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冲破迷暗的曙光 三、佛教的人生教育(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冲破迷暗的曙光 三、佛教的人生教育(2)

 

  六、为人师表,传播真理

  在座的各位同学,无论是现在自己学习,还是以后教育学生,都应该让自他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而不要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培养出来一个个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只关心自己、不顾周围的人。

  像前不久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虽然不能说明如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代人的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所谓的修养,除了佛教中讲了很多以外,其实《论语》、《弟子规》等儒家思想中也有不少。对于这些道理,大家不但要明白,还要慢慢去串习,让它变成自己内心的一部分。

  一个国家,若想成为真正的强国,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必不可少。前几天有一则新闻说:中国政府给印度的那烂陀寺捐了一百万美金。为什么呢?因为那烂陀寺是5世纪到12世纪之间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当年唐玄奘也曾在那里“留学”,之后把佛教的真理带回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藏传佛教的许多传承祖师,也是从那烂陀寺来的,或者在那里修学过。鉴于那烂陀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从2007年开始,印度政府准备把它修复起来,并配备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以及佛教的相关课程。

  同样,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却因为受到“文革”的影响,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扔掉了。这样的话,受害者是谁呢?就是你们这一代人。因此,希望大家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拯救传统文化,弘扬有价值的真理,若能如此,也算是报答了老师的恩德。你们的老师,日日夜夜、辛辛苦苦地教书,目的是什么?一方面,当然是自己的一种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们以后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一分贡献。

  总之,佛教的教育,是一种善的教育、一种真理的教育。我自己多年来,投入大量时间研究后发现,佛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不可缺少。而且,若能通过佛教的引导,做任何一件事,不是只为了自己,还想去利益他人,这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也是非常崇高的一种境界!

  附:北京师范大学问答

  『2011年11月30日晚上』

  (一)问:我是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学生。您说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是看书,一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尽量帮助有缘的人。请问,什么样的人算是有缘人?和有缘人相对的,是不是无缘之人,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

  答:有缘和无缘,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都可能是有缘之人。

  判断有缘和无缘的关键是,自己的言行能否让对方获得利益。比如说,我今天的演讲,虽然可能讲得不好,但如果对某个人的智慧增长,能起一点助缘的作用,那么他就是有缘人。

  而有些人,虽然知道有这个讲座,却没有来参加;或者,虽然来参加了,但对我说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尽管我心里想帮助他,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到利益,因此是无缘之人。

  如果我们想帮助他人,就应该发一颗好心、发一颗广大的心,只要是众生,都应作为自己帮助的对象。当然,假如自己已经努力了,但由于因缘不成熟,对他人起不到作用,那么自己也应该随缘,没有必要痛苦。

  (二)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皈依佛门的?又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出家的?

  答:藏族的传统跟汉族不太相同,我们藏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佛,而且每个人从小就学佛、念佛。藏族有一种说法:“孩子会叫妈妈的时候,就会念观音心咒——嗡玛呢巴美吽了。”这不仅是一个说法,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所以,对我来说,不存在“为什么会皈依佛门”的问题。

  读中学的时候,我对佛法的信心越来越大,并生起了出家的念头,但没有成功。读师范的第一年,我也想出家,还是没成功。后来在读师范学校的最后一年,终于出家成功。

  (三)问:我是道德教育方向的学生。请问,您是怎样面对孤独的?很多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您对大家有什么建议?

  答:有这样一个说法:“孤独,是一种寂静;沉默,是一种禅定。”

  到目前为止,我好像没有感受过所谓的孤独。世人认为的孤独,对修行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寂静的快乐。就像长年累月在山洞闭关的修行人,他会不会因此而寂寞呢?肯定不会。

  我家乡有一个出家人,在拉萨附近的山洞里闭关了十二年。前不久他回来了一趟,我问他:“你在十二年中,天天都坐在山洞里,连太阳光都照不到,会不会寂寞,会不会痛苦呢?”他说:“没有啊,在山洞闭关的快乐,简直无法言表!反而来红尘一趟,我特别不习惯,马上就想回去。”

  因此,世间上很多的单一状态,在常人看来,是一种孤独和伤感,但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执著,并乐在其中,那就不会是一种痛苦。就像天上的月亮,也只有一个,但它发出的光却那么美,能照亮大地、开启莲花,给很多人带来快乐。

  (四)问:我是教学部的老师。佛教能安顿我们的心灵,给世界带来祥和,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佛教兴盛的地方,比如泰国、尼泊尔、印度,以及西藏,经济都不太发达。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佛教并不是很兴盛。现在有种说法是,个人幸福指数=拥有÷欲望。也就是说,要提高幸福指数,有两个途径:一是发展经济,让人们拥有得更多,西方走的就是这条路;另一个途径就是节制欲望,也就是佛教所提倡的。

  我的困惑是,这两种方式如何圆融?如果选择节制欲望,那么,还承不承认经济发展对人类幸福的贡献?

  答:经济发展对人类的幸福,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佛教对幸福的定义,并不完全跟财富划等号。

  我也承认,现在佛教比较兴盛的地方,不论是泰国,还是西藏,经济方面都不是特别富裕。这个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从因果规律来说,今生信仰佛法、造下善业,并不是马上就能成熟果报的,有些善业要等来世才会成熟。因此,这些地方现在比较贫穷,可能是人们昔日没造过财富圆满的善业。

  另一方面,经济发达、拥有财富,并不等于人们非常幸福。就拿中国来说,经济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却比十年前降低了很多。所以,人们的幸福,并不与拥有的财富成正比。

  佛教的财富观是,既不主张过于贫穷,以至于生活都没办法维持;也不赞叹过于奢侈,完全沉溺于物质享受。而是选择一个中道,一方面要能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也不盲目地追求财富。在这种状态下,幸福才最容易获得。

  (五)问:我是教育法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佛教提倡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法律,则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非常强调惩罚。在我看来,不管是佛教,还是法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世界没有犯罪,从而更加和谐。而在这方面,法律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制定的法律越来越多后,却发现,法律的漏洞也越来越多,人们的不良行为频频出现。

  所以,我想问您:佛教在和法律共同合作,使社会更加和谐方面,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答:佛教主要强调自净其意,也就是调伏内心。关于如何调伏内心,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比如,为了保护自己的脚,在大地上行走时不被荆棘等伤害,而把整个大地全部铺上皮革,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用小小的一片皮革做成鞋垫,这样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你穿着鞋子到处去,脚也肯定安全,不会被东西刺伤,这就相当于覆盖了整个大地。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的内心有所约束,行为自然得到规范,很多不如法行为也就渐渐消失了。

  所以,假如每个人内在的修养有所提高,那么,法律在规范行为方面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

  像我所在的佛学院,大概有六七千人,但附近的派出所在维护治安方面,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做,因为大家都是佛教徒。试想,倘若是一个六七千人的非佛教群体,可能经常有各种违法行为,而民警们,则是白天晚上都拿着电棒,维持治安。我有时候跟派出所的负责人开玩笑说:“佛学院里全是佛教徒,所以你们经常没事干;这些不是佛教徒的话,你们可能天天都得加班,晚上也需要上夜班。”

  所以,一个社会若认识到了道德的重要性,并且人们的修养很高,那么,即使没有很多法律,人们的行为也会如法。

  就像治病一样,病根已经祛除了,其他症状自然不会构成威胁。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法律就完全没有作用了。对于一些刚强难化的野蛮众生,在某些时候,还是要用法律来制裁。佛教的教言中也有这样的要求。

  (六)问:我是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学专业的博士生。您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位学院派的佛学者,或者说是学者型的法师,不知这样称呼对不对?

  因为我老家是安徽农村,那里也有很多人信佛,但在他们的信念和语言中,超越性的事物特别多,比如鬼神等。我对这些并不相信,因为依靠我有限的认知结构,觉得这些无法成立。而您讲的很多道理,包括人生信条与道德修养等,我是很赞同的。

  因此我想问您:超越性的事物,占佛教思想的多大部分?这些事物为什么在你们的理解能力范围内,是可以成立的?

  答:其实我也不算是学者型的法师,更不愿意成为一名只是研究理论的学者。因为很多研究佛教的学者,分别念比较重,对佛教的很多理论和实践,经常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而且,他们所作的很多评论,都是不正确的。

  学佛必须要有一种体验、一种修行,佛教徒若整天都是夸夸其谈,而不关心修行,这是我不太喜欢的。只不过今天跟你们交流时,用到的全是一些理论、推理。

  佛教里讲的超越性事物,包括鬼神,的确是有。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亲眼见到,就一概不承认。其实暂时你不接受也可以,但千万不能说,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以前一些美国总统,如林肯、里根,他们身边的人也不承认鬼神,但后来这些真在白宫中出现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

  虽然我刚才说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但在这个世界上,鬼和神确实有。你们在城市里,不一定能感受到,但若到了一些特殊环境中,很可能就有亲身体会。

  所以,希望很多年轻人,对于超出自己知识的领域,不要随便就一口否认。像藏地的虹身成就,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超越性的现象。但有些高僧大德圆寂时,确实身体可以化为光,肉体一点都不剩下。这方面在历史上,包括近代,都有很多的事例。

  前段时间,我去法门寺的地宫,朝拜佛指舍利时,也看到一些领导见舍利发光的照片。因此,超越性的事物,虽然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但事实上,它的存在是无法否认的。

  问:您说人生中痛苦占多数,快乐是短暂的。我虽然才二十几岁,但已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因此很赞同您的观点。

  不过,我有个疑惑是:痛苦是欲望太多导致的,但如果要禁欲,则会带来新的痛苦。比如,佛教主张吃素,但让我不吃肉的话,我会感到痛苦;如果不让我结婚,我肯定也很痛苦。因此,为了消除痛苦,就要减少欲望,但减少欲望本身又带来了新的痛苦,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答:吃素或者持戒,如果对你来说非常痛苦、难以做到,佛教也并不会强迫你必须做,而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根基,循序渐进地进行。

  比如,佛教中的居士五戒,你可以只受一条,也可以受两条、三条、四条,或者五条全部受持。在五戒都能做到的情况下,假如因缘具足,还可以受更高层次的戒律,比如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并不是你自己不想受戒,非要让你受;或者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非要让你做,没有这样的要求。因此,佛教的戒律和修行,是根据各人的根基来选择的。

  但你如果没有受持戒律,行持一些不如法行为,果报也是不虚的。因此,即使没有受戒,对于伤害众生、危害社会的行为,还是要尽量制止。

  (七)问:我是教育学的学生。有句话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请问,在家修行、到寺庙修行或闭关,还有就像您这样云游,这几种修行方式,哪种比较适合我们?另外,不同的环境,对于我们的修行,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答:每个人的根基和缘分都不相同,因此,什么样的修行方式对自己最适合,也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我也不是真正的云游。今天上午,我还跟个别佛友说:“很想早点回佛学院去。不然,在城市里呆太久了,经常是琐事缠身、杂念纷飞,这对修行人来说不是很好。而在佛学院里,心会比较清净。”所以,我只是偶尔出来“云游”。

  不管是云游,还是在寂静处修行,甚至上班也好、在学校学习也好,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反省自己,这就是一种修行。如果修行好一点,吃饭、上班、骑自行车等,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观察自己的身体、语言、心态处于什么状态中。因此,有智慧的人,经常反观自己,一日三省。而没有智慧的人,即使是给别人传法,或者做很多善事,但目的可能是自私自利的,根本没有想到社会和众生,这样的话,只是一个表面行为罢了,意义不是很大。

  所以,修行最关键的是心,表面的形象并不重要。心善则一切都善;心恶则一切都恶。

  (八)问:我是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学生。请问,释迦牟尼佛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人生?他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您刚才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既然世间的快乐都是短暂的,为什么单单佛教徒的快乐、成佛的快乐是永恒的?

  答: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是王子,过着非常美满的皇宫生活,也有许多嫔妃,但后来他认识到,每个人都要面对老病死苦,皇宫的生活也会好景不长,应该寻找永恒的快乐,于是舍弃尘世的一切,前往寂静地方修行。通过修行,他获得了大彻大悟,这种境界,可以称之为永恒的大乐。

  而世间的快乐,都是无常的,不离行苦的自性,跟在快乐后面的,往往是痛苦。就像我刚才讲的,世间人追求的快乐,在刚开始,可能觉得是一种快乐,但时间长了,就没什么感觉了,甚至会变成痛苦。

  当然,并不是每个佛教徒的生活都很快乐。有些人表面上是佛教徒,但实际上并没有将佛法融入自心,这样的话,不一定能调伏烦恼,经常也会流泪、痛苦。

  但佛陀的境界,完全是永恒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境界净除了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一切执著消于法界,现前了色身与法身双运的果位。

  当然,没有一些佛教专业知识的人,听了这些不一定能理解。但如果你证悟了这种超胜境界,就能完全远离世俗的执著,根本不会有痛苦。因为所有痛苦都源于我执,都跟“我”有关,人们的苦和泪,归根结底就是执著“我”而产生的。而佛菩萨断除了这种我执,因此,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无比大乐。

  檀传宝教授结语:

  今晚,是一个非常充实、非常圆满的夜晚。

  关于佛教,我在很多年前,就听过一位高僧的教诲,他跟堪布讲的一样,说佛教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教育。尤其从道德层面来讲,佛教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和方法,这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有非常契合的地方。

  我们研究中心,以及在座的各位,对道德教育之所以热心,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道德教育,能让我们的人生因具有德性而充满智慧,进而获得幸福;第二、我们北师大教育学部的老师和同学,对这个国家来讲,可能应该担负起更多利益众生的使命。

  所以,今天晚上,不仅是我们个人接受了一次智慧的启迪,同时我相信,堪布的智慧为未来教育学的研究与学习,为未来我们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教育跟社会发展,也一定是贡献良多。让我们以最真诚的掌声感谢堪布!

----------------------------------------------------------------------------------------------------------------

相关链接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冲破迷暗的曙光 注释

净界法师:依止真实的因地来修三摩地,才能够永无魔事!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九 校后记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上篇 佛陀和他的弟子们2.鸠摩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上篇 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3.舍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冲破迷暗的曙光 三、佛教的人生教育(1)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上篇 佛陀和他的弟子们1.目犍

索达吉堪布:冲破迷暗的曙光 二、佛教的真理观(2)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上篇 缘起

索达吉堪布:冲破迷暗的曙光 二、佛教的真理观(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