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台湾寺院建筑之困局与转机初探 王淳隆 觉风季刊 第 19 期(1997.06) 页2-7 (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6.01, 页231-244) -------------------------------------------------------------------------------- 壹、背景说明 1.本文所关注的重点在寺院的建筑物部分,而非寺院内部的各种行为内容。由于笔者是一位刚举步学佛的建筑工作者,因此选择自己所能掌握的建筑硬体部分做讨论。当然,研究建筑物是不可能把住在里面的人隔离不谈的,寺院里的各种行为活动才是决定建筑物变化的主体。但是由于时间匆促,兼之笔者才疏学浅,因此本文仍侧重于建筑物之外显现象研究,至于变化之因果关系目前实无法深入探讨。 2.“当前”的时间范围设定在七○年代至现在(九○年代)的1/4世纪里。所以如此定义是因为这段时期台湾的现代化最活泼激烈,宗教活动也显得相当活化而兴盛。佛教界由于经论研究以及出版的普及化、校园佛青的成熟、藏密佛法大量移入;加上社会因为高度物质化以后,在精神层面反而趋于贫瘠不安,因此学佛打坐竟也成为社会时髦的显学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新的寺院也大量的兴建起来。这现象就跟台湾的其他建设一样,因为密集而大量的迫切性需求,逼使硬体建筑在短期间就要兴建完成,以提供空间满足各种活动。据调查目前台湾登记有案的佛寺有1788座,若加上未登记的,在这1/4世纪中新建或重修者,总约有一千座以上。在短期之间如此大量的兴建,其中是否会产生若干问题?这就是以下要探讨的主题,我们将之区分为“选址”、“格局与造型”、“构造与材料”三方面来讨论。 贰、寺院选址的困局 传统寺院有的建于城市或近郊;有的建于山林乡野,端视其功能而定。靠近城市的寺院较著重弘法度众,有其俗世方便的功能;而山野的寺院则重在修行精进,亦如实荷担如来家业。早期台湾较有名的寺院大部分建于城市或交通方便的近郊,如台南竹溪寺、弥陀寺、法华寺、开元寺、台北东和禅寺、临济寺、十普寺、善导寺、台中斋教的慎斋堂、壹善堂、民德堂等。A至于大陆传统寺院选址则“普遍地以四周群峰环抱,水溪充沛为理想环境的”。B台湾传统寺院选址标准会与大陆有所不同,推想大概是因为台湾早期皆处于移民开发阶段,城市之外皆属蛮荒,不适合生存;另外也是为了弘法与供养的方便,才会与都市密切结合。不过关于此点只止于推论,应可另文研究。 近1/4世纪来佛教兴盛以后,寺院增加是供需之间必然的趋势。 新增的寺院院址的选择却被下列因素所左右: 1.早期都市或近郊仍然空旷,地价也便宜,因此要取得理想土地并不困难。但是越近现代土地价格越贵,这种趋势不但在都市中如此,更甚者连市郊及小乡镇也无一幸免,新寺院要在城乡中兴建变得非常困难。 2.寺院土地的取得大部分依赖信众的捐献。一方面是上述的原因,另一方面信众都笼统的认为寺院应建在山林中,却忽略寺院的其他功能。C因此新建寺院也就非主动性的移往山林。根据“台湾佛寺的普查家”D阚正宗先生抽样采访记录,建于山坡地的寺院,台北县市的105座中有61座;桃竹苗的87座中有34座;台中县市的52座中有11座;云嘉地区的48座中有10座。E由此可见一斑。 3.一座新寺院的兴建是很多法师心中暗藏的宏愿,因为在寺院中他可以更有效率的收徒传法、利生弘法,而且主持一座新寺院也确有开山祖师的味道。因此在选址上,总希望有较宽广的基地,使寺院在以后能发展成完整的规模。这样的理想绝不可能在都市中实现,所以寺院移往山林在法师的主观意愿上也是必然。 从上面所得的结论是当前台湾寺院的选址大部分都选择郊野山林,也就是所谓的山坡地上。在大陆很多名山都有古刹,不但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在景观上更能相得益彰,也更能引人入胜出离清修。但是在台湾就会产生下列几个困局: 1.台湾山坡地几经蹂躏后,已是面目全非。早期因为大型公共建设的破坏,例如中部横贯公路等;中期是因为山坡地滥建滥垦滥葬而破坏;近期则是财团勾结政治进行更彻底的终结,例如高尔夫球场等。在这种情况下,建在山坡地上的寺院虽非主角,但也可能变成环保专家注目之所在,尤其是越大型的道场越引人关切。 2.山坡地建筑是一门高度科技整合的学问。它需要地质勘探、大地工程、水土保持、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植栽绿化以及建筑设计之间的各种配合,才能免于环境破坏。其中的建筑师大部分是做协调整合的工作,建筑设计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就现有建于山坡地上的寺院而言,能顾及其中一二的已是凤毛麟角,更遑论能全面考虑了。因此近年来就有如五股凌云寺因地层滑动而遭受破坏的例子出现。 3.依据民国七十八年内政部修正颁布的“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规则”规定,宗教建筑只能在甲、乙丙种建筑用地及游憩用地上兴建。林业用地并不准兴建宗教建筑,而农牧用地只能申请最大150坪的农舍。很不幸的,却有很多寺院却正好座落在这两种用地上。因此成为无法合法申请建造执照的违章建筑,或者只是法律上的农舍而已,与使用事实大为出入。虽然地方政府或有因其不属于一般世俗营利的宗教事业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对于讲求慈悲行善的佛教而言,终非长久可行之计。 参、寺院格局与造型的困局 台湾传统寺院的格局与造型大都具有闽南系风格,如台北与鹿港的龙山寺。F而中部的居士佛教--斋教,所创建的多座斋堂更有其自身特色。日据时期则有属于和(唐)风的东和禅寺出现。光复以后由于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使得新建或改建的寺院在风貌上也有了彻底的变化,因而产生了下列的困局: 1.佛法在解行是究竟法,但却又不离世间因缘,因此寺院一方面有其清净面,另一方面却又相当世俗化。尤其是现代寺院建筑的风格与美学方面,常常显示出粗糙不协调,甚至是品质窳劣不堪的。究其原因,“有些是在信徒大会被要求改建为现代新式殿宇,有些寺院住持则是避免往后要常常整修上的困难(因为古寺多半是木造为多),干脆来个斧底抽薪,全部拆除换上钢筋混凝土....”。G而这种现象方面与整个社会文化品质的粗糙化脉络相通,另一方面也因为寺院住持对于相关的建筑美学素养不足的缘故。但是最重要的,却是建筑设计者(建筑师或民间匠人)在佛教的领域中很少予以关心与研究,导至无法发挥主导功能,提高设计品质的结果。因此对于当前寺院建筑品质的低劣,建筑设计者实难辞其咎。 2.传统寺院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皆依其生活、修行、以及弘法诸内容而订有各种轨则规矩。这些规矩若就僧团之修行及生活而言,大部分是依戒律而来;若就弘法或度众或修行宗派的分别而言,则分为禅、律、教三种寺院。这情形到唐宋之后禅宗勃兴,“一提到中国的佛教几乎只限于禅宗了”。H因此百丈怀海和尚(720~814)所创立的“禅门规式”(百丈清规)对中国寺院“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以正确体现其‘中国禅’教义,并保证其得以理想传播的秩序(包括僧团组织、仪式、寺院建筑以及生活一切方面)。I虽然原本早已散失,“清规”中规定“不设佛殿,唯树法堂”,可见“法堂”应是当时禅寺的中心。J 自明清以降诸宗合一,寺院形成“内则禅讲律净,外则经忏齐焰。”K尤其是台湾很多寺院扁额题的是“禅寺”,历代传灯可溯自曹洞临济,但观其格局却一点也没有禅寺的影子,反而是“不见法堂,唯见佛殿”了。 现代由于佛教传播多样化的结果,寺院之弘法行为也包含了法会,拜佛、讲经、打佛七或禅七、朝山等等活动,这些行为原本是为了度众修行的需要而设,但无可避免的增加寺院很多世俗的功能。因此新建的寺院会扩大佛殿的面积以利办法会或讲经打七。为了男女信众休息或住宿(因为地处偏远之故)而设了多间男女信众的寮房及浴厕;食堂也扩大成餐厅,而僧俗共餐也是常见之事;藏经阁也因现代化的需要而变成图书室或自修室。倒是僧团的作息及修行因为需要清净避免干扰,反而退居至较隐蔽而不重要的地位。这样因为行为而产生的空间变化,已经与传统寺院大相迳庭。而且这些空间除了大殿居首,左钟右鼓之规矩仍在以外,其他的空间大都因地制宜(山坡地的缘故),甚至是随著个人主观意愿而任意配置,已无法顾及中轴线对称以及东西序尊卑L的规矩。也因为如此,现代寺院在格局上会令人觉得混乱迷失而无法有认同之感。 3.寺院基地若属于平地者,由于地价高昂,因此不易取得大片土地;若属于山坡地者,由于地势陡峭因素,也不容易做平面广大的利用。因此现代寺院建筑都有多层化甚至高层化的趋势。 寺院高层化的结果,不但使得传统建筑平面的中轴线以及左右对称的格局遭到破坏,而且传统建筑中由于基座、线脚、开窗、柱础、柱列、斗拱、挑檐等精致配合的比例美感皆无法保持。如果此时住持或信众仍坚持所谓传统造型,而建筑设计者也无法做适当转化的话,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就与第一点所述一样,“看不到佛教建筑有什么值得作为‘台湾建筑史’上‘典范’之一的重要代表性作品”。M 肆、构造与材料的困局 传统寺院建筑大部分都以木材为主要构材,配合了柱梁结构系统,加上斗拱的屋顶举架形式,形成美丽均衡的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虽然有些寺院之柱子以石材取代,但由于同是自然材料,因此仍然显得相当协调。而屋顶由于是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因此没有不使用木材的。台湾本身木料生产不多,虽然日据时代曾以台湾桧木兴建神社,但近1/4世纪以来,要用木材兴建寺院或其他建筑,已经完全不可能。加以工业现代化以后,钢筋水泥材料大量生产,价格低廉,已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所以近代兴建的寺院基于经济考量后,都会选用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建材。如果再加上贴面材的马赛克后,在传统式样与现代建材之间也造成了若干问题: 1.R.C.(钢筋混凝土)建筑由于需要模版、扎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手续,对于传统建筑的柱梁系统尚无妨碍,但对于大面积的斜屋面来说,实在是困难的工程。而且R.C.浇灌而成的传统斜屋面式样,总显得笨拙不灵巧。再者就防水的功能性而言,R.C.斜屋顶就已经足够了,若再铺贴上琉璃瓦,除了显示其装饰性外,却已丧失原有的实用功能。因此以R.C.材料加上中国式的大帽子(屋顶),以专业角度来看,实在有点荒缪造假。 2.由于寺院常坚持传统式样的结果,也把很多在R.C.建筑上已不需要的材料以轻质的F.R.P.(玻璃纤维)翻模打造,然后固定在传统建筑该有的位置上(事实上这种技术已发展成固定行业)。例如原有木构造出檐时必备的斗拱、走廊上的栏干,甚至是天花藻井等都可以变成F.R.P.制品。这样严重失真的材料,终于使得寺院的艺术水准更形低俗。 3.台湾建筑的“马赛克文化”无孔不入,由于它具有容易清洁、价格便宜的特性,因此变成台湾建筑的宠儿,不论它的形状是小口、丁挂或方砖,在近代一直为建筑界所采用。这种文化无可避免也带入寺院建筑中,使得传统的清水砖墙、木隔墙或石灰粉墙,大部分都被马赛克所取代。而传统墙面上精致的浮雕或壁画也变成彩色的马赛克摒贴了。 4.钢架与石绵瓦(或彩色钢板)屋顶等建材是属于半永久性材料,耐用期限约十 ~二十年,本来是建造工厂的材料。由于其施工快速、价格便宜,因此也被寺院用来搭建成较不重要的空间,如厨房、厕所、停车场等。这些较简陋的建筑夹杂在R.C.主殿之间,使得整个建筑环境更像是临时的违章建筑,与方外清修的超然物外理想实在大有距离。 伍、综合结论与转机初探 以上是台湾当前的寺院建筑环境呈现的种种负面景象,下面我们试图综合出几个结论并提出解决办法: 1.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大环境的整体现象,也是建筑界一直关切的问题。寺院建筑在此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丛林制度与寺院管理无法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寺院的内部行为仍然处于混乱且各自为政的局面。尤其目前台湾社会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几乎连停下来调整一下脚步的时间都没有,与传统实在相去日远。十几年前建筑学界还多所谈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现在看来似乎已不是问题。同样的,整个寺院的内部活动如果因为时代的因素要变成世俗化与多样化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内部行为一定要转化成一定的轨则,才可能形成空间格局,如此建筑型式也才能形成固定风格。这样的风格不一定是传统式样,但却可以清楚的读出来是属于寺院的,独一无二的。如此才能恢复寺院建筑在建筑史中一贯独领风骚的地位。 2.教条主义与自由开放的心态佛教界封闭的教条主义心态一直为新兴团体所攻击,这也是每一种宗教都可能出现的现象。它展现在建筑中,就会变成一定要盖中国传统式样的寺院。其实建筑式样应是因应于时代而自然出现,一昧的仿古只会使建筑与时代脱节而失去生命力。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心态来研究佛法中对于建筑的启示,配合新的建材与建造技术,加上第一点所述的新的空间内容,应能创造出新的寺院建筑。关于这一点较欣慰的是目前一些正在兴建的大道场,主持设计的建筑师都努力钻研佛法,也企图从中寻求寺院建筑的新方向。不管其结果如何,这一定是值得鼓励的方向。笔者最近也试图从佛法中的颜色、四大理论以及五轮塔等有关型体及色彩之象征意义,与生命及修行的关系里寻找出建筑与空间的素材,希望能加以应用成建筑设计的新语汇。这也只是初步的探讨,希望以后能有实际作品或研 究成果出现。 3.山坡地建筑的问题如果山坡是寺院不得不然的选择,佛教界应有几个方向要努力。首先教界应团结起来向政府争取林地或农地兴建寺院的合法化,因为僻处山林出世清修是教界千年来的传统,这点不可能因为法律的规定而改变。既然如此就应该努力的争取,使地下的寺院合法化。第二是主持寺院兴建任务的人(不管是寺院住持或信徒大会)都应有正确的环保概念并且信任专家,换言之,他必须有现代化的心态,如此才能找到优良的建筑设计人才。这样的建筑设计者可以帮他协调整合其他专家,综合考虑并设计出最符合山坡地需求的建筑来。第三是要认识到山坡地建筑的造价非常昂贵,尤其如果又要考虑整体配置又要分期兴建时,所花费的金钱更像是无底洞。虽然兴建寺院都有赖十方信众的捐献,积少成多十分不容易,但是对于预算的准备仍然要充分,才不会捉襟见肘,问题杂杳纷至。 4.寺院的宗教目标与行为寺院自古以来都负担著两个目的:一个是僧团的修行,一个是对俗众的教导。因此寺院永远有其出世与世俗的两个矛盾面。在传统,寺院占地宽广建筑深广宏伟,要隔离出清修与接引大众等两种层面的空间并不困难。但在地狭人稠的台湾,建筑基地日益稀少,要有这样的局面已是非常稀少。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否可能将传统寺院的行为加以分解,让修行的归修行、弘法的归弘法呢?也就是说,出家人,平日在山林中修行与世隔离,直到他得到一定的认可后再到俗世中弘法利生。这样山坡地上的寺院可以精舍形态出现,空间机能简化以后,建筑量体就会缩小,如此对于山坡地的破坏也就相对减少了。在都市中的弘法则可随大众的需要而方便设置,在公寓、办公大楼或集会堂、体育场等公共设施中皆可进行,而都市与山林的连系也可透过简单的联络处做各种安排,这样即能解决在都市中兴建道场的困难。事实上现代有很多道场确已朝此方向进行,也已具备雏形,可见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5.有关居士修行的问题居士修行除了参加布道法会、听经以及朝山等活动之外,也确实需要有聚集共修之处。目前有些寺院也具备这种功能,但却无法免除僧俗混杂,甚至有喧宾夺主之憾。笔者对此倒有一不成熟的想法,就是结合建筑业界,例如虔诚学佛的建设公司建筑师等,依据教理设计规划出“修行社区”。它可能是一栋公寓或一大片社区,但它提供给佛教居士生活与修行之用。虽然它也是市面上的销售住宅,但由于是提供给佛教徒居住修行,无形中也保证了品质。在这个社区中,空间计划、庭园设计、墙壁浮雕以及各种细部设计都与佛法修行有关,居住其中耳濡目染之际必定对修行大有饶益。而社区中之公共设施正可以规划成讲经堂、禅堂、共修室或图书室,甚至可以定期请法师大德来讲经说法、领众修行。如此也可解决居士修行的问题,并实质减轻寺院的负担了。 陆、后记 由于时间匆忙以及资料收集不易,本文大部分都只是观察及推论所得,没有数据支持,严格说来应只是研究大纲,是不能拿出台面当作论文发表的。不过为了希望因为更多的批评与建议而获取更多资料,以便日后能补充完整,所以就不怕丑媳妇见公婆了。以此大纲,希望以后能够加上几个个案调查,以便有更充分的事实及根据作研究讨论的基础。 参考资料 A《佛教文化》24期,阚正宗,〈走过台湾佛寺〉。 B《禅宗寺院建筑布局初探》,页58,戴俭,明文书局。 C 明朝时依寺院的性质及功能曾规定为“禅、讲、教”三种寺院(详同B,页46)。 D《台湾佛寺导游(五)》,〈序〉,菩提长青。 E 此数据由阚先生所提供。 F《佛教文化》25期,程诗瀛,〈台湾佛教建筑依归何处〉。 G《佛教文化》24期,阚正宗,〈走过台湾佛寺〉。 H〈日中文化交流史〉,木官泰彦(日),胡锡年译。 I 同B,页14。 J 同B,页17-18。 K 同B,页55。 L 同B,页23。 M《佛教文化》25期,〈社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