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峨眉山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峨眉山志

  凡八卷。清代蒋超撰。民国印光大师重修。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由麓至顶有大小七十余寺,以报国寺、伏虎寺、湘子洞、金顶寺为其最著者。山为普贤菩萨之道场,全山各寺皆奉普贤菩萨。所有宫观殿刹、古迹胜境,皆俱足天然雅趣。世人尊之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蒋超据井研胡阁‘译峨籁’,编‘峨眉山志’,民国十九年(1930)印光大师重修蒋超之志,厘为八卷,分为十一门:星野图说、菩萨圣迹、金山形胜、寺庵胜概、感应灵异、历代高僧、王臣外护、仙隐流寓、古今艺文、动植物产、蒋编志余。为峨眉山之全史。

  距今约2000万年前地壳演变史上的喜马拉雅运动,造成了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同时也造就了雄秀的峨眉山。

  峨眉山幅员广袤。以景区三级保护区为界线,包容了大峨山的全部,二峨山和四峨山的局部,面积共623平方公里。目前旅游者萍踪所及仅只154平方公里,即风景名胜区的现行管理区域。

  峨眉山秀甲天下。早在公元2世纪初风国著名史志学家张华,即有“山如修眉横羽”的美喻。公元4世纪末,从中印度来华入蜀的僧人宝掌,赞誉此山为“高出五岳,秀甲九洲,震旦第一山也。”我国地理学奠基人之一的丽道元在其《水经注》一书中谓:“平乡江东径峨眉山,在南安县(今乐山)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它与“剑门蜀道”、“三峡夔门”“玉垒青城”,以其雄、险、幽、秀景观,并知名人士为天府之国的四绝。1982年11月,经国务院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历史悠久。4000多年来,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哺育了峨眉山人。勤劳勇敢的峨眉山人,在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保护、开发利用了这一“蜀国仙山”,逐步形成和铸造了多元一体、丰富多彩、而别具特色的峨眉山文化。邓小平高度概括为“文化型的风景区”,郭沫若词誉“天下名山”。

  从1963年以来,沿峨眉河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柏香林青铜器、石岗村汉代铁制农具和石雕田塘模型等众多文物,证明早在公元前21世纪,峨眉山人已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开展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劳动。古籍中记载的周成王时羌人葛由骑木羊入山,楚昭王时楚国名士陆通入蜀来峨结庐耕食隐居等,均反映出在这一时期景区内的农业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东汉初,峨眉山开始步入以宗教为主的多元化开发阶段。当时中国道貌岸然教在四川西南部兴起,鹤鸣山和峨眉山均为其重要的布道基地。汉光武时(公元25-75年),道学家史通平自会稽来蜀,在峨眉山创五行之决;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张陵之孙张鲁,掌握汉中郡的统治,建立了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政权并在张陵所建24治(教区)基础上新增“八品游治”,游治中的第一治即“峨眉治”。与此同时,印度的佛教,随着我国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从南丝绸之路传入峨眉,开始在山中建寺。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1年),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僧人跋陀罗在《大方广华严经·菩萨住处》中又意指峨眉山乃普贤“示现‘之处,因而“普贤道场”之说在山中进行传播。中、印僧人也随之在山上兴建普贤、化城、灵岩等寺,形成了佛道并存的格局。

  隋唐之际,峨眉山上高僧云集,著名的有成都的克勤、灵龛,眉州的继德、昌福,资州的智诜,绵州的处寂,汉州的马祖,嘉州的白水、西禅、,峨眉的怀一等。

  延至宋初,宋太祖赵匡胤派遣继业等300僧侣去印度考研佛学、宣谕国威,达15年之久。继业回国奉旨来峨眉山译经扬法。乾德、开宝年间(公元963-968年)朝廷设置提点驻节普贤寺(即今万年寺),掌管山中的宗教、风景林木等事宜,是为政府设司专管之始。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遣内侍张仁赞等至成都铸造金铜普贤大士像,并兴建白水、华严、中峰、延神速、黑水、灵岩等六大寺。从此,峨眉山即以普贤道场声名远播,与山西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道场。

  明清两代帝王多次在景区内敕建佛寺、铸造佛像,大力支持佛教发展,致使道教绝迹,佛教一统,历代先后兴建佛寺达200多处,遂称佛教胜地。

  伴随着宗教的兴起,农副业生产、医术、武术以及文学艺术勃然而兴。

  农副业生产成效显著。唐李善《文选主》中有“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反映了茶叶生产当时达到量多质好程度。宋时,山中僧 “农禅并重”,种粮、种菜、种茶、种药,已成为寺院经济的主要来源。元时的郭翼将景区内的水稻良种白莲谷、荷叶包、冰谷、紫粘谷等25种,载入他的《雪履斋笔记》一书,传留后世。

  对特有的动植物的研考卓有成效。唐乔琳的《慈竹赋》,宋黄庭坚的《对青竹赋并序》,宋祁的《益部方物略》,江休复的《嘉祐杂志》,明廖大亨的《甄奥赋》,何宇度的《益部谈资》,清李调元的《峨眉山赋》等著述,对峨眉山奇花瑶草、珍禽异兽考记尤多。

  药物学的研究成就更为突出。汉《神农本草经》、晋《巴君本草》等古代药物学名著,对峨眉山药物均有收录和赢余。其中隋唐之际的医学家孙思邈数度来山,对特有的药草和民间药方作了长达25年和采集和研究,著有《千金要方》和《孙真人丹经》等名著传世。

  峨眉武术悄然兴起。东魏孝静帝廷下武将林淡然来山出家为僧,将军旅内的攻防竞技传入峨眉山僧道之中。隋末,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云昙等卓锡山间。南宋以来,山僧白云创编了《峨眉气功》,普恩创编了《峨眉枪法》、《峨眉剑法》等。这样,以僧道中的健身功为主,与民间的守猎武技、军旅内的攻防术相互渗融,逐步开创了我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的峨眉派。

  文学艺术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汉唐以来,历代著名诗人、词客、书画名流纷至沓来。隋唐时有陈子昂、李白、元微之、岑参、贾岛,两宋时有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明清时有方孝孺、余承勋、何绍基、张问陶、刘光第等,名人佳作,数以千计。以峨眉山水和佛道经变为题材的绘画雕刻艺术众彩纷呈,有后蜀李升和黄奎父子的《峨眉山图》,北宋文进的《峨眉山普贤菩萨像》和程堂的《菩萨竹》,程建用的大圆雕《峨眉山》,张仁赞监制的金铜普贤像,明丁云鹏绘制的《万年寺八十八祖群像》,清末画僧竹禅的《听琴图》等佳作。音乐艺术渊源远溯,有五代前蜀诗人韦庄与挚友李处士寄迹山中精研古琴之曲;制琴名师雷威选山材所制“松雪”名琴;唐末山阴僧澄观,宋时华亭僧惟政,明时吴郡僧宝昙,清时金陵僧明嵩等,不断将江南佛曲传入山中,与当地民歌民乐结合,逐步衍变成为自成一格的峨眉山佛教音乐。

  科学、艺术各个领域的成就,不仅造就和丰富了绚丽多彩和峨眉山文化,而且增强了峨眉山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吸引力,不少海外名流不畏蜀道之难来到山中从事文化交流活动。早在晋时即有中印度僧人宝掌、阿婆多罗等入山习静、建寺、造像;明清时日本僧田宽、鸡山、松涛,朝鲜僧宝光、花桥等来山题诗作画。山中僧人有唐时的茂真,宋时的继业,明时的别传,近代的传品,丰继出访印度、缅甸、朝鲜、泰国、斯大林里兰卡等国,传扬中国佛教文化。时至17世纪,峨眉山已成为中外名流揽胜寻幽之地,形成了我国内陆地区对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特殊环境。

  随着我国历史上长达3000多年的帝制的结束,特别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峨眉山的历史跃入了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崭新阶段。

  近代科研是从地史、地质的考察研究开始的。1929年,我国青年地质学家赵亚曾来山考察,绘制了第一帧《峨眉山地质图》和《峨眉山地质剖面图》,并以化石为依据,划分了峨眉山各地质时代的地层,以“峨眉”二字为词头建立了峨眉山地层层序。同年,中山大学教授、瑞士地质学家汉漠,增补了震旦纪花岗岩地层。通过中外地质学者的共同努力,奠定了峨眉山地学研究的基础。1933年,我国地质学家谭锡畴、李春昱等以地形、地势发育为依据,将峨眉山的构造运动,由原定的燕山运动改定为喜马拉雅山运动。确定了峨眉山地史研究的初基,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以1958-1987年的20年间,峨眉山的地质科研取得空前的发展和成就:确定完整的地层层序,完成地质区测和矿产普查,震旦系和寒武系的界线研究,取得地科联的承认,并作为全球5个界线层型的参考点之一;龙门洞三迭系沉积剖面的研究成就,已作为国际地质科学旅游点和教学基地予以保护管理。这些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际地学研究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生物学和生物资源的研究也成绩斐然。民国时,我国生物学者来山作了大量的考察工作。如获至宝928年,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派遣方文培等来山考察,整整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植物的初步普查,并于1942年出版了《峨眉山植物图志》,著录种子植物200多种之多。

  1950年元月峨眉县人民政府成立,立即布告群众保护峨眉山生物资源。在“大办钢铁”和“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有过伐木锻炭冶铁和毁林开荒种粮的失误,但很快得以制止和纠正。全面划定了植物分布区系,进一步普查了生物资源,制订了保护措施;33种植物和23种动物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对野生植物的驯化和开发也初见成效。1960年,国家在山中创办了第一所中药学校和林业生产基地等。这一时期,生物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1952年周太炎编著《峨眉药用植物》;1962年,胡琳、胡文光编著《峨眉山种子植物名录》,收录种子植物1534捉;1963年,郑作新撰写《峨眉山鸟类及其垂直分布的研究》;1978年,峨眉县科委邀请和组织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再度普查并编写成《峨眉山药用植物普查资料》,搜录药用植物1579种,近千种为前所未闻的重大发现。这些成就,不仅广泛应用于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之中,而且丰富了我国和世界的科学宝库。

  峨眉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观测天气,始于1932年。中央气象研究所为参加第二次国际极年气象观测活动,在峨眉山第三高峰千佛顶建立起高山测候所,历时一年,与山东泰山高山测候所共同完成这次极年测候任务。1950年,测候所扩建为峨眉气象站。1959年,重庆北碚径流实验站迁至境内。1971年建立云雾物理观察站。这些机构的设置,有力地促进了峨眉山天文气象的观察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资料,明确划分了境内的气象特征,揭示了峨眉山特异天象中的“佛光”、“日晕”等千古之谜。这些成就,不仅作用于省内经济、政治、军事、航天等工作和事业,并为全球宇航技术的发展作也了不可取代的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9年2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并提出景区工作应“以旅游为中心,以文物古迹为内容,在“秀”上做文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加强和扩大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三件大事服务”方针性的指示。同时建立峨眉山统一管理机构——峨眉山管理局(1989年改组为峨眉山管理委员会)。同年3月,由四川省建委牵头,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历时年余完成《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至此,景区的保护、开发、建设、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并且完成了投资总额上亿元的基础建设,彻底改变了旅行靠徒步,饮水靠天雨,照明靠油灯的状态。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环境的净化美化,生态的平衡等科学研究,以及治安管理等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峨眉山已由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旅游模式,演变成为多内容、多志趣、多价值取向的现代旅游模式。

  峨眉山的旅游已成为峨眉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年产值占全市民经济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依山兴市,靠山腾飞”已成为全市的战略方针。

  峨眉山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对国内旅游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丰富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增长科学文化知识,都产生着重要作用。

  峨眉山已成为我国对上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窗口。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国际友谊,起着应有的作用。

  回顾上下4000年的峨眉山发展史,不禁令人永远怀念那些曾为峨眉山的开发和繁荣,作出过历史和现实奉献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他们的精神,将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当代的峨眉山人,肩负起保护、开发、建设、管理好峨眉山和新历史使命,高科技,深层次、全方位地保护峨眉山,开发峨眉山,建设峨眉山,为峨眉山旅游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谱写出新的篇章。

  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属横断山系的邛崃山脉。岗峦叠起,气势如虹,婉蜒三百里,周圆数百里,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著名的普贤菩萨道场。因其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峨眉”。山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佛教胜地即大峨,主峰万佛顶海拔三O九九米,流云瀑布,重岩叠翠,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盛誉。峨眉原为道教第七洞天,唐宋後佛教兴盛,梵宇琳宫,遍及岗峦,有寺庙近百座云。清以降,寺庙多有颓坏,街存主要寺庙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洗象寺(池) 、遇仙寺、卧云庵等十余所。明末,胡菊潭著《译峨籁》。清康熙十一年(公元一六七二年) ,蒋超据此增益,编为《峨眉山志》。康熙二十六年(公元一六八七年),曹熙衡重加修饰。民国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 ,释印光重修《四大名山志》,即据蒋志订正,厘为八卷十一门。兹据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节选四则,以见其概。

  “译文”

  任豫在《益州记》中说:“峨眉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好像一双姣好的眉毛。”张华在《博物志》中则称之为牙门山。《郡志》则说:“此山似美女乌云般的秀发,妆成远看,是那么楚楚动人,真好比是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啊!”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中峨,即二峨,古名“绥山”,一名“覆篷”。《方舆记》说:绥山是废弃不用的老县名,就在峨眉县西四十里地,只有大峨的一半高,形状就像倒把著的锅,雄据南方。其上有天池、葛由洞;其下有猪肝洞、鱼洞。小峨,也就是三峨,一名“锋刃山”,在县的东西六十里,距二峨九里,只有二峨的一半高。二峨、三峨有几千人在耕作。此间草木、茶叶、豆芋之类非常丰美,足足抵得上平田的一半。又《眉州山川志》也记载:“峨眉在州城以南二百里地。”五代时,眉州就是嘉州。到了唐代,这才从嘉州分出个眉州来。宋代、明代都因袭它,所以写山川志的人仍旧将峨眉归属在眉州,实际上峨眉现在是属嘉定了。

  而峨眉县是以山得名的,也还保持旧名。按《名山记》说:“峨眉山周围有千里,高二百二十里,石龛一百十二个,大洞有十二,小洞有二十八,南北都有台。”《名胜记》则说:“峨眉山前的岷江,上游比下游还宽;山背後的瓦屋山,则山顶平正:远方的雪山,蒙蒙渺渺只一线,经常隐没在云海中。”《峨山志》说:“峨眉山後面有晒经山、瓦屋山、青城山、天竺山、雪山。众山好比屏障环列著。前面则是二峨、三峨。然而这二山都是因大峨得名,因为大峨极其高峻,足以兼并二山。”从光相寺佛殿往西眺望,但见三峰插天,都是积雪如银。每当太阳从山头落下,殿中就得马上点上灯。

  相传,雪山就是西域的昆仑山。每当日月在此交替,便是昼夜。夏日从北峰西下,冬日从南峰下,只有春秋季节才从中峰下。据说这是屡试不爽的。下过我想,西域离这儿还远著呢,恐怕人的眼力是很难看得到的。现今从省城向西望,也有雪山,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是看得到的,但那重叠的青山,离省城才三百里地而已。宋白曾有诗云:“不知立处高多少,但见星辰在下头。”宋田锡诗云:“高二百里作一盘,八十四盘青云端。”这岂不是用极高的星呀云呀,来形容极高的峨眉山吗?苏东坡也说:“峨眉山西雪千里。”我看哪,也是形容。现实是:峨眉在省城东南三百多里地,而登上城楼还是看下到。不如说是“峨眉山西雪八十里” 、“雪六十里” ,伯还实际些呢!唐太宗(咏秋日)诗有云:“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这话倒是很能将峨眉山的形胜道了出来。一原典一

  任豫《益州记》云:“峨眉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如峨眉。”张华《博物志》以为牙门山。《郡志》因谓:“此山云鬟凝翠,鬒①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②,细而长,美而艳也。”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中峨,即二峨,古绥山,一名覆篷。 《方舆记》云:绥山废县,在峨眉县西四十里,高半大峨,形如覆釜,雄据南方。上有天池、葛由洞;下有猪肝洞、鱼洞。小峨,即三峨,一名锋刃山,在县东西六十里⑦,距二峨九里,高半之。两山耕作,可得数千人。其问草、木、茶、菜、茎、芋、蕃妩④丰热,足当田畴十分之五。又《眉州山川志》亦载: “峨眉在州城南二百里。”五代时,眉州即嘉州。及唐,析嘉州,别置眉州。宋、明既因之,纪志者犹以峨山属眉州,今实属嘉定。

  而峨眉县以山得名,亦旧名云。按《名山记》:“峨眉周匝千里,高二百二十里,石宠一百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有八,南北有台。”《名胜记》云:“前之岷江,大出而尾小,背之瓦屋,上正而平章;远之雪山,纤浮而汩没⑤。”《峨山志》云:“後有晒经、瓦屋、青城、天竺、雪山,屏峙环列⑦。前即二峨、三峨。然二山俱以大峨得名,大峨高峻既极,足以兼二山也。”从光相寺佛殿西望,见三峰扫天,皆积雪如银,每日下峰头,则殿中然灯。柏传,此即西域昆仑山,即雪山也。每日月掩映,相为昼夜。夏日从北峰西下,冬日从南峰下,惟春秋问从中峰下,不爽云。西域去此尚远,恐目力难及。今省城西望,亦有雪山,晴明时可见,叠茂才三百里尔。宋白诗云:“不知立处高多少,但见星辰在下头。”宋田锡云:“高二百里作一盘,八十四盘青云端。”岂以至高求至高耶?东坡⑦亦云:“峨眉山西雪千里。”今峨眉当省城⑧东南三百余里,而城楼登望不及,则言八十里、六十里者近是。唐太宗〈冰秋日〉诗有云:“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此语极尽山川形胜。 (节录卷三(全山形胜))

  注释

  ①鬒:黑发。

  ②螓首蛾眉:见《诗·硕人》 。蛾如蝉而小,其额广而方正。蛾眉,本作“娥眉”。

  《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之娥。”形容眉毛美而轻扬。螓首蛾眉,言妇人容貌之美。③在县东西六十里:“在县东西”不通。本志卷一 《图说》有原注亦云:“三峨,在县东西六十里。东西二字疑误,但多处皆然,只好仍之。”今检《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 〈峨眉山部〉卷一七三有云: “小峨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锋刃山。”如是,较为合理,录供参考。④腑:音武,肥美。谚云: “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⑤泪没:犹言沈沦。⑥後有晒经......屏峙环列:关於晒经诸山情况,清人袁子让《游大峨山记》云:“予

  与梵侣纵目舒眺,近西北方瓦屋山层嶂拳律,直插天表。稍南,为晒经山,方峙如屏风,独超群岫,传为唐三藏取经,晒於此。瓦屋山之西,一派万里,如铺云,如傅粉,如堆绵,环於天之西极者,则雪山也。”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七四,<峨眉山部> 。 ⑦东坡:指宋代大诗人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 ⑧省城:指成都。

  “译文”

  光相寺,在大峨峰顶。相传是在汉明帝时建的,名为普光殿。改称光相寺,那该是唐、宋时候的事了。明初,太祖朱元璋派遣宝昙和尚来重修过,开始用铁片当瓦片。明末,该寺颓坏。到清代,有巡抚张德地将薪金捐出来重新修建,有碑记在。由此而下是天王殿。殿後的左右是祖师堂和龙神堂。正中是锡瓦的普贤殿。又改建为铜瓦殿,那是别传和尚开建的。殿後有牌坊,叫“扪参历井坊”。旁边有股井络泉。由此左上,是藏经阁,有过去颁发的乾隆版《大藏经》,现在已散失一半了。阁一名“永延寺”,是妙峰和尚开建的。妙峰以後,是惟密和尚继续修建。惟密活了九十七岁。清朝云南援剿总兵祁三升,捐资又添造了铁瓦。往来朝山的人都在此休息。

  从楼左向後,沿梯而上,峰顶是渗金的小殿,一名“永明华藏寺”。殿左右有小铜塔四座。殿瓦、柱子、门、檐、窗、壁,统统是铜铸渗金。其广有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高二丈五尺。殿中安放佛像,四壁万佛围绕。门的背面刻著全蜀山川形胜及水陆交通图,一览而尽。妙峰和尚曾募捐仿造了金殿的三座模型,分头送往五台、普陀,峨眉。想运送普陀山的那一座,刚到金陵(今南京市) ,就遇上普陀和尚,却说怕会招来海盗,不敢接受。於是此殿就转送给江宁宝华山(在今江苏江宁句容)供奉了。再向左,是“睹佛台”,即观“佛光”的地方,在光相寺前约一丈多。台下的千佛岩靠右,金刚石靠左,辟支童子二台则两两对照,如龙似虎,实在是山顶上最佳景点。

  “原典”

  光相寺,在大峨峰顶。相传汉明帝时建,名“普光殷”。其改名“光相”,当在唐、宋时也。明初洪武①遣僧宝昙重修,始以铁为瓦。明末倾圯②,清巡抚张德地捐俸重修,有碑记。由此而下,为天王殷。殷後左右,祖师、龙神二堂。正中锡瓦普贤殷,又为铜瓦殿,僧别传开建。殿後有坊,曰“扪参历井③坊”。旁有井络泉。由此左上,为藏经阁,有旧颁《龙藏》④,今失其半。阁一名“水延寺”,僧妙峰开建。峰後惟密嗣修,寿九十七。清云南援剿总兵祁三升,捐资添造铁瓦。往来朝山者,多憩息焉。

  自楼左向後,层梯而上。峰顶为渗金小殷,一名“水明华藏寺”。殿左右有小铜塔四座⑤。殿瓦、柱、门、窗、壁,皆铜为之而渗金。广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高二丈五尺。前安愿王⑥像驾,四壁万佛围绕。门阴刻全蜀山川形胜,水陆程途,一览了然。妙峰曾募造金殿三座,分送五台、峨眉。其一座欲载送普陀⑦,至金陵⑧遇普陀僧,恐招海盗,不敢受,遂送江宁宝华山⑨供奉云。向左为覩佛台,即放光处,在光相寺前,约丈许。台下千佛岩在右,金刚石在左,辟支童子⑩二台,两两对照,若龙虎然,亦山顶形势最胜处也。 (卷四)

  ①洪武:指明太祖朱元璋,其年号为“洪武”。

  ②圯:毁坏。

  ③扪参历井:李白〈蜀道难〉诗有云:“扪参历井仰胁息。”参、井皆星宿名,谓其高可扪摸星宿也。

  ④龙藏:即乾隆版《大藏经》。

  ⑤小铜塔四座,下有原注云:“明万历间,僧妙峰募藩王及川督等铸。”

  ⑥愿王:据称,普贤菩萨曾於逝多林末会,发十大愿王,愿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云云。愿王即大愿,或以此称普贤菩萨。

  ⑦普陀:即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见〈普陀山志〉 。

  ⑧金陵:今江苏南京。

  ⑨宝华山:在今江苏江宁句容,传高僧宝志曾结庵此山。

  ⑩辟支童子:即辟支佛。佛经称菩萨为“童子”,取其如童子之无贪欲。梵文又意译

  为“缘觉”、“独觉”,意为以智慧得道者。今按,光相寺及铜殿已毁於火,尚存明成化年间(公元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所铸一铜碑於卧云庵。

  译文

  万年寺,就是白水寺,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奉佛的旧址。寺开创於晋代,唐僧慧通禅师加以精修。唐人有“听广睿禅师弹琴处”,就是在这座寺庙。宋时,这里叫白水普贤寺,内有皇帝下令建造的大士铜像,并殿高十余丈。宋太宗、真宗、仁宗都有御赐的宝供。可惜经历三场火灾,已荡然无存。明代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 ,虽几经修复,却随修随毁。

  到了万历年间(公元一五七三——一六二O年),这才由朝廷下令改建为“圣寿万年寺”。寺前有大峨楼,楼前有南戒名宗牌坊,左竖只树林牌坊。寺内殿共七层,分别供奉一层是昆卢遮那佛,一层是七如来,还有一层是天王,一层是金刚,一层是大佛,还有一座砖砌的旋螺殿,当中供著铜铸普贤菩萨的丈六金身,骑著六牙象。再有一座接引殿,殿里有明末代巡黄冈梧阳刘公捐造的真武帝君祠,现在已经废没了。因遭寇乱,寺近半已被焚毁。清巡抚张公,捐薪事佛,以事修建。其事迹有碑记载。寺里街有过明万历年间颁赐的藏经,现已遗失,只有皇帝的一件文书还在。

  原典

  万年寺,即白水寺,昔蒲氏事佛旧址。寺创自晋时,唐慧通禅师精修。唐人有听广睿禅师弹琴处,即此寺。在宋为白水普贤寺,内敕建铸大士铜像,并殿高十余丈,太宗、真宗、仁宗,俱有御赐宝供。三经回禄①,无存。明嘉靖间②,旋修旋毁。万历间③,敕改“圣寿万年寺”。寺前有大峨楼,楼前有南戒名宗坊。左竖只树林坊。寺内毁凡七层,一毗卢④,一七佛,一天王,一金刚,一大佛,一甎砌旋螺⑤,中供铜铸普贤丈六金身骑象像⑥。一接引殷,殷有明末代巡黄冈梧阳刘公捐造真武⑦祠,今废。寇乱,寺焚毁殆半。清巡抚张公,捐俸庄严,载有碑记。寺有明万历颁赐藏经,今失,唯一敕⑧尚存。 (卷四)

  注释

  ①回禄:火神之名回禄,俗借为火灾之称。

  ②明嘉靖间:即公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嘉靖为明世宗年号。

  ③万历间:即公元一五七三——一六二0年。万历为明神宗年号。

  ④毗卢:即“昆卢舍那”之简称,指佛真身。 《华严经》译为“光明遍照”。

  ⑤甎砌旋螺:即旋螺砖殿,又称“无梁殿”,建於明万历间,高十六米,是正方形,每边长十五·六米,顶部弧形似蒙古包。

  ⑥骑象像:此像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九八0年)所铸之铜像。通高七·三米,佛身与六牙白象高各占一半,重达六十二吨,为国家级重点保护之文物。此外,殴·内尚有小佛龛二十四个,各供铁佛一尊;另横龛六班,列置小铜佛三0七尊。

  ⑦真武:即玄武帝君,为道教信奉的北方之神。

  ⑧敕:皇帝谕告臣下的文书。今按,万年寺原有殿宇七重,几经典废,民国三十五年

  (公元一九四六年)木殿咸毁,唯无梁殿幸存。现殿宇两重,为公元一九五三年重建。

  译文

  峨眉有三山,成一列,叫大峨、中峨、小峨。中、小峨听说过去也有游人,如今是连道路也荒芜了。只有大峨,高顶天,据佛书所记载,是普贤菩萨示现的道场。从郡城的西门出去,渡过燕渡,那水势汹涌很是险要。这就是雅州江,源头来自古越嵩郡邛都县(四川西昌县东南),汇合了大渡河,穿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千山万岭而来。过了渡,就住宿在苏稽镇,经过符文镇。这两镇市井杂沓热闹,符文镇产布匹,村妇在街上围观,都边走边手不停地编织麻织物,没有一个是空手的。老百姓家都东把艾蒿插在门旁,点著了让它冒烟,其用意应是用来熏祭,除灾求福,也是一种迎客之礼吧!到了峨眉县,住了一宿。

  癸巳日(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从县南门出去,登大峨。经过了慈福院、普安院、白水庄、独村店,十二里到龙神堂、伏虎寺。从这儿起,山涧淙淙,林荫幽深。在华严院稍事休息,便过青竹桥、蛾眉新观路口、梅树垭、两龙堂,直到中峰院。院有普贤阁,四周十几座山峰环绕著,背靠白岩峰。右傍最高而峻挺的叫呼应峰。下面呢,有茂真尊者庵。孙思邈隐居峨眉时,常和茂真在此相呼应。出了中峰院,过樟木岭、牛心岭,到牛心院路口,再过双溪桥,乱山如似屏风簇拥。有两座山对峙,各有一道溪,一起流至桥下。石沟有几十丈深,绿沈沈的溪水喷著白沫飞进出桥外,流进那山林之中。大约几十步外,两道溪流合在一起,投入大谷深渊。……(阙文)

  万年寺,又叫“白水寺”,有宋太祖、真宗、仁宗的题辞百多幅。还有什么七宝冠啦,金珠璎珞啦,袈裟、金银瓶鉢啦,头奁炉匙筋啦,果垒、铜钟罗磐啦,蜡茶塔、芝草之类东西。还有宋仁宗御赐的红罗紫绣袈裟、宝环等。上有御书发愿文说:“佛法长兴,***常转。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子孙昌炽。一切众生,同登彼岸。”又宋仁宗嘉佑七年颁赐的藏经,那经纸都用碧睡纸,敷贴银色後书写的。卷首都有敷贴金色的图画,各画每卷里的故事。经缣织上轮相铃杵诸器物,以及“天下太平”、“皇帝万岁”等字样,就织在繁花耨叶的图案里面,现在已经看不到如此精致的织纹了!

  然後,我们到了三千铁佛殿。据说普贤菩萨居此山,有三干徒众跟随著,所以铸此三干铁佛。所铸像很朴拙。当天,向大士做了祈祷,乞求放晴三日,以便登山。乙末日(六月二十八) ,果然好个晴朗的天,於是便登山。从这儿到峰顶的光相寺、七宝岩,其高要登山六十里,大概离县里的平地不下於百里。这路还不是台阶路,而是砍木头做长梯钉在岩壁上的。攀缘著这梯,才能登上峰顶。我看天下登山最险峻的无过於此。我决定用健壮的士兵挟山轿强登。办法是用山丁三十人,曳著大绳子走在前头拉著。同行的人则用山中的梯轿。

  出了白水寺的侧门,便登点心坡。这坡陡的很,人说是弯起的膝盖会碰到自己的胸口呢!过了茅亭嘴、石子雷、大小深坑、骆驼岭,便到簇店。凡是说“店”的,只是当道板屋一间而已。有登山客,寺僧就先派人到这儿烧水,等客来以便蒸呀煮呀。又过了峰门罗汉店、大小扶舁,还有个叫“错欢喜”的地方,再有木皮殿、胡孙梯、雷洞坪。凡叫“坪”的,也就是哪末一小块勉强可以站稳的平地罢了。而雷洞,在路左,深崖万仞。从磴道断截的地方往下看,黑沈沈的就像是个大洞。相传下面深渊有水,水中潜伏著神龙,一共有七十二洞。天旱,就在第三洞祈祷。最先是扔下些香火钱财什么的。没向应?就再扔死猪和女人的衣物鞋袜之类,以触怒神龙。据说这一著挺管用,往往会使风雷暴发。峰顶光明岩上有所谓“兜罗绵云”,即木棉的棉絮一般的云。此云据称也多出於此洞。

  过了新店、八十四盘、桫攞坪——桫猡,其叶似海桐,又似杨梅,花是红白色的,春夏之间开,这种树惟此山有。刚登到半山就看到此树了,到这儿更是满山遍野都有。大抵大峨山上的草木、禽虫,都不是世间所有的。我来是夏未了,可是几天前听说山上还下了场大雪,你看树叶上还有著雪浸的斑痕呢!奇花异草有的像八仙而色深紫,有的像牵牛而大了几倍,有的像蓼花而色浅青。听说,春来异花特多,只是那时山上很冷,人们很少能来山里见识。还有许许多多异草,数不胜数呢!山高多风,所以树长不高,枝都是下垂的,上面的苍苔长的似乱发一般,就挂在树上,垂到地面,有几丈之长。又有一种塔松,其形状好似杉木,而叶子圆细,也是长不高,层层屈曲,像座宝塔。到山顶这种塔松就特别多。山顶又没有鸟雀,因为山太高,飞都飞不上来。

  再从桫攞坪过思佛亭、软草坪、洗脚溪,便到达极顶——光相寺。这一处也是木板房子,没人住,当中有座普贤小殿。从早晨五点多钟登山,到这儿已是午後两三点钟了。开始登山时,是穿著夏天的葛布衫的,愈爬高就愈冷,到八十四盘最冷。等上了山顶,赶快穿上两重棉衣,再加上毳衲驼茸大衣之类,将衣箱里的衣服全穿上了。又围上几重巾子,穿上毡靴。这还冷得不行,赶快再烧火抱炉挺直身子坐著烤暖来著。山顶上有眼泉,用它煮饭老不成饭——米碎的像砂粒,不出浆呢!看来这万古冰霜之汁是煮不熟东西的。我在这之前就听说了,自己从山下特地带了一壶水来,才够我自个儿用。

  不久,又冒寒去登天仙桥到光明岩,在小殿上烧了香。小殿只用木皮盖起来,王瞻叔参政曾经用瓦片换木皮,结果受不住霜雪,一年就全碎了,只好又改回来,用木皮盖,反而可以支撑个二、三年。据说佛光都在正午时出现,现在已经是午後三、四点了还没出现。过了一会儿,忽地有云从岩下涌出,傍边的山谷就是那中雷洞。云阵涌动勃勃奸像是队伍,到岩前稍停了下来。於是云头出现了大圆光,有好几重杂色的光晕。和圆光相对看,但见圆光中有水墨般的影子,像是普贤大七骑著白象。约一泡茶的功夫,光圈没了,而旁边又出现了另一个光圈,同前面的一样。有那么一阵子,又没了。云中又有金光两道,横射向岩腹,大家都称之为“小现”。日暮云散,四山寂寞。到晚上,有“佛灯”出现,岩下都布满了,看去有千百盏。夜很冷,不敢多站

  丙申日(六月二十九日),又登岩眺望,但见岩後岷山万重。偏北是瓦屋山,在雅州(即古越嵩郡,今四川西昌东南)。偏南,是大瓦屋,近南诏(今云南省一带)。其形状宛然似瓦屋一问。小瓦屋山也有“佛光”,人称是辟支佛示现。这些山的後面,就是西域的大雪山。雪山崔嵬刻削,看去有几十几百个峰头。旭日一照,雪色像灿烂的银子般发亮,在曙光中是那么耀眼。这些雪是自互古积至今,从未消融过的!山连绵直入印度,其间相去不知有几千里,可现在望著它却好像就坠在几桌之前。那瑰奇胜绝的风光,真真是平生所仅见!

  我又回到光明岩祈祷,只一会儿便云雾四起,天地混然一白。和尚说:“这就叫银色世界。”过一阵子,大雨倾注,雾气暂消。和尚又说:“这是洗岩雨。”这意味著佛光将大现。但见那兜罗绵云又布满岩下,氤氲而上,将到岩数丈的地方就停止了。云头如玉般平整,天上还零星飘著雨点。俯看岩下有大圆光,横卧在平整的云朶上。圆光有三重晕,每重有白、黄、红、紫的不同颜色。光的正中,空明而深透,观看的人各自见到自己的影子,就显现在那空明之中,就像对著镜子,清清楚楚,一举手一投足,影子都随著你自己,而看不到他人的影子。和尚说:“这叫摄身光。”这光既隐没之後,前山风起云驰之间,又出来个大圆光,横互在众峰之上,映得诸峰各呈异色,并互相辉映,合成美丽的异彩。峰峦上的草木都鲜妍绚丽,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这大圆光还独自明亮。大家将这叫做“清现”。凡是佛光要出现,必定先有云雾密布——就是那所谓的“兜罗绵世界”——佛光依托在云层上出现。而这种不依托云出现的佛光就叫“清现”,是最难得看到的。过了约一顿饭的功夫,佛光渐栘过山向西飘忽而去。向左看,雷洞祠山那边又出了一圈佛光,比前一个要小些。一会儿,也飞过山外。到了平野间,又转了方向,恰好正对著光明岩,其色与形状都改变了,变成金桥,大体上就像那江南的拱桥,而两桥各自有紫色云衬著。直到午後近一点钟左右,云雾才消散,这叫“收岩”。只有那金桥,一直显现到午後五、六时才消失。丁酉日(即六月三十日)下山。

  登山那会儿虽然说攀登很艰难,但有绳索在前面拉著,虽艰难却并不危险。这会儿下山,虽然还是用绳子缒在轿後,但轿夫下梯时却很难下脚,所以是既艰难又危险哪!下山来渐感到暑气,也就不断地脱掉绵衣之类。中午到得白水寺,则身上只剩下葛布衣和来时一样了。听说,昨天傍晚白水寺一带有大雷雨,而我们在峰顶则看到夕阳快晴,根本就下知道下面在下大雨呢。

  吃过午饭,游黑水,过虎溪桥。溪流湍急大体上和双溪相似,只是溪流要小些。据说开山的僧人从白水寻找胜地来到这里,正碰上溪流暴涨水势汹汹不得渡。此时,有只老虎蹲在溪边,僧人便跨上虎背横流直渡过去。就因这个缘故,此溪叫“虎溪”。而“黑水”与“白水”,则是以石色得名。黑水前对月峰,房屋挺清洁的,於是投宿寺中东阁。

  秋七月戊戌日是初一,离开黑水,我们又经白水寺,渡双溪桥入牛心寺,而後却断了路。原来白云峡秋水正涨著,碧流白石,简直能将人的肝肺都照见。置身此中,如置身於层冰积雪中。竹轿只好下行,到水浅处渡溪进寺中去。溪流飞涛溅沬的,衣袖、胸襟都弄湿了。这里环境太凄清了,让人毛骨竦然。寺面对青莲峰,有白云、青莲两阁最佳。牛心寺本是(隋唐间的)孙思邈隐居的所在,相传有时还出现在诸山寺中,人们还多次见到他。笔记小说中也记载说,他曾招和尚去诵经,还给了钱;说的正是这里的故事。遗迹尚有孙仙人链丹竈,就在山顶上;又有淘米泉,在白云峡的最深处,离寺有几里地,水深不可涉,所以我只到链丹竈去看看。那地方多奇石,祠堂俊那一块尤其妙,可以盘膝而坐,石就叫“玩丹石”。寺中藏有唐人画的罗汉一板,笔法超妙,眉目津津,好似要与人说话哩!成都有许多佛像画,以我所见,都比这幅要差。四川画外族和尚,要算卢楞伽笔法第一。现在看了此板画,才知道卢氏笔法源流原来出自这里。可惜其他十五板都丢失了。

  这寺是继业三藏建造的。业姓王,耀州:(今陕西耀县)人,原属东京二『开封市)天寿院僧。乾德二年(公元九六四年),皇帝有命令让三百个僧人到印度去求舍利和贝叶经。继业正是这批人当中的一个。到了开宝九年(公元九七六年),才回国。继业将所求得的印度舍利等东西献给朝廷,皇上便下了道命令,允许他选择名山修习。他来到峨眉,向北看那牛心寺一带,但见众峰环绕辅卫,形势很好,就在此结庵而居。後来庵扩建为寺,继业到八十四岁才寿终。

  出了牛心寺,又经过东峰之前,入新峨眉观。从观前山开的新路走,很峻陡。冒雨游了龙门。勉力再走了几里,忽到一处,但见涧溪自两山石门中涌出,这就是龙门峡。我们划一叶扁舟入石门去。两岸是峭壁千丈,其色如碧玉,如经人刻削,十分光润。进峡十多丈,有两道瀑布从两座峰顶相对飞下。下面底部有磐石承著,水撞在石上,顿时化著飞雨,水沬四溅,小舟经过这里,衣服都给沾湿了。再过去几丈,半岩上有个圆龛,距离水面大约有二丈左右,用木梯爬上去,就是龙洞了。峡中水呈天青色,看不到底。石寒水清,不像是在人间哪!舟再走几十步,石壁更加陡峭,水也更加湍急。回桨算了。可划船人却说:前面更有奇观呢!不过由於雨下得大了,加上衣服已被瀑布所沾湿,大热天身上还起粟,骨惊神竦,冷清得叫人不敢久留。

  过去我也曾听说过峨眉有双溪,可与庐山的三峡媲美。前日已游过双溪,果然是奇观!但一到这龙门,那双溪就不在话下了。可以说,天下峡泉的胜景,峨眉龙门排第一。然而,要游龙门的路太险要了,乱石当道,要到峡中就必须放弃轿子,穿上草鞋,在突兀险要的乱山小道上半步儿半步儿慢慢挪,这才能到峡口。大峨峰的景色虽说是天下一绝,蜀人尚且少有人游:而龙门景致更胜大峨,就是来游峨眉的人,也罕有人能到。要不是奸童吾事,忘劳苦而不怕生病的人,是不会来的。我们终於又寻找到大路出山,夜初才到达县城。己亥日(农历七月初二) ,从峨眉县出发,当晚到嘉州。

  原典

  峨眉有三山,为一列,曰大峨、中峨、小峨。中峨、小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自郡城出西门,济燕渡,水汹涌甚险。此即雅州①江,其源自嵩州邛部②,合大渡河,穿夷界千山以来。过渡,宿苏稽镇,过符文镇,两镇市井烦遝③。符文出布,村妇聚观於道,皆行而绩麻,无素手④者。民皆束艾蒿於门,然之发烟,意者熏祓⑤秽气,以为候迎之礼。至峨眉县宿。癸巳⑥,自县出南门,登山过慈福、普安二院,白水庄,独村店,十二里龙神堂,伏虎寺。自是嫺谷舂淙,林樾⑦雄深。小憩华严院,过青竹桥。峨眉新观路口,梅树哑,两龙堂,至中峰院。院有普贤阁,回环十数峰绕之,背倚白岩峰。右傍最高而峻挺者,曰“呼应峰”。下有茂真尊者庵,孙思邈⑧隐峨眉时,与茂真常相呼应於此云。出院,过樟木牛心二岭,及牛心院路口,至双溪桥。乱山如屏簇,有两山相对,各有一溪出,并流至桥下。石堑深数十丈,窃然沈碧,飞湍喷雪,奔出桥外,则入岑蔚中。可⑨数十步,两溪合,以投大壑渊。(此下有阙文)

  万年寺,亦名“白水寺”。有宋太祖、真宗、仁宗御书百余轴。七宝冠、金珠璎珞、袈裟、金银瓶鉢、奁炉匙筋、果垒、铜钟鼓锣磐、蜡茶塔、芝草之类。又有仁宗御赐红罗紫绣袈裟、宝环。上有御书发愿⑩文日:“佛法长兴,***常转。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子孙昌炽。一切众生,同登彼岸。”又仁宗嘉佑七年11,颁赐藏经。经纸俱碧硾纸,销银书之。卷首悉有销金12图画,各图一卷之事。经缣织轮相铃杵器物,及“天下太平”、“皇帝万岁”等字,於繁花耨叶之中,今不能见此等织文矣。次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佛。铸甚朴拙。是日,祷於大士,丐13三日好晴,以登山。乙未,果大霁14,遂登上峰。自此登峰项光相寺、七宝岩,其高六十里,大略去县中平地不下百里。又无复蹊磴①,斫木作长梯钉岩壁,缘之而上。意天下登山险峻,无此比者。余以健卒,挟山轿强登,以山丁三十人,曳大绳行前挽之。同行则用山中梯轿。

  出白水寺侧门,便登点心坡,言峻甚,足膝点於胸16云。过茅亭嘴、石子雷、大小深坑、骆驼岭,簇店。凡言“店”者,当道板屋一间,将有登山客,则寺憎先遣人煮汤於店,以俟蒸炊。又过峰门罗汉店,大小扶舁,错欢喜、木皮殷、胡孙梯、雷洞坪。凡言“坪”者,差可以托足之处也。雷洞者,路左深崖万仞,磴道缺处,则下瞰沈黑若洞然。相传下有渊水,神龙所居,凡七十二洞。岁旱,则祷於第三洞。初投香币,不应,则投死彘,及妇人衣彝履之类,以振触之,往往雷风暴发。峰顶光明岩上,所谓“兜罗緜17云”,亦多出於此洞。

  过新店、八十四盘、桫攞坪。桫攞者,其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初登山半即见,至此满山皆是。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晶,悉非世间所有。余来以季夏,数日前雪大降,木叶犹有雪渍斓斑之迹。草木之异,有如八仙而深紫,有如牵牛而大数倍,有如蓼而浅青。闻春时异花犹多,但其时山寒,人鲜能识之。草叶之异者,亦不可胜数。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古苔如乱发鬖挂木上,垂至地,长数丈。又有塔松,状似杉,而叶圆细,亦不能高,重重偃蹇18,如浮图19。至山顶犹多。又断无鸟雀,盖山高飞不能上。

  自桫攞坪过思佛亭、软草坪、洗脚溪,遂极峰顶光相寺。亦板屋无人居,中有普贤小殿。以卯20初登山,至此未21申22後。初衣暑络23,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最寒。比及山顶,亟挟纩24两重,又加毳衲驼茸之袠25,尽衣笥26中所藏。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炽炭拥炉危坐27。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俱碎如砂粒,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余前知之,自山下携水一缶,至才自足也。移顷,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炷香小殿。止木皮盖之,王瞻叔参政尝易以瓦,为雪霜所薄28,一年辄碎。後复以木皮易之,番可支二、三年。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巳申後,逡巡29忽云出岩下,傍谷即中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大圣跨象者。茶顷,光没,而其傍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之“小现”。日暮云雾皆散,四山寂然。及夜灯出,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夜寒甚,不可久立。

  丙申,复登岩眺望。岩後岷山万重。少北,则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30,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小瓦屋,亦有光相,谓之辟支佛现。此诸山之後,即西城雪山。崔嵬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自古至今,未尝消也。山緜亘入天竺31诸番,相去不知几千里,望之俱如在几案间,瑰奇胜绝之观,直冠平生矣。

  复诣岩致祷,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緜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辄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犹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素、黄、红、紫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抄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出大圆相光,横亘诸山,尽诺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蓓,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清现” 。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緜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

  “清现”,最难得。食顷,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祠山,复出一光,如前而差小,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徙得与岩正相直,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圯32。各有紫云捧之。凡自午33未云物净,谓之“收岩”。独金桥现至酉34後始没。丁酉下山。

  始登山时,虽跻攀艰难,有绳曳其前,犹险而不危。下山时,虽复以绳槌舆後,梯下,舆夫难著脚,既险且危。下山渐觉暑气,以次减去绵衲。午至白水寺,则络缔35如故。闻昨暮寺中大雷雨,峰项夕阳快晴,元不知也。食後,游黑水,过虎溪桥,奔流急湍,大略似双溪而小不及。始开山僧自白水寻胜至此,溪涨不可渡,有虎蹲伏其傍,因遂跨之,乱流36而济,故以名溪。黑、白二水,皆以石色得名。黑水前对月峰,栋宇清洁,宿寺中东阁。秋七月戊戌朔37,离黑水,复过白水寺。前渡双溪桥,入牛心寺,而後断路,白云峡水方涨,碧流白石,照人肺肝,如层冰积雪中。篮舆38下行峡浅处以入寺,飞涛溅沬,襟裾皆濡。境过清,毛发尽竦。寺对青莲峰,有白云、青莲二阁最佳。牛心,本孙思邈隐居,相传时出诸山寺中,人数见之。小说亦载招僧诵经,施与金钱,正此山故事。有孙仙链丹竈在峰项。又淘米泉,在白云峡最深处,去寺数里,水深不可涉。独访丹竈,傍多奇石,祠堂後一石尤佳,可以箕踞39宴坐,名“玩丹石”。寺有唐画罗汉一板,笔迹超妙,眉目津津欲与人语。成都古画浮屠40像最多,以余所见,皆出此下。蜀画胡僧,惟卢楞伽之笔第一,今见此板,乃知楞伽源流所自。余十五板亡之矣。

  此寺即继业三藏所作。业姓王氏,耀州41人,隶东京42天寿院。乾德二年43,诏沙门44三百人,人天竺求舍利及贝多叶书45。业与遣中。至开宝九年46,始归。业诣阙进所得梵夹舍利等,诏择名山修习。登峨眉,北望牛心,众峰环翊47,遂作庵居,已而为寺。业年八十四而终。

  出牛心,复过东峰之前,入新峨眉观。自观前山开新路极峻陡下,冒雨以游龙门。竭蹶48数里,炊49至一处,涧溪自两山石门中涌出,是为龙门峡。以一叶舟,棹入石门,两岸千丈岩壁,色如碧玉,刻削光润。入峡十余丈,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顶,相对飞下。嵌根有磐石承之,激为飞雨溅沬,峡舟过其前,衣皆沾湿。越数丈,半岩有圆龛,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龙洞也。峡中缯碧50无底,石寒水清,非复人世。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擢,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飞瀑沾濡,暑叽起粟,骨惊神慢51,凛乎其不可以久留也。

  昔尝闻峨眉双溪,不减庐山三峡,前日过之,真奇观。及至龙门,则双溪又在下风。盖天下峡泉之胜,当以龙门为第一。然其路险绝,乱石当道,将至峡,必舍舆,蹑草履,绝营倾步於嵯岈52兀嵲⑩中,方至峡口。盖大峨峰顶,天下绝观,蜀人固有罕游。而龙门又胜绝於山间,游峨眉者亦罕能到。非好奇喜事,忘劳苦而不惮疾病者,不能至焉。复寻大路出山,初夜始至县中。己亥,发峨眉,晚至嘉州。 (卷三(峨眉山行纪)宋·范成大)一注释一

  ①雅州:北宋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县。

  ②嵩州邛部:原注云:“(嶲)音髓。越嶲,郡名,越有嶲水。汉武帝元鼎间,始置郡。”今按:越崔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置,治所在邛都县,即今四川西昌县东南。 “邛部”疑即“邛都”之讹。

  ③烦遝:杂沓之谓。遝,音沓,及也。

  ④素手:空著手。

  ⑤祓:除灾求福的一种仪式。

  ⑥癸巳:古人以于支记日子,下文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次序相续,而“癸巳”下缺一日“甲午”,应系阙文,详注⑨。如是,则作者记游首尾七日。

  ⑦樾:树荫。

  ⑧孙思邈:隋唐间人,善老庄,精医药之学,著有《千金要方》等。

  ⑨可:约略。按,此句下原注云:“此下有阙文。”

  ⑩发愿:佛家语,又叫发愿心,即发起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的愿望。表达这种愿望的一种特定文体就叫“发愿文”。

  ⑾仁宗嘉佑七年:即公元一0六二年。

  ⑿销银、销金:纸上敷贴银色、金色,如洒金笺之类。

  ⒀丐:乞求。

  ⒁霁:雨止日“霁”,此处指天气晴朗。

  ⒂蹊磴:蹊,小路。磴,台阶。

  ⒃足膝点於胸:形容山陡,登者的膝盖要碰到自己的胸部。

  ⒄兜罗绵:亦作“妒罗绵”、 “堵罗绵”,即木棉。

  ⒅偃蹇:屈曲的样子。

  ⒆浮图:又作“浮屠”,塔也。

  ⒇卯:十二时之一,午前五时至七时为卯。

  21未:十二时之一,午後一时至二时。

  22申:十二时之一,午後三至四时。

  23裕:粗葛布。

  24纩:绵絮。

  25毳衲驼茸之裘:泛指以鸟兽细毛织就之衣。毳衲,原指僧衣。

  26笥:盛衣之竹器。

  27危坐:端坐。

  28薄:迫也。

  29逡巡:原意为却退貌,此谓不久後。

  30南诏:古国名,此泛指云南一带。

  31天竺:古印度。

  32圯:桥也。

  33午:十二时之一,即画间十一时、十二时。

  34酉:十二时之一,即午後五时、六时。

  35稀:细葛布。

  36乱流:横绝其流而直渡。

  37七月戊戌朔:七月初一戊戌日。每月初一曰“朔”。由此可推出作者上山的癸巳至离开峨眉的己亥,依次为六月二十六至七月初二。

  38篮舆:竹轿。

  39箕踞:微曲其膝而坐,其状如箕。

  40浮屠:佛陀之异译。

  41耀州:唐天佑二年(公元九0六年)置,治所在华原县(今陕西耀县) 。

  42东京:此宋指开封。

  43乾德二年:即公元九六四年。乾德为宋太祖年号。

  44沙门:梵语,指出家修道者。

  45贝多叶书:印度有贝多罗树,印人多以其叶写经文,以此世称佛经为“贝叶经”。

  46开宝九年:即公元九七六年。开宝为宋太祖年号。开宝九年十月宋太宗即位,十二月改年号为太平兴国,是为元年。此云开宝九年,当在十二月以前。

  47环翊:环绕辅街。

  48竭蹶:勉力趋事。

  49炊:忽也。

  50绁碧:天青,亦谓红青,深青而扬赤色者。

  51慢:耸也。

  52嵯岈:峻险突兀之貌。

  53兀嵲:当作“兀臬”,不安也。

 
 
 
前五篇文章

卓尼嘉波(土司)与卓尼文化生态实践

元朝西藏建筑艺术综述

唐卡《六道轮回图》解析

陕西关中石窟的艺术演变(下)

人口流动与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化涵化——以西藏察瓦龙乡为

 

后五篇文章

西夏三大佛教胜地之趣说西夏承天寺塔

《格萨尔》史诗中的生态文化及其现代转换

2005年度康巴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阿嵯耶观音造像简述

安多南木特剧种的形成——拉卜楞寺藏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