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乘起信论》经典(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起信论》经典(八)

  原典

  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1)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2)义故,真实识知(3)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4)义故,清凉(5)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於恒沙,不离、不断、不异(6)、不思议(7)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8)。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9)。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10),实无於念(11)。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12)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若心起见(13),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14),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15)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16)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注释

  (1)「自」,《碛》本作「身」 。

  (2)法界:此处指理、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等四法界。

  (3)真实识知:唐译为如实了知。指能真实、正确地了知一切世、出世间法的智慧。

  (4)常乐我净:指涅盘的四种属性。常,谓永恒;乐,谓不为所苦;我,谓自在无缚;净,

  谓不为烦恼诸惑所染。此四德是《大般涅盘经》中所阐述的涅盘四德,《起信论》用以申述真如之理体,表明其受到《涅盘经》的影响。

  (5)清凉:与热恼相对。形容真如理体,超脱烦恼的一种清净状态。

  (6)不离、不断、不异:唐译为非同非异。这裏指真如之相与真如之体的不二关系。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云:「性德尘沙,不离真体,故云不离也;无始相续,故云不断也;……与体同味,故云不异。」此段义在申述相多(异)不一而唯有一体二味,不二)的现象与本体的关系。

  (7)不思议:即指上述理事无碍,性相融通、染净无二等,难以心量计较分别的境界。

  (8)如来藏、如来法身:均指如来本体,只是侧重面不同。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释云:「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

  (9)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义为,真如相属生灭门,乃是就生灭等而言真如的一种方便施设。真如理体绝名言,断思虑,言其相,乃是因指见月的「巧说」,不要理解为「直说」,真如不可直说。

  (10)心:此指如来藏清净心。即真如本体。

  (11)无於念:即超念。这表明一切事物都是超越无明之念。无明之念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为妄心、虚假分别而成。换言之,实在与妄念分别无关。

  (12)「不」,《金》本作「无」。

  (13)见:原指对事物的一种看法,在佛教中,常指一种错误的见解,此亦指虚妄之见。

  (14)无有自性:指一切妄念心相,皆无自体,体现真如本觉一元论思想。

  (15)热恼:指无明烦恼产生的一种不安心态。

  (16)「法」宇下,《金》本有「是」。

  译文

  真如用大:所谓真如的业用,是指诸佛如来,还处在修习佛道的阶位时,就发大慈大悲之愿,修习各种「波罗密」,摄受软化众生。发大誓愿,誓欲度脱一切法界的众生,也下限时间之久长,竭尽於未来之世。因为(诸佛如来)视一切众生等同己身,而又不执取众生的形相。这是什么道理呢?关於能如实了知一切众生与自身,在本性上都是平等一如的真如理体,没有任何高低大小的区别。

  因为有如此「大方便」的智慧,所以能够除灭「无明」,显现出本有的真如本体,自然任运地生起各种不可思议的业用。这种种不可思议业用,即与真如本体平等一如,其作用逼满一切法界,而又没有作用的相状可得。为什么呢?这是说,诸佛如来,只是法身,本觉智慧之身,全依真谛理解而没有俗谛境界。远离一切人为施作,只是随顺众生的不同根器,应身说法,使之获得大利益,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才说这是真如的「业用」。

  这种业用有二种,哪两种呢?

  一是依分别事识(第六意识),凡夫、声闻与缘觉二乘所见的佛身,叫做「应身」。因为他们不了知此佛身是由转识变现而来的,认为佛身是从心外而来,从而执著此色相的应身,还有区分和定限,不能了知色即心,色心之间无有区分与定限的道理。

  二是依止业识(又名根本识),诸菩萨从初发心的阶位一直到十地位,所能见到的佛身,叫做「报身」。这种报身具有无量的色身,这些色身具有无量的相状,这些相状具有无量的美好,所安住的世界、国土等,也不计其数。具有种种庄严的形相,随顺菩萨的不同阶位而示现,无边无际,不可穷尽。远离一切区分与定限之相,随应化现,常住不动,不毁不失。这样的业用功德,都是因为修习各种波罗密的无漏薰习,以及真如本觉不可思议的净薰之力而成就的。具足无量身心快乐的相状,所以叫做「报身」。

  又为凡夫所见的佛身,是粗显的色相。根据六道众生的不同,所见的佛身也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佛身,不是出世身心快乐的相状,所以叫做「应身」。

  再次,初发心菩萨等所见到的佛身,因为他们深信真如之法,所以能部份地见到佛身的无量色相,了知佛身的色相崇高庄严,无来无去,远离一切区分与定限,只是依一心真如随缘而现,以真如为理体。但是这些菩萨,仍然还存在著(我与报身)的分别对待的心念,这是由於尚未进入法身阶位的缘故。如果证得净心地,其所见佛身色相就非常微妙,其业用也随之不断地转为胜妙,到了证得十地时,就能见到佛身之究竟。如果远离业识的缠缚,则无有分别的相状可见。因为诸佛的「法身」,没有彼此对待与更叠的色相可见。

  有人问:如果一切法身,远离有形的色相,为什么又说其能够显现各种色相呢?

  回答说:因为这个法身,就是色相的本体,所以能显现各种色相。所以说,从本以来,色相与真心是一体不二的。因为一切色相的本体即是本觉之智,所以色相的本体无形无相,於是名之为本觉之身;因为本觉之体即以色相而显其业用,所以名之为「法身」。这个法身可以遍满一切法界,所显现的色相,没有区别与定限,可以随心显现出十方世界,其中有无量的菩萨,无量的「报身」、无量的庄严。虽然形态万端,各有差别,但却没有区分与定限,而是互相圆融,不相妨碍。这种境界,不是虚妄心识的观察分析可以了知的,因为这是「真如」自由自在的业用之故。

  原典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1),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2),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3)。亦不限劫(4)数,尽於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5),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6),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7),无有世谛(8)境界,离於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9)益,故说为用。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10)。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11),不能尽知故。

  二者依於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12),心所见者,名为报身(13)。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14)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同诸波罗密等无漏行薰,及不思议薰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於六道(15)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16)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於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17),以末入法身(18)位故。若得净心(19),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20),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儿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於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於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21)。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22)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23)。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注释

  (1)因地:相对成佛之果位而言,指处於修习佛道的阶位。

  (2)波罗密:梵文paramita,又译波罗密多、度、到彼岸、度彼岸等,指从生死流转的此岸世界到达菩提涅盘的彼岸世界的修习方法。佛教通常有六种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又称六度。

  (3)等众生界:指一切有众生的法界。

  (4)劫:梵文Kalpa,又译大时,佛教中用以指示时间的概念。通常指非常长久的时间概念。

  (5)方便智:又称权智,相对实智而言,指权宜、方便之智。

  (6)与真如等:指真如种种业用,没有自性,以真如为体,故说与真如平等一如。

  (7)第一义谛:梵文paramarth-satya,又译真谛、胜义谛,指唯有诸佛菩萨等圣人才能掌握的真理。

  (8)世谛:梵文vyavahara-satya,又译俗谛,与第一义谛并称二谛。指为世间之人所认识的真理。

  (9)「得」字下,《金》本有「利」字。

  (10)应身:唐译本为化身。梵语Nirmaanakaya,又译为化身,佛三身之一。指佛为度脱六道来生而应机显现的不同身相。

  (11)分齐:唐译分限。分,指区分;齐,指定限。通指有确定的界限、范围之义。

  (12)菩萨究竟地:指菩萨修行十地中的最後一位。

  (13)报身:唐译受用身。梵文Sambhogakaya,佛三身之一。指修习到高阶段而能受用的佛身,既包括佛自身,又包括对八地菩萨相应显现的佛身。

  (14)依果:即依报,指众生身心所依靠的身外诸物,包括世界、国土、衣食等。

  (15)六道:指泉生因其业力而有生灭流转的六种境界,分别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16)「等」,《金》本无。

  (17)自分别:指自己分别我与我心中所现的佛报身相,是一种比较微细的分别妄念。

  (18)至此可见,《大乘起信论》以精致的真如本觉的业用理论,说明了大乘佛学的佛三身论。它把三身说与成佛的修习阶位结合起来,具体说,与人的认识或本觉的自我展开的阶段结合起来,构成独特的三身论或修养境界论。法身,在《起信论》中是指本觉真如完全展开的形式,既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自我实现的目的;化身(应身),则是本觉自我认识的初级阶段,或称分别事识即第六识的意识阶段,是为一般凡夫、二乘所观境界;报身,则是本觉自我认识的较高阶段,或称业识即第八识阶段,是为菩萨所观境界。人的修习阶段,也即是本觉的自我认识的不同阶段,也即是人的意识不断由粗向细、由无明向本觉的认识运动。

  (19)净心:指十地中的净心地(欢喜地) 。

  (20)菩萨地尽:指十地的最後一地。

  (21)色心不二:色,指一切现象;心,指如来藏清净心,即真如本觉之体。不二,指现象与本体,用与体一如,都是以真如本觉为体。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云:「色心不二者,谓彼所现报化之色,不异法身真心。如波与水,本来无二。」色心不二是《起信论》中一个核心概念,《起信论》通过色心不二来论述体用不二(心即体,色即化、报二身之用),在上述体相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讲体用关系,贯穿了体、相、用三者的「非一非异」的主题。

  (22)色性即智、智性即色:唐译本分别译为色本性即心自性、心本性即色自性。智,指本觉之智,为色之根本、本体。色,本觉之表象。色性即智,指一切现象业用的本性(本体)即是本觉,这是从业用上讲体用不二。智性即色,指本觉之体即以现象而表现其业用,从体上言体用不二。前者著重於用上显体,後者著重体上显用。

  (23)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指心所显示的十方世界中,有无数的菩萨、无数的报身,无数美妙的装饰,各各不同,但却没有区别和界限,也不互相妨碍。

  译文

  关於由「心生灭门」到?「心真如门」

  再次,显示如何由?心生灭门」即可进入「心真如门」,通过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观察与分析,不外色法与心法,以及六尘境界,从根本上说,都是从心幻起,终究是没有可以念著的形相。因为?「心」本来就没有任何形相,所以虽然十方求索,终不可得。犹如迷失方向的人,误认东方为西方,实际上,方向并无变化。众生也是这样,由於受到无明的迷惑,混淆真心与妄念,实际上真心本性并没有起动。如果能够仔细观察,了知真心本来没有任何妄念,就可以随顺这一智观而进入真如门。

 
 
 
前五篇文章

《大乘起信论》经典(七)

《大乘起信论》经典(六)

《大乘起信论》经典(五)

《大乘起信论》经典(四)

《大乘起信论》经典(三)

 

后五篇文章

《大乘起信论》经典(九)

因果规律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维护信教自由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