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鹿门山的传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鹿门山的传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鹿门山牌坊(资料图片)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襄樊市东南15公里处的襄阳区东津镇境内,与岘山隔江相望。鹿门山林木昌茂,葛藤缠绕,泉水清澈,幽邃寂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别有一番情趣,让人不由想到唐代诗人孟浩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意境。孟浩然长期把鹿门山作为隐居之地,并留下了“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和“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等千古绝唱。历史上来襄阳的文人墨客大都慕名前往鹿门山(苏岭山)游览。被誉为“唐宋诗词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进士曾巩巡游苏岭山时,曾写下“不踏苏岭山,虚作襄阳行”的著名诗句。

  据《清·襄阳府志》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带领侍中郎习郁,巡游苏岭山一带。夜间,君臣二人梦见苏岭山山神前来护驾,刘秀遂封习郁为襄阳侯。习郁到任后,诏令督工,建寺庙于苏岭山,以示崇敬。竣工之日,又令工匠雕石鹿一对,卧置寺门左右,故称“鹿门寺”,老百姓称它为“鹿门庙”。随着烧香的人的增多,一座小庙发展成一座寺院,苏岭山也因“鹿门寺”演变成为“鹿门山”。到西晋时,“鹿门寺”更名为“万寿宫”。从唐代开始又恢复为“鹿门寺”至今。

  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鹿门寺发展成中国境内规模较为宏大的佛教圣地。宋代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公元1117年)最为兴盛,“闻风受教者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断”,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等房屋537间,和尚100多人,现在还留有和尚开垦的稻田100多块。

  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庞德公在鹿门山躬耕,荆州牧刘表多次邀之入仕而不受,后携妻儿老小隐居鹿门山采药治病,济世救人,蜀国丞相诸葛亮,以及司马徽、庞统都曾拜师庞德公于鹿门山,并分别获得“卧龙”、“水镜”、“凤雏”的雅号。项羽曾屯兵鹿门山、霸王山,自封“楚霸王”。唐代名僧处贞、丹霞、法灯禅师都出于鹿门寺,并当过鹿门寺主持。

  唐代著名诗人、中国杰出文学家孟浩然,家住汉江东岸孟家巷,前半生主要隐居鹿门山攻读,隐居遗址就在鹿门寺主殿的一间偏房里。孟浩然博览群书,为后人留下《登鹿门山怀古》、《夜归鹿门歌》、《春晓》等263首著名诗篇,其中,山水诗170多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更是家喻户晓。孟浩然善交四海贤士,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张说、张子容、崔国辅、王迥、万七、张五等都是他的至交,他们在鹿门山相会过。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皮日休一度隐居鹿门山攻读。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先后隐居鹿门山,开创了“鹿门三高傲帝王”的美誉,为纪念此三人,明代在鹿门山建了“三高祠”,并在祠内塑像。

  明代石刻本《下荆南道志之四》中记载:“鹿门山,襄阳县东南三十里,汉光武梦苏岭山神,命习郁立祠,因刻二石鹿夹道竦山寺如门。山上有清泉,茂林映带左右。庞德公居焉,后唐庞蕴皮日休孟浩然亦俱隐此。”宋代名将张顺、张贵二人在鹿门山、霸王山安营扎寨抗金,保卫襄阳。清朝乾隆年间,鹿门寺法师息波打死老虎,为民除害,山民欢呼雀跃,为打虎英雄树碑立传,记载此事的“伏虎碑”仍在鹿门山保存着。

  鹿门山文脉连绵,气贯古今,被专家学者誉为“一座诗化了的古诗山”、“一座神化了的生态佛山”、“一座人格化了的傲帝隐山”、“一座史化了的三国奇山”。

  (襄阳区文联供稿)

 
 
 
前五篇文章

禅行吟草

五台山吟

咏蟠龙寺

悼印顺导师

能仁寺

 

后五篇文章

七级浮屠重见光日记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彬县大佛的故事

浪漫的背后——论阿难遭摩登伽女诱惑的故事

九华山佛教音乐艺术特征探析(一)

宗教对音乐产业发展的助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