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二)

 

  六、究竟即佛

  「我空真理」的究竟开显,究竟的证入了。

  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的一个「无学」。真穷惑尽名为「无学」。我空的真理完全显现叫「真穷」,所有的见思烦恼完全消灭是「惑尽」。在整个「藏教」的法门当中,他已经没有什麽可修学的了。故说它是三乘无学位。

  (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

  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馀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馀涅槃。

  声闻乘「阿罗汉果」,阿罗汉翻成中文有三个意思,一、杀贼:「贼」指的是烦恼。因为烦恼的活动,会破坏我们的功德,阿罗汉的我空智慧把心中烦恼的贼都杀光了,心中没有贼了,他的功德已经没有人能够破坏了。二、应供:阿罗汉我空的真理现前时,是世间的福田,若有人供养阿罗汉,就能够栽培广大的福田,阿罗汉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福田。三、无生:他已没有受生的因缘,他已经断尽了三界的见思惑。

  「阿罗汉」有两种:一、有馀涅槃:他因地(子缚)烦恼已断尽,但果报体(果缚)还在,就叫有馀依涅槃。(无量劫的生死中,这一生已经是他的最后一生了,但是这一生的果报体是他前生的有漏业力所招感的,还是得把它给受完,但是他现在内心当中已没有烦恼束缚了,故叫有馀依涅槃。)与我空真理相应故也算是涅槃。二、无馀涅槃等:到生命结束时,阿罗汉内心起大欢喜,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无量劫来的生死苦恼,就在这时全部停下来,在我未来的生命当中再也没有痛苦了,称之无馀依涅槃。

  *一切圣人的安住处——「我空」。

  「诸道之升沉,由戒之持毁;见佛与闻法,由乘之急缓」。

  (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断见思与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藏教」三乘人当中,第二个是「缘觉乘」,也就是辟支佛果。此人的根性比声闻人更利,他不必修四谛,直接就观顺、逆十二因缘。「顺者」,顺生死流。观察为什麽有生死,由于「无明」,所以有「行」,有「行」(业力)就有「识」,有了「识」就要得果报了,受胎而「名色」、「六入」……,「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就是顺观十二因缘。至于逆观则是从后面观过来,「生」灭故「老死」灭,「有」灭故「生」灭,「爱取」灭故「有」灭,乃至于「无明」灭故「行」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逆观十二因缘,逆生死流。经过这样的观察,就把心中的「我执」破坏了,了解生命都是因缘扣着因缘,这当中的「我」是不可得,而证得了「我空」真理。断尽了「见思惑」是和阿罗汉一样的,但是辟支佛能更进一步侵除习气,所以他是在声闻之上。(习气,烦恼的馀势。)辟支佛没有「分果」,阿罗汉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是要嘛就凡夫,一念相应就证辟支佛,中间没有次第,这就是缘觉辟支佛。

  (三)大乘佛果

  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宏誓,即名菩萨。修行六度:在《阿含经》也讲到「菩萨道」,此人根性大利(指跟声闻、缘觉比较),他在因地时就依止四谛法门发了四宏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了愿就要去实践,所以修「六波罗蜜」,这是「菩萨」。

  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煖位。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

  这一大段讲因地的三祇修福慧,藏教的菩萨道第一个阿僧祇劫,主要是修福德(六度),对于「我空」的理观非常薄弱,所以在声闻当中属于「外凡位」。还是属于「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的境界,大部分时间都还在有相境界活动。到了第二阿僧祇的时候,慢慢息诸外缘,迴光返照内心状态,从内心中去观察这一念心「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对「我空」的理解更加的明显,在「煖位」心中的火已经有一点温度了。到了第三阿僧祇劫「我空」的智慧转明,在「顶位」。从凡夫一直到「顶位」花了三大阿僧祇劫。

  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花了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以后,还要再花一百劫的时间修「相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每一个「相好」要修一百个「福」,一个福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人眼睛瞎了以后,全部治好这些人的眼睛,那是一个「福」。修了一百个「福」就成就一个「相好」,要修三十二个「相好」,这个时候是在「下忍位」(百劫修相好是在下忍位)。

  次入补处,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座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刹那入上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馀。

  百劫修相好以后就入「一生补处」,生到兜率天去,示现八相成道,入胎、出胎、出家、降魔,乃至到安住金刚座不动,这时是「中忍位」,五根更加坚固。再一刹那入到「上忍位」,再一刹那入「世第一」,「世第一」时生起了无漏的「我空」智慧,然后再经过三十四个刹那(八忍八智有十六刹那,三界九地的思惑有十八个刹那——无间道断惑有九个刹那,解脱道证真有九个刹那。)顿断见思、正习无馀。

  此处很特别:「藏教」的菩萨他在因地的时候,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都没有断烦恼;他是在入了金刚座以后,一念的相应,突然间把所有的见烦恼、思烦恼都破坏了(阿含经这麽讲的)。在成佛之前,完全是凡夫的境界,换句话说;娶妻生子都是真实的,不是示现的。

  (以上是说因地的修行,以下讲果地的妙用)

  坐木菩提树,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缘尽入灭。

  他成佛以后坐在木菩提树,以吉祥草为座,现劣应身(丈六比丘相),虽然三十二好相八十随行好,但相对于功德报身来说,已算是低劣了。受梵王的请(受梵王请有二理由:一、尊重法故,二、折服外道故),(外道皈依大梵天王,而大梵天王尚且请佛转法轮),三转四谛法轮,度了三乘的根性,八十岁时入了无馀依涅槃。(这是藏教的菩萨道。)

  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藏教的菩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以后,与阿罗汉、辟支佛一样,究竟同证我空的真如法性,这时入无馀依涅槃,灰身泯智,身也不可得,智也不可得,依报、正报都不可得。

  解释:

  藏教的菩萨道,事实上是「有位无人」,从因果上去思惟;藏教人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这也很不得了。阿罗汉修了四生、六生证得我空真如入无馀涅槃,这样的因果很容易理解的。而菩萨道修福修慧积功累德,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广大的因地,结果成佛以后,若以三十岁成佛来算,八十岁入涅槃,成佛以后,发挥了五十年的功德,然后就什麽都没有了,这麽广大的因地,结果果地就是五十年的一个弘法的因缘而已,如此说来似乎不合乎道理。所以有人说「大乘非佛说」,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阿含经也有菩萨道,但是阿含经的菩萨道显然是方便说,因为不可能有一个人用三大阿僧祇劫修广大的因地,结果只是行了五十年时间的菩萨道,然后这个人就在生命当中完全消失掉了,这样的因果是明显不符的。所以《法华经》说这是「从本垂迹」。事实上,释迦牟尼佛刚开始的出现就是一个「示现」了,所以藏教人一直认为佛的身是「有漏」,因为藏教人认为佛陀是三大阿僧祇劫一直修,是在入了金刚座时,才一念的相应而转成无漏的。大乘佛法不如此认为,大乘认为这是佛陀的「从本垂迹」,仔细去想,大乘佛法说的才有道理。因此藏教的菩萨道,它只是顺着藏教的修行方法这样去讲,事实上它却是「有位无人」。

  壬二  明观法

  此科是说明化法四教裡的「藏教」,「藏教」又分两科,第一科的释教相(分三)已讲完,此是第二科,明藏教的观法,说明藏教修行的方法。分两科初:别明三乘观法。  二:结示十法成乘。 今初

  先说明修行的别相,三乘修观的差别。其次再说明三乘的总相——十法成乘。

  此教具三乘法;藏教开出来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教法。(藏教的根本修行方法是「我空观」、但是「我空观」这个「能观的智」,它所面对的所缘境就有差别,同是藏教三乘人用我空的智慧去观察诸法时的所观境是有所差别的。)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小劫,得证四果。声闻修我空观所观察的境界是四谛法门,特别以「苦谛」为下手处。「苦谛」是指得三界的果报,亦即声闻人能观的智慧是在照见五蕴皆空,观察五蕴身心的身、受、心、法为所观境。五蕴身心是一个苦果,若心若身都有逼迫性,故说声闻以苦谛为初门。利根者三生,最钝的根性要六十小劫,得以成就四果阿罗汉。

  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辟支佛的所观境是十二因缘,他以「集谛」为初门。十二因缘的内涵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流转与还灭的十二因缘,辟支佛是观现前的一念无明(无明是不真实的),所以他以集谛,也就是烦恼,现前一念的无明烦恼为所观境。

  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辟支佛是比声闻人更利,他不必广泛去观察身心世界,直接观照现前一念无明的不真实,就能把烦恼息灭了,生死也息灭了,所以辟支佛最利的四生,最钝的百劫,不必经过分果,便能成就「辟支佛果」。如果是出生在有佛住世的地方,能够听闻十二因缘,就叫「缘觉」,如果出生在无佛的世界,自己修习禅定,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从季节的变化而明白了无常的道理,从无常更悟入无我,证了空性,这样就是「独觉」。(自己从现象界的变化,而能悟我空真理。)

  *阿罗汉不一定有禅定,利根阿罗汉在修三十七道品,四念处时,他可能在未到地定就成就阿罗汉。但是独觉一定要有禅定,所以独觉一定有神通,阿罗汉不一定有神通。

  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藏教的菩萨一开始就发四弘誓愿行六波罗蜜,因为一开始就以道谛的道法作为所观境,故他以「道谛」为初门。他生生世世伏惑利生。

  解释「藏教」的伏惑利生:

  「藏教」的思想是业感缘起,它的意思是:有漏的业力跟无漏的业力是不能共存的,生死与涅槃这两件事是不能共同存在的。所以菩萨要在三大阿僧祇劫成熟众生,庄严祂的涅槃。祂因为要生生世世去受生,所以祂不能断烦恼。(烦恼一断,就没有在三界受生的因缘了。)因此「菩萨」为了要生生世世利益有情,祂的爱取烦恼必须保留住,「伏」而不断,「伏」,使烦恼不似凡夫那麽粗重,菩萨能够调伏烦恼,但是故意不断。但是我们看《法华经》可以知道,这是「方便说」,事实上佛菩萨断了烦恼还是可以来三界的,就是「从本垂迹」,清淨法身以祂的大悲愿力创造一个三十二好相,八十随行好,放大光明的身心世界,不一定要留下烦恼去创造一个有漏的果报,因为「藏教」没有「真如」的思想,因此从它的思想所衍生出来的「菩萨道」就变成发大悲心要留在三界,必须要「伏」惑利生(只伏不断)。否则他无法理解断了烦恼还能在三界得果报这种事情。

  因此藏教菩萨道伏惑利生,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意思就是;祂什麽时候把烦恼断呢?就是祂在成佛之前的那一个刹那。(经过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馀。)

  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藏教的三乘人他们的修行内涵完全不一样,「声闻」观四谛,「缘觉」观十二因缘,「菩萨」行六度,有的人三生成就,有的人四生,也有人修三大阿僧祇劫,但是「结果」完全一样,同样都入「无馀依涅槃」。若以「法华」的思想,阿罗汉、辟支佛乃至藏教佛,都只有行三百由旬,入「化城」。

  藏教三乘之观法,共同点是「我空观」,差别相是:一个以「苦谛」为初门(声闻),一个以「集谛」为初门(缘觉),一个以「道谛」为初门(菩萨),所观境都不同,修行时间也各有不同,所证果位都一样。

  癸二  结示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以下列十种法门能够成就「乘」的功德称之「十法成乘」。根据「藏教」的教义,开具它的「十法成乘」。

  一、观正因缘境——破邪因缘,无因缘,二种颠倒。

  「正因缘境」是所观境;所谓「所观境」是藏教我空真如的道理,是为破除邪因缘与无因缘这两种颠倒。(佛陀在阿含经讲的「正因缘境」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正因缘境」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从世俗谛的角度——因果丝毫不爽。二、从真谛的角度——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而法性本来空寂,法性虽然本来空寂,可也是因果丝毫不爽。这就藏教的「正因缘境」,我们修止观时,必须要明白的一个生命真相。

  二、真正发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

  道理明白了,真正修行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真正的发心就是必须放弃五欲的安乐而追求涅槃的安乐。

  (刚开始修学时所夹杂的名利心一定要对治,否则随着修学时间加长,这个名利心也不断扩大,最终把刚开始时追求涅槃的道心也淹没了。)

  怎麽样去真正发心呢?这就关係到「智慧」的问题了,牵涉到前面那个观「正因缘境」,你的见地、你对生命的看法,这是「智慧」浅深的问题,在「名利」与「涅槃」之间必须作正确的确认。

  三、尊修止观——谓五停名止,四念名观。

  有正见、有发心,再来就是修行了,修止修观,止是念心所,观是慧心所。这裡是以「五停心」为止,「四念处」为观。

  *站在「淨土」的角度,我们是以「信愿持名」为止;以「四念处」为观,以不淨、苦、无常、无我来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调伏我们的爱见烦恼。(止成就寂静,观成就智慧。)

  四、遍破爱见烦恼

  修止观是「能对治」,爱见烦恼是「所对治」。修止观就是要遍破爱见烦恼。

  *折服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

  「十法成乘」的前面四法都叫「正行」,正式的行门。以下六法叫「助行」,有帮助「正行」的功能。

  五、识道灭还灭。六度是通;苦集流转,六蔽是塞。

  这一段是「识通塞」,修行止观是正行,但是必须知道其他的法门,哪些是「通」?哪些是「塞」?「通」,顺正道通向涅槃;「塞」,障碍正道。

  识道灭还灭,明白四谛裡的「道谛」和「灭谛」,道、灭二谛是「通」。还灭是指十二因缘的「还灭门」也是「通」。「六度」也是「通」。这三个都有帮助止观的功能。

  「苦谛」「集谛」和「流转门」和「六蔽」(悭贪、破戒、瞋恚、怜念、散乱、愚痴)都是「塞」,这些都会障碍圣道的修行。

  六、调适三十七品——入三脱门。

  调适三十七道品;就一个初学者而言,不妨把「止」调多一点,「观」调少一点。因为「止」有寂静的力量,可以使我们身心安住,身心安住以后修「观」,「观」才能清楚明了。「入三脱门」——入空、无相、无作的三解脱门。

  七、若根钝不入,应修对治事禅等。

  若是经过久修之后,总觉功夫不能增上(很努力在修止,可是昏沉掉举依旧),这可能就是障碍。那麽应修对治事禅。障碍有三种:一、由烦恼而引起(某一种烦恼特别重,应修一些对治法门,比如:多贪众生不淨观。)故先调伏烦恼障。二、业障:过去生曾经造过的重罪,今生要修行时,就来障碍你了。由业力所引起的障碍,这必须拜忏,在佛前发露忏悔,使罪业的力量薄弱下来。三、报障:身体多病作不了主,四大不调,饮食、睡眠都要调。其次身体的问题有时是鬼神作乱,这可以「持咒」。诵经、持咒都可以加强正气。我们如果修止观有障碍时,就必须修一些对治事禅等。

  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须识次位,凡圣不滥。

  「正行」当然就是「我空观」,「助行」则有忏悔、修福等等,可能会有一些少分的功德,但是这时必须「知位次」,不要以凡滥圣。「六即佛」各有各的位次,必须凡圣不滥。

  九、安忍内外诸障。

  修止观的过程中会有内外诸障,内在的障碍指的是我们本身的身心失调;外障指外在的环境,或外在人事纠纷等。对于种种的内外障碍,我们内心要「安忍」。

  我们今天想从内心去改造我们的生命,把生命澈底从根开始去转凡成圣,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那麽「安忍」在修行道上就非常重要,修道成不成功就看能不能「安忍」。

  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

  不要对「相似圣道」产生法爱,或产生乐着,所谓「似道」者,比如禅定、神通等,不去爱着这些相似圣道,在修行路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修行」是减法,越修行有所得就越减少,修行到究竟是无有一法可得。以上「十法成乘」,是智者大师根据经论所拟就修习止观的正、助行,成就「乘」的功德,使令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利人节节得入,钝者,具十法方悟。

  这「十法成乘」,利根人可能任何一法就能悟入;但是像我们末法时代钝根的人,这十法都必须具足,才能悟入「我空」的真理。

  *止观是点点滴滴的功夫,由平时的正念达到临终的正念。

  ------10○竟 * 11○起------

  辛二  通教  分二

  一、释教相。  二、明观法。  初中分三:

  (一)解释名义。  (二)所诠教义。  (三)修行位次。  今初

  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法入空,故名通教。此无别部,但方等般若中,有明三乘共行者,即属此教。

  「通」者,共也,共通之意。大小乘所共同修学的法门——空观的智慧。这个空观的智慧若是钝根的人修习,但知「空」而不知「不空」之真理,像这样就通到前面的藏教去,以一切法毕竟空为究竟,最后入无馀涅槃了。如果是有大乘善根的利根人,读了般若经知道一切法空之后,就能从「空」当中知道「不空」,真空而妙有,这样就能入别、圆,入到中道实相真理去。通前或通后的关键在于;观一切法空,若是不知道空中有妙有,就通前藏教,若知道空中有妙用,那麽这个通教就通到后面的别、圆去。

  「通教」又以它自己的当教三乘修行方法来得到「通」的名称。因为「通教」当中也是有三乘人,通教教义也讲到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三乘的修行道。但是它们共同都以无言说道,体法入空。*解释这裡:「无言说道」,道者,道路也。从生死的此岸藉由道路通往涅槃的彼岸。而此「道」指的是什麽呢?——无言说。空观的真理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把心中的名言都停下来了,它有这样的力量。这个就是一个「道」,简单讲就是「无分别智」。根据这个无分别的智慧可以「体法入空」,它观察一切法时,从缘生法中知道一切法无自性,就悟入了「我空、法空」的真理,二空真理去了。故知「无言说道」是能观的智,「体法入空」是所观的理(二空真理)。

  「通教」三乘人都是以「无言说道」而「体法入空」,因此智者大师说它是「通」,意思是通于三乘,所谓三乘共座解脱床。它并没有其他的经典,就是方等、般若中讲到一切法空的,这种三乘所共同修行的法门,都是属于「通教」所收摄。(以下请看补充讲表p.12)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三)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四)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五)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六)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七)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一)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九)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