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净土宗教学法浅解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净土宗教学法浅解

孙守京

有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听到念佛法门,就觉得十分可笑。这就像唐太宗一样,曾经一度崇道贬佛,让僧道辩论,当时,有一僧上书太宗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示现神通之力之广大不可思议,引《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经文“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太宗皇帝就要让他试验一下,你念观音圣号,我用刀割你,看刀能不能“段段坏”。这种对佛教的简单理解,都是十分荒唐滑稽的。佛教,是佛陀的教导,是佛陀讲的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道理,怎么能用一加一等于二的方法去机械认识呢?任何宗教,尽管境界有高下,法门有究竟非究竟,但在教学法和教学效果上,都有它伟大的道理存在。就像净土宗一样,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幼稚,它是具有极其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的。下面,笔者只就其教学方法简单介绍一下,望能引起和笔者一样的所谓知识分子的注意,以期消除误解,改正乖谬。

都摄六根,净先相继。人用六种器官感觉世界,这六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外五门和“意”内一门,总起来也叫六根;六种器官感觉的对象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叫六尘。其中眼根产生色尘,耳根产生声尘,鼻根产生香尘,舌根产生味尘,身根产生触尘,意根产生法尘。从心的动态上讲,这六种器官它都具有能感照、能识别的能力,所以也叫六识。其中,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具有能感照外境的功能,第六识“意”识具有能识别攀认的功能。比如眼睛之于颜色,它只能客观感照出来,但不能分别,而意识却可以分别出红、黄、绿、紫来,并攀缘认同。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人用前五识感觉的外境,经过意识的分别,由第七识末那识执客为主,执假为真,最后进入第八识阿赖耶识,储藏起来。所以,第八识也叫藏识,形象比喻为种子袋。然后,由于种子袋的种子感受各种不同条件而开花结果,人就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种子力也就是业力所驱动所牵引,在生死的苦海里浮沉逐浪,循环不已。

从识的本末顺序讲,无始劫来,先有第八识,然后才有其他七识。生命的形成,首先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仗业力投胎,而后是一切众生从生到死终其一生,每有起心妄念,或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果之前,就寄藏在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熏习培养;第七识末那识又执取阿赖耶识中妄心业种为真实,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根本烦恼,使人颠倒迷妄,背觉合尘,迷失真情,沉溺生死。人的肉体如果解体,前七识就散灭,唯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根据里面种子之力大小,而被驱动牵引,受生轮回。所以,第八识才是真正的罪恶渊薮。而要使第八识种子袋中不再增加新的种子,就必须先堵住和约束住前六识中“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大门和“意”这一个里面的主人,不要让它们再放进新的“敌人”,而后再仗佛力加持,通过自力进取,斩断、化解掉种子袋中以前藏的种子发芽成长的条件。这样,才能消除根尘妄念,使菩提自性发露。

所以,佛陀开启净土法门,就是针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器太差、迷昧生死而特设的既管好六识外门,又清扫内里阿赖耶识垃圾的方便救度法门。它的精妙殊胜非笔者水平所能道,笔者只把它表面的方法简单解释一下。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经过百千万亿劫的修行,发心成就了西方极乐净土,末法众生只要专念阿弥陀佛圣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里“一心不乱”,是念佛往生的最基本条件。怎么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呢?首先,就要“都摄六根”,也就是,通过专念一句弥陀圣号,把自己极不听话、招惹根尘是非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摄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净念里,不要让它们往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里,受到污染。这样,先通过一句圣号,尽量努力消除根尘相对的世间烦恼,慢慢地功夫增长,再用大慈心、大悲愿、大忏悔,化除阿赖耶识里种子成长发芽的条件,做到恶业斩断,善根增长,自然就做到了“一心不乱”。用世间的话讲,也就是净化心理,净化灵魂。

转化阿赖耶识种子的特性,斩断其发芽成长的条件,也就是以一句弥陀圣号摄住身心,清除身、口、意三业所积毒害,勿使三业再起惑造因。这里,身业指杀、盗、淫三种身体所造恶业;口业指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语言所造恶业;意业指贪、嗔、痴三种意识所造恶业。总起来就是十恶业,前面加个“不”字,就是十善业。其中,意业所造贪、嗔、痴三业也叫三毒,是人的根本烦恼,极难化除;其他身、口二业皆由意业所起。净土法门,就是通过持名念佛,堵住外门,清扫识田,管住身、口、意三业放荡,消除贪、嗔、痴三毒蔓延。关于这个方面,圆瑛法师《念佛法要》教导甚详。法师曰:“《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念佛正是摄心之法,即以念佛之正念,止息攀缘之妄念。倘妄心攀色尘之缘,即专念阿弥陀佛,净念相继,自不随色尘所转,摄归念佛之正念矣。攀声尘等缘,一一如是,自不致破戒作恶。念佛念到念念与佛相应,诸念当时不起,意业便能清静,众戒自然具足。身口二业亦由意业所起,意业不想作杀、盗、淫,不想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身口业不致犯戒。故念佛为净业法门,一念佛名能净三业,此念佛具足戒学之明证也。”

从传统俗谛讲,儒家讲“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又讲“吾日三省吾身”,基督教、伊斯兰教讲诵经礼拜忏悔,其意义效果皆与此相同。从世间法上讲,心净即生活净,心净即国土净,心净即佛土净,心净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净土,我们生存的国土就是佛土。还向哪儿去寻寻觅觅呢?

所以,就算你不相信弥陀净土,也不相信念佛往生,但从我们日常教育讲,这种方法也是最好的修心净念的法门,它无疑要比那些只从外求、不向内取的教育方法高明得多。何况它本身就已经是被诸佛菩萨、大德信士所实证实取的本然存在呢?

“都摄六根”,管住犯罪之源,要继续培植功行,同时还必须要做到“净念相继”。什么是“净念相继”呢?就是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让这一句弥陀圣号,系在心头,行住坐卧,念念不断,一心一意,心心相续,直到打成一片,人我不分,生佛无二,自然无明烦恼消除,妙觉真心显现。这里,关键问题就是一个“念”字,看你怎么去念。憨山大师曰:“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亦徒然。”就是说你只有嘴上的劲,没有心地念佛功夫,纵使喉咙喊破,要想亲近阿弥陀佛西方净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古德又云:“打得一念死,许汝法身活。”这虽是指禅宗修法而言,但持名念佛,你若能念到一念生而不往,心地清静光明,“无性无相不着空”,自然“即见如来真实性”。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唯其心净,即佛土佛。”西方依正庄严之佛土是事净土,我之自性清静是理净土。故这里笔者借禅宗修法“打得一念死”,就是指一念清静而言。只有摄心专注,一心不乱,自然真如本性顿现,西方净土现前。这时,你就是自性佛,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你就能“花开见佛悟无生”了。

这里,“一心不乱”是成就净土的关键,是念佛往生必具的功行。玄奘法师根据一切法相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原理,教导学人念佛要“系念不乱”,转变妄识。由此可见,“一心不乱”,就是妄识转变;妄识转变,就是无心可乱。“一心不乱”,无心可乱,则真妄不立,能所双亡;心即是土,土即是心;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心、佛、众生一体,娑婆、净土一如。

但是,“都摄六根”与“净念相继”并不见分开来进行的,它是一体之两面。“都摄六根”,把“六根”摄在净念里,就是“净念相继”,只不过是表达的不同而已。一般来讲,“都摄六根”是指方法,“净念相继”是指功夫。这里,方法属于“知”的范围,功夫虽于“行”的范围。名相虽别,知行实一。就如同文殊菩萨象征智慧,普贤菩萨象征实践,文殊、普贤,只是别称,其性本与佛同。诸佛众生同是一体,牡丹、月季共显花性,哪有什么分别呢?《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正是此意。

所以,“都摄六根”就是“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就是“都摄六根”,说法虽异,本质无二。因此,只要我们认清宗旨,就要猛下决心,与一切尘劳妄念作斗争。高唱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念念相继,无生无住,三业清净,“一心不乱”,自然生死了当矣。

上面,笔者对净土宗教学的基本原理作了简单介绍。但是光懂得原理,没有行动,是不行的;有了行动,但没有深信切愿,行动也无所指归,佛力也不会加持。所以,持名念佛,趋生净土,首先还得发大愿心,仗佛慈力。下面,笔者就再作一简单介绍。

深信切愿,仗佛慈力。关于“深信”,当代大德元音老人在《佛法修证心要》中教导:“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次要信得我们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无量苦。次要信得我们虽业障深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在十万亿佛刹之外,是我们心内之佛。既然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们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

关于“切愿”,元音老人在《佛法作证心要》中又教导曰:“第一要于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烦恼之苦,欣慕极乐菩提之乐,力求往生。次要发愿遵照佛祖所传净土法门,勇猛精修,净除习染,使身心清泰,现生极乐。次要立志成无上觉,圆满菩提,供养诸佛。次发广大心普度众生,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次要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

总之,深信切愿,即始终不变,生死不变。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发深信心、大愿力,始终不变,生死不变,再付诸实际行动。信、愿、行是成佛作祖的三资粮。没有食品,我们在路上就会饿死,同样,没有深信心,就不会有大愿力,没有大愿力,就不会有实际的行动,没有实际的行动,还谈什么修行。天上掉下乌纱帽,你还得伸一下头,你连头都懒得伸一下,一切就免谈了,益大师曰:“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印光法师曰:“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行证。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

所以,持名念佛、求生净土,还得依仗深信心、大愿力、真行动才行。在世间教学法上,这就叫先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先要树立学习的志向,没有志向,没有态度,行动上就受不到约束,还谈什么考大学、读研究生?

由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南阎浮提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众生心性刚强,极难调伏,佛陀就开示净土法门,一方面令众生仗助自力精进,一心专念;另一方面,又大发慈悲,以佛力加持,使罪苦众生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仗佛力拔济及早超离生死,趋生净土,离苦得乐,同证佛果。所以,念佛修持,不但自力在进取,而且还是佛力在加持护佑,这就比那些完全仗自力更生的其他修持方法要方便快捷得多了。

当然,有人会问,我现在多么想得到佛菩萨的帮助,但是,佛菩萨为什么不帮助我呢?其实,不是佛菩萨不帮助你,是你自己烦恼习气未除,佛菩萨想帮助你也无法帮助。因为你嘴上喊的是求佛菩萨帮助,但你的行动上心性上仍然一如既往,执着这个娑婆世界,起惑造业,不断地向错误的深渊滑去,佛菩萨想伸手拉一下你,你自己不愿伸手,佛菩萨想接引你到西方净土,发光给你引路,你自己不睁眼睛,那有什么办法呢?所以,你光想着依赖佛力是根本不行的。

自力不进取,佛力根本就无从下手;众生与佛无二,自力进取,感应道交,自然佛力就加持护佑。《楞严经》云:“十方如来,忆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力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永明延寿禅师曾说,我们的心就像一盆水,佛菩萨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放光照水,假如水清静澄澈,月亮的影子自然就能显现出来,与天上的月亮同一光明。这就是感应道交,也就是自力、佛力结合。假如我们的心像一盆脏水,就是佛菩萨想放光照你,你的脏水盆里怎么能显出月亮的影子呢?所以,自力进取,佛力加持,自力即佛力,佛力即自力。我们平常说,慧剑斩情丝,你能用慧剑去斩就是自力,也是佛力,倘你自己有慧剑不用,即佛力也无可奈何。因而,斩断生死之根的妄情、妄念、妄心,从而跳出六道轮回,虚妄生死,就全看你自己怎么用力了。所以,末法众生,只有一心称念弥陀圣号,念念心向西方净土,自然佛力护佑,离苦得乐。

我们生于末法时代,能闻此伟大殊胜之法门,不知是何世何时种下的一点善根福德因缘,因此,就应该感到非常幸运才是。诸佛菩萨对我们众生如母忆子,恨不得替我们担尽一切人间苦难,我们若能体会诸佛菩萨救世的苦心,一心专念,求证菩提,错误改正,烦恼消除,自然感应诸佛菩萨慈力护佑。我们怎么还能够散逸放荡呢?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有幸而为人身,有幸得闻佛法,不趁此有用之身尚在,努力向前,一旦大限临头,无常逼近,色身朽坏,生命危殆,纵有向道之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那时候,纵使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奉劝世人,发大愿力,学菩提道,庄严国土,早证佛果。

 
 
 
前五篇文章

独守一方净土

广钦老和尚:念佛语录

广钦老和尚:念佛语录

印光大师:念佛人临终之相。以未破无明,所见皆应身

冯冯居士:念佛堂的主持人为什么患了奇怪的大头症?

 

后五篇文章

念佛人要修三种净业

印光大师谈出家

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

维摩经六讲 第六讲《维摩经》与人间净土

《禅关策进》录要 九 智彻禅师净土玄门 - 禅门修证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