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采风:繁峙县岩山寺壁画 |
 
岩山寺原名灵岩寺,位于繁峙县城东南40公里的天岩山天岩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壁画为古代壁画中的珍品,与永乐宫壁画齐名。 岩山寺坐北面南,东西宽约100米,南北深约80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寺内正殿已毁,现存文殊殿、伽蓝殿、地藏殿、马王殿等建筑;东侧钟楼,上悬铁钟下设门洞,为寺之旁门;另外还有碑刻11通,石雕香炉4个,柱础、经幢等。据寺内碑刻记载,岩山寺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其后,元、明、清、民国均有不同程度修葺;现存建筑除文殊殿为金代原物,其余均为明清所建。 文殊殿又名南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筒板瓦,虽经补葺仍保留着金代琉璃剪边和彩釉套兽残件;檐下一圈斗拱,用以连接外檐并承托梁架荷载;殿前明间设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殿宇采用减柱造法,仅有四根内柱,空间宽敞;殿中砖砌佛坛上有文殊骑狮、水月观音、天王、胁侍等8尊彩塑,皆为金代原物。文殊殿内四面砖墙上,现存壁画98.1平方米,乃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内容以佛教经传故事为主,完工于金大定七年(1167)。 这组壁画的内容十分丰富,西壁为释迦牟尼生平;东壁为须门提太子割肉孝敬父母;北壁绘一组塔院和500商人航海遇难经罗刹女营救故事;南壁则是楼台殿阁及供养人像。壁画为宫廷画师所绘,技法自然高超,宫殿、楼阁、酒肆、磨坊及旗仗车辆等铺排有致,着色浑厚;帝王、文臣、武将、嫔妃、宫女及小农工商等人物各具形态,栩栩如生;可以说是宋、金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繁峙县岩山寺壁画,不仅是重要的文物古迹,而且是研究宋、金两朝社会、宗教、美术、建筑的珍贵资料。它与芮城县永乐宫壁画,一道被称为山西寺观壁画中的“双壁”。(来源:太原晚报;张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