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历时十三年游历三十国 法显才是印度取经第一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到东汉末年才开始流行,迅速传播,为社会各阶层接受,甚至被奉为国教。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大发展的时代,也正因为此,佛教某些上层僧侣仗势为富不仁。一个叫法显的和尚认为这些丑恶现象是因为中国的佛教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只有从天竺(古印度)寻取佛教的戒律,才能匡正佛教界的不端行为。于是他决定到印度取经。
  古时交通十分不便,要横穿一个国家尚有困难。更何况是翻山越岭到其它国家。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法显。公元399年春天,65岁的法显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印度,同行还有十人。花了一个多月零五天,抵达了沙漠南缘的佛教中心于阗国,这时剩下七个人。法显他们停留了三个月,参加当地的佛教活动;随后历时两个多月才得以翻越“冬夏有雪”、“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的葱岭,进入了北印度境内。
  法显一行在北印度地区逗留了数月,寻访佛教名胜,参拜佛祖遗迹,然后动身翻越小雪山(阿富汗的苏纳曼山)南下。同行者有的返回了中国,有的选择他往,此时只剩法显、慧景和道整三人。后来慧景死去。法显、道整二人后进入中天竺境,在此周游四年多。当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释迦牟尼生前说法时间长达25年的舍卫城祗洹精舍,当地的僧人惊叹:“我等诸师和尚相承已来,未见汉道人来到此也。” 
  法显和道整抵达佛教极其兴盛的达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后,花了三年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律,并收集了相关佛教经典。这时道整决定居留此地不再回国。法显则一心想将戒律传回中国,便一个人继续旅行,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又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写经、画(佛)像两年。  
  法显于公元409年离开多摩梨,搭乘商舶,纵渡孟加拉湾,来到了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他在王城的无畏山精舍访得《弥沙塞律》、《长阿舍》、《杂阿含》以及《杂藏》等四部经典。此时,法显身入异城已12年,经常思念祖国,同伴“或留或亡,今日顾影唯己”,心中无限悲伤,一次他在无畏山精舍看到商人以一个中国产的白绢扇供佛,“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法显完成取经求法的使命后,公元411年搭乘商船归国。船行不久,即遇暴风,在海上漂流了九十天,到了南海的耶提婆(今印度尼西亚),在此住了五个月后转乘另一条商船向广州进发,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风,船失方向,随风飘流。两个多月后,在粮水将尽之时终于抵岸。法显上岸遇见两位猎人,方知此处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今山东省即墨县)。
  长广郡太守李嶷听到法显从海外取经归来的消息,立即亲自赶往岸边迎接,此时已为公元412年夏天。法显65岁出游,13年间游历了近三十个国家,回到中国时已经78岁高龄。在这13年中,法显经历了平原、沙漠、雪山、高原、河流大海和各个气候带;经历了同伴的离去和死亡;自己也多次在死亡线上挣扎,他在晚年回顾也后怕不已——“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  
  法显于413年南下赴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他在道场寺从事佛经的翻译。在一生最后的七年时间里,法显一共译出了佛经六部,其中的《摩诃僧祗众律》为佛教五大戒律之一。同时,他又写成了记述自己经历的《佛国记》,其中保留了大量中亚和印度的珍贵史料。

 
 
 
前五篇文章

南朝高僧保志和尚

两种开发心灵的方法

佛教六和敬与企业团队建设

中国灭佛、灭教的历史教训

这是世界佛教历史的转折-贺世界佛教论坛大会召开

 

后五篇文章

玄奘的四川之行

初衷如故 译作斐然——记任杰老师生平事迹

佛教的教学艺术

峨眉山寺庙建筑

寺庙与佛塔的国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