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维摩经六讲 第六讲《维摩经》与人间净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六讲《维摩经》与人间净土

一、人间净土为心所造

第六讲的讲题是「《维摩经》与人间净土」,是从《维摩经》的内容,来谈人间净土。

佛告舍利弗,维摩诘从无动如来的妙喜国来生此土。

「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阿閦佛品第十二〉

此段经文是在介绍《维摩经》的主角,维摩诘菩萨是从那里来?来做什么?他是从一个叫无动如来的妙喜国来的,那是一个清净的佛土,他为了度化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离开了无动如来妙喜国的净土,而到我们这个充满怨怒、彼此伤害,以及许多不善众生聚居的世界来,这是他的慈悲;他的目的,是要把我们这个不清净的世界,转变为清净的世界。

一般凡夫,由于自信不足,较易逃避多苦多恼的娑婆世界,不是希望依佛力接引到安乐清净的佛国中去,便是希望即身成就了解脱法门而进入涅盘。只有像维摩诘大菩萨那样,才愿意放弃原有的清净佛土,倒驾慈航,而生到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中来度众生,这是多么的慈悲、多么的伟大。这是非常积极的入世精神,正是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这个世界虽然非常的不好,却又是能让我们修功积德、广结善缘的好地方。

经文「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是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不清净,不是世界本身不清净,而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方使得世界纷乱;如果众生心中均无烦恼,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个净土。

所以在众生立场的体验,这是释迦世尊所教化的不净佛土,为了度化此土的众生,维摩诘菩萨还是生来此土,但他教化众生,协助众生,灭除烦恼,而他本身依旧明智不昧,不跟愚痴合流。其内心不受影响,仍是非常的清净。「愚暗」是烦恼、愚痴、无明。

菩萨虽在愚痴的世界,他自己则是并不愚痴,因为他是为了帮助愚痴的众生解除烦恼而来的。此在《维摩经》的〈菩萨品〉里,有一个「无尽灯」的比喻说:「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无尽灯就是辗转点亮许多众生智慧的心灯,用智慧的心灯来照亮愚暗、除灭烦恼、开启智慧、长养慈悲。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佛国品第一〉

前段经文说此释迦世尊教化的娑婆世界是「不净佛土」,那是对此土的凡夫众生以及小乘的圣者而说,若就菩萨圣者的角度来看,此土亦是清净佛土。故藉菩萨示现的螺髻梵王之言,此土清净如色界最上层的大自在天宫。大自在天是三界之主,亦名有顶天,梵语摩酰首罗天,有二类:是外道的主神所居,是佛教小乘三果圣人所生的净居摩酰首罗天。

「螺髻梵王」的名字仅在《维摩经》中出现,梵王本是大梵天王的身分,是初禅天之王,住于色界初禅之顶,亦名娑婆世界之主,其名可译为离欲、清净、高净等,略称大梵王。此处的螺髻梵王,亦是维摩诘丈室中的听法会众之一,以示现清净的梵王身,来证明娑婆世界,即是清净佛土。在这个集会中有许多的大菩萨和天人,不论显的什么身,他们的内心,都已是清净的菩萨,而且是大菩萨,是断了烦恼的法身大士。

初地以前的菩萨次第调伏烦恼,称为贤位菩萨,初地以上的菩萨分分断除烦恼,称为法身大士。贤位菩萨以前的人,若不是外道,即是一般的凡夫。当我们开始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心之后,就成为贤位菩萨;如果信心时而坚定,时而退失大菩提心,即位同外道,仍优于外道,称为初发心的菩萨。很多人信佛一段时间之后,改信其他宗教,或是信仰并努力修行佛法一段期间后,由于生活或环境的关系而疏离了佛教,他们如果尚愿回归佛法,亦属于初发心菩萨。多半的人,都是停留在初发心菩萨的阶段,进进退退,非常苦恼,也很可惜。

螺髻梵王是位法身大士,他对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我见到释迦世尊的佛土,是清净的,就像自在天宫一样。」自在天宫的庄严、清净,非我们的世界所能比拟。《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中也说到释迦牟尼佛的灵山净土,永远是安稳清净而不会毁灭的。只因我们是凡夫,所以看到的是脏乱不净的。

因为舍利弗未断法执,有欣有厌,欣涅盘而厌生死,欣清净而厌不净,所以舍利弗看到的这个娑婆世界,有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等,以及无以计数的脏乱和罪恶,充满这世界。

阿罗汉不喜欢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故有螺髻梵王代表大菩萨的立场和境界,以平等心,以佛的智慧,来看这个世界,因此说这是一个净土。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也悟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位众生都具备着与如来完全相同的智慧、福德和庄严相,只是众生自己不知道。

好比说,一个眼睛有毛病的人,不论是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只要配上适当的眼镜,就可以让视力恢复正常,看得真切。当然我们凡夫是无法藉佛眼来看这个世界的,但是我们可以体会佛及菩萨所告诉我们的,不妨试着去揣摩、体会它,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净土,自然就不会那么讨厌它了。因此螺髻梵王要劝告舍利弗,我们当依佛的智慧来看这个世界,若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其心即能深得净清,也可见到此释迦佛土,本来清净。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佛国品第一〉

这是《维摩经》里一贯的说法,是说如果自心能够清净,国土自然清净,也即是心若清净,国土亦得清净。

我们的世界,是随着我们的心而变化的,在佛经里有两句相反相成的话:1.「心随境转」,这是凡夫;2.「境随心转」,这是圣贤。如果自己的心,时时刻刻被环境所左右,被环境所困扰,那就是凡夫;反之,心能转境,则是圣贤。以菩萨之心看众生,众生都是菩萨,以清净心体验世界,世界便成佛国净土。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说此「国土常清净」,乃是极正确的事。

此经说:「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心净」是不起瞋爱、取舍、善恶、好坏等的分别心;不受境界影响,便见净土的「功德庄严」。福利为「功」,有所得成为「德」,功能有所得为功德。经中有五分法身功德、八功德水,以庄严净土的依正二报,主要是用智慧和慈悲来庄严。以智慧庄严自己的心,即心灵环保;以慈悲庄严我们的世界、环境,即关怀我们的社会,是礼仪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换言之,对我们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都用智慧和慈悲来关怀、来对待,就是功德庄严。

许多人认为的庄严,是用豪景排场、金银珠宝、华饰宫殿等的物质,那仅是外表;若用智慧和慈悲,来庄严身心和环境,才是表里一致,最高的功德庄严。身心世界的庄严,才是全面彻底的庄严。如仅是虚有其表,脸上、身上妆扮得很漂亮,居住处所环境设计得很优美,而内心却非常丑恶,充满贪、瞋、痴、慢、疑、嫉妒、悭吝等烦恼,这种人因为缺少悲智的功德,缺少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法身功德,仅用物质是如何也庄严不起来的。若用悲智的功德,庄严自己,也庄严他人,这个世界自然就庄严了,自己也就有了功德。

二、以菩萨行建设人间净土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菩萨行」,是指菩萨的行为,包括心理、语言、身体的三类行为。心理行为,包括智慧心、慈悲心、感恩心、清净心等,是属于观念的、思想的;语言行为,是指隐恶扬善、赞美道德、弘扬佛法;身体行为,是指放生、救生、护生等关怀工作。也可以说六度四摄等,都是菩萨行。菩萨重视心行,尤过于身语二行,例如持菩萨戒者,不仅慎防身口二业,尤其防止起心动念处的不伤菩提心。

「菩萨行」在《维摩经》中专设一品,目的是在「教化众生」,修诸功德,饶益众生,举足下足,都在道场,乐修无量道品之法,而又心无罣碍。至于我们凡夫众生,初发心的菩萨,虽不能全部清净,也当随时检点。说话的时候不要不经思考脱口而出伤了人,「三思而后说」,考虑妥当了再说;当说慈爱语、慰勉语,乐说佛法,而不说世间烦恼语。

从身体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一样的,有人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行为,做出奇怪的举止,就不是菩萨的行为。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则要提醒自己,谨慎小心,不要轻举妄动。现代人常有的街头运动,就是一例。

曾有人对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行了,如果不走上街头,我们就没有救了,圣严法师你也赶快来呀!」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请让我想通了,再跟你去。」因我不能说他们是对或是错,我不想随便跟着群众上街头,除非已经清楚,是为弘扬建设人间净土的佛法。

参与街头运动的人多半是盲从的。比如有个人,站在路旁的树下看一群蚂蚁上树,马上会引来一大群人围在他后面争着看,并且竞相询问:「大家究竟在看什么?」一旦发现只是在看蚂蚁爬树干,马上又会一哄而散。这就是群众的好奇心理,使人身不由己。

一位菩萨行者,是要凡事三思而行的,心里了了分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对自己有益,对他人无益者是坏事;对自己有益,对他人也有益的是好事;对自己无益也无害,但对他人有益的是大好事;而对大家有益但对自己有损的,则是最大的好事。

菩萨一向所行,均为舍己利人之事。为成就他人,奉献自己之时间、体能、知能、智慧而不求回馈,无怨无悔,方为真正的菩萨行者。

经文「随所应为现其身」的「应」字,是有求必应,众生有求,菩萨必应。既是作为一个菩萨行者,对于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冀求不同之帮助时,便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各位在《法华经》的〈普门品〉中,看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应化身,在《楞严经》里则有三十二种应化身,这仅是举观世音菩萨为例。事实上,一切的大菩萨均有如此的悲心悲愿及其应现身。

请问,我们凡夫,能否依不同的身分来帮助人呢?可以的!我们每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都具备很多的身分,一生之中也经历各种不同的身分,无论在家庭、在社会,都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一个人的身分,是可随着自己所处的时间、环境及地位之改变而改变,因此我们可以种种身分去尽心力尽职责,帮助他人。

如果人人均能恰如其分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做好应做的事,尽到应负的责任及义务,这个身分便完成,这就是菩萨行者,故凡夫也是能够「随所应为现其身」的。此乃我要在此为诸位讲《维摩经》的意义所在,否则,只有成了大菩萨的人,才能随应现身,诸位听讲《维摩经》就变得没什么用处了。

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或是比较自私的人,老是希望菩萨随时随地帮助他,却不曾想过自己也当随时随地帮助人,此种人,大概就不会想到,他自己亦能有「应现身」出现的功能了。

像今晚因为你们希望听《维摩经》,所以我应现为说《维摩经》的法师,来讲给你们听;而你们诸位也因我在讲经,而应现成听众的身分来听我讲《维摩经》,因此诸位和我,亦都是「应现身」,能够恰到好处地扮演好应现听众的角色。如此说来,我们都可把彼此看作是应现的菩萨。

在一个家庭里面,做母亲的以菩萨行来对待儿女,便是一位妈妈菩萨;做儿女的也以菩萨行来对待父母,便是儿女菩萨;家庭中的成员都能以菩萨行相互对待,都将对方看成是菩萨来成就帮助自己的。那么每一位便都成为菩萨的应现身了。如此推而广之,去看待周遭的人们,我们这个世界,不就是佛国净土和人间净土了吗?听完《维摩经》,净土不但是在我们心中,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定要如此去练习、去体会,否则,不但我是白讲了,你们也是白听了。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这段经文是说,大解脱人,所见一切法,无一不清净,因为《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者即是非相」,又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清净相即无染无为无作相。菩萨虽已得大解脱,但为应化众生,而现种种身。菩萨游历供养诸佛国土,所见国土皆是永远不动,无碍如空,为了化度接引众生,乃现种种清净佛土。

不论净或不净,所有的世界,唯心所现,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制造垃圾、废气、罪恶的污染,我们的世界就会成为秽土。如能用心意、语言、身体的行为,去保护它,表示在我们心中,希望环境是清净的,则环境虽尚在混乱的情况,内心已有清净的种子。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

印光大师谈出家

念佛人要修三种净业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净土宗教学法浅解

独守一方净土

 

后五篇文章

《禅关策进》录要 九 智彻禅师净土玄门 - 禅门修证指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八 参禅与念佛 -

《净土十疑论》译解 10

《净土十疑论》译解 9

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