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九华山湛若水甘泉书院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九华山湛若水甘泉书院考
  明朝中叶,理学之风盛行,大家有“南王北湛”之称,即王阳明、湛若水。两人先后来九华山讲学,在山上分别建有书院,对池州学风影响深远。
  一、若水其人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又号甘泉,40岁定名为若水。广东增城人。拜名儒陈白沙为师,深得赏识,后成为白沙学说衣钵传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参加会试,中进士第二名,先后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侍读。正好进士王阳明(1472-1528),在史馆讲学,二人交往甚密,相与倡道京师。嘉靖三年(1524年),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官至吏、礼、兵三部尚书,深得世宗倚重与信任。他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
  湛若水除长期担任官职外,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馆谷”的书院竟达28所,从他的家乡到南京、广州、南海、扬州、池州、徽州、增城,遍布半个中国。一生致力于讲授理学,尤其是不遗余力地传播白沙学说。他在讲学中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并在弘扬白沙学说时有所创新,终于自成理学一大门派,被誉为“甘泉之学”。时人将他的理学与另一大儒王阳明创建的“浙学”并称为“王湛之学”,二人分执明代中叶理学之牛耳。
  嘉靖十九年(1540年)五月,他获准退休,75岁归故里,仍全力以赴教育事业,90岁时还让人抬着棺材出门讲学。他的影响遍及全国各地,其门徒达4千余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二十日在广州病逝。有著作《湛甘泉先生文集》、《泉翁大全》等行于世。
  二、甘泉书院
  据《九华山志》吕柟《甘泉书院记》载:“嘉靖乙酉(1525年),青阳生江学曾、施宗道,来南都,受学于吾甘泉先生”,与甘泉先生谈及九华山风光,“先生飘然有往之意”。江施二人当即表示:“愿筑书堂,立以候也”。第二年,青阳柯乔,“亦及门受业,勃兴共构之心”。当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特别是第二次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来山上讲学,江施柯三人都曾受业门下。受业于湛,自然会向他提到王阳明讲学的情况。何况王阳明本人也向他说过,甘泉在《述九华》一诗中写道:“曾见阳明说九华,千重山锁万重霞”。第三年,邑尹祝增,北觐而还,拜见甘泉,亦有意支持。
  于是,江施二人回青阳,遍选九华之妙,最后,定在化城寺东,摩空岭下,伏虎洞西南,准备营建书堂。但此处原有一小庵,不好处理,告知知县祝增,知县下令将小庵废除。施宗道认为:“经营出于民力,于义则弗堪。创建举于公家,其事则难久”。便要个人出巨资,以董其务,祝增也捐俸,以赞其能。但好事多磨,遇到阻力;不久,甘泉先生又升迁。虽公务繁忙,无暇顾及,但先生心中犹拳拳不忘九华,曾两次派学生来山联系落实此事,可惜进展不大。甘泉在《送周克道吕汝德入九华兼寄先在山诸君》序里写道:“九华山甘泉书院,盖为甘泉子他时退藏之地也。青阳尹祝君增与庠诸生江生学曾、施生宗道成之,而太学生李君呈祥亦与经营焉。周纪善冲、尹生唐先往居之。今乡进士周生孚先、吕生怀送予至彭城而还,亦浩然以往”。且在诗中告诫:“神物贵变化,九仞安可停”。
  直到公元1534年春,提学闻人君同巡按虞君游九华山,共奠于王阳明祠,于是池州侯太守,乘机向他们禀报了甘泉先生欲来九华之事。“二君乃相基于化城寺之东,命侯守构讲堂斋舍,曰:甘泉书院。而同知任君柱,遂捐金买田,计二十亩,以为书院资”。于是,事情办得异常顺利,甘泉书院很快便落成了。从最初的梦想到最终的实现,从民间出资到官方出面,书院建成,历时九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清楚。
  查《泉翁大全》卷之十二《九华山甘泉书院讲章》,得知江学曾在书院落成后,去告于甘泉先生,说“先生且未遂往,必先得先生教言以往莅之,则俨若先生之临也”。于是湛若水“乃取《论语》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章为讲义,以授江生,将刻石以归,昭示来学云”。其文后落款时间是嘉靖乙未(1535年)六月十四日。这块碑现在九华山已不知下落。
  有人认为“后来湛若水母亲去世,湛即离京去职三年,赴九华讲学。”经查年谱发现,此说不确。因为其母陈夫人是正德十年乙亥(1515年)正月卅日卒于京师。甘泉扶柩南回,归葬其母于增城之荷塘山。王阳明还为书了《湛贤母之墓》碑。
  三、若水游踪
  湛若水上九华山的具体时间与游踪,《九华山志》等书无记载。甚至,有论文误为嘉靖丙午(1546)八月。
  据《泉翁大全》卷之十二《九华山中华书堂讲章(有序)》序云:“嘉靖丙申八月二十三日,予携扬、浙、广、福、徽、宁、太、池诸生、沈生珠等游九华山。至,止於侍御闻人子、虞子、池阳前太守侯子,今太守陆子、贰守任子所作之书院焉”。可知他是在1536年8月23日到达九华山,并落脚于甘泉书堂。太守陆冈,同前御史柯乔,乡进士江子、施子,三学教授、司训,与诸生,也都在书院迎候,欲听先生开讲。于是,乃取《论语》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章,略为提掇其大义奥旨,给大家作了精彩演讲。怕众人还不明白,写出文字讲义,使人传诵。
  在他写给池阳高士李古源的《神交亭记》中,也有明确的时间记载:“嘉靖丙申八月,甘泉子过池阳,登九华之山,古源子出迓焉”。
  因此,湛若水上九华山的准确时间:1536年8月23日,应该确凿无疑了。时年71岁,任吏部尚书。
  在九华山期间,若水先后游化城寺、访阳明书院、登金地藏塔、观龙池、览无相寺心期亭,皆有诗为证。但他写诗脱离不了他的理学思想,而诗一涉理路,便不足观了。
  其中这几首比较晓畅,或可一读,如《访阳明书院》:“不见高人新建公,旧游脚迹已成空;当时吟弄人何在?明月清风只自同”。如《望九华》:“多年梦与九华通,到眼山山似梦中;已见九华同面目,九华疑与此心同”。如《将入九华》:“九山翠色入云齐,一角青天为尔低;即欲拨云问天路,云深天路恐无蹊”。(大全一书作“九山翠色”,一般书皆为“九华翠色”。)
  湛若水因九华山而留下的,有案可查的文章共三篇,诗歌十一、二首。与王阳明吟咏九华山的诗赋五十余首相比是少了,但湛在山盘桓的时间没有王长久。有意思的是阳明的青阳籍学生,后又归于甘泉门下,也没有门户之见。
  并且与贵池李呈祥,还留下一段神交故事:
  李呈祥家住古源,自幼好学。谒王阳明于江西,辨析同异,深契良知之旨。回来后转授门徒,入室弟子有柯乔、丁旦等人。李呈祥久慕湛甘泉,嘉靖丙申(1536年)八月,湛甘泉过池阳,登九华山,李呈祥出门相迎。两人相交甚契,“而欢若平生交焉,若鱼水不足也。”又谓此前两人未尝识面,而相互仰慕,是为神交。李呈祥向甘泉执弟子礼,并筑神交亭以为纪念,湛甘泉为之作《神交亭记》,详述其事。
  甘泉对李的评价很高,嘉靖《池州府志》卷九记湛甘泉的《六字诀》:“甘泉子曰:‘可以与吾随处体认天理之学者,其古源李子乎!夫随处体认天理,此吾心学六字诀也,千圣千言之会也,尽之矣。苟能终日终身而致力焉,直上达天德无声无臭焉,至矣。李子其勖之哉,是在李子。’”
  四、书院遗址
  据《九华山志》卷六甘泉祠条记载:“在化城寺东,中峰之下,湛甘泉若水曾游此。嘉靖十三年,督学闻人诠,知府侯缄,同知任柱建,寻废。万历五年,知县苏万民重建。前有石刻甘泉二字”。
  甘泉书院距离山门不远,在由祗园寺旁上观音洞、老虎洞、棋盘石的石道边。今我有缘来甘泉书院考查,发现书院遗址上已是一片绿油油的茶园。该地倚山面溪,崇山峻岭环峙两翼,四周松木森森。相传书院有讲堂、书斋等三进房舍。明末书院失修,清咸丰年间又遭战火。我看到遗址入口有个驮碑的石龟底座还在,不晓得是否是当年的遗物。石龟上侧有一依山巨石,上刻“甘泉石”三个大字(而不是别人说的二个字),字体雄浑有力,前两字大,后一字较小,该是若水手书。甘泉书院前后存在了三百三、四十年,现在只有石龟与石刻尚在,其余皆荡然无存。甘泉书院和阳明书院一样,在当事人去世后,皆改名为祠。
  现在,在遗址上首建有 “甘泉茅蓬”,小小的两间,果道法师于此清修,他欲重修甘泉禅寺并恢复甘泉书院。此宏愿有一天得以实现,将功德无量!
  2007年8月6日0点40分
  注:本文主要参考《泉翁大全》与《九华山志》二书

 
 
 
前五篇文章

九华山目前公开供奉的肉身菩萨

九华山高僧与宗门

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色之我见(连载待续)

九华山佛教的一般特色

 

后五篇文章

九华山自然环境

九华山最早的佛史珍贵文献—唐费冠卿的《九华山化成寺记》

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意蕴

王阳明两游九华山

中国邮票上的九华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