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古刹吉祥寺考证 |
 
昌国古刹吉祥寺考证 定海马岙与小沙交界有一座“寺岭”。岭的得名,由来于一座千年古刹——吉祥寺。吉祥寺就座落于寺岭西北连绵群山——“九峰山”下。因此寺院古时称为“九峰山吉祥寺”。在宋代,吉祥寺是昌国县(今舟山全境)境内最大的丛林(因寺院多藏于幽静林地之中,又比喻僧众和合居住一处,犹如树木聚集之丛林,故称为丛林)。 南宋宝庆年间编纂的《昌国县志》记载:“九峰山吉祥院,(在)县北六十里,唐开元中(713-741),高僧惠超居是山香柏岩,草衣木食,遂开此山。其岩高峻不可到,时闻钟罄声而已。”九峰山香柏岩人迹罕至,但凭惠超的精苦戒行和禅修开创了该寺。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也就是吴越王统治时期,浙江佛教发展较快,寺院也有了正式的名称“崇福院”。从惠超开山到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真公大悲和尚住持,经历了十三代住持。元《至正四明续志》记载:真公诵咒非常灵验,以致昌国乡民纷至踏来,信向归敬。当时舟山群岛隶属于明州鄞县,鄞县县尉丁渐听闻真公大名后,在九峰山麓施舍地基,并出资建造庵舍,延请真公大悲和尚迁居新舍,以便利乡民祈祷。庆历元年(1041),僧文珍继承真公事业,丁县尉也将此寺院报政府登记。治平元年(1064),朝廷正式赐名“吉祥院”。自此以后,寺院规模日益扩大。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中有这样描述吉祥寺的胜况:“(吉祥寺)层观杰阁,金碧辉煌,茂林修竹,荫荟蒙密,为一方名刹,咸谓之‘小天童’。” 宋元时期,全国各地轮藏兴造十分盛行,宋熙宁年间(1068-1077),吉祥院开始兴建轮藏,从目前国内遗留实物看,大型轮藏为一座可以转动的八角形筒状,里面装盛着佛教经典总集——《大藏经》,小型轮藏与现在西藏的转经筒相似,装盛的经书相对少些。传说轮藏是由南朝梁武帝时期的菩萨居士傅翕(民间称为傅大士,今浙江义乌人)所创制,其创制本意是悯念当时民间佛教信众文化水平低认字不多,且无暇念诵经文,为此广开方便之门,只要信众虔诚转动轮藏,可为生者消灾免难,为亡人祈福超度,方便民众祈福。据记载:吉祥寺的轮藏非常灵验,昌国县百姓有祷必归,因此香火十分兴旺。 普陀山历代山志均记载:绍兴七年(1137),高僧自得慧晖住持普陀山宝陀观音寺(今普济寺),不久又住持昌国之万寿院(今定海白泉万寿寺)和吉祥院。在佛教史书《五灯会元》、《释氏稽古略》等中记述:绍兴十八年(1148),自得慧晖禅师离任吉祥院,明州郡守莫将请法宁禅师住持。此前,法宁禅师(山东日照马耆山人,人称马耆禅师)驻庵马秦山(今朱家尖)青山保宁院(宝陀寺下院,又称碧云庵)。在保宁院旁,住着遭奸相秦桧迫害,从福州老家逃到马秦山避难隐迹的给事中(官职名)黄龟年。黄龟年与法宁禅师以诗词唱和,十分友好。法宁住持吉祥院后,黄龟年也随同前往,并将自己珍藏的辟支佛牙捐献出来。这枚辟支佛牙舍利长四寸宽一寸,经常会发出五色之光,信众叹为神奇。法宁禅师为此专门建造大阁以供奉保藏这枚辟支佛牙舍利,并将舍利来历、种种神异事迹及建阁因缘撰文刻石。经历唐、宋历代住持高僧的经营,九峰山吉祥院成为远近闻名的道场。县令王存之(1160-1165任昌国令)撰写《普慈禅院新丰庄开请涂田记》中有:“县内有普慈禅院,依山瞰海,实东晋韶禅师道场,缁徒过海,礼宝陀(即今普陀山普济寺)、游九峰(即九峰山吉祥院)、万寿(即今白泉万寿寺)必驻锡焉。”的记述,可见其规模之大。舟山第一部地方志——《昌国志》(南宋绍熙间编,今佚)的编纂者、昌国县令王阮(1188-1189任)曾到吉祥寺附近乡村劝农,在其著作《义丰集》中就有一首《劝农题吉祥寺》的诗。其诗曰: 傍石寻幽径,穷源得梵城。 潮声四面合,山色一团清。 农舍巡门劝,僧烦倒屣迎。 明年吾更健,来此伴中耕。 诗中描述了吉祥寺周边的清幽胜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此地的留恋之意。嘉熙三年(1239),昌国籍参知政事(丞相)余天锡,向朝廷申请“显忠崇孝”的匾额赐给吉祥院,以表旌扬。至南宋末年的宝庆年间,吉祥院僧众日多,拥有田产1560亩,山3779亩,规模绝胜境内其它寺院。 至元代,舟山人口倍增,经济发达,建制也从县升至为州。由于元代帝王将相崇信佛教,全国各地佛教兴盛。据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昌国州判官冯福京编纂的《昌国州图志》和王元恭编纂的《至正四明志》记载:小沙在元代属富都乡管辖,当时有个十分文雅的名字——“锦沙”。吉祥院在元朝时,也从“院”改称为“寺”。从吉祥寺到州城(今定海城关)的交通在元代有了较大改善,由宋时的60里缩短为30里。当时普陀山宝陀寺已闻名全国,成为继五台、峨眉之后的天下三大道场之一。元朝昌国州将祝圣道场设在城池北隅的普慈寺(今定海烈士陵园,始建于东晋),以统一管理全州诸刹。因此吉祥寺在全境寺院中的规模和地位次于普陀山,普慈寺虽为祝圣道场,但规模与吉祥寺相比可能要小一些。说翁净怡禅师是位高僧,其住持吉祥寺后,安处徒众,大振宗风,吉祥寺的名气,一直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元贞二年(1296),元成宗特颁圣旨,赐币护持吉祥寺。大德元年(1297),净怡禅师利用朝廷的赐币,可能再筹集点资金,将多年失修、拥挤狭隘的选佛堂(选佛堂就是禅宗寺院里禅堂的别称,僧众在此参禅,就好象在学习和考试,如果能明心见性,开悟成佛,达到心空境界,称之谓 “心空及第”,犹如科举考试的“状元及第”一般)进行了重建。为记述说翁禅师主持修建的盛况,当时任昌国州判,与净怡禅师交谊甚厚的冯福京专门为之撰写了一篇《选佛堂记》,这篇文章目前还完整地保留在《大德昌国州图志》和之后光绪年间编纂的《定海厅志》中。从文记的内容和思想可以看出,冯福京是一个贯通儒佛的饱学官员。到冯福京编纂《大德昌国州图志》止,吉祥寺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田产达4514亩,地616亩,山7342亩,僧人逾千,规模空前。 在《愚庵智及禅师语录》中有一卷为住持杭州净慈报恩禅寺的语录,其中有《请昌国吉祥亨子元充首座》的法语。 上堂:临济建立黄檗宗旨,普化尽力成褫无端。仰山道:“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山僧昔年承乏海山,子元横身辅佐。兹者备员宕寺,又荷分座说法,却不似仰山道“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也。”谛观佛祖各各出兴,随方化导,莫不全宾全主,全主全宾,大用齐彰大机普应,流通正法眼藏,显示涅槃妙心,直得云行雨施,水到渠成。还他过量人,堪任过量事。卓拄杖:“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这段法语是子元禅师充任首座和尚仪式时愚庵智及禅师所说,从上法语可以看出子元禅师在愚庵智及长老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和普慈禅寺时曾辅佐过愚庵智及禅师,愚庵智及禅师去杭州净慈寺住持,子元禅师在吉祥寺充任职事(或可能为住持),不久为愚庵智及禅师所邀,到杭州净慈寺充任首座和尚(又称第一座,其地位次于方丈,主要负责禅堂僧众的禅坐和开示,解决僧众修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明朝初年,寿岩智昌禅师(?-1378年)住持吉祥寺。智昌别号友幻,黄岩陈氏子,曾历参枯木秀、玉溪岷、笑隐欣、无见睹、孚中信诸大德,后出世大梅保福,开堂玉溪拈香。洪武五年(1372)主吉祥寺,洪武七年(1374),移往天童寺住持,在洪武十年明太祖诏见的浙江高僧中,就有寿岩智昌禅师(见康熙《天童寺志》卷三、《增集续传灯录》卷五)。与此同时,信国公汤和来舟山视察,因兰秀乡民争斗,杀死了他的部将以及其他原因,回京都金陵(今南京)后,汤和向朱元璋提出实行海禁政策,沿海片板不许入海。这项政策建议得到了明太祖的同意。洪武十九年(1386),舟山诸岛居民迁入内地。迁移之际,小沙乡民王国祚到金陵向太祖陈述舟山不可废的理由,提出保留舟山居民的请求,经太祖允准,得以保留舟山本岛500户居民,使舟山免成荒废之地。后人为纪念为民请命的布衣王国祚,在小沙兴建了“复翁堂”(翁,即翁山的简称,翁山为舟山本岛的古称)。在向太祖陈述的这件事上,王国祚极有可能得到与吉祥寺僧结交的士大夫引见。 舟山群岛海禁后,小沙附近岛屿居民尽迁,本岛居民又大幅度减少,象吉祥寺如此规模巨大的寺院于海禁当年(明洪武十九年)迁徙于慈溪县车厩,同时引出了寺院的后身——石佛庵。明天启《舟山志》中记载:石佛庵,在城北三十里外,上有香柏岩,左有花粉山,旧名吉祥寺,明洪武十九年,徙寺于慈溪县车厩,寺仅留一放生池,放生池中央供奉有一尊石雕阿弥陀佛。迁徒前,寺僧圆寂焚化后,都要将骨灰扬于石佛之前,称之谓“接引弥陀”。洪武二十五年(1382),吉祥寺僧法通从慈溪回老寺探望,见石佛浮于水中,遂发心创设小庵,选定山下的大周岭下,将石佛供奉于庵内。天启元年(1621),由于庵舍年久颓废,僧如登又进行了重建。在明代末年,驻守舟山的总戎万邦孚在游历这一片幽静的山水后,曾写了一首《石佛庵》的诗: 石佛丹台古,溪山别里遥。 奇峰插云汉,小榭出烟霄。 禅磬鸣山寺,樵歌渡野桥。 高登仙隐处,啼鸟若相邀。 诗中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风景,从宋朝开始,吉祥寺一直是舟山的一大名胜。在康熙《定海县志》里,“石佛庵”条目下有:大周岭西溪山“曲折海蓬之别洞天”的赞誉。可惜石佛庵在文革时被拆毁。 通过对吉祥寺历史的一番考证后,我按图索骥,兴致勃勃地去寻找它的历史遗迹。在不同的季节,我从小沙一侧和从马岙一侧一共翻越和游历了三次寺岭。顺着长春岭(马岙一侧)经寺岭去小沙,首先进入一道山口,在山口北侧,有一条小溪,清冽的泉水顺流而下,这是一条古老的溪流,溪水千转百绕在这个狭长的山涧回转,而后注入了长春岭水库。山涧两边巍峨的高山之间,有条狭长的耕地,北边山坡下座落着一处小村庄,在看起来十分颓败的村庄里,没几户人家,也少见人烟,但在定海与小沙、马岙间公路未通以前,这个村落却是小沙到城关、本岛东片的一条重要路径。走出村头有一座令人怀旧和回味的古桥。这是一座全部用碎石架起的石拱桥。古石桥的桥底已有石头掉落,桥下有一个大水时冲刷成的小潭,当地人称之为“龙潭”。往南过这座石桥,就是去盐仓、石礁的方向,而去小沙和吉祥寺则不过此桥,折而往东北而行。山道两旁盛开的大片白茶花,上了年纪的古树也随处可见。在这条千百年来人们踩踏的山道上行走,一定能够体验到厚重的历史沧桑。行至半山,路的左边有一座凉亭静静地隐藏在山间。这种凉亭实际上就是一间为路人休憩的房屋,这在浙东山区的山岭间,极其普遍,但对现今的舟山,就属于比较少见的了。在古时,定海的茅岭、西皋岭等地方也建有相似的凉亭。寺岭的凉亭有三面宽厚的围护墙,用大石磊成,用以阻抵风雨保护凉亭。这种形式的凉亭出现得比较早,至少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多数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化身,被封为“泗州大圣”的唐代高僧僧伽大师。 翻过寺岭,随处可见的野生茶树。那散布于山谷中的茶树,我猜一定是千年以前吉祥寺的僧人栽种后繁殖开来的。因为山野中的寺院一向来保持中国佛家特有的农禅传统,僧人种茶、采摘和炒茶都作为修行生活的一部分,禅刹的周边总有大片的茶园。采摘的茶叶经过僧人制作加工后,可以供佛,也是禅堂参禅修行的必备饮品,用以警醒昏沉,将茶之味比之于禅之味,禅宗因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 从寺岭往北远眺,可看见远处的大海和山下的昌门里水库。我去的三次由于干旱,水库都见底。在水库底行走,可以看见原在水面以下的水库东坡上有一处被拆房基的遗迹。房基看起来很结实,全部用黄泥与小石块混合后夯实,极有可能为吉祥寺的一个独立建筑。水库底下,随处可见宋元明清时期散落的生活用瓷碎片,估计在这个地方曾经有很多人生活过,他们很可能是寺院的僧人。水库的东岸有一座新造的小庵——石佛庵,它就是原在大周岭的石佛庵毁后新近迁建的。走下水库大坝,我们从一些村民了解到,吉祥寺的遗址就在水库坝坡的西面。当地有心的居民将大石础(本地人叫石磉子)放在家中保存,据称这些石础是吉祥寺的旧物;一些村民在造房子时也发现过地下有房屋焚烧过的痕迹,说明自己所造房子就是寺院的遗址。遗址旁的引水渠上,我们也看到巨大的石条,极有可能是当时寺院建筑留存下来的。在一处长满翠竹的地方,经当地村民指点,我们找到了寺院的一处殿堂遗址。从当地人处了解到:这个殿基附近曾挖出过很多陶瓷等生活用品,故老相传,寺基肯定就在此一带。因寺院规模宏大,在小沙附近的民间说书先生,以前还有一出《火烧吉祥寺》的书。说书先生将吉祥寺想象成设置了重重机关,并发生种种离奇的故事。这大概是当地民间艺人将明代海禁时期吉祥寺内迁和焚毁的往事,套用古代小说《火烧红莲寺》移植而成。 现今的昌门里水库泄洪的沟渠利用了历史形成的溪涧,从溪涧的宽度可以看出,九峰山一带雨水充沛,水流湍急。沿溪流而下,横跨的有二座古桥。第一座是看起来很结实的石拱桥,经过三次实地辨认,我才将桥栏上刻的“桥栏傅奕秀造”六字辨识出来。再往下走,溪涧上有一条清光绪年间造的平板石桥,桥板南侧有“明桥”和光绪年间修造的时间铭文。走出山脚,直行就到小沙街,一条可通往大周岭去马岙的,原来的石佛庵就在通往马岙的大周岭下的这个路口。从小沙街过去就是古德岭下的竹隐庵,那是民国时期的性谦法师住持的寺院。“竹隐庵”历史上的名称一直为“塔院”,而塔院所处之岭名曰“古德”,想必为吉祥寺古德的塔院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