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古塔古碑增色平度景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智藏寺东南山坡上的塔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寺内的石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碑林一角。

  历史沿革

  大泽山又称九青山,位于平度市东北部,面积324平方公里,海拔700余米。北魏光州刺史郑述祖曾评价大泽山是“始皇游而不返,武帝过以乐留”。说明大泽山非常迷人。

  金代明昌年间,在大泽山上建有上下两寺。上寺叫日照庵,下寺叫智藏寺。在智藏寺东南方向不远处,留有智藏寺塔林数座。大泽山甚为有名的是碑林,主要集中在日照庵附近。另外,自南北朝以来的历代摩崖石刻也点缀山间,成为大泽山极其宝贵的人文财富。

  塔林风格

  塔的原型及其象征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原是用来封存佛骨舍利子的建筑,传入中国后渐与中国的传统建筑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的塔。

  塔在形式上分为楼阁塔、密檐塔、单层塔、华塔等,单层塔多为高僧圆寂而建,大泽山塔林均是单层塔,被称为“中国八大塔林之一”。这些佛塔,位于智藏寺东南、白虎涧东侧的山坡上。据有关专家考证,智藏寺始建年代不迟于北宋后期,现存的这些塔林多为宋元明清的建筑,系历代智藏寺高僧圆寂后所建造。我们考察队员来到大泽山的时候,见到7座朝代不同、样式不同的塔。当时,中国塔正经历着从质朴到华丽风格的嬗变过程,大泽山塔林其实就是这种嬗变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范例。

  这片塔林材质均为花岗岩,系就地取材。塔林的塔身多为六角、八角形,个别塔顶(即塔刹)缺失。据说塔刹高度不同,象征着僧人地位等级的不同。塔基一律为须弥座,“须弥”在佛经中原意是山名。在佛经中,圣山被称为“须弥山”。莲瓣是“须弥座”用得最多的雕饰,大泽山塔林就具有了这些风格。

  碑林搜奇

  中国古代立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立于庙前,用太阳的投影辨别季节和方向。后来,人们专门用来记人记事。

  大泽山石碑在智藏寺就可见到碑中之珍品。我们在寺院中,见到了一高2米、宽82厘米、厚14厘米盘龙石碑。这块石碑,碑头60厘米,为清代的“碑记题名”。按照立碑惯例,凡是“题名”的碑,必须立在庙宇原地,而记人的碑则不必严格按照此规定。

  智藏寺还有一罕见残碑,其残存部分宽105厘米、长125厘米、厚16厘米。其实,如此宽度的石碑已经很难见到。碑的石质为汉白玉,是两块“功德碑”。大泽山碑林多为功德碑,从数量上来看,以日照庵居多。这些石碑多为半圆状碑头,雕刻细腻,以龙、瑞草、神话图案为主,碑头上还有“大清”、“光绪”、“宣统”等字样。这里的民国石碑则多有“万古留芳”、“普济群生”等字样。在日照庵石梯之下的50多块石碑,风格各异。另外,在红庙附近的一座石碑,还被称为“岣嵝碑”。“岣嵝”指的是我国五岳之一的衡山,为何被叫做“岣嵝碑”?尚不得而知,但因为此碑上的字犹如蝌蚪状,殊为奇妙。

 
 
 
前五篇文章

天然的古代书法艺术博物馆——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简

元大都敕建佛寺分布特点及建筑模式初探

塔尔寺的鸽子

热贡艺术的典范——年都乎寺清代壁画

处闲境,佛教养心 一方让心灵栖息的净土

 

后五篇文章

李永斌:废除寺庙门票制不可意气用事

行愿法师:取消寺院门票制 敞开大门迎众生

故国怀思──万里长城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鲁桓公

古老的萨迦北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