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宁寺钟鼓楼遗址试掘简报 |
 
北京天宁寺钟鼓楼遗址试掘简报 【关键词】北京;天宁寺;钟楼遗址;鼓楼遗址;配殿;发掘简报 【摘要】2007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天宁寺钟鼓楼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共清理出三组建筑基址,分别是钟楼、鼓楼和东配殿基址,建筑时代初步判定为清代。 北京天宁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西北部,东邻西二环,西邻手帕口北路,北邻莲花池东路,南邻广安路(图一)。2007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受北京市佛教协会的委托,对天宁寺钟鼓楼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工作,试掘面积190平方米,清理了3组建筑基础。现将此次试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发掘位置及地层堆积 试掘范围在天宁寺院南部接引殿之南的东、西两侧花圃内,即A、B两区(图二)。 A区和B区的地层堆积相同,均为两大层。下面以A区西壁剖面为例予以说明(图三): 第1层耕土层,土质松软,黄褐色土,厚0.22~0.25米,包含有植物根系、砖块、瓦片和瓷片等。 第2层近代层,土质致密坚硬,灰褐色土,距地表深0.22~0.25米,厚0.05~0.21米,包含有砖块、瓦片、木炭、瓷片和白灰等。F1、F2开口于该层下。 二、遗迹 A区和B区共清理了F1、F2和F3三组建筑基础。 1、F1 F1位于A区的南部,北距药师殿42米。开口于②层下,距地表深0.27~0.42米。坐东朝西,方向277度,西部压于天宁寺院内地面下而没有发掘,面阔6.5米,发掘部分进深3.6米(图四)。南墙、北墙和东墙都是用大小不等的残砖砌成,用白灰加泥勾缝,其中南墙宽0.4米,残高0.06~0.55米;北墙宽0.75米,残高0.05~0.45米;东墙宽0.4米,残高0.06~0.4米。墙下有厚约0.7米的夯土,共分4层。地面为夯土,用内含有碎砖、瓦片、青花瓷片、白瓷片的渣土加少量白灰夯成,厚约1.7米,共分11层。夯层上可见排列规则的圆形夯窝,直径0.05米,深0.02~0.04米。夯土下为质地较硬的渣土,厚1.5~2.25米。其下为生土。 东北角残留一磉礅,呈方形,边长0.6米,系青砖残块用白灰加泥土砌制,残留一层砖,高0.06米。 南、北、东三墙外均残留有散水,宽0.6米,用残砖块铺就,外用小青砖块包边,小青砖块规格为24×12×4厘米。 另外,在F1西北部有一南北向长方形凹槽,长1米,宽0.5米,深0.43米,东西两壁贴边砌砖,用途不明。 凹槽东侧有一方形砖台,砌于地面之上,边长0.7米,高约0.32米。砖的形制不同于F1墙砖,疑是晚于F1始建时期的遗存。 从位置和形制推测,F1为天宁寺钟楼遗址。 2、F2 F2位于A区北部,与 F1相距1.4米,北距药师殿31米,北部被一现代房基破坏。开口于②层下,距地表深0.25~0.45米。坐东向西,方向277度。其西部压在天宁寺院内地面下没有清理,面阔9.8米,清理部分进深3.68米(图五)。 基础夯制,厚0.51米,共分4层,每层厚0.11~0.13米,上面两层为三合土,以下两层用渣土打成。夯土下为较硬的渣土,包含有砖块、瓦片、瓷片、白灰等,厚2.9米。以下为生土。 南墙、北墙和东墙仅残存一层砖,残高0.1~0.13米,其中南墙和北墙宽0.53米,东墙宽0.6米,均以不同于F1的大青砖残块砌制,用白灰加泥勾缝。 从位置和形制推测,F2为天宁寺东配殿遗址。 3、F3 F3位于B区,北距弥陀殿42米,与F1相距32米。开口于②层下,距地表深0.25~0.4米。有一现代房墙基础南北向贯穿中部,并打破F3南、北墙及其散水,西部及西北角均有大石压于散水之上。坐西朝东,方向97度。其东部压在天宁寺院内地面下没有清理,面阔6.5米,清理部分进深3.6米(图六)。 南墙、北墙和西墙都是用大(下转77页)(上接55页)小不等的残砖砌成,用白灰加泥勾缝,宽约0.4米,其中南墙残高0.06~0.25米,北墙残高0.05~0.28米、西墙残高0.06~0.4米。 地面为夯土,用内含有碎砖、瓦片和瓷片的渣土加少量白灰夯成,厚约1.7米,共分11层。夯土下为质地较硬的渣土,厚2.36米。其下为生土。 南、北、西三面台基外均残留有散水,宽0.6米,散水面距现地表0.55米。散水用残砖块铺就,外用小青砖块包边,小青砖块规格为24×12×4厘米。与F1、F2不同的是,F3的青砖上多见沟纹。 从位置和形制推测,F3为天宁寺鼓楼遗址。 三、结语 通过此次对天宁寺院内南部A、B两区的发掘,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从清理的F1、F2和F3的位置与形制来看,应该分别是钟楼、鼓楼和东配殿的遗存。 2、根据钟楼、鼓楼和东配殿的形制及其建筑材料,初步判断它们为清代遗存。 3、通过此次发掘,使我们对天宁寺院南部的布局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为钟、鼓楼及东配殿的复建提供了科学的资料和依据。 执笔:朱志刚、张中华 〔责任编辑:张金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