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略述净土法门的殊胜(昌莲)- 净土宗文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略述净土法门的殊胜

昌莲

原夫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度无边众生。又为难以凭自力断惑证真的末法众生,特开一仗佛力求生西方的净土念佛法门。但末法众生,宿业障重,不是蔑视净土不修,就是认为非己力堪修。由是从生至死,枉受轮回,永无出期。究其病根,就是因为不知净土法门的种种殊胜所致。见于此,今重整以前的笔记,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如下:

净土法门,最极简便易行。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自从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渐地形成了禅、教、律、密、净五大宗派。这并不是佛陀特意所分,在经典里亦查不出什么宗,什么派来,只不过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性,以期一门深入,圆满佛果。在自然的趋势中,后人继前人,开来学,才逐渐地建立起来的。在这五宗中,禅宗注重参究向上一着,专门从事禅修,故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下则主张“教观双流,解行并进。”先求圆解,由解而修,由修而证。律宗则以专持净戒为主。如五戒、十善、具足戒、菩萨戒等。先以执身,次第摄心。因严持净戒故,则能“因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证真。密宗则以结印持咒为主,但须三密相应。这四宗比较起来,其最初下手工夫都较困难,非一般人所能及。惟独净土一宗,最简便,最直捷,易于修学。只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坚持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即使不至一心,只要信愿坚固,亦能仗佛力“带业往生”。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又净土法门,不须深解,只求深信,信便能入。《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智度论》云:“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并且一句“阿弥陀佛”,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士农工商皆能念。即就是盲聋喑哑之人,亦能一意地称念。甚至鹦鹉八哥,学人称念,亦得往生者,确有其事。一句“阿弥陀佛”,不论行人閑忙,上班下班,语默动止,穿衣吃饭,拉屎放尿,随时随地,皆可称念。就是在迎宾送客之时,一句“阿弥陀佛”,亦可作为相互问好的礼貌用语。正由于净土法门简便易行的特点,所以直至今天,仍然兴盛不衰,甚至越来越适应时代的要求。印祖说:“净土法门,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诚如所言。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药无贵贱,贵在对癥;法无大小,贵在契机。故释尊说法,随机应教,对癥下药。佛在世时,众生根利,则千机并育,万派朝宗。随修一法,皆能彻知彻见。佛灭度后,根器较钝,不能直下彻知彻见,由是万病丛生。因为其余法门,皆凭自力断惑证真。小法大根不须修,大法小根不能修。惟独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五逆十恶、阿鼻地种,亦能预入其流。所谓:“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预其流。”

一般通途法门,皆须行人凭自力断惑证真,不假他力。迨至惑业净尽,方可了生脱死,谈何容易。经言:“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何况思惑乎?不用言矣!幸释迦世尊为末法众生,特开一仗佛力求生西方的净土念佛法门,否则末法众生,欲于现生了生脱死,则是万难万难矣。故古德说:“修其余法门,犹如蚁子上于高山;修净土法门,好比风帆扬于顺水。由是普贤普萨于华严末会,赞叹如来胜功德已,乃以十大行愿,劝令善才及华藏海众,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又在方等会上,为令三藏学人,回小向大。则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宣说《净土三经》,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仗佛力求生西方的净土念佛法门,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互赞叹流通之;后又在开权显实,发迹显本的法华会上,亦极力发挥“闻即往生”之旨。因其净土法门,能普摄群机。故得释尊处处宣扬,十方诸佛共赞流通。

净土法门,乃一切法门之归宿

纵观东流一代时教,如来初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演说华严大经。其末后一着,乃以十大行愿导归极乐为一经之宗。此是如来为法身大士宣说净土法门,凡夫二乘在座,如聋如哑,不见不闻。又因大根虽悟,小根不闻。于是寝顿施渐,脱珍着蔽,隐无量之威德,现丈六之金身。不动寂场,游化鹿苑。为小乘人说《四阿含经》,因机不熟,故不说净土;直至方等会上,根机渐熟,故说《净土三经》,广谈净土法门。又经般若淘汰二乘,直至法华会上,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发迹显本,大畅本怀。但仍极力发挥“闻即往生”的意旨。如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可见“诸佛如来兴于世,欲说弥陀本愿海”。我佛所说一切法门,皆从净土法门流出;一切行门,最后都还归到净土法门上来。所谓“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亦多次说到。括举如来一代时教,不外乎禅、教、律、密、净。禅为佛心,教为佛语,律为佛身。佛以此三法成等正觉,亦以此三法普度群萌。众生果能依之修行,众生三业可转化为佛之三业,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又恐宿业障重,不易转化。则以陀罗尼加持之力熏陶之。如蜾赢之祝螟蛉,久则化之。又恐根机陋劣,不能解脱。若再一受生,则永无出期矣。于是特开净土法门,普令圣凡,于现生同证真常。由是可知,律为禅、教、密、净之基址,净为禅、教、律、密之归宿。一切法门依律而建立,一切行门以净为归宿。若不持净戒,修何法门,终无所成。犹如沙滩上建高楼,未成即坏。若修其余法门,不以净土为归,亦难保即生成办。律如地球,人不能离开地球而居住;净如空气,人不能没有空气而呼吸。古德说:“净土法门,如天普覆,似地均擎”。实乃一切法门之归宿。

净土法门,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门

《法华经》云:“诸佛如来,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这“一大事因缘”,就是指的净土法门。何以故?因其余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故。上根利智者,虽能得益,但不能普摄中下之流。溯自《华严》大经,王于三藏。虽为法身大士直示:“即生成佛”之最上一乘法。但“即生成佛”者,惟有善财一人。故普贤菩萨于末后会上,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以期圆满佛果。《法华》奥藏,妙冠群经,大畅本怀。广谈“即身成佛”之一乘无上实法,但“即身成佛”者,惟独龙女一人。故经中极力发挥“闻即往生”之意旨。由是可知,设如来不开此净土一法门,则难畅如来出世度生之本怀,亦难满众生上求佛道之悲仰。故藕益大师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一径往生,永皆不退

依《净土三经》可知,极乐世界人,皆是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皆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难。经言:“极乐世界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并且常能追随圣众,亲侍弥陀,亲闻正法。又彼国之水鸟树林,皆宣妙音,随己根性,闻即生悟,由闻而证;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所需,皆是:“唯心所现”;一切境界,无非:“唯识所变”。极乐世界人,身则有大威力,大神通;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国土,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大辩才;能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又极乐世界,无有娑婆种种苦,常想身心寂灭乐。由是可知,娑婆苦不可言,极乐乐不能语。故“此土(娑婆)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极乐)往生,其成佛也易。由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法修行,无越于此”。念佛行人,往生西方,烦惑若尽者,则高登上品,令其速证无生;带业往生者,虽生同居土,亦能圆断三惑,圆证三不退,一生成办,圆满佛果。

总之,净土法门,最极简便、易行、圆顿、直捷,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实为九法界众生圆成佛道,十方诸佛普度群萌之究竟法门。良以“一大事因缘”故,释尊授记于《大集》,“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马鸣示说于《起信》,谓“最胜方便之行”;龙树阐述于《婆沙》,谓“易行急至之道”;智者作《十疑》而决志西方;永明着《料简》而终生念佛;及至近代谛閑大师,“教演天台,行归净土”;印光大师密护诸宗,作《决疑》而力弘净土。释迦世尊彻底悲心,无问自说。十方诸佛赞叹流通,历代祖师大力宏扬。无非是为令我等彻底谛信净土法门,并依之修持,以期于此生成办大事,圆满佛果。故我等佛子,当痛念无常,正信正行,见贤思齐,慕而仰之,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惟佛是念,惟西方是求。并愿诸同伦,同登弥陀愿船,共入极乐莲邦。再祈四生九有,同归净土法门;八难三途,共入弥陀愿海。

 
 
 
前五篇文章

《坛经》中的净土思想(心愚)

归心净业:彭绍升与清代居士佛教(志道)- 净土宗文集

依净土经典谈几点念佛的体会(悦禅)- 净土宗文集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蔡惠明)- 净土宗文集

印光大师:勿借圣人游艺之语,为子弟开一轻佻之端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慧如)- 净土宗文集

念佛之真心与妄心辩(昌莲)- 净土宗文集

祖师念佛法语节要(心莲)- 净土宗文集

印祖净土开示录(本愿)- 净土宗文集

念佛临终往生慎要(了愿)- 净土宗文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