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经典(四) |
 
《大乘起信论》经典(四) 译文 不觉义 所谓「不觉」的含义,是指不能真实了解真如与现象不二的真谛,所以不觉心起动而产生种种妄念。妄念没有自身的体相,它的存在不离本觉而有。好比迷路的人,由於特定方向才产生迷惑;如果舍离方向的概念,也就不会有迷路的现象存在。一切众生的妄念也是这样,因有觉所以才有所谓的迷,如果没有觉性的话,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不觉。正是由於有不觉的妄想心存在,能了知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名义,所以为之说「真觉」之义,如果没有「不觉」之心,也就没有「真觉」的体性可说了。 再次,依於不觉,产生三种细相。这三种细相与不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有哪三种细相呢? 一是无明造业之相。指由於根本无明而生起妄心动念,即名之为「业」 。如有了觉悟则不会有妄心动念。有妄心动念即会招致人生诸苦,诸苦是果,动念是因,果离不开因。 二是能见之相。指由於起心动念的原因,产生主观的认识活动。如果没有起心动念,也就不会产生主观的认识活动。 三是境界之相。指由於主观的认识活动而转现出虚妄的境界。如果远离主观认识能力,也就没有虚妄境界可现。 以上述三细相所幻现的境界为因缘,又产生出六种麤相。 有哪六种麤相呢? 一是智相——以境界为缘,心起分别的分别智。由於心分别境,因而有爱与不爱。 二是相续相——相绩下断之相。指它是依於智相而有的。由於对境起心而有爱与不爱,有分别智生,才使心产生苦受与乐受的感受,由是产生种种心念,永不断绝。 三是执取相——执著贪求之相。指依相续相,攀缘系念苦乐之境界,执持苦乐感受,分别生起执著之心。 四是计名字相——妄立名字之相。指依於虚妄的执著,分别计度虚假名称概念之相。 五是起业相——生起种种业相。指依於计度名字相,追逐名言指谓的事物,生执著心,造成种种善、恶之业。 六是业系苦相——被业所系缚而受苦之相。指依於起业相而招致相应的果报,不能自在解脱。 由此当知,无明可以产生一切染污之法,所以一切染污之法,都是根本无明的一种相状。 原典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1)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2)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於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3),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云何为三? 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4)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5)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能见相(6)。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三者境界相(7)。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以有境界缘故,後生六种相(8)。 云何为六? 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二者相续相。依於智故,生其苦乐,觉心(9)起念,相应不断故。 三者执取相(10)。依於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 四者计名字相(11)。依於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业相。依於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12)故。 注释 (1)真如法一:一,在这裏的含义,照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的解释是:「如理一味」之义,也就是理与事,本体与现象之间的不二之义。 (2)念无自相,不离本觉:唐译本译妄念自无实相,不离本觉。多一个「实」字,更加突出念无自体的思想。所谓无自相,即指无自体相,表明妄念依本觉而有,是本觉自我认识运动中的一种不自觉或不自知的状态(潜在状态) ,而不是本觉之外的另一种体相。 此段下文诸语,反复申说此义。不过应注意「说真觉」之义与妄念和本觉的关系。文中认为依「不觉妄想之心」才「说真觉」 ,即以经典说法的可言说的方法来表明佛性本觉的意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即不觉妄念心灭,则本觉之相自显,无须借助名言以说明。这裹注意二层意义:一是无真觉自相可说,并不是否定真觉(本觉)的存在,而是再一次突出本觉本体的「自性空」义,即本觉本体的不可说义。二是「说真觉」是相待不觉妄心而有,依不觉妄心灭而随灭,即是一种「因指见月」的方便之法,也即是《金刚经》中所谓船筏之喻,是介乎妄与本觉之间的一种状态,这就是本论说的始觉义。 (3)三种相:指三种细相,《起信论》把无明不觉之相分为二类,即三细与六粗。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认为,三细均属阿赖耶识内,不为一般认知所认识。 (4)不觉:在这裹指根本无明。 (5)「则」,《资》、《碛》、《普》、《南》、《径》、《清》本均作「即」。 (6)能见相:亦名转相,此相与境界相相对,泛指主观的认识能力。 (7)境界相:境界,指由主观认识能力所变现的境。又名现相,又名现识,与唯识宗所谓与识之自体分所变现的相分相同。 (8)六种相:这裹指由境界幻化的六种粗相,它不属阿赖耶识,而属意识范围。 (9)觉心:觉在此没有觉悟之义,而是指一般的知觉运动,当动词用,意即动心之义。 (10)执取相:指由於不知苦乐等境均是虚妄,深起执著。 (11)计名字相:计谓计度,以妄念推度。此即指以妄念推度事物,假立名称、概念之相。 (12)不觉相:指根本无明之相。 译文 觉与不觉的关系 再次,觉与不觉(的关系)有二种相状。哪两种呢?一是同相,二是异相。 所谓同相,譬如各种各样的瓦器,都是由同一性质的微细沙尘和合而成,而又表现为种种瓦器的不同相状。同样,无漏净法与无明染法所显现的种种虚妄境界,也都是以真如为本性,而展现出来的各种相状。所以在佛经中,依此真如的含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不灭,入於涅盘。菩提之法,不是靠修习以及各种行为造作而产生的,而是心性本具,毕竟不是从外获得的,也没有诸佛的色身相貌可见。所谓一切诸佛的色身相貌,只是诸佛随顺众生染业幻心变现所造作,并不是本觉智色的不空之性。因为本觉智色是没有形相可见的。 所谓「异相」,譬如各种各样的瓦器,有各自不同的相状。同样无漏净法与无明染法也各有不同的相状。本觉真心是随顺染污而幻化出差别相,而无明则是按其自性而有差别之相。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言(1)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2)。如是无漏(3)无明(4)种种业幻(5),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於此(6)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人於涅盘。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7)。亦无色相(8)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9)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言(10)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11)故。 注释 (1)「言」,《金》本无。 (2)皆同微尘性相:性即本性、本体,相即表象、相状。此句意谓种种瓦器皆以微尘为性,而微尘又以种种瓦器为相,故称皆同微尘性相。 (3)无漏:梵语anasrava,在此意指本、始二觉,属净法。 (4)无明:梵语aridya,在此意指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属染法。 (5)业幻:由业力活动而产生的虚妄境界。 (6)「此」宇下,《贤首疏》本无「真」、「如」、「故」三字。 (7)无得:指涅盘与菩提为心性本有,非为後来修习而成。 (8)色相:诸佛色身的相状,即化、报二身。 (9)智色:本觉之色。 (10)「言」,《丽》本无。 (11)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前句就无漏法而言,指本觉受薰而成差别;後者就无明法而言,说其本性就是有差别。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云:「随染幻差别者,是无漏法也;性染幻差别,定无明法也。以彼无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别。」 译文 (3)生灭的内因与外缘 再次,所谓生灭的内因与外缘,是指一切生灭现象,都是依止众生之心、意、意识而生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依止阿赖耶识,才说有无明的染法存在。由於无明的薰染,才生起「不觉」,从而具有能见、能现、能取境界的功能,并如此起念相续,念念不断,辗转相依相生,所以叫做意。 这个意又有五种不同的名称,有哪五种呢? 一曰业识。即指由於根本无明的力量,使不觉的妄心起动。 二曰转识。指依於妄心的起动,而产生出能认识境界的功能。 三曰现识。指依止於前「转识」的能见功用,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境界。如同明镜能显现出种种色相,现识也是这样,它随顺色、声、香、味、触等五种境界,同时即能显现出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没有前後。这是因为在任何时候,现识都是自然而起,不待任何造作,而且常常出现在诸法生起之前。 四曰智识。指能够思量、识别由现识所显现的一切染、净诸法。 五曰相续识。指能使所幻起的妄念,相续不断。它能把持住过去无数世所造的善恶之业,使其不失不灭。又能使过去所造善恶之因成熟现行,招致现在与未来的苦乐果报,丝毫不爽。它还能对已经过去的事,现在忽然起念:对未来未发生的事,不觉产生种种妄想。 所以,三界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只是由阿赖耶识所变现的,离开阿赖耶识, 就不会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起妄念而辗转生起的,所以一切思量识别不过是自心对自心的自我认识。而自心是不能自己认识自己的,所以无有任何形相可得认识。由此可知,世间的一切境界,都是依止於众生根本无明的妄念之心,而得以存在和持续的。所以,一切现象,就如同镜中影像,没有自性的存在,只是一心虚妄的显现。因为心生,则种种现象也就随之而生;心灭,则种种现象也就随之而灭。 其次,所谓的意识,即指依止上述的相续识,由於凡夫对其深起执著,计度我与我所(我的所有)之物,产生种种虚妄的执著。并随顺攀缘,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加以分别,这就叫做意识。又叫做分离识。又可叫做分别事识。这种意识,是依止於见烦恼(偏见)与爱烦恼(爱欲)而增长起来的。 依止根本无明薰习而起的业识,不是一般凡夫所能了知的,也不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智慧所能觉知的。菩萨从十信位的初发心阶段即开始观察此识,如果证得法身菩萨,才能得到部分的了知,即使到了究竟地菩萨,也不能完全了知此识,只有佛才能完全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藏心从来就是自性清净,而又有无明生起,为无明所染污而产生染心。尽管无明生起染心,而如来藏心的心体却是湛然常净,水恒不变的。此义甚深,唯有佛才能了知。 由於如来藏的自性清净心湛然常寂,没有虚妄之念,所以称之为「不变」 。因为染心不能了达真如本觉的本体自性,所以不能与真如本性相应,忽然生起妄念,这就叫做「无明」 。 染心可分为六种,有哪六种呢?一是执相应染,即与执著相应的杂染。声闻、缘觉二乘人能解脱此染,信相应地菩萨能远离此染。 二是不断相应染,即与相续识相应的杂染。信相应地菩萨通过修习唯识观和寻思方便观,可以渐渐舍离此染,到净心地菩萨,能完全舍离此染。 三是分别智相应染,即与分别智相应的杂染,达到具戒地的菩萨能渐渐远离此染: 到了无相方便地菩萨才能完全脱离此染。 四是现色不相应染,即单纯现色与主观认识尚未发生关系的色相境界,达到色自在地的菩萨能远离此染。 五是能见心不相应染,即与客观境界尚未发生关系的单纯的取境功能,到了心自在地的菩萨能远离此染。 六是根本业不相应染,即单纯的无明心动而尚无善恶内容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达到菩萨尽地的菩萨修行圆满,进入如来境地能远离此染。 不能如实了解真如与生灭现象体性不二道理的人,从信相应地开始观察、修习、断惑,进入净心地以後,每进升一阶,就能远离一分业染,直到十地修行圆满,进入如来地,才能完全舍离一切业染。 上述六种染心中,所谓「相应」,是指心与心所虽有不同,他们在染或净的程度上也有区别,但形成的能知之心与所缘之境是相应一致的。 所谓「不相应」,是指无明动心就是阿赖耶识本心不觉之相,常无心与心所的对待和差别,认识的能知方面与其对象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相应的关系。 所谓「染心」,又名为烦恼碍。这是因为它会障碍证悟真如的根本无分别智。 所谓「无明」,又名智碍。是因为它会障碍成就世间的後得无分别智。 这是什么意思呢?由於染心,产生出能认识对象的功能,能显示对象的功能和妄自摄取对象的认识功能,这与真如平等无差别的本性是相违背的。因为一切现象的本质是常静不动的,没有生起的相状。无明不能觉知法性本净之理,生起种种妄念,与真如本性相违背,所以不能获得顺应世间一切差别境界的各种如实之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