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龙湾三摩崖石刻 |
 
话说龙湾三摩崖石刻 朱继亮辑 半山摩崖题刻位于今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上河滨龙冈山南坡,为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叔果辞官后在此隐居20余年,营建半山,留迹山崖。王叔果(1516-1588),字育德,号西华,正德十一年(1516年)二月七日出生于永嘉县永嘉场英桥里(今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办事处新城村),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考中进士,历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本司协司署郎中,武选清吏司署郎中,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广东按察副使。著有《永嘉县志》、《半山藏稿》。“华阳洞”三字,在华阳洞上部巨岩上,楷体横书。洞内一方花岗岩底座的青石碑,碑上刻有《山居纪旧》、《辟华阳洞成》二首古诗,均行草、直书,末署“明万历丙戌(1586年)重阳日,西华山人书”。石碑全文:“《山居纪旧》:华阳二王子,曾向此藏修。宦就归来日,相将五十秋。云林双短屐,天地一虚舟。千载兹山胜,还应续旧游。《辟华阳洞成》:烟萝埋古洞,剪辟辣奇观。窈窕连觞咏,优游足考槃。径旁清涧合,松偃翠云团。睠此标题处,灵岩共石刊。明万历丙戌(1586年)重阳日,西华山人书”。碑文收入王叔果《半山藏稿》卷七。“罗阳洞天”四大字,在华阳洞前巨岩上,楷体横书,末署“明嘉靖[ ]子春勒”;又有“修竹厨”、“山高月小”、“云静渊澄”、“催缨”等题刻,均在华阳洞附近岩壁上。《半山草堂诗》大幅摩崖题刻,在华阳洞边一小平坛前峭壁上,题刻面积为高1.20米,宽1.95米,行楷直书,末署“嘉靖辛丑(1541年)……”,已残缺,诗见王叔杲(1517-1600)的《玉介园存稿·半山四韵》。“龙冈”二大字,在华阳洞西隔涧龙冈山背上(今龙冈寺旁),字径0.9×1.24米,行草横书,传为王叔果书写。 第一山摩崖题刻在今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办事处郑宅村东首大路之间的低矮山坡,朝东延伸,此地土质肥厚,植被丰富,人称横山,亦称第一山。这山坡上有一块约4平方米的岩石,在此岩可饱览“美人瀑”峻拔险绝的山势和落差150多米瀑布的风姿(天柱寺)。在这块岩上自右至左横刻有“第一山”三字,右下角直署“米芾书”三字,字体清雄飘逸,刻工精良。米芾(1051—1107),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镇江,字元章,号襄阳,人称米南宫,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第一山”的西向悬崖上,还有一处用楷书刻成的“第一山”,字体工整,书体秀逸,无款。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位于今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办事处双岙村古佛岩。石胜观,石结构,依山而筑,前为五皇殿(晚清建筑),西临沙岙龙潭。石胜观摩崖造像共十四尊,分三组,皆坐南面北。最大的一尊通高133厘米,宽55厘米,凸出21厘米,东首第一尊造像上角,阴刻有“张氏妈娘舍山路捌丈洋路四十二丈祈保寿命延长”,共二十二字,为楷书。第一组共四尊,为三官(即天、地、水三官)和土地神;第二组共五尊,全为女性造像,面相丰 满硕,头梳螺髻喜,胸饰缨络,赤足垂莲踏朵,身着长裙,披云肩,头后有圆光;第三组,靠近女神的,似为摩河目犍连,足踏祥云,披云肩;接下三尊,肉髻,披云肩,着U形领服,结跏跌坐莲座,应为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第四尊戴风帽,披帛,着U形领服,结跏跌坐莲座,似为地藏王。石胜观造像,容相慈祥,造型古朴,刻工精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可以看出先民们为母亲驱除病苦,延长寿命的虔诚、苦心的高贵品质。就造型风格而言,是浙南地区少有的宋代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