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定力的初修——以念佛法门为例 冯茂宣 佛法的实修,离不开戒、定、慧三方面的实践。戒、定、慧三者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系:依有初步定力,方能较好持戒;对于戒相严格的持守则是得定的前行;戒、定资粮的具足,是正慧获得的基础。相反的,若无慧之助伴,则无法正确持守戒行,无法正确修定。所以戒、定、慧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增上缘。 佛法的实证,止观是重要的基石。对于一个想要实证佛法的人来说,在基于持戒、布施、忍辱、精进、听闻正确的道理之外,落实到行动上的实际操作,便是对于止和观的践行,由此才能够获得正确的智慧。所以不管是见道前还是见道后的修学,离不开止观的实修。 又,若想要求高品位往生极乐,或者想要今生就分证解脱,取证声闻诸果乃至大乘见道,对于止观的修学,都不可能不涉及。修定法门是如此的重要,入手修定的方法很多,修定的人数也众多,但是不得要领的人,久修而无明显进步的大有人在。本文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就如何初步修学定力的层面(未到初禅地定之前的部分),来探讨一下如何契入修定法门,并略谈及一些修观的知见,希望于佛子略有帮助,以报三宝恩德。 一、定的本质“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1] 这是玄奘法师对于定的总结。定,有的地方直接就说“心一境性”,初学者虽然不能直接获得心一境性,但是做到于某个对象一心专缘,还是可以的。由此,对定的定义可以做如是描述: 定,就是对于默认的单一目标,做持续的专注而不被引转。而定力则是观行引发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面就围绕定的定义,从单一目标(下文多用所缘来指代这个目标)、专注、持续、转折的时机、注意事项几个角度,谈一下定力的初步修学。 二、所缘的建立2.1、所缘 所缘,也就是上文中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所说的“所观境”。通俗地说,就是修定者在练习定力的时候要去专注的那个目标。对于修定的目标,无著菩萨总结了《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声闻地中的内容,列出实修止、观时应该专注的三大类所缘:外缘、上缘、内缘[2]。 对于这三种所缘,世亲菩萨在《六门教授习定论》里解释到: 外缘,谓白骨等观所现影像,是初学境界;上缘,谓未至定缘静等相;内缘,谓从其意言所现之相为所缘境。[3] 外缘,依照世亲菩萨的解释,就是白骨观、不净观、佛随念、四大观等所取之对象。这些用来安止心的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外”取一个对象,来作为意识所投向而专注的对象。包括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这些念佛法门的所缘,都属外缘所摄。通过外缘的安立,使得修学止观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烦恼的偏重而有所选择,依此所缘修学,能够“得作意住”[4]。 上缘,简单地说,就是未到地定及以上四禅八定所缘之对象。这些对象细微清净,故名为“上”。依此练习专注,可以获得世间禅定,得“世间清净”[5]。 内缘,也就是三乘见道及其以上的圣者,以所证现量为所缘,以实证所得慧为所缘的对象,修学种种三昧。如声闻见道者所缘的“五阴非我”,大乘见道者所缘的“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及无量三昧,这样的一类所缘,均叫做内缘。 以上三种所缘,对于初学来说,所有能够专注的对象,多为外缘,所以接下来就常见的念佛方法,从“所缘”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2.2、持名念佛的所缘 持名念佛,修行的人数很多,是一种普遍且广泛的修定方法。持名念佛,就是口称佛名,同时心中专注于所念的佛号,有的甚至还要求配合步伐、呼吸等,以帮助其完成专注。 如前面对定的定义可以知道,定所专注的对象,其特性就是单一。但是对于这个单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上,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初学来说,持名念佛所念的对象,就是佛号,这个佛号,就是一个单一的目标,故以此练习摄心。但是在定力比较好的人看来,持名念佛的所缘不是一个单一的对象,它是由声音、声音所指向的语义、声音之间的间隔和节奏、佛号所伴随的音律,这些共同组成了持名念佛所专注的对象,如果是一边手拨佛珠一边念佛,那么在持名专注对象中,还要外加一个对于手拨念珠的专注。 同样的道理,持名念佛的时候,伴随特定的步伐或者呼吸一起念佛,此时专注的对象有:组成佛号的声音、声音之间的间隔和节奏、声音所指向的语义、佛号所伴随的音律、特定的步伐或者呼吸节奏。所以有的时候把持名念佛叫做“口念心听”,之所以用“听”字,就是想要表达此法门所要专注的是声音及与声音相关的节奏、音律、语义等所缘。 持名念佛所专注的那一堆对象,初学虽然无法清晰地加以区分,统地混杂在一起,当成了“一个单一的”对象,但是这样并没有过失,照此修学下去就好,在需要转折的时候,才来考虑转细所缘的问题。检查某个对象是否适合作为修定的对象,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对象是否能够被自己比较容易地专注。比如上面的一堆所缘中,有人是不需要配合呼吸和步伐就可以完成专注的,而有的人则因为心非常的粗糙,念力不足,只能在原先的一堆的所缘上,加上步伐、呼吸等,进一步粗化所缘后才能完成专注。 若选取的对象,需要非常耗费心神才能完成专注,并且越修越觉得进步不大的时候,应该考虑找一个更粗的所缘来作为专注的对象,否则只是事倍功半的徒耗心力。要转粗持名念佛的所缘,可以通过加快念佛的节奏来增粗所缘;也可以加入步伐、呼吸、独特的节奏等,来增粗所缘。所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现阶段专注的对象,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对象选取的不合适,往往会让人有一种挫折感或者没有成就感,而进一步修学的动力便会不足,久而久之便对修定没有兴趣了。 还有一种持名念佛,就是心念心听,这种念佛方法并不出声,只是在心里重复默念着佛号。这事实上也是持名念佛的一种,其专注的所缘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所指向的语义、文字之间的间隔和节奏、佛号所伴随的音律等,与出声念佛的所缘有很多相似性,故归为一类。 2.3、忆佛念佛的所缘 对于忆佛念佛来说,其所缘相对要微细和广大一些。下面就忆佛念佛的所缘,从“微细”和“广大”两个角度,做一些详细的描述。 诸佛有无量的功德,随取一功德,都可以作为专注的对象。譬如取佛的名号,夹杂对佛威德的忆想,便建立持名念佛的所缘。对佛色身的专注,建立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对佛法身以及其他功德的忆想,可以建立忆佛念佛。所以忆佛念佛这个方法可以专注的对象,是非常广大的。 这里的广大,不应该理解为要同时专注很多目标,应该理解为在这么多可以专注的对象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相应的对象,来建立专注的所缘。譬如专门忆想佛的法身,以此作为一种专注的所缘。类似的,取佛的十号[6]中的一种,遣除名言,用忆想或者思维、系念的方法来专注,由此可以建立忆佛念佛。再比如经典中描述了佛有种种威德力、神力、智慧力、方便力,随便取其中的一种,以一种仰皈心、靠倒心,去完成对佛的这种相好的无名言、形象的忆想,也是忆佛念佛的一种。由这个角度分析,忆佛念佛所对准的对象,是非常广大的。 所谓的“细微”,也是相对而言。相对于持名念佛来说,忆佛念佛所专注的对象,要细微得多。比对持名念佛的那一堆所缘,忆佛念佛其实就是取持名念佛中名号所指向的语义,作为专注的对象。对比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忆佛念佛专注的对象就是佛形象所指向的语义。这是从所缘的角度谈忆佛念佛和其他念佛法门之间的关系。 语义,就是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意思。比如用英语说“Good night”,对于没有学过英语的人来说,他只有听到声音,并不理解声音所传达的意思。对于懂英语的人来说,他不仅听到声音,还听到以声音为载体所传达的意思“晚安”。再比如婴儿认识世界的行为,婴儿在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并没有学会我们这个社会的语言交流方法,但是并不妨碍他不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个世界,此时婴儿内心所缘,全都是无语言对应的语义。由这个道理可以知道,以声音、文字为载体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语义”。同样的,图像、形象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通过形象、图形这种载体,进行的一种对“语义”的传播。所以忆佛念佛所要专注的所缘,如同婴儿不会说话那样,在遣除声音、图像、形象、文字等载体以后,对于“语义”的专注。这种细微的所缘,类似于“内缘”,如果能够知道如何把这种相似于内缘的所缘,转变成内缘,这就是开悟见道的修学过程。 修定,其所缘应该满足“单一”为要点。持名念佛的所缘,初学虽然观察到的是“一个”,可是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这其实是一堆。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的所缘也是如此,佛形象,可以是一个整体的观察对象,但是细分就可以分为佛身形、头、目、躯干、四肢、气质、神韵、身光等,如果以这些对象作为观察目标的时候,会在这些对象之间来回观察,这事实上是属修观的范围,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修止了。另外,对比持名念佛,佛号的节奏保持某种规律变化,就像正弦曲线一样,有振幅和周期。而忆佛念佛的时候,没有节奏、音律等作为夹杂,其状态类似一条直线,振幅为零。所以这样的所缘,必然细微,所练就的定力也必然深细。 如果初学忆佛念佛的人,无法完成对细微的所缘的专注,应该转粗所缘,以帮助其完成专注。若无法找到要对准的那个“念头”,一方面除了仔细地揣摩这个法门以外,另外一方面对于所缘的认可也非常的关键。所谓的认可,就是依照自己现在有的专注力,在能够正确理解这个法门的前提下,只要心中确定下来的念头是与佛有关,就是念佛,只要在练习专注,就是在念佛。先不必过分地纠结这个所缘是否一定准确,或者过分地分析所缘是否符合较高标准。现阶段能专注的,就是适合自己的。 例如某人决定以“释迦牟尼佛是天人师,一切人天均以释迦牟尼佛为无上导师”这段文字所指向的语义,来建立对佛的忆想。首先他应该思维清楚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意思,然后遣除文字相,把这段话的意思压缩成一个点,虽然心中没有浮现这段话,但是其语义在心中非常地清楚地显现,且无间断。若无法安住在这个语义中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个念头放在身体的某个地方,也就是说,把语义这个所缘加粗——加入“在身体某个地方”这个所缘进来,专注力不强的人,便能够安住于这个变粗的所缘中。如果还是不能安住,一方面可能是没有领会这种修学方面,另外一方面可能是专注力不够。如果是前者,建议反复思维学习与修定相关的知见;若是后者,可以考虑以持名念佛或者心念心听为切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转入忆佛念佛的修学上来。 这种安立专注所缘的方法,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因为某人能够专注于比较细微的所缘,便认为他人所专注的比较粗的所缘是不正确的。所缘只要不是令人烦恼增上的,都可以,关键在于对于自己能够对准的那个所缘,是否能一直专注和持续。如果一直能专注和持续,那么定力便能增长,这就是正确的修学。 2.4、止与观所缘的异同 止的所缘,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观的所缘,是一组。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要求对于所缘专注且持续。 虽然定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做如是的见解。对于初学来说,忆佛念佛的目标非常细微,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他只能用来修止。可是对于定力很好的人来说,这个所谓的很细微的目标,还是可以细分的,于是便在这些细分的对象中,配合作意,专注地、持续地来回观察,此便是观。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来观察,可以建立不同的修学。 止与观比对略表 止 观 观察的目标 单一、稳定的目标 多重因缘变化的观照 观察用的方法 专注于目标 分析、判断、抉择 是否持续专注 持续 持续 是否思维 定心于设定目标 如理思惟、作意 修学的前行条件 清净戒行,正知正见 亲从善知识教导、持戒 所缘 稳定于目标 目标的外缘、上缘、内缘 2.4.1 如理作意和止观的关系 有四种法,若正勤修是人名为多有所作。何等为四?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7] 一个人走向修学的道路,在亲近真善知识,亲从善知识那里获取了正见之后,接下来就是“如理作意”。 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句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8] 此为大目犍连尊者对“如理作意”的解释。这里主要站在见道以前的角度,讲解如何以闻、思所成慧,建立如理作意。见道以前的如理作意,其所缘取的对象为“深妙句义”,也即是基于正教量而得的思所成慧。 如理作意的所缘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对象,仅仅缘“理”所指向的语义,像“看话头”那样建立所缘练习专注的时候,此时为修止;如果配合见闻觉知做专注的观察,便转入修观当中。见道前的如理作意和现量观察的区别在于:如理作意,就是用佛法建立世界观。在实际的修学当中,如理作意是取某概念的内涵为所缘,然后在见闻觉知当中去找出概念的外延。现量观察则相反,现观是在专注和持续的前提下,对外延的周遍观察、思择,从而找到外延所指向的内涵。又,如理作意所缘取的这些概念,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见解,也即是思所成慧,才能成为其所缘。如果仅仅是闻所成慧,是不能很好的建立稳固而持续的所缘的。若所缘不稳固,则自然无法建立止观的修学。 见道前的如理作意所缘只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不一定能够指认,比如按照“万法唯识”的道理去如理作意,只能是说从道理上信了这样一种说法,现前面对的只是万法唯识这个语义,而如何才是具体的现量观察“万法唯识”,并没有现前见到。只有当现量获得以后,内涵与外延均实证无疑,才转入见道后的如理作意。现观是从概念的外延入手,其所缘的对象,一定是要亲见、面对的对象——这个面对,包括六个识现前正对的目标。比如观察色法虚妄,眼前一定有色法正对。如果没有正对色法,而取“色法虚妄”的语义来专注,这就转入如理作意或者如理思维当中去了,已经不算是在现量观察了。 见道后的如理作意,其所缘为现量,此大不同于见道前的如理作意。由此见道后的如理作意对行为取向的改变,是十分显着的。 2.4.2 如理作意和如理思维的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