如月。(《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15,361a)

  支谶其他译经则多用“优钵华”,如:

  其地大动,自然生优钵华、莲华、拘文华、分陀利华布其地。(《阿閦佛国经》卷上,11,754a)

  佛语迦叶,譬如旷野之中若山上,不生莲华及优钵华也。(《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1b)

  3.罗汉/阿罗汉。

  阿罗汉,梵语为arhat,巴利语为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略称罗汉。

  二者菩萨布施,当离罗汉辟支佛道。(《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15,356b)

  三十二者行沤和拘舍罗菩萨,自在所喜而化现,若化出作罗汉,若复化出作辟支佛,若复现作菩萨,若复化现作佛。(《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15,359b)

  在支谶译经中,“罗汉”与“阿罗汉”同时并用。《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用“罗汉”为多,共用了6次,而“阿罗汉”只用2次,支谶其他译经则多用“阿罗汉”。如:

  欲学阿罗汉法,当闻般若波罗蜜,当学当持当守。(《道行般若经》卷一,8,426a)

  譬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阿惟越致、辟支佛、阿罗汉所见,不喜不忧。(《般舟三昧经》卷下,13,916a)

  应时其化人便如沙门,即白佛:“我所犯罪杀父母,已脱而得阿罗汉。”(《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中,15,403b)

  佛智不可量,经法不计,诸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知,何况世间人当所闻知。(《佛说内藏百宝经》,17,751b)

  就《道行般若经》来看,此经用阿罗汉89次,用罗汉22次,其比例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相差悬殊。

  4.分卫/分越。

  “分卫、分越”为同一术语不同的节译形式,其梵语为pindap tika,巴利语为pindap ,是“乞食”之意。

  为人所爱,为诸天所叹,为龙阅叉犍陀罗所护,因所作而分越,便得衣钵震越床卧具病瘦医药。(《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15,366c)

  常行分卫知止足,逮是三昧终不难。(《般舟三昧经》卷中,13,912a)

  有比丘名慧王,明于经法,持钵入惟致国中而行分卫,得百味饭若干种食。(《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15,394a)

  世世不有无量高明之智,世世作沙门,不常行分卫,乃至成最正觉。(《阿閦佛国经》卷上,11,752b)

  二、同义近义词的运用。

  译者对同义近义词的选择,显示了译者的一种语言习惯,这自然也是判定译者一种标志。

  1.表多数的词语“曹/等”的使用。

  支谶译经常用“是曹、我曹、汝曹、卿曹、若曹、曹辈、曹等辈、曹等”等来表达多数,[9]如: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阎浮利人,不供养承事般若波罗蜜者,是曹之人为不知其尊耶?”(《道行般若经》卷二,8,432a)

  今昙无竭菩萨当坐说经,及诸弟子皆当来听,今我曹当更扫除整顿坐席,即共扫除整顿诸座已。(《道行般若经》卷十,8,474c)

  佛告颰陀和:“我为汝曹引此譬喻,若有一菩萨,尽取是一尘置一佛刹,其数尔所佛刹,满其中珍宝悉持供养诸佛,不如闻是三昧。”(《般舟三昧经》卷上,13,908a)

  须菩提复问言:“卿曹当何时般泥洹乎?”(《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4a)

  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故语若曹,若曹当疾取是三昧无得忘失。(《般舟三昧经》卷下,13,918c)

  长者女及五百女人,白萨陀波伦菩萨言:“我曹辈愿为师作婢,愿持身命自归,愿为师给使。”(《道行般若经》卷十,8,475c)

  诸菩萨辈议如是:“佛爱我曹等辈。”(《佛说兜沙经》,10,445a)

  佛所说法,悉皆使我曹见矣,现我等佛刹成败时,使我曹悉见矣,现我曹等诸佛起出时,现我等佛刹所有善恶。(《佛说兜沙经》,10,445a)

  在对“曹”使用上,支谶其他译经在使用上相当一致,而《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不见用“曹”,只用“等”,这是很明显的不同。如:

  怛萨阿竭教照吾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15,359b

  后世若有菩萨有功德者,当逮得是经卷,我等当劝助而拥护之。(《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15,367a)

  2.“求/索”的使用。

  “求、索”为一组同义词,在《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常用,如:

  其心所见悉晓而不求不堕二,是则为宝。(《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15,353c)

  所有名宝,其有索者不为爱惜。(《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15,350a)

  《道行般若经》中也多见使用,如:

  佛语舍利弗:“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求佛道以来大久远,若受决未受决者,皆闻深般若波罗蜜。”(《道行般若经》卷四,8,445a)

  甫当复出索佛道者,皆当于其中得佛道。(《道行般若经》卷二,8,432a)

  “求、索”这组同义词在两部经中的使用频率上大不一样。在《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索、求的使用次数比为11:33,《道行般若经》中为78:89,其使用频率远没有《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那么悬殊。

  3.“至到/往到/往至/行至”的使用。

  “至到、往到、往至、行至”是一组近义词,支谶译经中混用。[10] 如:

  悉当诵念般若波罗蜜,往至彼间若王所若太子傍臣所。(《道行般若经》卷二,8,433c)

  有人持王书及粮食,以王印封书往至他国。(《阿閦佛国经》卷上,11,759c)

  是辈天人,皆往到善男子善女人所。(《道行般若经》卷二,8,431a)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诸天往至菩萨所,问讯深经之事。(《道行般若经》卷八,8,467b)

  则其二儿,效解取着头上白珠,着其手中,即各叹言行至佛所。(《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15,394c)

  这组同义词在支谶译经混用。而在《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只用“往到”,例如:

  若有大火不能焦烧其虚空,其知诸法净若空,若异方刹土而有大火,往到彼间,其火亦不能害。(《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15,363a)

  三、语法方面。

  1.表事物疑问的句子中疑问词“何”与“何等”的使用比例问题。

  事物疑问句中,疑问词“何”与“何等”是用得最为广泛。如:

  假令有两法者不可得法,设不从得者,复从何法出?(《道行般若经》卷一,8,428a)

  何谓四事?以入法身而无瑕秽,诸种好悉以现,以四事而观,其心无破坏便得三昧。是为四事。(《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一,15,350a)

  何等为色?色不可得见,亦无有身。(《道行般若经》卷一,8,428a)

  佛语迦叶:“有四事,不持戒像类持戒人,何等为四?”(《遗日摩尼宝经》,12,193a)

  何等四事?一者布施于人,二者欢乐于人,三者饶益于人,四者等与。(《道行般若经》卷七,8,462a)

  何等心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道行般若经》卷三,8,438 b)

  《道行般若经》中的事物疑问句,用“何”29次,“何等”52次,而《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的事物疑问句,用“何”107次,“何等”一次[11], 例为:

  弥勒提无离菩萨及阿难问佛,是法为何等?当云何行?(《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15,367b)

  表事物疑问的句子中,疑问词“何”与“何等”在两经中的使用比例有很大差别,《道行般若经》中,“何等”占优,《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何”占绝对优势。

  2.原因疑问的的句子中疑问词“云何”与“何以故”的使用比例问题。

  原因疑问句中,疑问词“云何”与“何以故”常见。如:

  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有心无心?”(《道行般若经》卷一,8,425c)

  诸音而作声:“云何发菩萨心行而不忘,自致坐于佛树?”菩萨报言:“其心欢,于一切便有无极大慈,以是之故不忘。”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15,359b)

  以得须陀洹道,不可复得菩萨道,何以故?闭塞生死道故。(《道行般若经》卷一,8,429a)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何以故?……。用是三事故,得见佛。(《般舟三昧经》卷上,13/905/3)

  《道行般若经》中,与《般舟三昧经》中则“何以故”占优,而《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云何”占绝对优势。[12]

  由上可知,《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与《道行般若经》及其它支谶译经在这些语言现象的使用上,有明显差别,应该不是出自同一译者。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佛经语言本身的多元性,其差异可能和译者不同时期对汉语的熟悉程度有关,也可能有笔受者的因素,还有可能与早期佛经的传抄过程中产生的脱误有关,而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在经文中有所体现。

  注释:

  [1]、梁晓虹《从语言上判定〈旧杂譬喻经〉非康僧会所译》,《中国语文通讯》第40期,1996年。遇笑容、曹广顺《也从语言上看〈六度集经〉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问题》,《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

  [2]、[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26页。

  [3]、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288页。

  [4]、许理和《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14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许理和《关于初期汉译佛经的新思考》(顾满林译),《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巴蜀书社,2001。

  [5]、《出三藏记集》卷十三《支谶传》:“凡此诸经,皆审得本旨,了不加饰。”中华书局,1995年,511页。《出三藏记集》卷七《合首楞严经记》:“凡所出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中华书局,1995年,270页。

  [6]、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荷蘭]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288页。

  [7]、[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26-27页。

  [8]、[梁]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10页。

  [9]、参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297-298页。

  [10]、参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293-294页。

  [11]、此统计数字承师妹高列过提供,谨此致谢。

  [12]、参高列过《东汉佛经被动句疑问句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参考文献:

  吕澄 1979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95。

  1980 《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齐鲁书社。

  梁晓虹 1996 《从语言上判定〈旧杂譬喻经〉非康僧会所译》,《中国语文通讯》第40期。

  遇笑容、曹广顺 1998 《也从语言上看〈六度集经〉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问题》,《古汉语研究》,第2期。

  许理和 1977 《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译),载《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

  1991 《关于初期汉译佛经的新思考》(顾满林译),《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巴蜀书社,2001。

  胡敕瑞 2002 《〈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

  高列过 2003 《东汉佛经被动句疑问句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前五篇文章

以《法华经》为代表的佛典专书语法研究

永福寺与太平天国的一段故事

宝镜无境——石头希迁、参同契、洞山良价、宝镜三昧歌新诠

雪歌仁波切问答录(一)

《青州舍利塔下铭》考略

 

后五篇文章

法鼓山故事

斗战佛孙悟空

佛教春联(一)

腊八粥的传说与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

彭多:中国唐代禅宗诗歌的类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