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语所有道光十五年修,同治七年年刻的《福建通志》一部,我以为这是道光十五年修的,所以没有去查他。 今天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的陈汉光先生告诉我说,他曾查过这部《通志》,他记得其中“职官”诸卷载有道光十五年以后的官,直到光绪晚年为止。我依他的指示,去借出家部同治七年(1868)刻的《福建通志》来查勘道光十八年以下的永春州、泉州府、漳州府、福宁府,一州三府的知州知府的姓名。我查得: 永春州知府(《通志》百十八) 沈汝澣,南昌监生,道光十六年任。 按民国十六修的《永春县志》,汝瀚之后尚有 张锡纯,道光十九年署。 章复旦,道光十九年任。 泉州府各知府(《通志》百十一) 黄德峻,高要人,道光壬午进士,道光二十年任。 徐 耀,宛平人,道光癸巳进士,道光廿七年任。 漳州府知府(《通志》百十一) 赵 镛,南丰人,道光丙戍进士,道光二十年任。(适按,据光绪三年修的《漳州府志》,“赵镛二十四年再任”。) 王用宾,怀宁人,道光丙戍进士,道光二十五年任。 方宝庆,桐城人,道光丙戍进士,道光二十六的任。 福宁府知府(《通志》百十六) 庄受祺,阳湖人,道光庚子进士,道光二十七年任。这都可以证明《虚云和尚的谱》初版的下列各项记载便虚假的了: (1)道光戊戍己亥间(十八、十九年)任永春州知州。 (2)翌年(道光二十年)父擢泉州府知府。 (3)道光二十四年,……予父调任漳州府知府。 (4)道光二十七年,……予父调任福宁府知府。 以上四条,全是假话。 在《虚云年谱》的修改三版里,第(1)条改为“戊戍己酉间,佐治永春州事”;第(2)条改为“翌年,父调佐泉州府”。又原版第四十九页有“父玉堂为福建泉州太守”,三版改“太守”为“二守”。第(3)(4)条,三版全删去了,只在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十岁”之下加了一句“以上六年在漳州福宁”。 永春州的“州同”,《通志》列有 陈敬思,天津举人,道光八年任。 陈成芳,长宁举人,道光十九年任。 《永春县志》与《通志》全同。 永春州的“吏目”。《通志》与《县志》也全同; 金 错,丰城人,道光十一年任。 章 忠,山阴监生,道光二十年任。 泉州府的“同知”,《通志》也有详表: 蒋 镛,黄梅县人,嘉庆壬戍进士,道光十七年任。 顾教忠,吴县监生,道光二十年任。 霍明高,泌水监生,道光廿三年任。 况且《通志》卷百十一明说泉州府的“同知”在康熙廿五年后就移驻厦门了。“泉州二守”的孩子决不会生在“泉州府署”的。然而《虚云年谱》的原版与三版都说:“予诞生于泉州府署。”这也是假话。 漳州府的海防同知,《通志》只记到道光十六年。《漳州府志》记的是梁源(廿四年任)、董正官(廿六年任)、章熙(廿八年任)三人。 福宁原是州,有“州同知”,雍正十二年改府后改为“通判”,乾隆四十八年改移“泉州蚶江通判”(《通志》百十六)。故福宁府在道光时是没有“二守”的。 总而言之,永春州、泉州府、漳州府、福宁府,都没有“二守”萧玉堂。《虚云年谱》的修改三版的“佐治”的“二守”萧玉堂也是虚假的。 1959,12,12夜 (原载1960年1月台北《台湾风物》第10卷第10期, 又载1960年1月12日台北《中央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