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法源寺贞石录》元碑补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源寺贞石录》元碑补录

  觉真

  内容提要:北京法源寺内,拥有为数众多的石刻文物,其中尤以碑碣为最,总数当有五十余通(块),曾辑有《法源寺贞石录》行世。这批碑碣,上自初唐下迄民国,可以说每朝皆具,而独缺元,后经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诸同仁的努力,收集、商借到元碑三通,陈列于寺内,惜未曾著录。今据现有的碑文实物、拓片,以及相关资料,对《圣旨碑》、《大元福寿兴元观记》、《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三通元碑,分别予以说明和录文,以备齐全。其中《圣旨碑》碑文,系由蒙语译成当时的白话汉语,文句生涩,令人难以理解,又增加了注释和译文两项内容。
  关键词:著录、《圣旨碑》、《大元福寿兴元观记》、《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
  作者,觉真法师,中国佛学院文物专业研究生。


  一、圣旨碑

  1、说明
  写于元延祐四年(丁巳蛇年)二月十三日
  通高(连额座)393厘米,广104厘米。
  元仁宗颁,金玉局张子玉镌。
  额题:“圣旨”,正书。共十九行,每行字数不等。
  在钟楼北侧,居东。
  元代圣旨碑,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蔡美彪先生《元代白话碑集录》中,曾著录多例,但尚未提及此碑。

  2、录文
  长生天气力里[1]
  大福荫护助里
  皇帝圣旨里军官每根底[2]军人每根底管城子达鲁花赤[3]官人每根底往来的使臣每根底宣谕的
  圣旨
  成吉思皇帝
  月古台皇帝
  薛禅皇帝
  完者笃皇帝
  曲律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温[4]先生[5]每不拣[6]甚么差发[7]休当告[8]
  天祝寿么道有来如今依着先的
  圣旨体例里不拣甚么差发休当告
  天祝寿者么道大都里有的识列门[9]盖来的福寿兴元观里住持提点复明善应通微大师阎道文[10]根底执把着行的
  圣旨与了也这的每观里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铺马[11]祗应休要者税粮休与者但属观里的田产人口头匹园林水磨店舍铺席解典库浴堂不拣甚么他每的不拣是谁休夺要者休使气力者[12]这阎道文更
  圣旨上头道着有没体例句当[13]休做者做呵[14]他不怕那甚么[15]
  圣旨俺的[16]
  蛇儿年[17]二月十三日大都有时分写来
  金玉局[18]张子玉镌

  3、注释
  [1]里:语助词,犹如汉语哩、呢的用法。
  [2]每根底:每,指一个人或各个人;根底表示所属关系。
  [3]达鲁花赤:蒙语译音,指镇守州县的职官。
  [4]也里可温:蒙古语从阿拉伯语转译过来,对基督教徒的称呼。可参见陈垣先生《元也里可温教考》一文。
  [5]先生:元朝人对道士的称谓。
  [6]不拣:无论。
  [7]甚么差发:各种的课税和徭役。
  [8]休当告:都勿要征发。
  [9]识列门:蒙语人名,时任徽政院使。
  [10]阎道文:道号秋涧,福寿兴元观第一代住持。
  [11]铺马:供驿站使用的马匹。
  [12]休使气力者:勿要倚势伤人(逼索)。
  [13]没体例句当:不合旨意的行为。
  [14]做呵:是一句虚拟语气用词,可译为“如果做了(不合旨意行为)的事”。
  [15]他不怕那甚么:曾被译为典雅的汉语:“国有常宪,宁不知惧”。
  [16]圣旨俺的:冯承钧先生曾将此句传神地译为“钦此”。
  [17]蛇儿年:元代圣旨碑,完全采用地支生肖纪年。仁宗朝的蛇儿年(丁巳)即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另《大元福寿兴元观记》中,亦有延祐丁巳仁宗降圣旨的记载,可为佐证。
  [18]金玉局:据《元史?百官志四》记载:“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初立金玉局,秩正五品”。是一个掌造金玉冠帽、系腰束带、金银器皿,并总司其事的部门。

  4、译文
  天助福祐 皇帝圣旨
  列位军官、军人,管城的达鲁花赤官员、往来的使臣听旨。奉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世祖忽必烈、成宗铁木耳、武宗海山圣旨:“对和尚、也里可温、道士,无论何种课税徭役,都勿要征发。祷告上天我朝万寿”。“如今依先帝之旨,无论何种课税徭役,均勿要征发,向上天祷告祝寿。大都的识列门兴建福寿兴元观,其住持提点复明善应通微大师阎道文,持护赐与的圣旨执行,此处观宇房舍,使臣不可住宿,不可向之索派驿马,不可征收税银,凡属观内田产、人口、头匹、园林、水磨、店舍、铺席、解典库、浴堂,无论何物,任何人不可逼索,不可倚势欺之,阎道文持圣旨在此。凡有违反圣旨体例之事,不可做,违旨者须惧国法。
  钦此。
  蛇儿年二月十三日大都有时分写来
  金玉局张子玉镌

  二、大元福寿兴元观记

  1、说明
  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七月刊刻
  通高(连座)252厘米,广83厘米。
  儒学提举郝义撰文,左司员外郎书丹,杨宗瑞篆额。
  额提:“大元福寿兴元观记”, 篆书。
  碑阳:二十四行,每行五十一字,有台头之处多一字。
  碑阴:题有功德主芳名及观内道士姓名二十三行。
  在钟楼北侧,居西。
  此碑曾断为三截,经修复始现今貌,与圣旨碑同为兴元观内旧物,以往未见著录。

  2、录文
  承务部大都路儒学提举郝 义 □撰
  奉训大夫中书省左司员外郎于 □ 书
  亚中大夫国子司业杨 宗瑞 篆
  〇守中和老子之说□□本谓中达道谓和圣贤之言也盖其以为存在于内而应乎外初无一事老子以为人间万变不离乎一固当深
  〇沉自保全于厥初□□私已卒亦何病然则其所谓长生久视者岂尽若后世方□□修者之所为哉失道后德失仁后义要亦使人
  〇反循其初檄而言□耳且独不闻礼运孔子之言乎天下为公外道不闭大道之行也礼义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大道之既隐也
  〇是说也儒者或羞□□而子朱子以谓是当有意然则老子之说可独废乎保定阎秋涧学老子道于志清徐先生其始也先生与其
  〇同志建会真宫于□□隶邑曰行唐曲河里盖亦有季矣先生平昔守中抱一谦冲以和精敏自修不求人知然积诸中者深厚则发
  〇乎外者光明故□□□ 而声闻于
  上因召 入扈从奏
  〇圣旨眷益隆公□□大咸尊敬之元贞乙未馆于长春宫一夕无疾而化秋涧以礼葬于 师之茔大德已亥请于
  〇朝追赠希真玄□□道真人初秋涧入道之时励志精勤掺行卓异耆艾咸器之既长声誉藉甚延祐丙辰梁国冯公之子徽政院使
  〇识列门慕老子□创福寿兴元观于都城西北隅豫顺坊殿堂廊庑庖福一次具备栋宇雄伟丹垩一新甲于诸观闻秋涧之名以礼
  〇敦请主领焚修□□年丁巳
  仁庙特降纶音住□观事泰定乙丑再赐
  〇玺书加护夫兴□之创也虽始于冯氏然而非秋涧积累功行得中和抱一之传则亦不能成其终也乌乎老子以中和之道深沉自
  〇保以全于厥初□徐先生能克广其猷以助
  上化致显于
  〇朝今秋涧又□□香续香而不坠其教是岂时有功于玄门也故为纪此庶几知其成功之不易而师传之有自若其源委宗派之始
  〇末已刻诸坚□□□可考更不 缕秋涧名道文
  〇旨授复明善应通微大师为福寿兴元观第一代 云
  至顺二年岁次辛未 七月 日建
  提举李玄秀 知观田玄美等立石
  清都观提点张德均镌

  碑阴:
  功德主徽政院使识列门
  夫人严氏□□人圣安
  中顺□□孛兰奚
  朝□大夫庆安 长安
  本观道众:
  安常崇德大师阎玄应 冯德全
  希玄恒德大师李道绪 刘德常
  玄德大师刘德真 苑德忠
  宁厚守一大师李玄秀 阎德安
  冲和大师吴玄玉 薄德永
  保真冲用大师田玄美 李寿童
  刘玄哲 阎满童
  崔德玄 王常童
  冲和大师程德熙
  玄远冲和大师王德全
  立石助缘 奉训大夫孙德章
  从仕郎宣农提举司提举狄诚
  太师府译史严普颜塔织
  将仕郎郝义诚 罗通甫
  卢善甫 晁提领

  三、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

  1、说明
  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九月望日刊刻
  通高(连额座)338厘米,广107厘米。
  熊岳王万庆撰文书丹并篆额
  额题:“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篆书。
  碑阳四十五行,每行九十字,有台头处多二字或一字。
  碑阴三十七行,同作九十字。
  在钟楼北侧,居中。
  此碑系元初“佑圣国师”海云印简的道行碑,以往未见全文著录,仅在《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佛祖通载》等书中摘要少许。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日伪时期,在修补海云和尚塔基时,发现此碑,已有大半部被埋在地下。一九八一年二月十八日,连同“亮公塔额”和“傅璋石棺”一并向首都博物馆借调来法源寺。

  2、录文
  大蒙古国燕京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
  燕京编修所次二官黄华后人熊岳王万庆撰并书丹篆额

  天启大朝
  圣祖成吉思皇帝诞膺天命肇造天下奄有万国至太宗合罕皇帝
  蒙哥皇帝咸有 命海云为天下僧众之首则海云之所以为 国助缘行化之善可知矣万庆既承奉
  护必烈大王命为作
  圣祖神宗
  蒙哥皇帝累降 诏旨兴宗崇教肃清天下寺宇蠲除赋役及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道行碑文为不朽之传谨按其嗣法庆寿朗公禅师所录其师海云行状乃得其道行之所著见于世者以书之师山西之岚谷宁远人也俗姓宋氏微
  〇子之后法名印简海云其道号也其父为人素慈善乡里推重咸谓之虚静先生母金源王氏其先世皆喜奉佛□□□智正因不干世禄惟积善行贵□素由是生师自七岁入学授孝经至首章遽问其师曰开者何宗明者何义父母
  〇闻而异之恐慌儒学非所以为宜乃携见传戒颜公祝其发明年礼中观沼公为师乃训今名受以净戒使修童子行□□经典既从参问一日披中观五条衣升坐演其前后所说法语以示诸同列见者叱之师既曰不记佛言三世诸佛
  〇所说之法吾今四十九年不加一字顾我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中观闻之喜曰此儿将来释门之龙象也遂令入室一日扶中观行次举以法灯云看它家事忙且道承谁力汝作么生会师即将中观手掣之中观乃曰此野狐精师
  〇曰喏喏中观曰汝更别参始得师掩耳而退崇庆改元壬申受金朝卫绍王恩赐纳具足戒时年始十一后三年从中观寓于岚州之广惠寺已能升座讲演经文时天下凶险至人相食师乃竭力以奉食饮积其所余以济其困苦之众
  〇宣宗闻之遣使赐以通玄广惠大师之号寻参长松一公禅师大有发明室中当机不讳兴至□换如珠之走盘一公叹曰此衲子类风颠是它是必能大兴吾佛祖之道者初宁远城陷师与中观皆被执
  成吉思汗皇帝在薛灭思千遣使于 太师国王曰卿言老长老小长老是告天下之人可好存济无令欺辱与免差役令达刺罕行 国王奉 诏乃延居于兴安之香泉寺署中观为悲云正觉大禅师中观不受以师为寂照英悟大师
  〇其所须之物官为之给由是天下皆以师为小长老称之及师在岚州 太师国王复将兵至城下中观虑其城陷不免乃谓师曰吾今老矣死亦为宜汝方妙龄求生路可也师闻是言即涕泣而言曰因果无差死生有命今在艰危
  〇之际岂忍弃师而独求生乎脱或不死若遇识者问吾师安在其将何辞以对况衲子家风又何有生死之可惑而乱于心乎中观闻之喜其志在于孝乃复谓曰汝心既定计汝缘当在北方吾亦将得与汝顺乎天道而俱北矣岚州既
  〇以城降 太师国王以中观与师直隶于 御营所中观年老载以犊车师亲执御至樵薪汲水抵冒风霜道涂冰雪踪足暴露悬釜而炊毕力以供其役艰苦万状人所不堪见者怜之师乃谓之曰古人修行经无量劫曾无疲倦
  〇我何敢与古人为比幸吾师得安足矣夫何辞焉既从中观寓于兴安无何中观示寂师为之殡葬以礼乞食以守其坟一餐忽梦神人告之曰今时已至行当矣无滞于此岁在辛巳乃来燕过于松辅夜宿岩下因画火大悟即自扪其
  〇面曰噫今日方知眉横鼻直始信天下老宿不 语尔后至景州谒本无玄禅师问师从何所来答曰云牧幽谷曰何处去曰月照长空玄首肯之曰孟八郎又怎么去也师诺而趋出因过洵州或问师曰上人不居山林反入城市何也
  〇答曰河里无鱼市中取时中和老人章公住持燕京之庆寿寺中和一夕梦一僧自三门携杖径入方丈踞师子坐既寤召知客谓曰今日或有客僧至使来见我是日师来中和见之笑曰此衲子是吾夜来梦中之所见者相与问答深
  〇有所契遂留之以为记室寻以向上犍槌差别机智种种勘验师淘汰日久大机圆应大□齐彰透尽临济正宗绰尔心空及弟中和乃曰汝今已到大安乐之地好善护持遂以衣颂付之壬午岁旦秉拂出世 国王请师住持兴州
  〇安山之仁智寺癸未秋燕京大行台丞相刘公时为 宣差安抚大使同行省石抹公都元帅赵公及京城豪贵以疏力请师就庆寿开堂住持易州之兴国禅寺时避水寨之扰乃居于石经山之东峰甲申秋 孛斡国王请师开
  〇兴安永庆之基不三年经构焕然一新大启丛林众常千指于是 国王复请师游历辽阳海岛诸寺为 国焚香道出义州以中和祖茔之在往致奠焉岁在戊子领中书省湛然居士耶律国公疏请住庆寿师从之四方衲子闻
  〇之接踵而至绵蛇木剑气宇峥嵘明极松风声光酬酢事中和于西堂承奉之礼莫不备至庚寅二月 小国王复私以人力起师再主永庆岁在辛卯
  合罕皇帝闻师之名特遣使臣阿先脱兀怜 赐以称心自在行之 诏是年夏五月
  皇太弟国王遣使以师为燕赵国大禅师壬辰六月师在永庆闻中和示寂奔其丧与诸弟子皆以礼殡葬之顾庆寿摧残之久深念中和遗嘱之重祖道荒芜第恐施张不及乃复以斯道而惠于人至于对众凡举一事兴一言必取法
  〇于中观中和二师所行而举用之岁时致祭祭如在至如用度规绳提振纲领□佛祖不易之令行人天难行之事恢恢乎遍于天下矣癸巳平州行省塔本奉
  皇太弟令旨革州中之开元律寺为禅请师住持是年秋师客居于庆寿时 大官人阿里同□丞相厦里奉
  合罕皇帝诏来燕勘问公事厦里知师名之久遂约廉访公秃鲁花至诠诣寺请训法名受戒□□师乃(缺五字)演佛乘训名至详授以净戒法
  丞相喜而受之是年□□住持竹林禅寺时京城及天下寺宇皆为军民人区之所占
  〇据 丞相以闻蒙降 御宝宣谕悉令遣去往往流言毁訾百端师(缺五字)处不(缺七字)而自止至是寺宇始得肃清为佛净界 丞相为□□□□启大会请师为济度主师闻 丞相以严为治官吏股
  〇 乃劝之以为燕之残民遭罹变故京城闭困之久存者无几今正宜安辑(缺六字)之不暇如□□□□犹草木之经严霜不以春阳煦之则芽甲 根 不复生矣国以民为本无民则何以为国 丞相既能施财奉佛作善事
  〇佛之化人为善无大于此乃以此意悉于廉访公廉访公敬受师言(缺九字)而从之遂成善治至如对 忽都护大官人蝗灾之问师以官政民心共感之致问出猎则对以救人为急驰骋娱乐之事非所为宜对刑赏
  〇之问则虽有□误之差必当以仁恕为心乃为善及 大使臣(缺六字)来谒师亦劝以□□□□以伤 国政苟有毫厘之失必致大患佛以慈悲于物安利众生为心宜慎行之 使臣虽不能悉从亦深重其教焉初孔圣之后
  〇袭封衍圣元措自流汴渡河复曲阜庙林之祀至燕以承袭事罢师时(缺十一字)乃□之曰夫儒者之道上自唐舜禹汤文武周公圣人之□□君臣父子之位定故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孔子生于周宋世经战国遍历
  〇诸侯而主□终不能正乃自卫反鲁尊王黜霸删定诗书正礼乐□春秋(缺十二字)得居人上之尊臣下士民各守其职业而不敢 乱□者天下之盖孔子天生圣人善稽古典以大中至正之道三纲五常之理
  〇性命祸福之原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治国齐家平天下正心诚意之本自孔子至此袭封凡历五十一代有国者皆使之承袭祀事未之或阙 大官人闻是言乃从其请使复袭其爵此继其事焉师复以相传孔子之道颜子孟子今
  〇其孙俱存及习周孔之业为儒者亦皆使免其差役之赋□□使勤其教□□□国□□□□凡与当世王侯论治民之道必以儒教为先其不偏泥如此 岁在乙未镇阳史帅疏请住持府中之临济禅寺师重念祖师道场之地即
  〇应命既至乃为兴修顿成状丽仍不惮往返互为主持之岁在丙申 朝庭差官选僧道□□□□恩禅寺万松老人及诸禅老深以□□□既为□□之首于是往见之 丞相厦里以 忽都护大官人之言问之曰今奉
  圣旨差官试经以为识字者可为僧其不识字者悉令还俗师对之曰(缺十六字)竟何如师曰若今了知此事深□佛法应知世法即是佛法道情岂异人情哉古之人亦有负贩屠钓者立大功名于当世载
  〇在史策千载而下凛凛然如有生气且僧之作用本去尘俗不尚世学以悟为期(缺十四字)国为民建法幢立宗旨转大法轮当世岂宜与骋士同科 国家宜以□□去邪从俭养民兴修万善敬奉三宝了知报
  〇应以答上天佑助之恩永延 国祚可也我等沙门之用舍何足□□□ 丞相以是言白于大官人 大官人从而 闻由是虽承考试无复退落寻有 诏旨悉依
  圣祖皇帝存济听僧道如故师既住竹林经营寺事补葺(缺十一字) 嗣传之□□□未得其人遂历举云居悟真真定维摩福通颐庵福真□庵至坚数公皆能安于道者其如时节因缘何师复思有海岛之游遽召提点
  〇寺事 公付以后事曰吾将远游尔等诸人可请能(缺十七字)曳杖而去众挽留不可遂历海门诸岛已亥之秋复居庆寿岁在辛丑燕京普济禅院宗主善琛与其僧众以状施其院为师养老之所师
  〇不得辞从之乃嘱其庆寿之耆宿曰君不闻物之成德□有□□□□之难守□尤为难此寺虽经大兵革能以枯淡守护而□存至于今者实吾师中和老人之力也余固岂敢违所嘱之言亦赖尔众相与辅成之耳若(缺六字)
  〇尊德重者主之则可乃退居于普济仍请廓(缺十字)智公□□□公冲虚 公相继住持戊申 诏复赐白金万两命师集天下禅教师僧启圆戒大会于庆寿缁众毕集于坛师意以谓佛法减(缺八字)
  

  碑阴
  〇而导乎后学恐莫能被一切机乃自刺顶出血(缺五字)古所传授大乘三聚戒(缺五字)以授□□□德□宿□□□大衣为□□宋主使之□□训诲□徒为 国祈求降康□□□后即以寺事付松岩晖公乃以闻松岩□□□
  〇又入圆寂师哭之恸乃请可庵朗公朗公闻之(缺五字)召坚请主之慵庵居之未(缺九字)思之非可庵熟可为□□□求之可庵不能固辞遂从其命亦住持虽大禅□主其法席凡常住之岁不足者师独任其□□
  〇竟使之安传其道焉岁在壬寅
  护必烈大王请师至行帐问佛法之理果何如在家与□□□作用同否及诸众生皆具□□□□答曰信性被在一切□非□非□非□非净岂有在家出家之异在天地则为盖载在日月则为照临在
  吾皇则无为而治在 王为忠孝以奉 君亲赞弘治□□□泽于(缺十三字) 王宜□□古□□之道□□生民欲贤良扶 王□除民疾苦不为妄感钦奉 纶言去奢从俭非礼勿言知足奉佛辨明
  〇果当可言之地宜尽忠诚无以犯颜是畏预政之暇可□□□人心□□之行□□□□于心□□□而行之自然得人于□□□之地□□
  王闻是言大加尊敬师遂受以菩提心□佛大戒王深(缺八字)服珠□□贤及多(缺五字)大衣(缺五字)而
  皇太后闻师道行孤高善于演明佛法以助 国行教乃赐以佑(缺七字)及□□□国大(缺十七字)乃□庆寿荒残□□□□音向不可支 师遂□□修之至□南□复构三圣大殿□章经阁法□百
  〇丈周环廊庑三门厨库以间计者千余悉为之植立宫□
  王及谋珂旭烈威二王闻师兴修庆寿功力浩大皆送白金(缺十四字)碧玄□□□□风(缺七字)人咸仰之以谓虽昔之创建不是过也其正费皆出于□其□监督功役昼夜不息措画事□
  〇者提点比丘觉闻之功为多庚戌十月师至云中□演护嗣以(缺八字)师(缺五字)庆寿寺(缺七字)用□□之□□尚□□□□蒙(缺五字)用之恩虽蒙□□□异□此以图报□恐福力鲜少吾视城中净名古
  〇刹荒废之久当以此银重修理之以积其功行为 国祈求(缺十四字)因缘不□□□即兴□大(缺五字)全新泉岁在壬子夏(缺五字)
  蒙哥皇帝即位颁降 诏恩显遇优渥命师复领天下僧众师(缺八字)师制□□本□□明(缺五字)以皆□申
  〇仁恩普告僧尼大众而已 省台奉 旨给以银章师乃以(缺六字)不 □□宿及可 朗公□集□□□□
  〇圣之次深念 国恩无以奉报欲广延禅众阐行祖道而 (缺六字)北归□□草宿□□而谓之曰今欲□普济(缺二十字)从文北返于是师乃命朗公觉文直统弟子董其役凡工匠
  〇所须财用之物不乞之于人悉为之自办不半载厥功告成
  护必烈大王闻而嘉之乃取师之自号改普济为海云禅寺(缺十九字)于(缺九字)
  大朝之迈矣是年夏四月
  护必烈大王复请师至行帐谛问佛法的意师乃劝之以
  〇圣政下以安靖万方为心及闲暇之时究竟佛祖本心体现(缺五字)
  王大起敬信心特以师礼重之 □□谋珂旭烈威二王及诸王□□□□奉之以师礼(缺六字)应夫天下(缺十字)佛□□道则以□行善则(缺十二字)不□□以
  〇圣子神孙莫不信心为善蕃衍昌大为万世□□之礼□师(缺十字)庙(缺十八字)临济宗十六代□兴□随(缺五字)发人□□□分法乳者十有四人出世者九人祝发者千有余
  〇人受戒 王公大人百数信士善人以千万计至于恤人之贫周□□乏急人之□□人(缺十二字)之□□□而亦未如复□□□蒙以□□□惑(缺六字)必期报之而后已其仁慈恻隐周人之急类如此
  〇自开堂也世屡蒙 宸恩其心愈下恒以济众为心凡
  〇皇家所赐珍玩与夫豪宗大姓之所施惠者悉付之常住唯于大法□□是用一无(缺十三字)或(缺十八字)泪□□□□过□命□□□□化济宗之心在而后笃有语录曰杂
  〇毒海呜呼佛门之得人如此虽欲宗风之不振法髓之无传不可得已□□人天二师具大法□一心□□乃□□□良(缺五字)使(缺十四字)见师之性质□圆得禀天之纯全正气而生故能施仁以济□
  〇众出慧以应机盖孝以事师开通以明儒历艰苦而忘其艰苦居安□品通乎赤子一志□行无□□□以人□□□全□心(缺二十一字)著有乎师初参□□□诸方皆以青眼待之后协中和
  〇之梦类雪门偃禅师终身有报法报亲之孝为□□□俟□□人心□□□南(缺五字)沉□□王公(缺二十九字)阳□□元□□类云 文禅师其大机大用如杲日丽
  〇天雷电迭至类德山周禅师其小参普说无得辩□□□古今□□□祖(缺二十一字)净以(缺十五字)慧杲禅师然则(缺八字)历劫□□□□尽抑 闻道本无言因言弘道而
  〇法不孤起仗缘乃是生兹亦可以见
  帝王后妃暨诸大臣在乎佛说以愿力为之故弘持□乘际止勤诚非大善知识□□□□之(缺十八字)过昭佛日之光辉□□□其可□语哉愿□其道行之著见于世者以为之赞云其辞曰
  〇 阳以成岁 四时先春 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 人有智愚
  □□□□ 是生众□ 乃有大□ 身受父母 □□□□
  是知孝者 百行之先 性苟受偏 窒塞而滞
  〇 应变无穷 通则不泥 有一于此 已为世师 □是四□
  □□□之
  〇圣言一出 万古稽考 天下皆知 曰小长老 □诞圣□
  若日开明 □□□□ □及群生 嗣续有人 □□□□
  □□□□ 踵行其化 作新废寺 际会因缘
  〇 杖锡所至 归者如川 决世迷津 救人疾苦 □□□□
  远超□□ 问□贤圣 觉俗□□ 摧□□□ □□歌吟
  □□□□ 究竟梦幻 世网尘缨 安可羁绊
  〇 古之禅心 为世所宗 人咸谓师 蔚有□□ □□穆如
  鼓午万□ □□□□ □□沙□ 云来幽谷 □□□□
  □□□显 □面□□ 感戴如天
  〇圣恩高厚 拈一瓣香 祝
  〇万年寿
  〇 乙卯年九月望日 英悟大师提点诹吉日(缺十三字)祖□□□□圆成□□□祖□□维服义性
  〇 佛日圆照大禅师前住持大庆寿寺嗣法小师(缺十字)尚玉嗣法小师(缺五字)庵司□寺提点□□□监寺悟真 维那怀愈 同建
  〇嗣法小师云□□真禅师 禅林省晖禅师 □□□通禅师 □□□真禅师
  临济志坚禅师 庆寿智朗禅师 龙宫道玉禅师 北平洪真禅师
  华严惠明禅师
  〇 □□□□禅师 开元道政禅师 驻跸悟果禅师 真□□文禅师
  庵主法坚禅师
  〇嗣法小师
  智□ 智□ 智德 智伟 智操 智印 智慧 智□ 智崇 智遵 智英 智通 智佑 智严 至夔 至杰 至戒 至高 至坚 至理 至宁 至林 至普
  〇 至全 至本 至□ 至俊 至□ 至晖 至□ 至□ 至□ 至庆 至舜 至如 至照 至胜 至进 至宗 至琮 至彦 至敬 至方
  至达 至谭 至端 至朴
  〇 至古 至□ 至□ 至纯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至常 至川 至坦 至慈
  〇比丘尼小师
  至定 智清 智□ 至祥 至□ 至守 至深 至□ 至□ 至□ 至性 至信 至兴 至满 至全 至聪 至宁 至进


  (附注:原文无台头行第一字前加〇表示,缺字四个以内用□表示,五字以上用数字标出。)

 
 
 
前五篇文章

北京智化寺《不知名元官藏》简述

佛教寺院建设和维护佛教合法权益

舍利与佛舍利的考古发现

《时轮》的宇宙观

佛眼看商界(1)

 

后五篇文章

少林寺历史沿革大事年表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

莲花瑞相法门寺

法门寺的来历

法门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