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艺术的一颗明珠——浅谈洛阳龙门石窟 |
 
佛教石窟艺术的一颗明珠——浅谈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黄河中游南岸,洛河之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相继建都于此,素有“九朝古都”之称。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伊河东西两岸。以河为岸,香山(东山)和龙门山(西山),互相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山石为古代寒武纪到奥陶纪石灰岩,适宜雕作。两岸千窟饰壁,万佛争辉,犹如神设天造。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造达15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佛塔40余座,碑刻题记3600余品,造像10万余尊。 丰富多彩的龙门石窟艺术,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历史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书伊阙佛龛三碑,则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的造像,分布于北魏营造的古阳洞、宾阳中洞及唐代的奉先寺。这些造像气势恢宏、雕琢精湛,不仅是美术史上的奇观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 笔者中学时曾游览过龙门石窟,为那里的石窟艺术而惊叹。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北魏营造的古阳洞、宾阳中洞和唐代的奉先寺中的精品。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时间最早,保存造像最多的一个洞窟,多为北魏皇室发愿开龛。该窟进深约13.5米,高约11米,宽6.9米。正面雕造释迦牟尼佛像,结跏跏趺坐于高坛上,面相略长而丰满,颈直而长,双手叠压置足上。左右菩萨立于两旁。两位菩萨头戴宝冠、身着长裙,手托净瓶,摩尼珠、造型厚重,比例匀称,姿态优美,神情各异,实为造型艺术之精品。这使得游者注足而惊叹不已。 宾阳中洞开凿于公元500年,是北魏宣武帝为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窟门两侧,各有一力士。窟内正面为主佛释迦牟尼像,二弟子,二菩萨侍立两旁。本师佛和菩萨像,体态扁平修长,两肩窄削,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后期风靡全国的“秀骨清像”的典型代表,这是北魏时期佛教石窟造像的一个显著特征。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佛窟是开凿于唐代的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大塞,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一露天摩崖造像群,南北宽约36米,东西进深约40米。全部造像11尊,主要造像9尊。主像卢舍那大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相,意为“光明普照”。大佛通高17.14米,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莲座上;长眉秀目,嘴角微翘,方额广颐,仪表堂堂,形象既庄严宏伟又睿智慈祥,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目光,令人崇敬。据传说,卢舍那佛像是按照武则天的相貌和体态雕刻出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大佛两旁是阿难和迦叶二尊者。他们肃穆虔诚地侍立着,仿佛正聆听佛祖所讲的绝对真理。列立两旁的菩萨和力士的神情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端庄严肃,有的雄壮威武。护卫大佛的天王是狞眉怒目。神情严肃镇定。奉先寺群像的布局、形态的雕造、神情的刻画、都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体现出唐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我们说它是龙门石窟的象征是名副其实的。 由于龙门石窟造像众多,这里只浅略地对其中典型的精品作了介绍,通过游览,深觉佛教文化博大精深。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更使人折服惊叹。 来源:《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