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镇海庵与王佐、陈春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镇海庵与王佐、陈春澜

马亚振

蛇年春节,回老家探亲,意外地在沥海镇伟民村的镇海庵发现了一块匾额。这是一块长1米、宽50厘米左右的木匾,看上去很普通。上面是用毛笔抄成的一篇题为“万家生活”的文章,我起先以为那是一篇有关生活教化的文字,仔细一读,不由得大大吃了一惊。原来这是一篇骈文体的旌表,其全文如下:

有德于我者,未敢忘也。及身而礼之,不亦宜乎。南汇逼海滨,乙卯秋1915年 ,飓风怒潮,坍其塘,飘庐舍,毙人畜,灾之酷,数十年所未有。虽长官请抚于上,同乡救赈于沪,终无以继涸辙鱼。幸王君寄倾,陈君春澜慨念桑梓,助巨资,动规划,力主工赈。即将已圮娥江沿岸之塘八百九十八丈今之联谊村与新联村交界处至民生村江头庙止,旧属上虞管辖,绍兴管辖之塘及后江之徐塘由绍兴士绅助款修复。亦有绍绅肖像悬挂草庵及太平房。 已坍之塘抢先赶筑,克日鸠工。吾介小人后此得安居,而秋作又可补种。乃不至填沟壑。厥功甚伟,远近德焉,爰丐其肖像于镇海庵,日夕祀之。是所馨香祈祝之诚,以示没齿不忘之意。丙辰秋立。

匾额上注明这篇表文撰写于1916年,撰文者署名徐仲卿。在1994年由吴兴丹重新抄录。原稿由朱翔珍收藏。括号中的说明与前后文的语气甚不和谐,应是在1994年重录时由抄写者加上去的。而文中几处显然是抄写方面的错误,如把“焉”写作“马”等,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订正的。这篇短短的文章记载的是一段至今尚罕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根据上虞县志记载:“民国4年1915年 ,沿海飓风成灾,海潮淹没农田、房舍、人畜。”南汇今三汇 南有曹娥江,北濒杭州湾,历史上饱受海潮、台风之苦,一直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三汇一带的老百姓住的差不多全是草舍,即使富裕的人家也无非是把房基填得高一些而已,因为海潮随时都会冲决江堤,淹没房舍。那里的房屋往往是淹了盖,盖了又淹,当地的人民—方面是无力造砖木瓦房,另一方面是即使有了钱也不敢造,所以世世代代住草屋。从匾额上的文字来看,1915年的这一场灾害确实是很严重。飓风、大潮,把南汇一带的前江后江堤塘全部冲垮,人民几如涸辙之鱼,无以为生。

陈春澜1837—1919 ,名渭。上虞小越横山村人。幼年家贫失学,去到上海谋生,靠了自身的勤勉刻苦,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商。陈春澜致富不忘桑梓,一生做了无数泽被乡里的好事,著名的春晖中学就是由陈春澜出资创办的。王佐,字寄倾,上虞丰惠镇人,曾为清光绪五年恩科举人,光复后积极参与上虞的政、商、学诸等事务。民国元年1912年 ,王佐当选为上虞县首届参议会议长。此后,王佐曾主持过本县的水利建设、赈灾委员会等工作,为上虞人民做过许多好事。王、陈二人素交好,1919年,陈春澜出资创办春辉中学,就是由王佐竭力促成的,陈春澜去世后,王佐按照陈春澜的遗愿,协助经亨颐完成了春晖中学的筹建任务,并出任春晖中学的第一任校董事会董事长。1915年,正值王佐主持县赈灾委员会事务之际,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数十年未遇的飓风袭击了上虞,地处上虞西北、濒临杭州湾的南汇乡,处在大潮飓风的夹击之下,前后江堤均告溃决,草屋的房顶像蘑菇一样在潮水中漂浮,牲畜、庄稼全部被淹,百姓无以为生,境状十分悲惨。虽然也有政府的赈济和一些来自上海等地的民间捐助,但对于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为紧迫的是,坍的江堤必须尽快修复,否则,每天潮进潮出,将会彻底毁掉已经被淹的农田,当地的百姓将再也无法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在这个危难的时刻,陈春澜出现了,王佐出现了。王佐亲自到了受灾现场考察,并与陈春澜先生商量出资赈灾的具体办法。当即由王、陈二位先生,一个动规划,一个出巨资,提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也就是动员灾民前去做工修复海塘,以此获取物资方面的救助,当地百姓犹如盼来了救星,家家户户,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纷纷赶往修筑海塘的工地,那种热烈的场面必定是十分壮观的。在一个潮汛期内,就把海塘很快筑起来了。当年的秋播作物,居然还来得及补种。

如此的鸿德,老百姓自然要念念不忘了。他们虽然无法当面向这两位恩人称谢,也无权授予他们一个什么荣誉称号,但是百姓自有百姓的办法,他们去请来了两人的肖像,把两幅肖像恭恭敬敬地悬挂在为当地保江安民而修建的一座庙宇——镇海庵之中,日夕感念其恩德。

我曾为此事向当地的一些老人作了询问,并打听那两幅画像如今在何处,老人们伤情地对我说,这两幅画像一直挂到文化大革命,在破四旧时,被红卫兵沉到池塘里给毁了。原来的那块刻有旌表的石碑也同时被毁。所幸的是住在镇海庵旁一位叫朱翔珍的村妇悄悄地收藏了旌表的原稿,在1994年重修镇海庵时,朱翔珍的后人把表文原稿奉献出来。这段已经几乎被人遗忘的事迹才再一次得以公诸于世。

一个人做一二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要为大多数的老百姓谋福利。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那么,他的事迹的丰碑就会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刊《上虞日报》2001年6月20日第3版

 
 
 
前五篇文章

正门每隔60年一开的普济寺

直贡噶举派金刚舞

庐山佛教与茶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点一

 

后五篇文章

张掖大佛寺

造访“净土世界”——敦煌莫高窟壁画

在北京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云南昆明曹溪寺、螳螂川

葛仙翁与仙迹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