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三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三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三、随文解释。

  我们昨天讲到一个观念,就是说我们在修净土法门,你的一个基本认识,你先了解净土法门的特色在哪里。净土宗在整个大乘佛法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说它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在净土宗修学的每一个人,所成就的功德,全部是由佛力的加被所成就的,所以我们叫这个法门本尊相应法。我们一个念佛人,基本上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功德会出现:第一个,你现生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你成就一个现世的安乐;第二个,你临终的时候能够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成就一个来生的解脱。那么不管你是现生的安乐,或者是来世的解脱,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本愿的加持所成就的,这个我们必须要先清楚这个观念。从一个他力的角度来说,我们就知道,其实整个净土宗的修学宗旨,你的成功失败就在感应道交,你是不是能够使令你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这是启动弥陀本愿的一个关键。

  那么应该怎么感应道交呢?印光大师讲了八个字,他说我们的心要跟弥陀感应道交必须要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念佛的人对弥陀的功德不能有任何的怀疑,也不能有任何的保留,你的心对弥陀的功德必须要一心归命,通身靠倒。那么大家会讲了,什么叫作一心归命?什么叫通身靠倒呢?我们从本经的修学内容来说,你必须具足两种条件:第一个,我们讲云何因住,你必须把你的内心好好地安住,这个安住,我们昨天讲到一个观念,修净土的人你的心不能住在过去,你老是回忆过去的事情,你不可能往生的;你也不能住在现在,你把所有的精神体力都忙在现在的生活,你也不可能往生,因为现在是无常。修净土的人的心是住在未来,你必须对未来有一个往生的愿景,你很清楚你来生要去哪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死亡到来之前,做好离开娑婆世界的准备。如果我们今天还没有准备好要离开娑婆世界,其实是没办法感应道交的。所以说你必须要在你的生命在的时候,你很清楚地设定你来生的目标,把心住在未来。古人讲一个偈颂,把内心的安住描述得非常透彻,他说:我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你说我的心住在未来是个什么相貌?他的相貌就是把今生当作过客,身为一个客人我们不排除今生的因缘,但是也不要太强求执着暂时的因缘。所以说修净土宗,我们会讲到信愿具足,就是设定你一个来生的目标,所谓的安住的问题,你是不是把你的心安住好了。

  第二个就是调伏的问题,我们把心设定在未来的目标,但是我们眼前很多的妄想,你必须要执持名号,用佛号来调伏你的妄想,达到一心不乱。我的目标很明确,但是我现在妄想很多,临终的时候心随妄转,你虽然有目标,你也丧失你的目标。所以你第二个要做的就是,你要想办法调伏你粗重的妄想,不管你心中有什么妄想现前,你有把握当你佛号现前的时候,你能够把执着妄想的心转成念佛的心,能够转念念佛,你这个念头能够转得过来。修净土宗不强调你没有妄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重点是你能够念头生起的时候,佛号现前,转得过来,调伏现前的妄想。

  所以我们讲净土宗其实是两个重点,一个是安住的问题,一个是调伏妄想的问题。你这两个工作做好了,你就能够感应道交了。当然,怎么样安住,怎么样调伏妄想,就是我们研究本经的主要宗旨。我们这部经,其实整个内容就是告诉你两个重点:第一个,你的心怎么安住?你的心怎么去规划你未来的目标?第二个,你如何调伏你的妄想?这个就是我们正式进入经文以后的两大重点。

  我们现在看这个经文的地方,随文解释,前面的解释经题跟本经的纲要,这个说过了。我们现在正式解释经文,入文分三,这是澫益大师的科判,就是分成三科,第一个序分,喻如首,五官俱存;二、正宗分,喻如身,脏腑无缺;三、流通分,喻如足,运行无滞。经文基本上有三段,第一段是一个序分,序分我们一般的话叫作前言,这个前言的经文就象一个人的头部,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眉毛、耳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贫富贵贱,就是我们看到前言,我们大概知道这部经的纲要;正宗分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我们看到他的五脏六腑的一个相貌,看到他的身体状态,就表示这个地方,就是整个经的主要修学内涵都在正宗分;那么第三流通分,就像一个人的双脚,它能够流通后世,它能够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所以流通分所扮演的角色有两个,第一个,释迦牟尼佛讲完这部经,一定要赞叹受持这部经的功德,你怎么样从你这部经的受持,得到你现世的安乐,得到你来世的解脱,这个地方佛陀会详细地赞叹;第二个会交待这部经是由谁来负责流通。古时候没有录音带,释迦牟尼佛说完法以后,这个法的传承,是由哪一个菩萨来继续把这个法流通后世,把这个光明流通后世。你看《法华经》,普贤菩萨流通;《华严经》,文殊、普贤两个同时流通。但是本经的特色,释迦牟尼佛讲完以后,没有菩萨敢出来流通净土法门,是六方诸佛出来流通,这个道理我们到经文再说明。总之我们整个经文的结构,是分成一个前言,一个正文,最后一个结劝,就是序、正、流通三部分。

  我们先看第一个序分。这个序分澫祖把它分为两段,第一个是通序,第二个是别序。这个通就是说,它是通于一切经典,又叫作证信序,证明的证,信心的信,证信序。也就是说佛陀在讲经之前一定要先说明,所谓的六种成就,这个法会是在哪里说的,与会的大众有哪些人参加,等等,那么这个地方叫证信序,有六种成就。那么六种成就,澫益大师把它归纳成两种,我们看丙一的标法会时处,第二科,引大众同闻,说明说法的时间跟处所。这个地方包括了已经有五种成就。我们先看第一个经文,我们大家请合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段经文事实上虽然很短,但是它是有五种的内涵在里面,有关这一点我们看澫益大师来怎么样解释这一段,我们看附表第一,这在后面的《补充讲表》第一面,这以下的《补充讲表》都是摘录澫祖的弥陀要解。我们先看《附表一》,讲到五种成就的六种。看第一个如是,这个如是叫作信成就,信心的信,这个如呢,本来意思恒常不变叫如,真实不虚叫是。也就是说这个如是的意思就是总括了以下的全部的经文,那么这以下的经文都是恒常不变的,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冠作如是。那么标出如是,是表示身为一个弟子,我们对以下的经文应该以相信、随顺的心态来学习,表示信顺。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学习一个世间的道理,你学这个医学科学,这个道理三年后、五年后,可能就被推翻掉了,它随这个时间变化。但是只有佛法的道理能够称为如是,你说因果的道理,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罪成就痛苦的果报,这种道理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所以我们学佛法跟学世间法的差别,你学世间的道理,你要不断地进步,因为道理它不断地变,你以前的观念已经落伍了。学佛法没有落伍这件事情,一劳永逸的,因为这个道理不会改变,所以说我们在研究本经的时候冠上如是,这样子就是说,以下的经文是真实不虚的,是恒常不变的,是值得我们所有佛弟子去相信、随顺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闻,这个地方是说明闻成就,听闻的闻,这个地方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因为佛陀灭度以后,在结集的时候,升座说法的是阿难,那么这个我闻表示是一种师承,表示这个法门的传承。也就是说呢,以下的经典不是说我阿难尊者有这样的智慧可以宣说,是我如是地闻,而如是地宣说,那么这个如是我闻,基本上所有的经典都是冠上如是我闻,没有一个例外的。那么大家就质疑,为什么佛陀的经典一定要冠上如是我闻呢?莲池大师提出了两点的说明。第一点遵重遗教,佛陀在临灭度的时候的交待。佛陀要灭度的时候弟子们哭得很伤心,阿难尊者也不例外,躲在寮房里面哭得很悲痛。这个时候阿那律尊者马上觉悟到,就去找他的堂弟阿难尊者说,这个时候你不能哭啊!这不是哭的时候。现在你身为一个侍者,你要赶快到佛陀的寮房去,请示四件重大的事情。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很快觉醒,把眼泪擦干,到了佛陀的前面。他说,佛陀,你老人家,我们大家都是跟你学习佛法,你现在要灭度了,我们要请教你四件事情:第一个您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你为师,你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你要我们不做什么,我们不做什么,事情很简单;但是你老人家灭度了以后,我们要以谁为师呢?佛陀说以戒为师,佛陀所制订的戒法、章法,你照这个做就对了,就乱不了了。

  第二个,我的身业、口业以戒为师,那我的内心要怎么安住呢?我心以何为住?佛陀说以四念处为住,你看到任何的环境,你就观察这个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你的心就安住了,你的攀缘心就调伏了。第二个是师的问题,安住的问题。第三个,一切经首当安何字?就是说你老人家往生以后,我们把你说的东西结集,那么前面的地方要安什么字,才能够取信后人?佛陀说安立如是我闻。第四个,僧团里面很多的非法比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以前这个非法比丘,都是你老人家亲自处理的,该骂的骂,该摒出去的摒出去,佛陀说你们保持默然就好了,默然。

  默然这句话我稍微解释一下,我们看佛陀的戒律,很多地方佛陀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是默然的,他有时候是直接地把答案讲出来,有时候不讲话。那么就是说,其实从佛法的角度在处理问题,佛陀的态度是两个态度,一个是解决问题,一个是化解问题。有些事情,佛陀说要把人现前、法现前,把所有人找过来,把事情讲清楚、说明白,把这个误会化解。OK了,人现前、法现前,这个叫解决问题。但是佛陀说有一种是复杂的问题,彼此没有共识的问题,不能解决,要化解,就是默然。这个就很高明了,默然也是一个处理问题很好的方法。你看现在我们大家接受西方的教育,做什么事主动积极啊,什么事情说清楚、讲明白,其实这个观念只能够处理一部分的问题,有些问题你讲得越清楚,情况会更糟糕。你看不管是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当我们要把事情讲清楚说明白的时候,就是要分手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因为有些问题是不能处理的,大家心照不宣,起码保持一定的平衡,一定的默契,因为你没办法处理嘛。你把话挑明了,你把事情说到极点了,那只有分手了。所以我们在处理问题,你看佛陀他有时候是默然,让时间来化解,因为这个东西没办法处理,高明。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对于很难处理的问题,默然。默然这句话是有很深的含义,就是保持平衡,不要动,因为你一动更糟糕。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如是我闻,这个是佛灭度的时候对阿难尊者的交待,把我的经结集以后,你最后在我的经的前面加一个如是我闻,后面的弟子就相信了,就是不是你说的,是你听来的。那么这是莲池大师说第一个理由,尊重遗教。

  第二个,断除疑惑,什么叫断除疑惑呢?阿难尊者的身相长得跟佛陀几乎是一模一样,他也是三十二相,而且阿难尊者做佛陀的侍者将近二十几年。阿难尊者的记忆特别好,你看在经典上描述阿难尊者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只要听过佛陀讲一次话,永远不忘掉。所以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升座,他把佛陀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宣说出来,又具足三十二相,在座的阿罗汉产生了很多疑惑,他说阿难尊者是不是成佛了呢?为什么他的身相跟佛陀一样,讲的话也一样呢?就产生了阿难尊者成佛的疑惑。那么这个时候阿难尊者说,如是我闻,诶阿罗汉的疑惑全部消灭,断除疑惑。

  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所有经典要安立如是我闻的两层意思,第一个尊重佛陀的遗教,第二个断除疑惑,这个是两种的成就。

  我们看第三个,一时,这个一时是时间的时,叫时成就,表示机感的相应。这个机指的是众生内心的根机,感是佛陀的大悲。这个一时,当然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了,为什么不把这个时间,二〇〇六年几月几号记录下来,为什么讲一时呢?因为这个时间没办法记录。因为佛陀说法的时候参加的众生太复杂了,有天人、有畜牲、有饿鬼,每一个人的时间相是不一样的,你不知道用什么,你说是用天人的时间记,还是用人的时间记?你看天人,四天王天,他过一天,四天王一昼夜,人间五十年,有何实法可念?四天王过了一天,我们过了五十年;他过了两天,我们人都死光了。那你说诸天在那个地方听法,那么人类也听法,阿修罗也听法,每一个众生的业感不同,每一个人的时间过得是不同,那这个时间没办法安立,只好说一时。一时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在那个时候,在那个时候,就是在大家集会的那个时候叫一时。

  那么这个法是谁说呢?佛,主成就,教主。大家都知道其实说法不一定是佛陀了,菩萨也可以说法,天人也可以说法,阿罗汉也说法,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说法者是智慧圆满的佛陀,所以它的可信度就提高很多,因为这个菩萨有时候智慧是有问题的,还是不圆满的。那么这个说法主是佛。

  第三个是说法的处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金刚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就是说,佛陀的经典在描述正文之前,都要交待你这部经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阿难尊者说,我听来的,如是我闻。那么在什么地方讲的,是什么时候说的,当初是谁说的,这都是必须要先作个交待,所以叫作证信序,先取信于后人。我们回到经文,这段经文简单地说是标法会时处,把说法的时间处所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看第二段,引大众同闻,这个是六种成就的第六种,所谓的众成就,大众的众,就是说哪些人来听法,就是引出同闻的大众。澫益大师把它分成三大类,佛陀讲《阿弥陀经》的时候,参加的大众大致上有三类,第一个是声闻众,就是出家众;第二个是菩萨众,就是在家居士;第三个是天人众,有的地方叫杂众,复杂的杂,这个杂众是最多的。首先我们看声闻众,这个声闻众有三科,第一科,明类标数,说明他的类别,也标出他的数目,先把这个出家众的类别是什么,他的数目有多少作一个说明。我们看经文: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首先我们讲到出家众的类别。这个出家众是一个大比丘僧,这个僧当然就是剃法染衣,现出清净幢相的出家众;那么他的数目有多少呢,是一千两百五十个大众。这个地方的千二百五十人众叫作常随众。我们知道跟佛陀出家的比丘,不一定是经常跟到佛陀的身边。但这一千两百个人是怎么结构呢?是最初佛陀度化的第一个三迦叶,三迦叶本来是拜火的婆罗门,他们三个兄弟,包括他们的弟子一千人;舍利弗尊者跟他的眷属一百人;目犍连尊者跟他的弟子一百人,就千二百人;加上耶舍子等等其他的加起来五十人。那么这个都是佛最早期剃度的,佛陀刚成道以后的前面几年剃度的,这些人基本上是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佛陀到舍卫国,到乔萨罗国,到哪一个国家,他们就跟着佛陀在身边,叫常随众。那么这个地方佛陀讲《阿弥陀经》,他们也现前。

  我们看第二个表位叹德,先表出他的阶位,赞叹他的功德。看经文: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那么这些千二百五十的比丘僧,都是一个什么阶位呢?都是大阿罗汉。阿罗汉的意思很多,我们简单地讲一个就好,最能够代表阿罗汉的道理就是无生,无生的意思就是说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佛陀在经典上说,这个人大海当中已经看到了岸边,看到了岸边。他还没有到岸,但是他看到岸边,就是说他今生死亡以后他不再召感三界的生命,你看我们一般的众生是处在大海的中间,往后看是一望无际,往前看也一望无际,我们的生死不知道什么时候要了的。那么阿罗汉不同,阿罗汉他的生死是今生最后一生了。所以无生,这个是表位,表出这些比丘僧的修行的阶位。那么这些大阿罗汉有什么功德呢?简单地讲,众所知识,这个知就是听闻名称叫知,我知道某某法师,但是我没有见过他叫知;那么见面,你进一步见面,叫作识。那么这个地方什么意思呢?阿罗汉在佛陀僧团当中有两类:一类是他对度众生没有兴趣,他这一天去托钵,托完钵以后他回去就把脚洗干净,那么就入定,那么他就等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再出定,再去托钵,托完钵以后吃完饭再入定,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等待死亡的到来,进入涅槃;那么第二种阿罗汉呢,他是想要利益众生的,那么这一种就是所谓的众所知识。所以说,澫益大师说这些人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所以名称普闻,他经常在人世间宏扬教法,所以很多的大国王、很多的天人都知道他的名称。这个地方众所知识,等于赞叹这些阿罗汉的大悲利他的功德,他们做了很多利他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认识他们,表位叹德。

  那么这些千二百五十人众,这以下我们列出十六个代表,列上首名,我们看经文: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当然千二百五十人俱,也不能全部列出他们名称,那么这个结集经典的人是列出了十六个,在佛陀僧团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十六个弟子。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简单介绍三个弟子,这三个弟子对当时佛陀的僧团,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弟子。

  第一个是长老舍利弗,这个舍利弗弟子,他在僧团当中的特色就是他的智慧辩才第一,我们也可以讲一个公案来说明他的智慧。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僧团,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通达婆罗门种种的《吠陀》的经典,而且善于演说。这个时候很多婆罗门的弟子,对他非常地仰慕。但是有一天他的弟子说,老师,你在我们婆罗门教法当中,是最为第一的智慧,但是如果你今天能够找佛陀的弟子,跟他们辩论,把他们辩倒了,那就更为殊胜了。这个时候这个师长说,没问题,我可以跟佛陀弟子里面最高明的舍利弗尊者辩论的。他弟子说,老师,我们不要这样子,舍利弗智慧很高,万一你辩输的时候,你很没有面子。你先找佛陀里面最笨的弟子周利槃陀伽去辩论,你辩赢了再慢慢升升升上去。有道理!那么这个婆罗门老师就到僧团去了,我要找周利槃陀伽辩论。周利槃陀伽他是大阿罗汉,他说我当然敢跟你辩论啊!我都敢跟你的祖先大梵天辩论,何况是你!好,就辩论了。

  那么,周利槃陀伽身为大阿罗汉,他内心有我空的真理,但是他并没有广学一切的差别的因缘;所以,当这个婆罗门师长提出问题问难他的时候,他事实上,当时的经典的记载他是没有办法回答,默然。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婆罗门师长等了很久,看周利槃陀伽都没有回答。这个时候周利槃陀伽也很紧张,但是没办法,他就显神通。他这个时候不能回答就飞到虚空去,结伽趺坐,慢慢把身体放大光明。这个时候婆罗门师长,诶,起恭敬心了,这是一个圣人!但是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有一种人是说你有神通我就相信你;第二种人是说,你有神通是一回事,你要回答我的问题呀,这要紧啊!所以这个婆罗门师长虽然起了恭敬心,他一直等待周利槃陀伽的答案,但是周利槃陀伽实在是没办法回答。在这个僵持的当下,舍利弗尊者在寮房天耳遥闻,他知道有这件事。舍利弗尊者就把他内心的心识跟周利槃陀伽的心识对换,他住到周利槃陀伽的身体里面去了。当然不得了!舍利弗尊者那还得了吗?他滔滔不绝地回答那个问题。这个时候这个婆罗门师长真地是吓到了,你看释迦牟尼佛最笨的弟子都有这种智慧!所以他对佛法有信心了,就归依佛法了。后来这个婆罗门师长也证了阿罗汉果。这个舍利弗尊者在当时的僧团,他以他的智慧其实调伏很多的外道,这个就是伟大的舍利弗尊者。

  我们看第二个值得我们一提的,长老目犍连。在佛陀的弟子当中,其实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一个是舍利弗,一个是目犍连。基本上是这样,有些人学佛法比较偏重教理的,就跟舍利弗学;有些人喜欢禅定神通的,就跟目犍连学。目犍连尊者的特色是神通第一,他的神通啊,已经运用到多么巧妙呢?经典上说,他的神通随心自在。一般的阿罗汉显神通,一定要一段时间入定,然后作意,才能够把神通现出来;目犍连尊者不必,他的神通变出来,可以随时地在过程当中起种种的变化,这个是不容易的。一般人显一个神通,他就这个样子,他不能改变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目犍连尊者的神通。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商人,这个商人他想要到某一个山中去取宝,但取宝要经过一个大海,这大海非常的危险,所以这个商人很害怕,不知道这次去能不能够回来。他就到一个很灵感的神庙去祷告,他说天神啊!如果这次能够安全地把宝取回来,我发愿要供养所有的修行人。那么他发了愿以后就去了,果然安全地回来。所以他就办了一个无遮的供僧大会,这个僧包括了佛弟子,也包括了出家的外道。那么这个时候外道就知道这件事了,婆罗门弟子就开始议论了。要去供僧的前天晚上就说,他说以前佛陀没有成道之前,国王都是供养我们婆罗门;佛陀成道以后,现在整个供养都变成佛教去了。明天是我们扬眉吐气的一天,唯一的机会。我们这样子,因为佛陀有一个戒律,他明相没有现之前不能出门,我们没有这个戒律,对不对?所以我们可以提前到,我们晚上就到,到时候我们偷偷地过河。那么供僧的时候,我们就坐在前面,佛陀坐在后面,到时候结束的时候,我们代表大众回向,争回面子,多好!

  那么这个时候,当他们晚上在计划的时候,目犍连尊者在禅定当中知道这件事情,他心想,凡夫外道坐在首座,圆满的佛陀坐在后面,阿罗汉坐在最后面,这件事情是不庄严的事情,我要去禁止这件事情。所以目犍连尊者他就以神通力,在禅定当中,因为当时供僧的地,要经过一条大河,目犍连尊者利用禅定使令这条大河波滔汹涌,所有人都不敢坐船过去,只能在那边等着……一直等到明相现了以后,庄严的佛陀带着比丘阿罗汉慢慢地走过来,这个时候虚空当中出现一个半圆形的彩虹的桥,佛陀跟诸位阿罗汉慢慢地从桥上走过去,走完以后这个桥慢慢地消失,这个时候外道才乘船过去。结果是佛陀坐在首座,阿罗汉其次,弟子们次第坐,外道们次第坐次,那么吃完饭的时候佛陀代表大众回向,就非常庄严。这个就是我们伟大的目犍连尊者。

  第三个值得一提的就是迦叶尊者,长老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他是这样,佛陀在世的时候,其实僧团的运作主要的就是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但是三世诸佛的常法,所有的大弟子都要先佛陀灭度,佛陀灭度之前,大弟子要先灭度,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古德讲一句话说,譬如泰山将崩,大石先坠,泰山要崩下来之前,大的石头要先掉下来,就是要先有征兆才可以。所以事实上佛陀灭度之前,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是相继地往生了。那么佛陀灭度以后,其实迦叶尊者他本来是修苦行的,在旷野坟墓里面修行,他不在僧团。那么这个时候佛陀灭度之前,赶快叫阿罗汉把迦叶尊者找回来。因为当时的僧团两大弟子都往生了,必须有一个人来主持僧务,那当然就是迦叶尊者。那么迦叶尊者得到他的师兄弟的召唤说,佛陀要灭度,要你赶快回去主持这个僧团的事务。迦叶尊者赶快火速地赶回去,那么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一个比丘,就是我们讲六群比丘,六群比丘在那边唱歌。迦叶尊者说你为什么唱歌?他说很好啊!佛陀灭度了。佛陀在世的时候,告诉我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不能做,管得很多,现在我们自在了。那么这个时候,迦叶尊者内心当中就产生警惕了:你看佛陀灭度的时候就这个样子,我必须要把戒律、经典做个结集,让大家知道有一个标准,修行的标准,否则这个是非标准就混乱了。

  所以迦叶尊者回去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打板集众。因为那个时候阿罗汉,很多人因为佛陀灭度以后就相继入灭了。这个时候迦叶尊者说,现在请诸位阿罗汉尊者先不要急着入灭,我们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个时候迦叶尊者说,佛陀往生以后,这个火化的舍利子不是我们比丘该管的,这个由居士来操办就好。佛陀烧了以后舍利子要怎么分配,完全由国王大臣去处理;我们比丘僧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做一个整理。这个时候迦叶尊者就在佛陀灭度以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完成了第一个最重要的结集,叫五百结集。召集了五百阿罗汉,那么当然阿难尊者升座,演说经典。所以我们今天在末世能够听闻经典,其实迦叶尊者功不可没,所以我们讲传承,释迦牟尼佛是佛陀,初祖就是迦叶尊者,因为他结集了经典。这个地方是先说明参加《阿弥陀经》的这些声闻众。

  我们看第二个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前面是一个出家众,这个地方是在家众。在家众呢他是菩萨,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这个摩诃萨叫大,当然这个地方大的意思,就是法身菩萨,所以诸位菩萨你可以叫作菩萨,你不能叫作菩萨摩诃萨,法身菩萨才有资格称为菩萨摩诃萨。那么有哪些呢?这以下提出了几个代表: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阿逸多菩萨——弥勒菩萨。那么弥勒菩萨在这个地方出现,莲池大师就作了注解说,这个地方有深意:因为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莲池大师说,弥勒既闻此经,龙华必说此经。也就是说,其实释迦牟尼佛说过的经典,弥勒菩萨不一定宣说的,每一尊佛出世的时候说经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但是本经一定会宣说。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世界越安定,人心越安定的时候,正法时代的时候,禅宗一定会兴盛,天台宗一定会兴盛,唯识宗一定会兴盛,就是修习空性智慧的一定会兴盛;但是这个世界越乱,众生越颠倒的时候,他力法门,包括净土宗,包括密宗,一定要兴盛,因为到了末法时代没有人能够仗自力了。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呢,其实到了下一代的佛陀——弥勒菩萨他一定会宣说这个所谓的《阿弥陀经》。

  我们再看下一个乾陀诃提菩萨,这个乾陀诃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休息的意思。这个地方的不休息是赞叹他的大悲心,他这个悲心特别重,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常精进菩萨,这个常精进菩萨是什么意思呢?安住法性,勤修方便,这个地方约着自利的功德,他有这种精进的力量。与如是等诸大菩萨,那么讲到菩萨众,这个地方值得我们一提的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看,不但是《阿弥陀经》,你读《法华经》也好,《金刚经》也好,在列出与会大众的时候,都是把出家众放在前面,菩萨放后面。有些人就质疑说,这菩萨功德比出家众还大呢,你看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那么这些声闻只是四果的阿罗汉,为什么放在前面呢?澫益大师有提出三个理由:第一个出世相故,声闻众,一个出家众他穿上了袈裟,他扮演三世诸佛的一个清净的幢相。佛陀灭度以后,法赖僧传,所以他代表的是一种幢相。就好像说你一个国旗,这个国旗是一个布,但是它虽然是一个布,它表征的是一个国家的征兆,你为了尊重这个国家,所以你也要尊重这个国旗,虽然这个国旗的本质只是个布。所以出家众,不管他有没有修行,他现出的是跟佛陀一样的相状,因为佛陀是剃发染衣。所以他是出世相故,从相状的庄严值得你尊敬,这第一个。第二个,常随从故,那么出家众住在僧团,经常跟佛陀在一起,所以他因为尊重佛陀,看着佛陀的面子,也就尊重出家众。第三个佛法赖僧传故,那么佛陀灭度以后,正法的住世是靠僧宝的宏传,他有住持正法、续佛慧命的功能,所以也值得尊重,这三个理由。这个讲到菩萨众。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阿含经 大念住经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四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五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六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七卷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二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一卷

白话文:阿含经 善生经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净界法师:清净本然,怎么就有六道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