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二、观如来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二、观如来品

 

  戊五、(抉择轮回为空性)分二:一、破轮回相续之果;二、破轮回相续之因。

  如来是佛的十种名称之一。佛陀已经如理如实见到了万法的本体,于显现中来到世间度化众生,因其如是而来或乘真如性而来所以叫如来。如来可以包括法身、报身和化身,但我们所谓的如来一般是指报身和化身,也就是色身。释迦牟尼佛就是依靠色身示现在印度出生、出家苦行、转*轮及涅槃。

  本品抉择如来不成立。可能很多人会大吃一惊:连佛陀也不存在,那我们跟无神论者有什么差别?也有人认为:释迦牟尼如来从最初在古释迦牟尼世尊面前发心乃至最终成道完全是一个相续,如果如来不存在,那我们又何必修道呢?作为佛教徒,如果不承认佛陀是不是连三宝弟子的身份也失去了?“文革”期间很多说“佛不存在、法不存在”的人后来被认定为破誓言者,中观宗说没有如来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

  我们说如来不存在不仅没有上述过失,相反还有如实了解佛陀本来面目的功德。《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般人所谓的如来只是佛陀在所化众生面前显现的色身,而真正的佛陀是万法现空无二的本体。我们承认在未经观察的名言中有如来,这一点没有什么怀疑;但在胜义中,佛陀以及佛的身智功德全都是空性。所以,我们的观点与不分二谛、根本不承认三宝的断见者截然不同。

  凡夫人无法如实了解佛陀,这可以理解。华智仁波切的窍诀书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不要说空性,就是佛陀在世俗中显现的功德一般人都很难接受,就像刚生下来的小孩没有能力享受摆放在面前的美味佳肴一样。世间人以及初学佛者对于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无法信受,因为他们的根性还没有成熟,但自己不能接受的道理不能说没有,就像小孩虽不能享受食物但不能说食物不好一样。所以,对于如来是空性的甚深见解,即使暂时不能接受也不可以诽谤。

  己一、(破轮回相续之果——观如来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如来成实存在;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辛一、(破如来成实存在)分三:一、取受者如来不成立;二、所取受之五蕴不成立;三、彼等之摄义。

  壬一、(取受者如来不成立)分二:一、破实有补特伽罗如来;二、破假立补特伽罗如来。

  癸一、(破实有补特伽罗如来):

  非阴非离阴,此彼不相在,

  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

  如来并非五蕴,亦非离蕴而有,如来并非依靠五蕴,五蕴亦非依靠如来,如来也不具有五蕴,哪里有如来呢?

  对方认为:因为有最初发心、中间积累资粮和最后成佛的过程,所以如来是存在的。既然如来存在,那轮回也应该存在,因为如来就是解脱轮回而成就的。这样一来,轮涅万法都应该存在。

  本论经常以观察我与五蕴的关系来抉择人无我,如第十八品的二相推理——一体、他体,第十品的五相推理——一体、他体、能依、所依、具有。此处也以五相推理的方式抉择如来不存在。

  “非阴”,如来并不是五蕴。如果如来和五蕴是一体,五蕴有生灭,那如来也就成了生灭之法;五蕴包含众多的法,如来也成了众多。所以,如来不是五蕴。

  “非离阴”,如来也不是离开五蕴而有。如果有离蕴的如来,那五蕴和佛陀就可以分开存在,但以现量、比量都不可得离蕴的如来。再说,人们也只把相好色身当作如来,谁也不会认为在五蕴身以外有一个如来。所以,如来也并非离蕴而有。

  “此彼不相在”,如来不依靠五蕴,五蕴也不依靠如来。如来作为能依五蕴作为所依或者五蕴作为能依如来作为所依都不成立,因为五蕴与如来不成立他体。

  “如来不有蕴”,如来不具有五蕴。如果如来像转轮王具有王冠那样具有五蕴,那么如来和五蕴就成了他体;如果如来像转轮王具有相好那样具有五蕴,那么如来和五蕴就成了一体。但一体和他体都不成立,所以如来不可能具有五蕴。

  如来要真实存在,就必须和五蕴建立起某种关系,但任何关系都无法成立,那“何处有如来?”所以,只要我们再再思维这五相推理,就会认识到如来是空性的。

  癸二、(破假立补特伽罗如来)分三:一、自性他性不成立;二、取受不成立;三、所假立之法不成立。

  子一、(自性他性不成立)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丑一、(略说):

  阴合有如来,则无有自性。

  若无有自性,云何因他有?

  五蕴和合才有如来,所以如来无有自性;没有自性又怎么能依靠他法而存在呢?

  这里是在破犊子部的观点。犊子部是小乘十八部中的一部。在迦叶佛时代,智哲国王曾梦见十八个人在拉扯一块布,后来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块。迦叶佛对此授记:未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声闻虽然变成了十八部,但每一部派仍然是真正的佛教。所以,声闻各部虽然在见修行果方面有一些差别,但总的来讲都属于佛教。

  犊子部认为:虽然你们从五个方面证明了如来不存在,但依靠五蕴且与五蕴既非一体也非异体的不可言说的如来还是存在的。

  破曰:这样的如来实际就是缘起法,所以并非实有。前面我们也遮破了和合生果,既然没有和合生果,那么因五蕴和合而有的如来就不会有自性,而自性不成立又怎么会成立他性呢?如果有自性,也可以说如来依靠他法而成立。但如来的本体并不成立,本体不成立的法依靠其他任何法也不可能成立。

  丑二、(广说)分二:一、自性不成立;二、他性不成立。

  寅一、(自性不成立):

  法若因他生,是即为非我。

  若法非我者,云何是如来?

  如果如来是依靠五蕴而生,那就没有自性;而如来没有自性,又怎么是如来?

  “法”指如来,“他”就是五蕴,“我”指自性。如果如来是依靠五蕴而生的,那么如来就没有自性,因为自性存在的法绝不观待他性。既然如来没有自性,本体都不存在,又怎么叫如来呢?是如来就应该有如来的自性,没有自性就不是如来。比如,影像是依靠镜子和面貌等因缘而生,那影像的自性就肯定不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它依靠他法,并非自主成立。

  寅二、(他性不成立):

  若无有自性,云何有他性?

  如果没有自性,怎么会有他性呢?

  自和他是观待的法,自都不存在,那么观待“自”的“他”又怎么会存在呢?所以,既然领受者如来的本体不成立,所领受的五蕴怎么会成立呢?不成立。就像石女的儿子不成立,他所享用的财产、马车等也不存在一样。

  表面上看,影像的自性本体不存在,并不会妨碍镜子的他性存在;屏幕里的人不存在,并不会妨碍屏幕存在。但实际上,影像的自性不存在,镜子的他性也不会成立;画面中的人物自性不存在,屏幕的他性也不会成立。因此,如来的自性不成立,他所领受的他性五蕴也不会成立。

  丑三、(摄义):

  离自性他性,何名为如来?

  离开了自性和他性,又怎么能叫如来呢?

  既然自性他性都不存在,那不可思议的如来到底指什么呢?显然不可能存在。《显句论》中说:一切法皆包括于自性他性之中,离开了自性他性,任何法的立足点就不存在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俗中确实存在:佛陀所传的八万四千法门依然存在,佛陀在众生面前显现的身量在《毗奈耶经》里也有清楚的记载,佛陀的降生地、成道地、转*轮地以及趋入涅槃的地方现在都还在……但像有实宗所承认的那种胜义中也不可破的实有如来却根本不存在,否则就会有上面所说理证的妨害。

  子二、(取受不成立)分三:一、取受者不成立;二、所取法不成立;三、能取所取不成立。

  丑一、(取受者不成立):

  若不因五阴,先有如来者。

  以今受阴故,则说为如来。

  如果说不依靠五蕴先有如来则不合理。因为只能以现在取受五蕴的缘故,才可以说名为如来。

  犊子部的观点比较特殊,他们认为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我,这个人我就是取受者,身体的色蕴和心的名蕴就是所取受的法,人我就是依靠它们才存在的。从如来的角度讲,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如来作为取受者,如来的五蕴是所取受的法,即如来首先存在,然后取受五蕴。

  有的讲义认为这一颂都是在陈述小乘的观点,并非遮破对方的观点,颂词的意思是:未取受五蕴之前首先有如来的本体,在取受五蕴之后才叫如来。但我们认为后两句是中观宗的观点。

  中观宗破曰:不依靠五蕴先有取受者如来是不合理的,因为只有取受了五蕴才叫如来,还没有取受五蕴则不叫如来。比如释迦牟尼佛,他并不是不依靠五蕴而独立自主存在,只有在取受了五蕴以后才成为如来。《显句论》说:不依靠五蕴的如来并不存在,如果有就成了无因。因此一定是取受了五蕴之后才叫如来。不管是阿弥陀佛、药师佛还是释迦牟尼佛,哪一位如来不是在众生面前显示了相好才叫如来?而不具有蕴的如来从未有过。所以,犊子部认为的如来是不成立的。

  丑二、(所取法不成立):

  今实不受阴,更无如来法。

  若以不受无,今当云何受?

  现在实际上不能取受五蕴,也更不能有如来之法;如果说不取受五蕴就不可能有如来,那现在又该如何取受呢?

  “今实不受阴,”由于先于五蕴的如来不存在,所以无法取受五蕴。比如提水者在提水之前不会有,没有提水者也就不能提水;再比如在总管财产之前并不是总管者,不是总管者也就不能总管财产了。同样,取受五蕴之前并不会有取受者如来,没有如来也就不可能取受了。

  “更无如来法。”不依靠五蕴就更不可能成立如来之法。

  “若以不受无,今当云何受?”如果说不取受五蕴就没有如来,那现在又该如何取受呢?而取受不成立,也就不会有所取受的五蕴。

  丑三、(能取所取不成立):

  若其未有受,所受不名受。

  无有无受法,而名为如来。

  如果没有取受五蕴,那么所取受的五蕴则不能名为所受法;但也从来没有离开了所受法而名为如来的。

  前面遮破了取受者如来以及所取受的法,现在总说能取和所取都不成立。

  “若其未有受,所受不名受。”如果如来没有取受五蕴,那么五蕴也就不叫所取受之法了。就像如果吃者没有吃,那么饭也就不名所吃了。

  “无有无受法,而名为如来。”不具有所受法的如来是不存在的。因为取受者与所取受之法是互相观待的,所以离开了所取受之法的取受者就不存在。就如所骑的马不存在,骑马者就不能成立一样。这两句在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里译作:“无有受阴故,如来无自性。”意思是:无有所受法五蕴的缘故,如来的本体也无有自性。

  子三、(所假立之法不成立):

  若于五种求,一异之如来,

  悉皆不可得。云何受中有?

  如果依靠五种理论推求与五蕴一异关系的如来都了不可得,那在取受中怎么会有如来呢?

  通过前面所讲的五相推理来观察如来和五蕴的关系,结果都得不到如来的本体,这就说明在取受中不会有如来。五相推理是一种周遍的推理,所以不管是实有还是假立的如来(指犊子部不可思议的如来)都不能成立。

  虽然我们遮破了上述实有、假立的如来,但名言中佛陀的如海功德、度众的无边事业是无法否认的,否则就毁谤了名言的正理。经云:“十力无垢轮,一切三有日,无量众所归,普照无明暗。”意思是:具有十力等无垢功德的佛陀是一切三有的日轮,是无量众生的皈依处,能普照一切所化众生并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释迦牟尼佛广传》讲:“转生在旁生的众生都能因听闻佛号而再得人身、获证涅槃果位,从中我们就可了知听闻称诵佛号的威力与可产生的神变。”“无论观想佛陀、对之起信或祈祷佛陀等善根大小,都有永不会耗尽的无量功德。在轮回中,它们会成为众生生生世世获取快乐之因。不唯如此,圆满菩提果之前,它们将一直为得大菩提之因。”

  壬二、(所取受之五蕴不成立):

  又所受五阴,不从自性有。

  若无自性者,云何有他性?

  同理,所取受之五蕴也不存在自性,自性不成立又怎么会有他性呢?

  有人认为:如来并不是没有,因为他所取受的五蕴存在。破曰:五蕴也没有自性。《显句论》说:五蕴要观待他法的缘故,所以没有自性,因为有自性就不需要依靠他法了。意思是说观待取受者如来或其他支分的缘故,五蕴自性不成立。

  没有自性,又怎么会有他性呢?《显句论》说:石女的儿子不存在,观待石女儿的他性也不可能成立,同样,五蕴没有自性,也就不会有观待五蕴的他性。

  壬三、(彼等之摄义):

  以如是义故,受空受者空。

  云何当以空,而说空如来?

  因为这些道理的缘故,所取受之法与取受者皆为空性,所以怎么能说本空的如来存在呢?

  根据上面的道理可知,取受者如来与所取受法五蕴都是空性。以此类推,一切万法也是空性。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说本来空性的如来存在呢?这显然不合理。

  辛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分二:一、如来离一切戏论;二、执著戏论不见如来。

  壬一、(如来离一切戏论)分四:一、离空等四;二、离常等八;三、离如来有无;四、离如来灭后有无。

  癸一、(离空等四):

  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

  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

  如来的本体不可说是空,也不可说是非空,空不空二俱与空不空二者皆非也都不可说,只能以假名而说。

  如来的本体不能说是空,如果是空就堕入无边;也不能说是不空,如果是不空就成了实有;也不能说空和不空共同具足,这会具有上述两种过失;更不能说空和不空两者皆非,实际上这和第三种情况相同。因此,如来的本体是离四边戏论的。

  有实宗怀疑道:我们舍弃了密行、胜论、数论等外道而依止了佛陀,如果佛陀不存在,那我们的解脱慧命岂不断送了?你们说没有佛陀,那你们不也成了外道?

  中观宗回答:我们并不是说名言中没有如来,如果这样说,那我们的确跟外道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是说胜义中没有如来,这一点以教证理证可以成立。因此,是你们自己没有理解如来的无我狮吼而造成了这种误解。在名言中可以说,佛陀首先降生,然后在王宫享受生活,之后出家苦行、降魔证道,后来三转*轮广利有情,最后示现涅槃 。但名言毕竟是假立,从究竟实相而言,这一切都不成立。《般若经》云:“一切万法如幻如梦,较涅槃更殊胜的法亦如幻如梦。”

  癸二、(离常等八):

  常无常等四,本寂何处有?

  边无边等四,本寂何处有?

  常、无常、二俱、二非之四边于本自寂灭的实相中何处存在呢?有边、无边、二俱、二非之四边于本自寂灭的实相中何处存在呢?

  如来是离一切戏论的,在本自寂灭的实相中怎么会有常无常等四边以及边无边等四边呢?

  常、无常、二俱、二非以及有边、无边、二俱、二非是十四无记中的八种。十四无记法具体为:我和世间是常、无常、二俱、二非;我和世间是有边、无边、二俱、二非;如来灭后是有、无、二俱、二非;命和身体是一体还是异体。当年外道向佛陀提出这十四个问难以后,佛陀置而不答。为什么不答呢?因为佛陀以无碍智慧早已彻见了外道的根基——对方执持实有的见解,如果说我和世间等是有,那对方就会执为实有;如果说无,对方又会生邪见或堕入断灭……无论怎么说也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因此佛陀置而不答。其实这十四个无记法是可以回答的,佛陀在某些经典中就给予了回答。

  外道提问的是“我和世间是什么”,而这里是“如来和世间是什么”或者只是“如来是什么”,这并不矛盾,因为从取受者的角度来讲“我”和“如来”是一致的;而从诸法的本体而言,如来又包括了世间。

  癸三、(离如来有无):

  邪见深厚者,耽执有如来。

  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

  邪见深厚的人耽执有如来,其实如来是本来寂灭的体相,但他们却分别如来有或无。

  不了达万法实相的人认为:释迦牟尼佛二千多年前在印度降生,之后出家、成道并转*轮,八十一岁时示现涅槃,这之间佛陀是有;佛陀涅槃以后是无。龙猛菩萨称这种人是“邪见深厚者”,因为他们首先耽执有如来,从而落入常见,后来又认为如来灭度后不存在,从而落入断见。然而这样的有无在如来的本体上是不成立的,如来的本体实为寂灭之相,若以妄心分别如来有无则不合理。以上根据《显句论》进行了抉择。

  本颂在《佛护论》中译为:“邪见深厚者,以妄念分别,于寂灭涅槃,说如来有无。”佛护论师认为本颂都是在解释如来入灭后离开有无二边。对此,《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释为:“凡夫补特伽罗因为对‘如来以自性而存在’怀着深厚强烈的耽着,继而成为一种执取,并以分别之心妄加揣度,而说如来在涅槃之后存在或者是不存在。”

  癸四、(离如来灭后有无):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

  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

  在这样的空性本体中,不可以思维分别如来灭度以后是有是无。

  前面以理证已经抉择了如来的本体是空性,在这样的空性中千万不可思维如来灭度以后还存在,也不可思维如来灭度以后就不存在了,这样会有常断的过失;更不可思维既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会有更多的过失。

  这个颂词宣说了如来灭后有无等四个无记法,也可以说是和上一颂一起宣说了这四个无记法。至于另外两个无记法:身体和命是一体、他体,颂词中没有明显遮破。但在宗喀巴大师和果仁巴大师的讲义中都说:依靠上述推理能够了知身体与命一体异体皆不成立。

  以上我们对应十四种无记法抉择了如来离一切戏论。

  壬二、(执著戏论不见如来):

  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

  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

  如来超离了一切戏论,而世人却对如来生起种种戏论,戏论破坏了智慧眼目,所以世人都见不到真实的佛陀。

  真正的如来不是佛陀的相好色身,而是诸法实相。如来离开了戏论,超过有无、生灭、常无常等戏论境界,所以无法分别言说。但世人对如来总是徒生分别:如来的降生、如来的身相、如来的名号、如来的事业、如来是有是无、如来是常是无常……凡夫的分别念只能衡量这些,而除此以外的如来本体却无法测知。

  生起戏论就破坏了照见胜义谛的智慧眼目,没有慧眼就不能见到佛陀的真实本面。“破”是覆盖的意思,《般若灯论释》云:“为戏论所覆,不能见如来。”众生本具的慧眼好比一面镜子,当被戏论分别的障垢覆盖以后就无法照见如来的真相。《显句论》说:生戏论而希求则恒时不能见如来,就如尸体不能孕育生命、目盲不能见色一般。

  佛陀有时候说承认如来是邪见,有时候说不承认如来是邪见,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个界限呢?答:虽然从胜义角度来讲,见佛求佛都是行邪道,但从名言的角度来讲这不是行邪道。对中观因明有所闻思的人应该会非常清楚,如果如来不空会有无数教证理证的妨害,这是一种邪见;如果在世俗中像顺世外道那样不承认如来的存在,这更是一种邪见。所以,在世俗中要承认如来,而在胜义中应该把如来抉择为空性。

  《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要真正明白这些道理一定要学习《中观根本慧论》。如果没有学《中观根本慧论》或者分不清楚二谛,单单说“无我、无人、无佛陀……”,这很可能成为一种引生邪见的语言。而学了《中观根本慧论》以后就会知道,在抉择胜义的时候,的确没有佛与众生、没有讲法听法、没有喝稀饭吃糌粑……但从名言的角度则可以说这些现量所见的事情存在,不得不承认这些。

  《中观四百论》云:“不知无怖畏,遍知亦复然;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对于甚深空性的道理,不知道的人不会生起畏惧,遍知的智者也同样不会畏惧,只有那些对佛理一知半解的人才会生起畏惧。所以,甚深空性法门不能在没有智慧、不具有大乘根基的人面前传讲,否则他们会因为怖畏而生起严重的邪见,从而堕入恶趣不能解脱。

  辛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

  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

  名言中如来所具有的缘起性,即是世间诸法的体性。胜义中如来无有自性,同样,世间诸法亦无自性。

  在名言中如来是存在的,如来有身相、声音、名号、事业等,这些都是因缘所生的法;世人也是如此,有身体、名字、工作等,这些也都是缘起法。如来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在世间,因此自然不会超离世间的体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来与器情世间的体性无别,如宗喀巴大师所说:依靠如来的身智五蕴,我们假立了如来;同样,依靠种种业缘所成的庸俗五蕴,我们假立了众生。

  而在胜义中,如来的本体不存在,远离一切戏论;同样,世间诸法的本体也没有丝毫实质。

  学习中观应当善巧二谛,说空的时候应当了达万法皆空,而不是有的法空有的法不空。如果认为只有如来空而世间不空,那么在善法方面就不可能修习,因为究竟的佛果都是空的,还有什么可修呢?而在恶业方面又会随顺自己的习气。有些人比较懈怠,修行善法的时候布施、持戒、安忍什么都空了,还胡乱引用教证欺骗自己不去修持;但是造恶业的时候什么都不空,这样非常可怕。

  名言中的法都是因缘所生,这一点世间诸法和如来没有差别,如果认为只是世间万法存在,而如来是没有的,这也是极大的邪见。如来出世、转*轮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如来的教言也载于经论且流传至今,这是世人皆见的,为什么不承认呢?说“佛陀不存在”不会有任何理由。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存在,那我们也要承认佛陀的存在,因为这都有历史记载。不但如此,地狱、饿鬼的痛苦、人天的安乐都是有的,有智慧的人应当承认这些。

  大家闻思《中观根本慧论》应该和无上大圆满结合起来,这很有必要。从无上密法的角度来讲,心的本性就是如来,五毒就是五佛五智的本体。认识了这一点,再在上师的指导下修习大圆满,最终会现前真正的如来。

  现在很多人对密法有成见,稍微有点不理解的地方就说“密宗如何如何”。许多道友都闻思过《大圆满心性休息》等显密教理,所以,当别人以相似的理由对密宗发一些太过的时候,大家就应当以理护持密法,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不通达密宗的历史和教理,那不要说利他,连自利也很困难。如果自己的信心见解不稳,到时候会不会跟随别人随波逐流呢?很有可能。所以,我们不仅要闻思显宗,还要对密法的教理和历史有所了解。作为密宗的修行人,这一点不可缺少。

  庚二、(以教证总结):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能断金刚经》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楞伽经》云:“佛告大大慧菩萨:‘如来身者,非常非无常,非因非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界,非相非无相,非是阴非离阴,非言说非所说物,非一非异,悉无和合乃至所得无缘,出过一切戏论者,名为如来。’”“佛以阴缘起,无处有人见,若言无人见,云何可观察?”

  《如来三密经》云:“佛告寂慧菩萨:‘如来身者,等虚空身,无等身,胜一切世间最胜身,遍一切众生如身,无譬喻身,无相似身,清净无垢身,无染污身,自性清净身,自性无生身,自性无起身,不与心意识等和合身,如幻如焰如水月自体身,空无相无愿所观察身,遍满十方身,于一切众生平等身,无边无尽身,无动无分别身,于住不住得无坏身,无色体身,无受想行识身,非地界非水界非火界非风界等所合成身。如是身者,非实非生,亦非大等所成,非实非实法,一切世间所不能知,不从眼生,不依耳闻,不为鼻识所知,非舌所成,亦不与身相应。’”

  《舍利弗陀罗尼经》云:“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见如来,不以无色见如来,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属,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为念佛。”

  《佛地经》云:“无起等法是如来,一切法与如来同,虽凡夫智妄取相,而常行与无法中。无漏根力众德镜,于中显现如来相,而实无有真如体,亦未曾有如来身。世间所见如镜相,从本无于往来相。”

  《中观根本慧论·观如来品》传讲圆满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0.纸衣和尚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1.慧颙禅师悟道因缘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三、观颠倒品

白话文:那先比丘经 总序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2.胡钉铰悟道因缘

 

后五篇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29.存奖禅师悟道因缘

修凡法师: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七回 拜婆须密多女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28.洪寿禅师悟道因缘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一、观成坏品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27.安禅师悟道因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