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海天佛国普陀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天佛国普陀山
  名山佛国,大海慈航。青嶂干霄,高通梵天之上;洪涛浴日,祥开净土之场。
  一柱如擎,震旦指为名胜;三山可接,方舆记其神奇。
  ————————康熙
  海天佛国涌普陀
  1.普陀山历史文化
  普陀山位于浙东海域的舟山群岛,素有“浙东门户”之称;普陀山久负“海天佛国”,“观音道场”之盛名。山中梵宇林立,风貌绝佳,历来都是佛子参学,游人观光的必到之所。远至公元280年的西晋太康年间,就有远道朝山者不顾风波之恶,惊涛之险,梯山万里,扶老携幼而至。唐代的时候,普陀山已成为国际性的佛教圣地。
  历史上有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带着贵重礼品专程来普陀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紫衣,赐佛经,礼遇有加。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的五朝恩宠,普陀山才有历史上的显赫地位。
  历代有不少名人和大德,也纷纷前来朝礼。陆游,赵孟頫,屠隆,文征明,张岱,董其昌,康有为,虚谷,虚云,弘一,太虚,竹禅,都在普陀山居住过。他们瞻圣参学之余,流连于普陀的山水佳胜,写下了许多绝妙的诗词题刻,留下了珍贵的书画墨宝,佛教名山因为有了历代名人的名墨为之润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一些保卫海疆的抗倭名将,如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侯继高,以及清代康熙年间的镇海总兵蓝理也在戎马征战之暇,顶礼普陀观音。他们陶醉于海天佛国的壮丽景色之中,更加激发起保家卫国的英勇斗志。普陀山许多著名景点的题刻,就出自于这些爱国将领的手笔,秀丽的山水因此而平添几分雄壮的英雄气色。
  普陀山也留下过外国政要的足迹,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一些著名的海外巨商以及知名人士,也都会在繁忙的国事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抽空来普陀山,在山环海抱的梵呗声中放松一下心情,调整一下节奏。
  2. 普济寺雍正御碑
  普济寺海印池边的御碑亭内,矗立着清朝雍正皇帝亲书的一块汉白玉御碑,这位没有来过普陀山的皇帝,凭着想象,写下了这么一段描述普陀山景色的文字:“普陀秀峙海堧,迴立于天风紫涛浩瀚无际之中,尤灵秀所萃聚,宜其为仙真之所栖息。”
  雍正皇帝认为,如果以大海之广大无边来看普陀山,普陀山只不过是拳头那么大小的一块石头罢了,但由于佛选名山,这里成了观音菩萨现相之场,善众皈依之地,于是它就成了可以与印度佛教圣地鹫峰鹿苑相媲美的净域名区。
  3. 普陀山观音道场由来
  普济禅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宝陀观音寺。公元863年,即唐咸通四年,日本国遣唐学问僧慧锷在五台山精舍见到一尊观音像,心生喜爱,便恳求寺僧让他将此观音圣像迎归日本。寺僧同意了他的请求。慧锷肩扛观音圣像来到宁波开元寺,从这里乘船回日本。当他上船的时候,本来很轻的观音像突然重不可举,十几个人一齐用力才抬到船上。当船经过普陀山时,本来风平浪静的莲花洋突然涛怒风飞,海水中布满了铁莲花,船被钉住,寸步难行。船上的人无不感到十分恐惧。晚上,慧锷梦到一个胡僧模样的人对他说:“你只要把我安放在此山,我就让风送你回日本。”慧锷惊醒,哭泣着告诉与他同行的人,大家都感到十分惊异。于是,慧锷和众人一起把观音像抬到普陀山上的潮音洞旁边,翦了许多茅草搭了一个简易的茅庵,恭恭敬敬的把观音像放在茅庵中,上船回日本去了。
  被慧锷留在潮音洞旁边茅庵中的观音像,因为不肯去日本,而愿留在普陀山,所以就有了一个名字:不肯去观音。普陀山上一位姓张的岛民知道了此事后,内心感动,便把不肯去观音请归自己的家中,把房宅施舍出来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它就是现在普陀山的主寺普济寺的前身“宝陀观音寺”。这个“不肯去观音”的故事,后来被佛教称为“佛选名山”。观音自己选定了普陀山作为自己的说法道场。随着这个故事的传播,不仅中国人,就连日本人和韩国人也都知道,普陀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灵山道场。
  现在潮音洞旁的“不肯去观音院”,乃是1980年在原先的无量殿旧址新建,后来又扩建而成。是为了纪念慧锷当年请像到山,并安置于潮音洞侧的事迹。慧锷也因此被尊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开山之祖。
  4.西方净苑
  慧锷在普陀山开创观音大士道场事迹,在日本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唐代以后,渡海来中国朝拜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日本香客日益增多。尽管日本的观音信众,仿照中国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模式和布局。在与普陀山的环境地貌差不多的那智山建立了日本国最大的观音菩萨供奉地,但是,日本信众的心还是向往中国南海普陀的观音菩萨真修之地。
  1993年9月,日本国中国观音灵场会,派出第三批友好交流团朝圣普陀山,把日本国中国观音灵场会33座寺院33尊观音菩萨像供奉于西方净苑的慧锷大师纪念堂。
  5. 法雨寺
  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也称为后寺,面朝千步沙,背依锦屏山,建筑依山取势,分群递升。偌大一座寺院,深藏于古木绿荫之中。
  气象超凡的九龙观音殿是法雨寺的主殿,整个儿从南京明故宫搬迁而来。重檐黄琉璃顶,48根大柱,内槽九龙藻井,一龙盘顶,八龙环八柱,昂首舞爪凌空而下。这种只有在皇帝的金銮殿才能见到的气势,使九龙殿成为中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
  6. 慧济寺
  慧济寺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明代圆慧和尚在荆棘草莽中发现一块石头上刻有“慧济禅林”四个字,于是到处募化,在此创立“慧济庵”。其后兴废无常。到清末光绪年间,发展成为与普济寺、法雨寺三分鼎足的普陀山第三巨刹。普陀山因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山上各寺的主殿供奉的都是观音,而慧济寺则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佛。释迦牟尼佛为佛教教祖,普陀山佛教徒出于对释迦牟尼佛的崇敬,把佛祖的圣像供奉在全山最高的寺庙中,也正好与佛顶山的名称相符合。
  7. 普陀山自然风光
  前人曾经把普陀山胜境同西湖美景相比,道是“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山。”可见普陀胜境离不开山和海这两大要素,而尤其以海烘托出独特的景观气氛,形成山海拥抱,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
  山与海的自然景观,只是普陀胜景的一个载体,它就象一位*****的身体,而使她顾盼生姿,光彩夺目,楚楚动人的,乃是佛教文化。伟大的观音精神和超然的佛教文化的点化和润泽,才使得普陀美景具有了寥阔的诗境和隽永的禅意,成为我们人类心灵的胜境和精神的道场。
  普陀山大乘庵圆通宝殿有一副长联:“南海风光,不少骚人墨客啸咏经堂,诗心通佛性;普陀景色,几多绿屿青峰朝参宝刹,意境入禅机。”诗心通佛性,意境入禅机,是欣赏普陀景色的一大关键。世界上的名山胜境,或有山景而无海景,或有海景而无山景,山海合作,融为一景,已属蓬莱仙境。而将禅机和佛法化入山海经中,融山海禅于一味,则唯有普陀,仅此一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似乎都被佛光法雨泽被滋润一过,石非顽石,景非痴景,有一种灵性贯通其间,在在向人行不言之教而拈花微笑。
  只要我们用心来观照,普陀山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山洞,每一片树叶,每一束浪花,甚至天上之清风明月,白云霞光,林间之鸟语花香,流泉净水,无不与佛心相通。我们流连于此海天佛国,观身观受观声观色,心灵就会得到净化。
  因为普陀山不仅是观光旅游的绝妙胜地,这里还是观音菩萨的庄严道场,大千世界的澄明之境。
  8. 海天佛国石
  “海天佛国”四个一米见方的大字,镌刻在一块方形巨石之上。这四个刚健雄浑的大字,是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书写的。这里是通向佛顶山的香云路的中段,是观赏普陀山景致的绝佳之处。千步沙,朝阳阁,百步沙,紫竹林,南海观音等普陀胜景,一一尽收眼底。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不但是一名智勇双全的武将,还是一位文心剔透的诗人。他不但精心选择了这一绝妙的观景点,还用他稳健有力的书法,给普陀胜景这一山水长卷取了一个很好的题目:“海天佛国”四个字,既点明了普陀山海天一色的独特自然景观,又高度概括了普陀山灿烂悠久的佛教文化,于是就成了普陀山的代称。说到海天佛国,大家就知道说的是普陀山;提到普陀山,大家想起的就是海天佛国。
  9. 莲花洋
  欲朝普陀山,必渡莲花洋。来到普陀山,与我们耳目相接的第一道壮丽景色就是浩瀚的东海。由于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外。这里的海水并非碧蓝,也非碧绿,而略显浑浊。普陀山又在舟山群岛的东端,面朝外海,这里的海水在季风的吹拂下。仿佛一个流动的调色盘,蓝色,绿色,黄色交融相错,就象一匹五色的彩缎,很难用一种色彩来形容。因此雍正皇帝用“紫涛”二字来比况。一个“紫”字或许能描绘普陀海水的复杂色相。总之,它与我们观念和印象中的大海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它没有那么纯粹,没有那么单调,却更符合佛教对大千世界,茫茫苦海的基本看法。
  10. 朝阳阁看日出
  如果说,色相复杂的海水引发我们对复杂尘世的苦涩联想,那么,在朝阳洞看普陀日出,就会心随境迁,全然是另一种澄明的心境。清晨四五点钟,海东一道红云飞起。旭日如盘光临大千,洪涛万派,晓星几点,这个时刻,大概是天地间最澄净透明的时刻了吧?阳光乍起,心神随之爽朗;曙色初开,眼界为之宽广。虽说人生行处都应该感觉幸福快乐,但是,玉宇澄清,旷朗无尘的世界才是最最耐人寻味,最最引人沉醉的。旷朗无尘的琉璃世界,对应心中超凡脱俗的空明寂静,此时此刻,正好飞来一声悠长的梵钟。穿过林表而与低沉的潮声相与应答,便觉得普陀日出,虽无泰山日出的帝王气象,却也是人世间难得一见的大禅境,真个是:万里烟霞空色相,一天云气荡心胸;玉宇澄清无海岸,举首从容看日红。
  11. 百步沙海滨浴场
  观音菩萨的道场,同时也是人间乐园。每到夏季,百步沙滩便游人如织。红男绿女,相携相伴,纵情嬉游于黄沙白浪之间,回归自然,忘机宠辱,人天同乐,皆大欢喜!
  这样旷朗的海天佛国景象,不仅吸引了无数的观光客,就连久居普陀的山僧,也时不常地要来凭海临风,感受大海的大雄大力大包罗。
  12. 千步沙
  从朝阳洞至望海亭,有一条绵亘近三里的沙滩,似一条金毯横铺海岸,这就是千步金沙。佛经中说,观音说法的道场是金沙铺地,菩萨走过的时候,一步一朵莲花。所以。山僧和香客,也常常来千步金沙漫步,在清光鉴影的沙面上,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古代山僧还写下了这样清新隽永的诗句:“浪影千寻白,潮痕一片青;凡心淘汰尽,黄沙净绝尘。”
  千步沙的尽头是石壁巉崖。相距不远有两块静卧的礁石,一块上刻写着“望海”,一块上刻写着“听潮”,就像一对千年知己,了却所有俗务之后,相携至此,一个望海,一个听潮,悠然会心处,便相视一笑,欲辩已忘言。
  13. 望海亭
  望海者望到了什么?听潮者又听到了什么?石不能言而人能言。旁边悬崖之上的六角石亭,两幅近代书画名家的对联似乎替我们做出了回答。王震所书的柱联是:“四海滔滔,安得一苇航彼岸;孤亭矫矫,欲齐万岳耸南天。”这写的是望海,在一苇与四海,孤亭与万岳的对比反差中,表达了一种超越渺小和孤独、皈依伟大和永恒的决心。吴昌硕书写的楹联是:“山欲抱圆天,半偈通禅诗语佛;沙谁谈浩劫,一亭临海水朝宗。”这写的是听潮。在吴昌硕的耳中,普陀山的潮声是佛在给人类说那永恒的浩劫,为了度众生出离浩劫,佛祖释迦牟尼佛曾经为求半偈真经而情愿舍身。这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典范。
  14. 潮音洞听潮
  佛教把佛的声音比喻为海潮音,而海潮音的具体出处,就在普陀山潮音洞。“古洞潮声”是普陀十二景之一。康熙皇帝御书的潮音洞三个字就勒于洞壁之上。潮音洞口朝大海,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冲入洞内。为洞壁所激。浪花飞溅,直冲洞顶天窗之上,高达10米,势若闪电,声如惊雷。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朝山香客往往会看到观音大士现身的灵异现象。
  据说观世音菩萨是因为在诸菩萨中唯一一个因耳根通而得大圆通的。她能听到大千世界中任何一个角落发出的微小的苦难之声而应声前往救度,潮音洞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那滚滚涌入洞中的海潮所发出的声音,在佛教徒听来,或许就是茫茫苦海中等待救度的芸芸众生的悲苦之音。而那狂飙般山摇地动的潮音,似鲸吼,如龙吟,那就是菩萨启迪众生的狮子吼,救苦救难的大悲音。
  潮音洞的海潮音也不必尽是梵音。一位当代诗人这样写道:静坐在礁石上,聆听潮音洞的喧哗和低吟,每个音符都是大海律动的生命,喜怒哀乐,在浪的长弦弹奏,辉煌地上升。静听,随潮音紧紧包裹,眼睛就分外透明,心灵就与大海共鸣。
  香游客在潮音洞听完潮音之后,一般都要前往梵音洞瞻仰观音大士的慈容。据说在梵音洞观佛阁往洞中凝望,虔诚的人会看到观音示现的圣相。但是每个人看到的都不相同,即使一人所见,也常常会不断变幻。
  15. 梵音洞看海
  清代有一位香客也是慕名前来梵音洞瞻仰观音大士的圣相,但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于是留下四句诗:“远来仙洞即慈容,肉眼应教隔万重,忽见东洋如许阔,此真菩萨现心胸。”虽然我们凡胎肉眼看不到洞中菩萨的慈容,但当我们转身看到东海时,便会悟到这才是真菩萨向我们示现的伟大心胸。海天辽阔,包藏无尽,这样的心胸,才是观音大士的菩萨真面目啊!于是我们突然明白: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会选择莲花洋的一个小岛作为她的示现道场?因为,莲为大士出尘相,海是空王度世心。”
  16.普陀山石景
  其实,除了沙滩.礁石和奇洞之外,普陀山的怪石也是让参学的佛子深思妙悟,让观光客大呼神奇的景色。古人就留下这样的诗句:“普陀石石尽成禅,片石凌虚占水天。”
  造化的神奇,加上人类的联想,许多本来无觉无识的顽石会在我们的观想中变成了有生命的动物。普陀山就有满山的怪石非常肖似某些动物。有龙岩,虎岩,鹰岩,狮象岩,兔岩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几乎就是一个石雕动物园。然而,世界上到处都有这类肖形怪石,并非普陀山独擅胜场。在普陀山观怪石,如果能够站在观音文化的立场,以一颗慈悲心来观想。得到的感受就会全然不同。你会发现,由于观音大士慈光普照,悲心说法,普陀山被点化成了一片万物和平共处的乐土,老虎收敛起占山为王的野心,狮象消磨了雷霆万钧的锐气,老鹰不再搏击长空,就连弱小的动物兔子,也不再为安全之计而到处寻觅藏身之所,因为在普陀山,它不必发愁会被猎犬捕获,不再害怕会被狮虎吞食。所以它现在比鸥鸟还要清闲自在,与那些昔日的天敌成了好邻居。因为它们听了观音大士的说法后。都收起了刚戾心,而生起了平等心。
  17.说法台
  观音大士说法的灵台,就在西天胜境的灵石庵前,山顶上突现一片宽广的石坪,其中一块鼓状大石,顶平如台,传为观音大士趺坐说法之处。《华严经》上说,观音菩萨就坐在普陀洛迦的金刚宝石上为众菩萨宣说大慈悲法。
  18.五十三参石
  说法台下有一堆乱石,叫做五十三参石。善财童子为了求法,遍参天下名山道场,一共参访过包括观世音在内的五十三位菩萨。五十三参石告诉香游客,为了求得学问的进步,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增益自己的学识。
  19.青牛石
  听菩萨说法的还有远道而来的青牛,但它迟到了,自觉无颜见菩萨,就惭愧地趴在了一边。
  20.二龟听法石
  最让游人叹为观止的是二龟听法石,上面那只龟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下面那只龟缘石直上,昂首伸脖,筋膜尽露,一副惟恐落后的着急样子。
  21.磐陀石
  磐陀石是普陀山的标志性景观,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叫磐,底阔上尖,被它托住的巨石叫陀,上平底尖。两石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时刻都有滚落之险,但却安稳如磐。纹丝不动,亿万千年,永远是这样相累相依,就靠造化给予的一个小小的支点。在风雨雷霆中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不摇不坠。成为普陀山最不可思议的一大奇观。
  22.古树名木
  普陀山最大的奇观是什么?是山与海的拥抱?是洞与石的灵异?还是那些在历史的浩劫中修了又毁、毁了又修的梵宫琳宇?的确,没有它们,构成不了海天佛国的庄严圣境。然而,普陀山真正的奇观。却是那些在台风中给我们抵挡风雨,在烈日下送我们荫凉的参天古木。
  我们已经对深山藏古寺,古木依古刹的景象习见为常,却从来不曾想过,树与庙,庙与僧,谁是普陀山更永久的主人?有僧就有庙,有庙就有树。但见僧来,但见僧起庙,但见僧栽树。但见僧走,但见庙倒,但见僧又来,但见庙又起,唯有树常青。能够见证普陀山千年香火的,唯有古木。
  普陀山除了满山可见的千年古樟,还有一棵世界罕见的珍贵树种。它生长在佛顶山慧济寺后门,并不高大,也不粗壮,可以说貌不惊人,然而,当1930年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钟光观发现它时,它的价值才被世人所认识。原来,它是200多年前由一位缅甸僧人来普陀山朝拜时引进的。由于繁殖率极低。在它的原产地早已绝迹,世界上现在仅存普陀山这一棵,所以被认为是普陀山的特有树种,命名为“普陀鹅耳栃”。
  自古来普陀山朝拜的人,都会被这里植被茂盛,古木成林的翠色所感染,清代的一位诗人甚至认为,当年佛选名山,观音到此不肯去,多半是因为这里的树木长得太好了。他说:“海外奇峰翠入天,峰头朵朵削青莲。名山如此不肯去,成佛应居灵运前。”
  如果从自然条件来说,舟山群岛的大多数岛屿都跟普陀山差不多,甚至更好,为什么唯独普陀山留下了这么多古树名木呢?要知道,它们并不是原始森林,全部是人工种植,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因为普陀山有观音,因为有观音,所以我们会用心去栽树,用心去护树。说到底,是观音启迪我们去掉凡心,洗涤尘心,而生出平等心去对待世间的一切,生出慈悲心去关爱世间的一切。仁及六道,爱被众生,所以,万法唯心;所以,修心为上。
  23.心字石
  不知何年,不知何月,也不知何人,在前往普陀山西天景区的道上,即将跨入西天门的地方。刻下了一个大大的心字。心字很大,整个字可容百人盘坐,可谓心怀博大。心字很干净,周围再无别字,那位有心的刻字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留下。心字素面朝天,可鉴日月。朗朗乾坤,就因为有此一心,便有了情,有了识,有了灵,有了意,有了烦恼和迷惘;但是,也正因为有此一心,便有了智,有了慧,有了慈,有了悲,有了觉悟和圆通。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了决心、细心、热心、信心和恒心,哪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比大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心。
  1、灵异的香会节
  普济寺山门前有一幅对联:“五朝恩宠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普陀山是中国第一佛观世音菩萨的庄严道场。观世音菩萨是我们人生旅途的不请之友。普陀山每年有三次观音香会,香会期间,信众们都要同观世音菩萨一起坐夜,祈祷国泰民安。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每年的这一天,普陀山都要举行盛大香会,成千上万的香客都会提前两三天,从四面八方梯山航海,来到普陀山参加观音香会,朝拜观音。
  可是,六月十七的晚上,普陀山突然下起了暴雨,雷电交加。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似乎没有要停止的迹象。
  在普济寺大殿坐夜的香客心情却异样的平静。他们说,每年的香会期间,普陀山通常不下雨,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果然,当六月十八日的晨光从东海上浮现的时候,雨过天霁,天风海雨洗礼过后的普陀山,以其青翠的容颜,迎接莲花洋上一艘艘满载香客的轮船。
  香云路上,前往佛顶山慧济寺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他们都有一个心愿,要在山顶的慧济寺陪观音菩萨过夜,而且要在子夜到来时,给观音菩萨烧头香。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无数只人类的手,不分贵贱贫富,一齐高举过顶,向着他们心中大慈大悲的菩萨虔诚祷拜。此时此刻,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善良的愿望,充满着对未来岁月平安幸福的渴求,充满着对家庭和亲人的爱。
  2、朝拜佛顶山
  对于朝拜普陀山的香客来说,在普济寺做完佛事之后,接下来就必须三步一拜地拜上佛顶山,这条从法雨寺至佛顶山的登山石道,计有台阶1088级,从明代以来,凡是虔诚来普陀山朝拜观音大士的佛家弟子,都要沿着这条石道拜上佛顶山。香会期间,山道上的香客更是摩踵接肘,坚硬的石面也被虔诚信众的手足磨得越来越光滑了。
  佛顶山是普陀山的主山,海拔只有291米,由于拔海而起,并常年为云雾笼罩,所以显得格外崔嵬。古人有四句诗赞叹佛顶山:“山势欲压海,禅宫向此开。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佛顶山的主峰白华顶,又称菩萨顶,居群山之中,出众岭之巅,为普陀山最高处。峰巅是一块宽广约20余亩的圆平状石坪,形状像佛的头顶,顶上有塔,塔上置灯,为附近船只和飞机指向导航,人们称之为“天灯台”。登上天灯台极目远眺,可观赏辽阔的山海景色,远观海中岛屿参差环列,百舸争流,近瞰全岛峰峦绵延,水沙砾金。寺院精舍,错落在翠绿丛中,时不时海风吹来阵阵涛声,间或夹杂着几杵清幽的钟声,好一派海天佛国超尘绝俗的庄严境相。难怪万事皆空的僧人登临此顶,也会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写下令人心胸振奋的诗句:“绝巅云深处,登临兴倍雄,万虑一身外,千山四望中,色相窥难定,光芒射处通。扶桑疑可接,好趁一帆风。”
  3、华顶云涛
  白华顶更多的时候是藏在云雾之中。特别是在夏季,从海洋上蒸腾起来的水汽凝聚成片片低云,掠过白华顶,形成“华顶云涛”。悠忽之间,云遮日霾,但见烟涛滚滚,远近山峰在云海中变成了一座座浮岛。犹如海市蜃楼,空空朦朦,苍莽难辨。此时此刻,此景此境,人会莫名其妙生出一种略带恐惧的孤独感:“振衣千仞望苍茫,不见人间海与桑。”这时候,你会觉得脚下并没有踏到实地,非常害怕足底云涛一旦消失,就会一落千丈。你还会觉得心里一片迷茫,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这个时候,当你扭头向白华顶望去,云雾深处的天灯台射出一点光芒!只是一点光芒,像小米粒那样大小的一点光芒,你心里忽然就踏实下来,平静下来,你不再恐惧,也不再孤独,你听到了附近不远处传来了梵呗钟声,于是你就会寻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4、孙中山游普陀山
  1916年8月25日,孙中山先生视察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他登上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环眺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耳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概,以至于迟迟徘徊,不肯离去。在陪同人员的催促下,他转身向慧济寺走去。就在这一刹那,灵异出现了。只见慧济寺前矗立起一座宏伟壮丽的牌楼,在仙葩宝幡簇拥下,一队相貌奇特的僧人前来迎接。空中一个大圆轮,飞快旋转。孙中山惊讶得连连呼喊,可是陪同的胡汉民、陈去病等人却茫然无所见。孙中山自认为脑海中素无神异思想,可又对见到的灵异奇观不知做如何解释。于是由他口述,陈去病执笔,写下了《游普陀志奇》。
  5、海上卧佛洛迦山
  普陀洛迦,是梵名POTALAKA的译音,意思是美丽的小白花,是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居住的灵地。但在传入中国后,普陀、洛迦演变成了两座山的名字。洛迦山就在普陀山的东南,从普陀山望过去,就像一尊仰卧万倾碧波中的巨大卧佛。
  参加观音香会的香客,一般都要在朝拜普陀山之后再朝拜洛迦山,所以自古就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之说。尤其是福建来的香客,是一定要朝拜完洛迦山后才打道回府的。普陀山每天都有轮船往返于普陀、洛迦山之间,海上航程约20分钟。
  间于普陀山和洛迦山的这片海域,有一个很美丽的名字,莲花洋。每天午潮的时候,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这就是被文人墨客誉为普陀十二景之首的“莲洋午渡”。明代著名文学家屠隆有一首诗,专门赞叹莲洋午渡景色:“波上芙蓉尽著花,香船荡桨渡轻纱。珠林只在琉璃界,半壁红光见海霞。”
  船靠洛迦码头,750级的石阶迎面而起。3000米的洛迦山香道简直是一轴风光秀美的画卷。一路依山映水,林木夹道,古树浓郁,寺院塔影交相辉映。与这般秀丽的景致“同登觉岸”,真是何乐而不为呢?有一幅对联专赞洛迦圣境:“寂灭道场常乐我净,洛迦圣境花木幽深。”
  在这只有0.36平方公里的孤岛上,密布着好几座禅宫琳院。僧人们在这全无人间烟火与鸡犬之声的佛国净土,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晨钟暮鼓的清修生活。除了朝山的普通香客,有时偶尔也会来一个特殊人物。
  从普陀山远眺洛迦山,能看到在卧佛的头部和腹部各有一座高塔,一座是白色的,一座是青色的。
  耸立于卧佛腹部的青色高塔,叫做妙湛塔,不过香客们更愿意叫它五百罗汉塔。建成于1993年6月。塔高27.6米,东南西北四面共雕刻罗汉518尊,栩栩如生地描绘出罗汉们朝拜观音的宏伟场景。建造五百罗汉塔的青石共有数百吨,都是从浙江温岭海运到洛迦,再用人工肩负扛抬上山,耗工两万余个,耗时三年半,堪称海天佛国一大工程,又为南海胜境锦上添花。
  6、洛迦灯塔
  位于卧佛头部的白塔,是一座灯塔。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这里就设有天灯台,为海上船只指引航向。当时的骚人墨客由此联想到佛教的智慧恰如茫茫苦海中指引迷津的灯火,于是赋诗赞美这“洛迦灯火”:“莹莹一点照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万劫灵明应不灭,五灯传后与何人?”
  1890年,洛迦灯塔改建成国际航标,四等红色定光灯为船舰南来北往或进出莲花洋指引航向。自灯塔建成以来,附近海域极少发生海难,安全系数绝佳,就连曾经在此管理过灯塔的英国人也赞叹:“这都是因为灯塔与普陀山和洛迦山这两座观音菩萨的圣岛是邻居的缘故啊!”
  “洛迦灯火”是普陀十二景中,唯一的一个人工建筑和现代建筑,也是十二景中唯一一个同船只安全、渔民生命相关联的景点。在茫茫大海中,一炬刺破黑暗的光柱带给人类的联想是极其丰富的。而当这一炬光柱发自观音菩萨的灵山道场,发自海上卧佛的头部时,它将直观而形象的启示我们理解和领悟佛教的玄奥教义。灯光使我们在黑暗的大海中航行,也不再有恐惧和迷茫。
  当洛迦灯塔的光芒熄灭之后,笼罩茫茫大海的黑夜就退去了。晨曦重又洒满海面,照耀岛屿。普陀山和莲花洋,真的像一个佛光普照之下的琉璃世界,那么清新,那么透明。
  1、观音信仰与观音文化
  观音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形象。“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祷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千百年来,中国人唱诵着这样的经句,并百千万亿遍的称颂着她的名号,安详自若走过一生一世,走过历朝历代,穿过时间的劫波,度过无数的灾厄,将一种和平与慈悲的精神,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代代流传,从最根本的人性深处维持了一个民族圣洁而高尚的心灵。
  观世音位居佛教四大菩萨之首,在中国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千百年来,观世音以慈悲救难而名闻于世,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成为人类真善美的化身,被人们广为传诵。因而形成了一种经久不衰的观音信仰文化,在海内外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观世音菩萨信仰源于古印度佛教,其前身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善神”,即双马童神。公元前五世纪,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后,吸收了婆罗门教中的善神信仰,作为佛教中的慈悲菩萨,名叫“马头观世音”。
  大约在公元前后,也就是距今两千年前,“马头观世音”形象由小马驹变成伟丈夫。与大势至菩萨共同辅助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弘扬佛法,合称“西方三圣”。成为西方三圣之一的观世音菩萨发下慈悲大愿,要解救众生的一切苦难,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良善丑恶,有求必应。
  观世音菩萨还主张“随类化度”。为了教化不同种类的众生,观世音菩萨因时因地因人而示现出不同形相,即三十三化身。又能长出“千手千眼”以观察凡界尘世,救助受难众生。
  于是,在佛教徒的心目中,观世音菩萨成了解救人间一切苦难的救星。赢得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应观世音菩萨”的尊号。
  那么,什么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它与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慈悲又有什么不同?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叫做“同体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叫做“无缘大慈”,那么什么叫“同体大悲”?什么叫“无缘大慈”?普陀山佛学研究院的净旻法师是这样解释的:
  无缘无故的爱和全心全意的服务,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这种大慈大悲,不仅是对人类,而且是对众生,对世间一切有生命和灵性的生灵。在普陀山普济寺,就经常有信徒请大和尚主持这种放生法事。
  无缘慈悲是绝对的慈悲,无条件的慈悲,也是最高的慈悲。世间其他宗教和学说对于爱都设定了一定的条件,只有佛教的无缘慈悲是一种绝对的爱。佛教认为,只有生出无缘慈悲心,才能普渡众生,觉悟有情。才能“有求必应,以无缘慈恩周庶类;无机不被,运同体悲妙现普门”。也只有生出无缘慈悲心,才可能在普渡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时候,不做圣贤凡庶的分别,一切众生绝对平等。因为在佛教看来,大地一切众生皆有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都有脱离生死苦海,远离恐怖厄难的意愿,因此佛菩萨大慈大悲,对待烦恼众生一视同仁,万类等益,所谓“佛愿宏深,不遗一物”。普陀山法雨寺的牌坊上就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遍尘刹无量众生,皆具足成佛妙性;全世界广大人们,到此来同种善根。”说到底,佛菩萨所说的一切法门,其实就是在一切众生的心田里种下无缘慈悲的善根,使我们像火宅一样燃烧着的烦恼之心,变成一片清新凉爽的福田。
  种下慈悲善根的心,就是一朵朵美妙的莲花,无数朵美妙的莲花组成了极乐世界的曼妙景象。佛教徒称极乐世界为莲邦,观世音菩萨就是普度众生往生莲邦的莲花部主。
  2、 观音文化的传播
  观世音菩萨说法的第一个道场是印度的普陀洛迦山,意思是光明山,海岛山,小白花树山等等。它位于印度西高止山的南段。山顶有池,水从池中流出形成大河,据说观世音菩萨当初就在这里来往优游,感悟生命和佛法。
  当观音经典在汉魏、两晋时代陆续传入中国后,信徒们根据经典上的描述,终于在我国越东沿海被称做“蓬莱境”、“瀛洲界”的海中洲发现了与佛经所载极为相似的小岛,也就是今天的普陀
  佛经中对位于南海中的普陀洛迦山是这样描述的:“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大约从晋代开始,就有虔诚的观音信众不顾惊涛险阻,乘坐小舟,扶老携幼前来普陀山朝拜观音示现圣迹。这中间就包括初唐四杰之首的天才少年诗人王勃,他不幸在前往普陀山的海中溺水身亡。
  西藏布达拉宫是观世音崇拜传入中国后最重要的道场。布达拉也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据佛经上说,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佛正在说法,突然脸现悲苦之色,观世音问佛为何悲苦,佛说雪域众生陷溺苦海,谁愿往救度?观世音于是化做一朵红莲,降临雪域,成为西藏的保护神。
  西藏僧侣和民众每天念诵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其含义据说是对观世音的莲花妙界的神秘观想。放着红色光芒的莲花能够驱除黑暗和寒冷,给世界带来光明与温暖。
  观世音菩萨信仰是经过丝绸之路,随着天马、葡萄和胡服一起传入中国的。当时正值中国北方战乱连绵,人们对观世音救苦救难的形象十分崇拜,希望他能解脱众生的苦难。
  3、观音造像的变迁
  最初,观世音菩萨仍以伟岸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于寺院殿堂。在我国早期的观世音菩萨造像作品中,如南北朝的石雕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观世音菩萨也都作男性打扮。
  由隋代至初唐,无论是男相还是无性相的观音,都已显示出女性神的端倪。敦煌第328窟的观世音菩萨像,充分运用了泥塑彩绘的特长,肌肤、衣裙、佩饰都极富质感。菩萨形象端庄,气质高贵典雅,虽然仍为男相,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但已充满女性的阴柔之美。
  唐代社会的鼎盛也伴随着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普及。观音的形象也开始朝着世俗化发展,变得丰满妩媚,端庄美丽。很可能是由于女性信众的大量增加,女相观音成为观音造像的主流。从敦煌45窟的观音塑像可以看出,唐代妇女盛行的华丽的香紫罗披肩和石榴裙,这些最时髦的贵族妇女的装束全都用在观音身上了。不仅观音的五官女性化了,就连她的体态也塑造得婀娜柔美,曲线动人,极富女性魅力。古印度佛教中的男菩萨,被改造为中国化的“观音娘娘”,成为一位美丽的女菩萨。
  宋代以后由于理学风行,观音的造像也开始受到影响,没有了唐代那般妩媚和暴露。观音不再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而更像一位慈爱的中年妇女。元明清三代,观音信仰已彻底世俗化,观音造像变得多元化,出现了大量的“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等观音变身的形象,观音形象越来越像我们身边的一位女尼,沉静安详文秀。观音的法器更多地变成净瓶和杨柳枝。左手托净瓶、右手执杨枝的杨枝观音,象征着菩萨随顺众生的愿望,时刻利益众生,恰似杨柳随风荡漾。净瓶中的甘露,可以浇灭一切烦恼的火海,给世界带来清凉。杨枝观音这一形象所蕴含的佛理既深刻又浅显,是对观音慈悲精神最恰当又最生动的表现,因而成为观音菩萨三十三种形象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形象。
  普陀山的杨枝庵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进入大殿,仰头可见中间供奉着杨枝观音立像。杨枝庵因为珍藏着据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杨枝观音碑”而得名。观音圣像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袒胸跣足,璎璐飘飞,瑞相庄丽。“杨枝观音碑”在文革中被僧人抹上石灰才得以躲过被红卫兵砸烂的厄运,现已成为普陀山的镇山之宝。
  在长期的世俗化演变之后,观音菩萨在中国信众特别是女性信众的心目中,逐渐变成了善、爱和美的集合体。
  作为善的化身,她是各种人世苦难的解救者,是把众生带入极乐世界的引导者;
  作为爱的化身,她经常以送子娘娘这一化身出现;并赐与善男信女美满幸福的婚姻与家庭;
  作为美的化身,她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被塑造得最有女性气质,容貌最为美丽端庄的菩萨,是典型的中国美人形象。
  中国许多伟大人物的成长经历中,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有一个虔诚信奉观世音菩萨的母亲。中国传统社会每一位慈母的身后,都站立着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形象。这些慈祥的母亲,大多数并不识字,她们既不懂佛,也不懂禅,只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她们对邻里乡亲,不管谁有困难,都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帮助,对孤苦无助特别是出门在外的人,总是给予同情和资助。这样的妇女,人们总是说她们是菩萨心肠。“菩萨心肠”其实就是中国民间对观世音精神的通俗表述,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当他们看到观世音菩萨的种种形象的时候,最直接的联想,就是自己的慈母。
  4、短姑胜迹
  短姑道头是一座古老的码头,在新码头起用之前,它是香游客登上普陀山的唯一码头,来山朝拜观音菩萨的人,必须自此登岸上路,因此短姑道头也是朝圣之路的起点,同时也是朝拜完普陀山后离岛的终点。在这个意义上,短姑道头不只是一座下船上船的码头,它还是一个心灵的驿站。香游客下船登岛的一刹那和离岛上船的一刹那,心情一定会不一样的。
  短姑道头的得名,来自于一则民间传说。有姑嫂二人,省吃俭用,终于备足了朝拜普陀山的路费,没想到在这里刚一靠岸,小姑子突然发现自己来月经了,她觉得不能玷污观音菩萨的圣地,就没有下船。嫂子数落了她一番,就一个人走了。小姑子一个人坐在船上,觉得又孤单又委屈。不一会儿,潮水涨起来了,把船带离了海岸,小姑子害怕,加上肚子又饥又渴,就哭了起来,这时候走过来一个慈祥的老妈妈,从地上捡起几块石子扔到海里,就变成了几块礁石,她踩着礁石上到小姑子的船上,给她送来了一篮子饭菜,这个老妈妈,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不知道这姑嫂二人是否知道“短姑道头”的来历。千百年来,凡是到普陀山朝圣的香游客,上岛后听到的第一个关于观音菩萨的故事就是这个嫂子数落小姑的故事;看到的第一个普陀山观音圣迹,就是这个短姑道头;知道的第一个观音现身,就是一位慈爱的老妈妈。观音菩萨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救苦救难的大事迹,也没有化身千手千眼,拿着千般法器。她只是一位听说闺女受了委屈,正在饿肚子,就来给她送饭的老妈妈。这样的菩萨实在是太生活化,太平民化了,一下子就把高不可攀的菩萨同香客的距离消失为零。
  5、南海观音
  从莲花洋了望普陀山,一座金身大佛矗立山头,光耀天日,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1997年建成的南海观音铜像。南海观音铜像连台座总高33米,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面容慈祥,身躯妙壮,体现了观音大士“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伟大风范。佛身采用新型仿金铜精铸,重70余吨,具有18K金的柔美光泽,现已经成为普陀山的耀目标志。庄严海天佛国,净化世道人心。
  南海观音铜像开光法会的那一天,出现了轰动海内外的观音显灵现象。当时主持开光法会的戒忍法师,至今说起来仍然非常激动。
  观音显灵的现象到底如何解释,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信仰确实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够抚慰、安定甚至激励信徒的心灵,使人们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佛教把现实世界称为“娑婆世界”,芸芸众生忍受着诸多烦恼,犹如陷溺在茫茫苦海中而不能自拔。只是由于佛菩萨出于无缘慈悲之心,发下救度众生的誓愿,这才出现了度人出离苦海而登彼岸的船筏。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也曾是众生,但她证圣果登彼岸后,为怜悯众生之苦,又发大悲心重返世间救拔群迷。她把自己化做了一条茫茫苦海中不辞劳苦、永不疲倦的小船,风里浪里,寻声救苦,这种慈航倒驾的伟大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半个亚洲人民的衷心信仰,而她的美丽善良的慈母形象,也征服了广大民众的心,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成为中国整个民间信仰的主流。观音菩萨信仰在中国民间的普遍和深入,说明了中华民族的确是一个善良的民族,和平的民族。
  观世音菩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佛。
  1. 僧尼生活
  每天早上三点四十分,普陀山全山各寺院都会响起急促的敲板声。众僧闻声起床。接着,108下晨钟敲起,伴着钟声,众僧鱼贯进入大殿,上香礼佛后,依次诵经。早课约一个半小时,于天未明时结束。五点半开始过堂。普陀山僧众每天吃三顿饭,闻钟用斋。用斋时务必端肃恭谨,不得浪费。这也是僧人的日常修为。 吃完晚饭后,僧人们就开始做晚课。晚课于黄昏时举行,仪式与早课相同,但念诵的经文不同。
  早课与晚课是丛林必修定课,为山僧每日必持,除去生病和有其他事务事先告假外,一律不得缺席。我国丛林课诵制度始于东晋,宋明以来寺院中普遍奉行。因为把祈求功德寓于念诵仪轨的定课之中,故名功课。做功课是一个出家人一天最重要的事。也是一个清规严格的寺院每天最重要的法务活动。等到暮鼓击响的时候,出家人就应该休息了。这就是普陀山出家人的一天。
  僧人是佛教三宝之一,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佛教的庄严,而且代表着人类在道德实践上所达到的纯粹清净的境界。
  佛教是禁欲的,但僧人也是人,他虽然出世,但是不离入世;寺庙是佛门净地,但僧团也自成一个小社会。为了维持佛门清净,圣教庄严,就必须建立丛林规则。使庙像庙,僧像僧。佛教对僧人的管理,称之为清规戒律。清末制定的《普陀山僧伽日用轨范》,向来为全山寺院所推崇。它规定了僧人不得具有的六十六种言行,包括“不得破根本大戒”、“不得不孝顺父母”、“不得习近女人”、“不得着艳丽衣服”、“不得无故在外闲游”、“不得破口相骂”、“不得装模做样”、“不得挑唆斗争”、“不得受辱不忍”、“不得戏笑过度”、“不得大胆生事”、“不得妄议时政”等等,等等。若有违犯,轻则罚,重则驱逐出寺院。
  制定这些清规,就是要通过束身来达到束心的目的,使僧人尚戒德,甘淡薄;安贫乐道,寂静纯一;去私摈邪,奉公守法;柔和忍辱,慎事敬人;威严端肃,耿直不阿;安分小心,无得妄为;勤修行业,无怠无荒。
  这些清规戒律,对于僧人而言,为菩提之根本,作涅槃之基础;对于寺院而言,可以保证比丘和合,佛门清净;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可以树立一个遵纪守法的典范,使世运迁流,群钦法治。因此,僧人的修行,不仅是自利,而且是利他,利国,利民。
  2、洛迦山圆觉塔
  位于洛迦山的圆觉塔,建于1987年,依山面海,绿荫掩映。
  第一层有48个孔,内藏普陀山高僧大德的灵骨;
  第二层刻有《妙善和尚自传》和《塔铭》。《塔铭》中说:“洛迦在圣境,大士所居处;始自慧锷祖,建院不肯去;洎乎歇禅师,感化诸渔民;成清净道场,兴废各有时;潮公中兴后,经十年动乱;今复建灵塔,圣迹永留传。”
  三层八面的圆觉塔,是一座纪念碑,记载了普陀山佛教发展的历史,特别纪念了那些对普陀山佛教兴盛和中兴起过重要作用的高僧。
  3、普陀山佛教兴衰史
  普陀山自从有了不肯去观音而成为观音大士居处的圣境,使得普陀山在佛教界的地位空前提升,再加上普陀山扼守莲花洋国际水道,出入中国的日本人和朝鲜人大多由此水道经过,就使得普陀山在唐代便成了国际性的佛教圣地。
  北宋、南宋时期的中国,西北一直不得安宁,但东南却稳定繁华。普陀山佛教的真正大盛,是在两宋。海波宁静,带来了普陀山的香火旺盛。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真歇禅师浮海至普陀,筑庵于宝陀寺后山,并把自己修行的地方题名为:“海岸孤绝处”。自从真歇上山,全国各地的禅林英秀纷至依附,其中著名的高僧有编纂《五灯会元》的普济。《五灯会元》是禅宗历代传法机缘的记载,“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元明以来士大夫之好谈禅悦者,无不家有其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灯会元》对中国文人心灵的塑造起到了难以估价的作用。它所记述的禅宗各派1200多位大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说话方式,对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元代,普陀山佛教继续兴盛。现在是普陀山镇山之宝的多宝塔就是在元代建造的,由苏州的太湖石雕凿而成。它是普陀山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了。
  普陀山的高僧往往被元朝皇帝指派为国家使节出使日本。一山一宁出使日本,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中日邦交。他在日本创立了“一山派禅学”,圆寂后被日皇谥为“国师”。
  从明代开始,中国海疆不靖。被朱元璋打败的方国珍率部窃据舟山群岛。朱元璋派信国公汤和平之,住居人民,尽行起遣,明代海禁,由此发端。
  方国珍被剿灭后,倭寇为乱,而普陀山扼守中日海道,山环土沃,巉岩汹涌,四面汪洋,屯据则易,攻剿为难,一时间成为海盗倭寇盘踞的巢穴。昔日远离战乱的海天佛国清净乐土,一下子变成了对中国海疆安全威胁极大的要害之地。普陀山因此被称为“浙东第一门户”,成为抗倭战争最前线。
  在明代海禁政策的影响下,普陀山佛教受到全面殃及,寺庙焚毁,僧众遣散。但是也有不少僧人不顾禁令,冒险犯难,偷偷上岛修建蓬庵。到了明代末年,山上寺庵重新恢复到200多处。
  普陀山佛教在明末的短暂复兴,吸引来不少文人学士,其中就有诗人屠隆和书画家董其昌。来到普陀山的文人学士,都喜欢住在白华庵。白华庵背靠绿树葱茏的白华山,面对碧波粼粼的莲花洋,景致极佳,环境清幽。周围古木撑云,号为普陀山的精庐之冠。
  但是,明末普陀山佛教兴盛的好景不长。到了清初,由于荷兰海盗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威胁,清朝又行海禁迁界的政策,普陀山佛教再遭劫难,又一次衰败。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台湾收复。海禁取消。僧众归山。普陀山佛教才再一次恢复元气并进入全盛时期。这个全盛时期正好与康乾盛世同步。
  4、康熙与普陀山
  康熙是普陀山最大的施主,是普陀山佛教复兴的主要推动者和赞助者。可以说,康熙对普陀山佛教是皇恩浩荡。康熙虽然没有到过普陀山,但他一生中六下江南,有四次皇恩眷顾普陀。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康熙三十八年南巡,传旨全国,说普陀山乃朝廷香火之地。除自己带头捐金鼎建普陀山寺,还号召天下臣民共种福地,捐钱捐物,齐心协力完成普陀山所有未完之工程。
  康熙还亲笔御书“普济群灵”、“潮音洞”、“梵音洞”、“天花法雨”四幅匾额赐予普陀山,并改普陀禅寺为“普济禅寺”,改镇海禅寺为“法雨禅寺”。普陀山前后两大寺的名字一直延用至今。
  为了表示其对普陀山佛教复兴事业的高度关怀,并加快普陀山寺院重建工程的速度,康熙下旨把南京的明代故宫拆运到普陀山,用其砖瓦木材修复普济寺和法雨寺。
  5、雍正与普陀山
  普陀山最大规模的重兴工程,是在雍正九年至十一年,用三年时间,发帑金七万两,广集工匠2000余人,由浙闽总督和苏州巡抚亲自督导,凿山铺路,对所有殿宇和设施“旧者新之,缺者补之”,普陀山寺院由此甲于江南。
  雍正还亲赐普济寺和法雨寺汉白玉御碑各一座,并建御碑亭于前后两寺。雍正对普陀山的浩荡龙恩,很可能是一种报答。众所周知,雍正是以皇四子的身份在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中继承皇位的。康熙五十八年,震六源法禅师接任普济寺住持,在例行的升座说法时,他第一瓣香恭祝今上皇帝康熙圣寿无疆,第二瓣香在诸皇子中单祝皇四子雍亲王,暗示他会承绪大统,继承王位。第三瓣香又用隐语暗示在九子夺嫡斗争中,皇四子必胜,而其它皇子必败。此时距康熙驾崩尚有两年,九子夺嫡愈演愈烈,到底谁能胜出并不明朗。一个远居海岛的和尚何以能够预知必定是皇四子雍亲王胜出继位呢?难道在雍亲王的夺嫡过程中,普陀山的佛教僧侣们也助了一臂之力吗?这恐怕同普陀山历史上的许多秘密一样,已经无从查证了。
  6、 法雨寺九龙殿《二十四孝》浮雕
  法雨寺九龙殿前的月台,有二十四块青石栏板,是明代刻的二十四孝故事浮雕。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人知,是中华民族敬老养亲的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当年建造法雨寺的高僧,一定是想“以孝言慈”,把儒家的孝道同佛教的慈悲融合起来,然后鼓励信徒把对父母的孝道扩及到一切众生,从而达到佛教徒的最高境界:生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人人都做观世音。
  7、印光大师与普陀山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曾引起儒家士大夫的强烈抵制,认为出家为不孝,出世为不忠。历代高僧为了弥合儒家同佛教的*******,做了许多融合儒佛教义的工作。在普陀山法雨寺修持了37年的一代高僧印光大师,就是一位致力于弘扬净土宗并融合儒佛的大德。法雨寺的印光大师纪念堂正在翻修,这里曾经是印光大师静修的地方。印光大师“以孝言慈,以戒为孝”,他把儒家对自己亲生父母的孝遍及到四生六道,扩及到无始无终。他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而且,按照佛教生死轮回的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无始无终轮回的,所以我只能认为六道众生都可能是我的父母。“杀而食之,即杀我父母。”印光大师特别看重人的本义。他说“人之德能,大端有四。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人者,任也;力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人之义,大矣哉!”印光大师把儒家对孝的定义、对人的定义,从范围和时间上都进行了扩充,使其从一种相对的有限的伦理责任变成为一种绝对的无限的宗教信仰。持戒就是持孝,成佛就是*****。印光大师在普陀山的证悟,从佛教义理的根本上,完成了中国佛教向人本主义的复归。
  事实上,普陀山就是一处将佛教从虚无缥缈的来世引向人间的圣地。近代高倡“人间佛教”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就是在普陀山闭关时悟到佛教必须走向人间才能光大复兴这一道理的。他有这样四句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普陀山福泉庵出家的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大师,继承太虚遗志,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这些闪烁着人本主义光芒的佛教改革新思想之所以能在普陀山产生,是不是与观世音这位最具有人情味,且与娑婆众生因缘特深的菩萨有关呢?

 
 
 
前五篇文章

玄奘的生平事迹及中外交通史上地位

试论九华山佛教与茶叶的互动作用

佛教与茶文化

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东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观世音灵验故事杂谈

 

后五篇文章

法幢和尚传略

吴富合:古寺

河南佛教学院主体寺院暨文化景区规划理念

从佛教文化看桐柏山旅游

南京毗卢寺历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