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后话钟
钟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大凡都含有这样一个篇章,就是“钟文化”。而中国的钟文化具有特殊的魅力,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辉煌的科技成就,而且显示了中国人的非凡智慧。 关于最早的钟,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在陕西境内出土的一件陶钟为起始,年代为原始社会,距今约有5000年之久。在那时,我们的先民就制作出了陶铃,以在劳作之余来自娱自乐。随后又出现了铜铃,人们把这些铜铃悬于牲畜的脖子上,以增加劳作的乐趣,同时也便于看管和寻找。据悉,当时的陶钟就是由陶铃发展而来。 在商代,出现了手执的铜铙,单个的打击乐器,后来逐渐发展成大小不同、成组的编铙。周朝初期,出现了挂在架上的编钟,开始的编钟是由编铃发展来的,钟与铃都是用于发声的,它们最大的区别是:铃是体内悬舌,内击发声;而钟则是外击发声。编钟的出现,从而迅速推动了这种乐器的进步。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了周朝中期,编钟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一种礼乐器,在文化、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后来随着“礼崩乐坏”,使得制作复杂、价格昂贵的编钟在战国后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两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寺院大量出现。为了集僧聚众,钟就被请进了寺院,随后便有了佛教的法器———梵钟。自此,梵钟与寺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后来就有了“有寺必有钟,无钟即无寺”的说法。随着寺院的增多,作为法器的佛事钟也越来越多,成为中国古钟的主流了。相传南朝时期,京城近五百寺,寺寺有钟。以后,朝钟、更钟等就逐步多了起来。 关于梵钟的起源,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证明:中国梵钟受到佛塔所悬铜铃的影响,最晚不迟于南北朝时期,已改做圆形,成为所谓的梵钟了。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南北朝时,中国已有了截面为圆形的梵钟。 至于我国何时引钟磬入佛寺,尽管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对史料的分析中仍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四中有“《钟磬贫乏经》一卷,抄《出曜经》”的著录。《出曜经》是姚秦时凉州竺佛念译,由此可知我国佛事用钟磬不迟于公元五世纪初。我国有钟磬明确的记录,是五世纪末齐竟陵文宣王造铁磬布施(《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和六世纪初梁昭明太子为母造慈觉寺于东宫掘得古钟以施寺(《艺文类聚》卷七十七梁简文帝〈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 以上是梵钟的出现和进入寺院的起始年代。那么梵钟的形制又是如何演变的呢?据孙机《中国梵钟》(《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1期)载:“中国梵钟的造型既吸取了印度铜铃的因素,也取法于中国的古乐钟。”这一观点说的很正确。到了唐代,梵钟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无论南方和北方,梵钟都大量出现,并且铸造精美、造型独特。此后的宋、辽、元、明、清等各个朝代,梵钟更是遍及大江南北,形成了寺院道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钟的造型与铭文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南北方梵钟的造型有所不同,所有梵钟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中国古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钟的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从使用材料上看,大致分为铜钟和铁钟,不过也有其他材料的,只是较少而已。不管什么材料的钟,一般都由钟纽、钟肩、钟腰、钟身(钟体)、钟裙和钟唇等几个部分组成。 从形体上分类,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圆形钟,这类钟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如朝钟、更钟、佛事钟等属于此类,西方的教堂钟也属此类。另一类是扁形钟,其横截面为两段圆弧,似两片瓦合成,也称瓦型钟,中国古乐钟属于此类。 钟声深沉、洪亮、绵长,才能震撼人心。形大体重的钟基频低,储能大,使钟声深沉绵长。钟声的强弱清浊,是与钟体的大小、形体、厚薄等有关。用加入锡的青铜制钟比黄铜和铁制钟声音清脆。钟的下部和钟唇加厚外张,使声音向外辐射能力强,就会使钟声洪亮。所以,大凡具有宗教感染力的佛事钟的钟声,都是由形大体重、钟唇厚而外张的青铜钟发出的。 钟的铭文多种多样,但总的可以归纳为三类。 其一为记事类,一般都是记载寺院修建的时间、经过或有关铸钟的情况。如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珍藏的“善缘庵佛钟”,上面刻有这样的铭文:“洪钟叩响,阳律协均,扬三宝之清音,振大千之觉路。弟子皇十五子胤愈建立精舍,御题‘善缘庵’。祝帝道之遐昌,庆皇图之巩固。经营既竣,钟遽初成。宝篆香飘,具韵与晨钟共徹;祇林鸟静,金声偕暮鼓俱清。要是勒名,碑存永久。时大清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已亥穀旦。”此钟始置在“善缘庵”,捐资铸钟者是康熙皇帝十五子胤愈。有不少钟还刻有为铸钟施资者的功德芳名。 其二为供奉类,这类铭文所记内容一般都是佛号、佛经和咒语等,佛号一般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在北京红螺寺一铜钟上还铸有:“西方广目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的字样,此四方天王号称“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佛经一般以《妙法莲华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为多见,咒语一般以《祈福吉祥咒》、《大悲心陀罗尼咒》、《佛说消灾吉祥神咒》等为多见。其目的是为了通过习经念佛得到诸佛和菩萨的护佑与赐福,并希求积累功德。把佛经咒语刻在钟上,钟声一响,字字皆音,即诵读佛经、咒语一遍,那就种下了善因,种下了功德。明成祖在《佛曲名经·御制感应序》中说:“有得闻一如来名号者,能执持讽诵,欢喜信乐,可却生死罪,或十劫二十劫,以至百劫亿万劫者。夫以称诵一佛名号,其功德尚不可量,而况乎称诵百千万佛及无量诸尊菩萨名号,则功德之大,又乌可量哉。” 《增一阿含经》也云:“若打钟愿一切恶道并皆停止,得除五百亿劫生死罪……。” 其三是祈福祝愿类,这类铭文都有具体明确的祈愿,都是为了祈求某一件事而铸的,而属这类铭文的钟多为老百姓所铸。如广西贺州有一口钟,上面的铭文是:“本管太祖二衙爷永远供奉,三读应用,祈保九忿各家男女平安,五谷牛猪兴旺,福有所归。” 另外也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国泰民安、法轮常转”等字样。总之,这些钟都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一种愿望。 在安徽合肥明教寺有一口钟,上面铭文写道:“上祝当今皇帝大统乾坤,下祈仕路诸侯高增禄位;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五风十雨免遭饥馑之年,南亩东郊俱沾尧舜之日;干戈永息,战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飞禽走兽罗网不逢,浪子贾商早还乡井;无边世界地久天长,远近檀那增延福寿;山门镇净,佛法常兴,土地龙神,安僧护法……历代先亡同登彼岸。”真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所不提,充分体现了铸钟人的美好愿望和普度众生的博大胸怀。 梵钟的图案也丰富多彩,醒人眼目。早期图案多为青龙、白虎、朱雀等,到了晚期时,则多用写实的龙纹、仙鹤、佛像、花草、莲珠和江崖等图案。有的钟裙上布有“八卦”符号,八耳波状口上布有钟月。至于钟月,有一个的,两个的,四个的和八个的,也有一个都没有的。 撞钟规则和意义 梵钟的产生是佛教东来、寺院兴起的产物。梵钟就是佛钟,顾名思义是供寺院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所以,不同用途则敲不同的钟。但敲钟的讲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规则与“九”有关,因为在我国古代,认为“九”具有极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极致。 佛事钟是用于祈祷、感化、超度众生。僧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至于大钟为何要定为108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格致镜原》引《绀珠》云:“凡撞钟一百零八声以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之数。” 合为108,其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这表明在农耕社会里,人们希望通过佛来保佑丰衣足食。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敲一百零八下便能解除忧愁。敲钟偈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所以,念经或诵咒一百零八遍,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颗,就连菩萨也是一百零八尊,这些都是为了消除人们的烦恼而达到极好、吉祥之意。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佛教上称为“百八钟”。一般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称为晨钟暮鼓,以警觉修行人要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一般的游人、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钟三下,至于为何要撞三下?据说撞钟三下,分别代表福、禄、寿。这里的福指的就是福喜临门,禄指的就是高官厚禄,寿指的就是延年益寿。所以凡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大都要撞钟三下,以祈身体健康、福禄呈祥、烦恼消除、善根增长。 钟声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和美的享受。一直到现在,大凡喜庆盛典,新春佳节,那悠扬的钟声仍在喧闹的都市上空回响,这钟声象征着和平、吉祥、振兴、奋进! 钟,平稳庄重,端庄安祥,千百年来作为中国寺院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器,一般都高悬在大殿或钟楼的梁上。在撞击时,声音纯厚绵长,圆润洪亮……(信息来源:《法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