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念佛三昧初探﹝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念佛三昧初探

洪启嵩

念佛法门在初始时,只是为让修行人,在孤独无助时的安慰依靠之用,所以念佛在当时是遇到境界或在荒野无依时,用以安心的法门。到了部派佛教兴起时,也就是小乘佛教发达时,它被收录为五停心观之一。

五停心观就是五种让人妄念停止的禅法,像不净观对治贪欲,数息观对治妄念,因缘观(观察十二缘起)对治愚痴,慈心观对治瞋念,念佛观对治恶业;有些人将念佛观以界分别观取代。这几乎是小乘佛教中最根本的禅法,但这些禅法基本上是以对治众生无明烦恼为重心。但此处所讲的念佛三昧,已经超出传统上小乘的看法,它已变成大乘菩萨必修的要门。

念佛三昧的三种意义

修持念佛三昧,就必须先了解念佛三昧的三种意义:

第一、回向成佛菩提

第二、回向有情众生

第三、回向真如实际

有如此内容才能称为大乘禅学、大乘菩萨的三昧。

第一、回向成佛菩提,即是说在修持念佛三昧时,不仅是止于原始禅法──因心中充满恐惧,需要佛陀加持,所以穷极呼天,希望佛陀给予护佑;也不仅是止于修持禅学时,因很多境界难了,希望佛陀加持智慧,让自身智慧通达得到解脱而已。

整个念佛三昧的根本义就是──念佛是要成就与佛陀同样的果报,跟他同样具足慈悲与智慧的圆满,与他同样达到心灵上最高明的境界,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所以念佛,第一必须对佛陀具足无限的向上和钦仰,是「悲仰同观上」,观佛是无上,他是法界中最圆满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与佛同等无二,所以回向成佛菩提,这是一个念佛者最根本在信愿上的成就。

第二、回向有情众生,佛陀有无边智慧,我们号为菩提萨埵,也就是觉有情(菩提为觉、萨埵为有情),菩萨行者是佛跟众生之间的一个桥梁,上乞佛法,下化众生,他从佛陀那边得到无限威神的加持,依佛力加持,故广度无量众生,所以念佛三昧是为了回向一切有情,「悲」为根本,为众生的缘故,他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所以念佛是为了众生。

第三、回向真如实际,也就是念佛人了知佛性、众生和我是空,我所念也是空,但以悲悯故而念佛。他了知这些都是空是幻,而空如幻都是缘起所成,于缘起中起空花佛事。

所以在这个层次来讲,回向真如实际,也就是安住在大智慧──摩诃(义译为大)般若波罗蜜多。既然回向真如实际,是安住在智慧中,所以说念佛三昧在大乘菩萨三昧里,根本上是信愿、智慧、慈悲都要具足的,如此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菩萨三昧。

念佛若具备这三者,可说是修学大乘菩萨的三昧。许多人说:「我念阿弥陀佛,我就是大乘菩萨。」此事有待商榷,因为在极乐世界里也有小乘人,所以念阿弥陀佛不一定只大乘才有。

因此,念佛若没具足这三个意义,即使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还是小乘人,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念阿弥陀佛就是大乘菩萨,没发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菩萨,发菩提心就是大乘菩萨。

念佛法门的起源与开展

在原始佛教中有所谓三念法门,三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僧是真理的实践者和团体;法是如实宇宙的真理。其实法是超越于佛的存在,《阿含经》明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诸法常住。」宇宙真理是永远不变的,佛陀不过是践履了法的真理而已,但在践履法的过程里,我们需要靠佛的教导,才能学习圆满。

念佛法门最早是在《阿含经》里出现的,当时有的在家居士从事经商,经常往来各处。在旷野时,因人烟少,心怀恐惧,这时佛陀为了让其安定,就教他们念佛,这念佛跟一般其他宗教的念天、念神本身内涵上并无二样。

此外有些比丘在阿兰若(远离聚落,适合修行的僻静处)修行,这些修头陀行、修苦行的人,在修行时有时会恐惧,恐惧时佛陀就教他们念佛。

所以念佛法门很早就出现了,在《阿含经》里就有记载,但这种念佛法门完全重信仰,这些重信仰的形式,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只要你很诚心念佛,你一定可以升天,到最后可以得到解脱,那时念的是「南无佛」──皈命佛。

我们在《法华经》里也看到「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偈颂,就是「南无佛、南无佛……」,这样子念,因为那时十方佛的信仰仍未普遍发展,大家还不清楚每一尊佛的愿力,所以那时强调称名念佛──称念南无佛而已,但是这个称名的方法,慢慢从信仰的层次到最后大家发觉念佛法门真好。

所有法门本身都是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不但内容不断增广、升华。当我们发觉「念佛」它应不只是信仰而已,应该有其理智面,有可以再发展的地方时,便开始思索为什么念佛?佛是什么?故而发觉到佛陀赋有无边无量的内涵,他具足智慧与悲悯。

所以,念佛是学习佛陀的智慧与悲悯,因此要念佛就必须跟佛一样,发心度众生。因此从信到悲、智慧三者都被纳入念佛的内涵里,三者圆满的念佛思想,就变成一个菩萨所必须共学的。到最后菩萨念佛,是要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念都必须与佛相应,否则就没有实践菩萨道的力量。

念佛法门变成大乘菩萨的共学,每一个菩萨都必须念佛,而且念佛已经超越了传统信仰的层次,变成了菩萨道实践的样态。

但是每个人的根本个性不同,所受的训练不同,因此产生各种不同的念佛样态;有些人从智慧契入,有些从悲心、从信愿契入。从信愿趋入者重视形式,他要持名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观想这尊佛的佛像,观想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何他会如此光明巍巍呢?哦!原来他拥有伟大的福德智慧,所以相好具足,我希望得到他的加持,使我与其一样圆满,这是信愿上入手的方法。

有些人从悲心下手:佛陀救度众生,他为一切众生实践成佛,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得到究竟圆满,我要像他一样,所以说我希望念佛的时候,就是要跟他一样具足那种悲悯的力量。

有些则从智慧入手: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我心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多时,我就是在念佛。

如此一来,念佛法门就无限无边的开展。

念佛在后世中所发展出来的法门,有些人可能比较不熟悉,因为现在称名念佛大量盛行,其他念佛法门几乎不流行。现在提出来让大家了解,原来念佛法门有那么多,大家可依需要,选择一种作为修持的根本。

散心称名念佛

念佛方法中最常听到,也是我们最常接触的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可分两种,一是散心称名念佛,一是定心称名念佛。最早期称名念佛单念「南无佛」,佛本身就具有无量无边的意义。之后,十方佛才慢慢传诵出来。

很多人因为因缘不同而有不同的念佛因缘。例如在西方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什么成佛,他有他的愿力,有他的悲悯心;东方有阿?佛,为什么成佛?原来他修忍波罗蜜,是不动佛,人家骂他,他都不生气,他是道德的实践者。又如药师佛,药师佛为什么成佛?他具足大医王的成就,他能应病予药,能治疗众生一切身心的疾病,让众生得到抚平。

所以每一尊佛有每一尊佛的特殊样态,和其成佛的特殊因缘和愿力。这些愿力和样态,就代表要救度无边的众生,而每一个众生,在他当下的每一念里,都是他实践菩萨道、发菩提心的对象。于是到最后,一个医生修持成就了,他就是药师佛,一个建筑师修持成就了,他就是阿弥陀佛。

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生命型态,所以各有其内在因缘,使其抉择不同的佛号来称受,从而开始努力修持,就会成就那尊佛的境界。

散心称名念佛是随时随地的念,念的时候要相信他的本愿,尤其菩萨行者念佛时,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念的那个佛的本愿,心要跟那个佛的本愿相应,如此,念才会特别有效力。

称名念,就是随时随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随时随地的念,念到最后就是《阿弥陀经》所谓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念佛。

一心不乱念佛要怎样才算初步及格?

随时随地于二六时中、一天二十四小时这样念佛,就跟阿弥陀佛相应。念到自己的八识田里,所以,老婆骂你的时候,「阿弥陀佛」,跟男朋友吵架「阿弥陀佛」,其至在睡觉、人家掐你脖子时,一掐就脱口念出「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心中都是「阿弥陀佛」,随时随地都是心念弥陀,这是一般的散心念佛。

定心称名念佛

所谓「定心称名念佛」一门,语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简称《文殊般若经》。

此念佛法门乃是要「端身静坐,随佛方所」,而「随佛方所」主要是建立在心理层次的范畴。我们所在的地球跟着太阳运转,因此我们的方位随时都在变化,所以西方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西方,而我们认定的西方,是有心理层次的;因为我们认为佛陀在西方,所以在心理上也建立一种方位的感受,因而产生了一些力量。

要念一尊佛的名号,我建议大家先研究他的愿文,你没研究他的愿文,在称名念佛的时候,虽然有效,但效果恐怕只有千百亿分之一。所以,在称名念佛时,不仅要发与那尊佛同等的愿力,甚至要发比他更大的愿心。

药师佛有十二大愿,最重要的是第一、第二愿。第一愿,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时──就是成佛时,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焰网庄严光明无比,我要使十方三世众生跟我一样,这是一切众生成佛愿。看到这句话,如果大家的妄想念头刹那断掉,完全与他相应,而彻彻底底相应时,就成就药师佛了。

因为凡夫见太重,大家总是不信,其实这愿很伟大,如能刹那证信,身心马上改变。可惜我们没这么利的根器,老是怀疑:一念成佛怎么可能?但《法华经》中明言,小龙女八岁就成佛。

第二愿是世界成就愿,就是完全成就无比清澈透明的药师佛净土。念药师佛,就要研究其本愿。念阿弥陀佛是希望往生西方净土,因此对其四十八愿要有深刻了解,之后,端身正坐,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真正与佛相应。

定心念佛,是一种捷径念佛,一般来讲是修三个月九十天,坐着念佛九十天,九十天里一心不乱地一直念、一直念,除了上厕所、吃饭之外,都在端坐念佛,所以现在一般打佛七,也带点「定心」念佛的方式,但大部分还是散心的念佛型态。

以上所讲,还不是菩萨的念佛三昧,在《文殊般若经》里,讲的念佛三昧是──要系缘法界,法界一相,也就是说,你要认清整个法界是无我无他,整个法界现前是一味,是无内外的差异,我空、法空、诸佛皆空。所以念佛的时候,只是如实的念。念佛三昧,到最后端身静坐,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坐着现前了,他还可以跟你讲话,甚至你的身心还可以进到他的世界。

这样的境界现前时,若有些许执着产生,便会偏离,大家要明白:佛没有来,也没有去,这只不过是一法界的如实相而已。所以要了知一切如幻,不执着境界,不执着境界就不落入境界,因此这属于智慧的内容。而念一佛的功德,等于无量无边佛的功能,为的是一佛的功德跟法界的功德同等。

此处也让大家有个启示──修行不要贪多务得,虽说每个法都要学,但在实践时就要一门深入。念阿弥陀佛时,不要随随便便又加入其他法门;若修念佛法门,在这段时间就都念佛,当中要学其他法门也可以,但只是听闻而已,修持时还是要贯彻原本的方法。千万不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觉得好象一尊佛不够,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观世音菩萨」……一起来,结果愈念愈多,而真的遇到事情时,却不知道要持念哪一尊佛来加护自己!

所以最好不要自找麻烦,这不是说修学的法门一生不改,而是在修学某一法门的一段时间里,要专心在那个法门上,这样才容易成就。你修这个法门成就了,其他法门也很容易成就,你只要见到阿弥陀佛,也很容易见到药师佛。这是称名念佛的内涵。

在中国一般都围绕着称名念佛,尤其是散心称名念佛,这是三根普被,广大法门,但如果以为这是唯一的,则是一个法门的倒退、退堕。我们应该说,这个法门很好,可以学,但是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其他法门,不同根器的人可以抉择不同的方法,随顺方便即可。

观相念佛

观相念佛有二个层次,一是观相念佛,一是观想念佛。唐代圭峰宗密大师,他分念佛法门为「称名念佛」、「观相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印顺导师则把它分成「称名念佛」、「观相念佛」、「功德法身念佛」、「实相念佛」。

观相念佛,基本上来自眼根,我们眼观佛像,植入心中,让「佛」的意念深住心中,了知他是空性的,故他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是凡夫,是如幻的,所以我们也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为什么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因他具足无边功德与无边智慧,因此我们要像他一样。

所以,首先观相念佛需有佛像。现在佛像很多,但在古代佛像很不流行,尤其在原始佛教里,佛像几乎不存在,佛像都用莲花、足印来表示,佛陀走过之处就画一个脚,坐的地方就画一朵花。后来有一次佛陀到天上去,有个国王很思念佛陀,就征求佛陀同意,塑了一尊佛陀金像,从此才有佛像。

早期佛像只在寺院里才有,所以观佛像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只能到寺院去观察后回来忆念。有的是先看佛像,心里就念佛,一直看、一直看,结果整个身心与意识相结合,最后身心转换成佛的身心,所以早期这是一种很奢侈和难得的法门。常常只能按经典记载的去想象,去组合。慢慢地,佛像大流行每个人都可私自拥有,可从经典去画佛像。

观想念佛也有二途,一途是最高明的,如果功夫够,可入定看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看他,那就不用观想了,但这种人少之又少。没办法就依照佛像来观想他,观想佛像就如同频率一样,愈调愈接近、愈调愈清楚。虽然画出来的佛像与真正的佛有别,但却一定有部分共同点,还是能逐渐证得见佛陀。

修行没出离心,光是用功是没用的,用功若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此一来,修得愈好我执反而愈重。有些小孩子一下子就成就了,有些人却修了几十年,无所成就,因他一直在保护自己,不让佛把其妄心破掉。

一般说来,观想念佛有二种,一是观想佛陀的生身,一是观想佛陀的报身。

佛陀的生身一般称为应身或化身,二千五百年前印度的释迦牟尼佛,生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及种种教化与种种功德。但观想他的生身,不要以为只观想不动的佛像,还要变成可移动的,好比先看幻灯片,再变成多媒体,接着可放电影。

至于应化身,起先观想:「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如何──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接着可观想:「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如何」,「涅盘的过程」,也可观想他悟道或说法时,或他八相成道整个一生。他是活动的,你可以跟他求法,但是求法还是要如幻,有些人不能了知如幻,以幻境当实境,那就麻烦了。以上是属于佛陀生身的观想法。

另一种是观想所谓的「报身」。报身、化身应如何区别?报身就像天空有一个太阳或月亮;化身就像地面上水所倒映的。所以千江有水千江月,因缘成就时,佛陀就会现起。

我们常念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就是祈求他赶快来,在理论上他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下生人间,亦即在人间成为净土时,他下生人间,如果让人间早点成为净土,他就不得不来。

所以,如果你喜欢留在娑婆世界,这阶段的目的就是──把地球变成净土,使弥勒菩萨早日到达地球成佛。也就是说,请佛住世是彼此的责任,不是佛单一的责任。因弥勒佛不太喜欢污秽的地方(而释迦牟尼佛则常处于五浊恶世,两者个性不太一样),所以早点让人间成为净土,他才来。

如果你喜欢往生他方净土,有佛住世、没有三恶道、清净庄严无比的国土,那就要依那个净土的佛为观想对象,观想种种庄严境界,一心与之相应,配合愿力则能往生。

报身的身体跟人间示现的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示现,所示现的身相不能超出人类所能接受的感官频率,否则我们的身心受不了。释迦牟尼佛所显现的身体,所谓「常光一丈」是用人类的形式来表达,但报身整个显现,就无量无边,如同《华严经》所讲的无量光明。我们也可那样观想,但必须加上自己的想象力。不管如何,一般次第修持是先观佛像,把佛像摄入脑子里再观想,到最后甚至加入自己,而进入念佛的境界。这就是观想念佛。

在《观无量寿经》中有所谓的「十六观法」,这亦属观想念佛,其中后三观──即第十四观指的是上品上、中、下生(上辈者)的观法,第十五观指的是中品上、中、下生(中辈者)的观法,第十六观指的是下品上、中、下生(下辈者)的观法。这里的「观」并不只是单纯的观想而已,它还有实践、相应的义涵,也就是说,如果能相应于第十四观的内容即是上品往生者,能相应于第十五观内容者即能往生中品。例如第十四观上品上生是要:「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足这些便是成就第十四观之上品上生者,也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至于前十三观实是一般的禅观法,十四、十五、十六观则是往生要具足的观法。上品、中品、下品的观法也都可以修前面十三种观法,因为这十三种观法都是配合西方净土的种种庄严及无量寿佛而设观:

「第一落日观。第二水想观。第三宝地观。第四宝树观。第五宝池观。第六宝楼阁观。第七华座观。第八像观。第九一切佛身观。第十观音观。第十一势至观。第十二杂想观。第十三普观。」

这些观法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所观的内容并非单独一项,在《观无量寿经》当中有清楚的说明。其中第八观,经中说:

「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第九观观无量寿佛即见诸佛,经中说: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念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上述成就念佛三昧的观法,正是念佛法门中观想念佛的正解。其余的观法亦可纳入观想念佛的广义中。

这十三观有其阶次顺序:从初观的落日观,是顺应西方极乐世界、光明归藏之所在而起观,让你定心,让你跟西方产生因缘,以心为摄受,有弥陀摄受我们、我们入弥陀两个涵义。在心上趋向弥陀,在相上摄心一念、净念相续、生起三昧。

接下来是水观,建立如海水倒映的境界,并有清净之意。见水清净透明,无有污秽、滞碍。再来是建立七宝所成的土地观,宝树、宝池、宝楼阁观等等庄严境、各种诸鸟合鸣、乐器演奏、光明境界等等一直到第七观,这是从大观到细观,从静而动,有音有色的依报观。

第八观是观住在其中的佛菩萨,首先先建立弥陀自性,我们自心的自性与弥陀的自性如一,依据这个理则来建立佛身,来观佛身。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对身观佛,见无量寿佛即是诸佛,了了分明。在此很重要的一点是:无量寿佛即是诸佛,无量寿佛的体性就是一切诸佛的体性,见一佛即见无量佛。如此观佛、见佛后,再来就观眷属:观音与势至两大菩萨,以及无量的眷属众。他们加持汝等,摄受我们前往极乐世界。这是正报的部分。

其中第九观:见无量寿佛即是诸佛。见无量寿佛从法界出生,他就是一切诸佛的根本报身,一切诸佛都是其所化现,所以见无量寿佛即是诸佛则有两方面的观法:一是见无量寿佛流出一切诸佛,一是观一切诸佛即是无量寿佛的化现。如此一来,整个法界都是极乐世界,十方诸佛都在极乐世界里。从无量寿佛的毛孔光明示现五百亿化佛,一切诸佛都从其毛孔流出,一一化佛无量功德庄严,都在极乐世界发心成佛,这可以清清楚楚看见。这个观法是法性与缘起的相应,在法性上,因为诸佛体性如一;在缘起上,因为我们现在所修的是无量寿佛的观法,所以从无量寿佛流出,见一佛即是见无量诸佛。观东方佛即是无量诸佛,观无量寿佛即是无量诸佛,观释迦牟尼即是无量诸佛即是毗卢遮那佛,这是非一非异的。

从依报到正报的观法其实是一套完整的观法,所以十三观其实是一贯的,亦可说是一观,总名为极乐净土观。十四、十五、十六观是讲众生如何努力往生的阶位。第一观到十三观分别从心定从佛本愿,从依报到正报,从大到小到细到明,到有力到变动、法界起现、自身修与法界的过程,这是有顺序地从基础建立起,究竟让我们达到现证极乐,当下就在极乐世界中。

设十六个观法是一种方便,真正高明者是不用形象来观的,而是现前法界观、是无相的、无阶次的,直接入弥陀性海,实相念弥陀,直接进弥陀世界即可,何必观呢?我们现在之所以需要观,是想藉由这些相来与极乐世界接触,就好象调电波一样,慢慢调,慢慢调,从漫无目标地,慢慢缩小范围,先找出一个大方向,愈调愈细,愈调愈接近,终于调到极乐世界的频道。

你所观的心如幻所观,弥陀的世界亦是如幻的现起,两个就如实相应。这样才能真正看到,佛没来你也没去,而是在这个因缘相应相摄下生起。所以观想之根本意不是光在脑子里想来想去,那只是自己的幻想世界,与弥陀世界并不相干。「想」是要调整你的心念,调整到跟弥陀完全相应时,弥陀的频道就跟你完全相通了。你现在不一定就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没来到你面前,你就是清楚地看到弥陀世界的庄严。你可以去,弥陀也可以来,只要你能了解这一切都是如幻,你就真的去,弥陀也真的来。如果你无法了知这一切皆如幻,那还是在演戏,了悟如幻时虽然亦是演戏,但却能演得真,才是所谓的实相。虚幻与如幻不同,虚幻是假,如幻是实的,不能了知如幻而以一般的事实为实,那就是虚幻,不是如幻、也不是实相,而是执着。

功德法身念佛

有些人不喜欢称名念佛,也不喜欢观想念佛,他喜欢思索或学习佛陀的智慧与悲悯,这是所谓的功德法身。功德法身跟一般的法身不一样,我们常讲法身无相,法身就像虚空,报身就像天空中的太阳,化身就像水面的倒影一样。

但在早期法身是指五分法身,这五分法身是怎么来的?我们知道在早期舍利弗与目犍连是佛陀的二大弟子,但都先佛而走。由于舍利弗教导很多人,且受人尊敬,当他圆寂时,许多人都伤心的去找阿难,阿难也很难过,就去跟佛陀说:「唉!舍利弗一生修持得那么好,但就这样走了,实在令人悲伤。」

释迦牟尼佛却向阿难说:「舍利弗尊者虽然走了,但他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还是存在。戒是他的守戒清净,定是他的修学圆满,慧是他的智慧无双;解脱是由戒、定、慧的修持,达到解脱生命的缠缚,他已经自由了;解脱知见是要达到解脱所有历程的知见,而他都完全了知。」所以这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就成为五分法身。

在此,我们先对「解脱」与「解脱知见」作一简单说明。很多人不了解这二者,以为一个解脱的人,一定懂得解脱知见,这是不正确的,一个解脱的人不一定是好老师,很多阿罗汉根本不善于讲话,更遑论教学了,虽然他所证得是对的,但符号系统却有问题,所以有时才不得已,以神通来表达。

解脱与解脱知见,用我们最平常的话来讲,解脱就像从台北到高雄,若我们已经到了高雄,就解脱了,然而可以到高雄的人,不一定知道路,也不一定会指导别人怎么走,可能某一方面很清楚,但不见得全程了知。而解脱知见就是他自己都曾走过,而且每一处是怎样,怎样调整,他都清楚,因此解脱知见比解脱难,解脱的人不一定有解脱知见,但有解脱知见的人必定能解脱。

所以思惟佛陀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与佛见足一切种智、伟大的十力、四无畏、大慈大悲种种功德,思惟这些内容,就是功德法身,这可使大家修持而有所成就。

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是见缘起即见法,见法空即见真实的佛,《小品般若经》里说:「无忆故,是名念佛。」就是真观生身、功德、缘起都是无自性,了知一切是无自性,整个法界无自性,法界无自性即是佛,这叫实相念佛。

要对实相念佛有深一层的了解,我建议大家看《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见一切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所以了知一切诸相非相即是见佛的真实法身,这样即是实相念佛,因此观空即是见佛。

~下期续~

 
 
 
前五篇文章

念佛三昧初探﹝下﹞

怎样念佛是正念

净土法门是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

净土法门是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

净土法门是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

 

后五篇文章

什么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打蛇遭报应 念佛得安宁

宏法社玄空老法师佛学讲座「净土法门」

净土教言

妙法宝库(第七册)[入菩萨行广释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