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讲】 第三章 弥陀光明 唯摄念佛 阿弥陀佛放无量无边的光明,但是,只照摄念佛的众生。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具足光明之义, 释尊于《阿弥陀经》解释弥陀之名号而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光明名号」。 此弥陀光明有何种功能?此光明能自然照护摄取(救度)念佛之人。 释尊于《观经》之「真身观」解释弥陀之光明而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比如,太阳光有什么功能呢?太阳光能温暖大地,让种子发芽,这是太阳光的功能。那么,弥陀的光明有什么功能呢?弥陀的光明是成就我们无上菩提正觉之芽,能够自然地照护、摄取念佛之人,如「二河白道喻」中的「我能护汝」,佛的光明名号能保护我们,救度我们念佛的人。 那有什么依据呢?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讲:「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的光明有它的目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对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摄」是摄受,「取」是引导,「不舍」是不离开,念佛众生,白天晚上、今天明天、今年明年,佛光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过你,叫做「摄取不舍」,佛的光明常加保护。 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综合以上二文而阐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为什么叫做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三个字代表什么含义呢?善导大师就总结《观经》和《阿弥陀经》解释说:这尊佛的光明,能够遍照十方世界,是无所障碍的;光明遍照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有一件事,达成一个目的:观照念佛众生,对你摄取不舍,所以才叫做阿弥陀佛。 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当然被祂摄取不舍了,不然就不能叫阿弥陀佛了。 又于《观念法门》云: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专念阿弥陀佛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就不间断地照护这个人,不离开他;而其它修杂行的人,弥陀的光明不照摄。 佛光有身光、有心光,佛的身体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叫身光;佛的大愿力、大愿心叫心光。佛对众生的忆念和慈爱就像光明一样,没有地方不到达,没有空间不圆满,我们眼睛虽然看不见 ── 源信上人讲:「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我们凡夫众生被烦恼所障碍,眼睛看不见佛的光明,但是佛的慈光却没有倦怠地照耀我们。 但是,为往生极乐而杂行杂修的人,弥陀的光明不照摄他。 各位思考一下,我们想到净土去,是弥陀光明照摄我们能往生,还是弥陀光明不照摄我们能往生?弥陀光明不照摄我们,我们怎么去往生啊?如果想得到弥陀光明的照摄,那是念佛,还是杂行呢?很简单的道理,「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没有讲「参禅众生摄取不舍」,也没有讲修别的法门的人摄取不舍,只有念佛的人才摄取不舍,修杂行杂修的人,佛的光明不照摄,佛光不照摄,你忙什么?忙到后来两手空空,所以说:杂行杂修的人,百中难得一两个往生,千中难得三五个,没有弥陀光明的照摄怎么能往生?专修念佛的人当然往生了!摄取不舍嘛!道理就在这里。 而其《观经疏》解释「遍照」之文断言: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亲 缘 既然佛光普照,何以唯摄念佛,不摄余杂业行者? 善导大师以「三缘」解释之,其中第一「亲缘」云: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我们心中有这样的疑问:既然佛的光明普照,怎么只摄念佛的人,其它杂行杂修的人就不摄呢?善导大师用亲缘、近缘、增上缘这「三缘」来解释,其中第一「亲缘」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发起行业 (什么样的行业?有正行、有杂行,有专修、有杂修),我们经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就听到了── 我们会觉得「我念佛念了这么多遍,佛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的话怎么往生?」没有那回事!你当下念佛,佛应声即知,应声即来,应声即现,应声摄取;「我们念佛,这六字名号又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佛就是不可思议,这六字名号就有耳朵,就能听得到;我们礼拜佛,佛就能看见 ── 我们会说:「这尊佛像,不就是一张纸嘛,它怎么能看得见?」佛是不可思议的,凡夫的眼睛看是一张纸的画像,但佛有无碍智,我们心里边忆念佛,佛就知道,我们忆念佛,佛也忆念我们。 什么叫「彼此三业」呢?「三业」即身口意,我们的身礼拜佛的尊像,我们的口称念佛的名号,我们的心忆念佛的慈悲,这叫众生三业;佛也有三业:众生礼拜,佛就见到了;众生口称,佛就闻到了;众生心忆,佛就知道了。所以叫「彼此三业不相舍离」,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彼此是不能分开的,心心相印,心心相念,心心相知,所以叫做「亲缘」,这样和阿弥陀佛很相近,所以阿弥陀佛光明常加摄取。 如果众生口不念佛,佛能听到念佛声音吗?你不礼佛,佛能见到吗?你不忆念佛,佛能知道你忆念祂吗?那样跟佛就疏远了,是你自己离开佛的光明,不是佛的光明舍弃你。 所以我们专行念佛,就被佛的光明所摄取。 故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人,自然与弥陀心心相印,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嘛,当然心心相印了,我们念佛,佛知道,佛要救我们,我们也知道;佛的心我们知道,为什么?祂一定要救我;我们的心佛也知道,为什么?我们一定让祂救。佛让我去往生,我也愿意去往生,佛知道我的心,我知道佛的心,彼此没有障碍,没有隔阂,叫「心心相印」。 机法一体 机法一体不离,此之谓「亲」。 什么叫「机法一体」,解释起来有一点繁复,「机」就是指众生,「法」就是指弥陀,「机法一体」就是说众生跟阿弥陀佛分不开,常行念佛的人,就跟阿弥陀佛分不开了,彼此三业成为一体了,怎么能分得开呢? 我们就是机,六字名号就是法,我们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跟法成为一体了,不分开了,那必然往生了。 就好像坐船,如果站在岸上,那跟船是分开的,我们一坐上船,就跟船成为一体了,船到达彼岸,我们也到达彼岸。 我们念佛,跟阿弥陀佛成为一体,那还能不往生吗?那还能堕落地狱去啊?不可能的事情!所谓「国无三恶道」、「不更三恶道」,因为跟阿弥陀佛一体,自然就有这些功能和效果。 往生已定 而往生极乐,现在已定,不等将来临终。 往生极乐,现在已经定下来了,不是等待临终的时候才定下来。前面也说明过,就像我们坐上了船,肯定可以到彼岸。但是不是说「我肯定可以往生了,所以不用念佛了。」那等于说你上了船,然后自己跳到海里去。是一直要在船上,与船一体。我们常行念佛,一辈子念佛,叫「现在已定」,不待临终。 自然法尔 此理,不论知不知、信不信,乃是自然法尔之事。 这个道理,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也不管你有没有信心、有没有体验,这个是自然法尔的道理,你只要念佛,就被佛的光明摄取,因为佛是这样说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只要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进入弥陀的光明,自然往生极乐净土,这个叫「自然法尔」,就像水必然从高处流到低处,是自然的,不加勉强的。念佛的人,必然从娑婆流到极乐。 唯摄念佛 又,何以弥陀光明普照,唯摄念佛,不摄其他杂业行者? 乃因余行非本愿行,故不照摄之;念佛是本愿行,故照摄之。 因为修别的行法,不是阿弥陀佛本愿,不符合阿弥陀佛的本心,所以不照摄。专修念佛,是顺佛本愿,符合佛的本心,所以照摄。 亦即念佛是弥陀本愿之所要求与命令,是弥陀救度之招唤与约束, 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所要求的,也是佛给我们的命令(这个命令不是强权式的,是慈悲的),也是佛救度我们的招唤,也是佛对我们的约束。如果你不念佛,就违抗了佛的命令,如果你不念佛,就无视了佛的招唤。佛说「你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正念」当然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当然是用六字名号来护我们,可是你不念佛,就没有闻到佛的招唤;没有闻到佛的招唤,就没有进入佛的约束,自然就不能到达净土去。 故曰「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就有这几方面含义,是佛的要求、命令、招唤、约束。 更因弥陀名号之本身即是弥陀之光明,故曰「光明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是无量光的名号,当下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光明名号」,称念这句名号,当然就被光明照耀了,被佛摄取了。这是自然的道理。 总之,慧净法师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亲缘,身礼佛,佛即见之,口称佛名,佛即闻之,忆念佛,佛即知之,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所以常加照摄;二、念佛是本愿之行,杂行非佛本愿,所以念佛则佛光照摄,杂行不照摄;三、名号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所以念佛则佛光照摄,其它的行业,不是弥陀的光明,当然,不蒙弥陀光明照耀,道理很简单。 名即是体 亦是弥陀之生命,故曰「名即是体」。 「名即是体」是昙鸾大师所讲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生命。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通常,我们会想:「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尊佛……」这样就很陌生、很遥远。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智慧,无量寿就是证悟的涅盘境界,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浓缩在六字名号里边,交给我们众生,让我们往生,所以,六字名号就是佛的生命。 阿弥陀佛的生命是仰赖我们众生的往生才能成就的,所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没有六字名号,就没有我们的往生;没有我们的往生,那阿弥陀佛的正觉怎么可能成就呢?没有六字名号,就没有阿弥陀佛的存在,阿弥陀佛就没有生命了。 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六字名号的真实义的话,我们心中的阿弥陀佛就不是一尊活的佛,就是一尊遥远的、陌生的、死板的佛。我们在这里苦苦哀求,好像佛还没有一点感动。 如果我们知道六字名号是佛的生命、是佛的招唤、是佛的约束、是佛的慈悲、是佛的本愿,那我们所念的佛就是活的佛。 阿弥陀佛活在什么地方?阿弥陀佛住在哪里?「佛住何处?佛住六字名号中」,阿弥陀佛就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我们念佛,也住六个字里面,六个字一展开来,就是极乐世界,就这样的不可思议。 所以,如果我们想见佛,很容易,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跟佛接触了,「南无阿弥陀佛」是佛的声音。佛的形象我们见不到,「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法身怎么见呢?说「报身庄严」,我们也不能观想,同样见不到。佛就很慈悲,知道我们众生见不到,怎么办呢?用声音来和我们接触。我们听到佛的声音,等于见到佛了。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的声音啊!就像一个小孩子,从小离家流浪,结果两个眼睛也瞎掉了,爸爸找他,来到他面前,他见不到爸爸了,爸爸就喊他的名字,「小宝啊!」 (「南无阿弥陀佛啊」)孩子听到了爸爸的声音,就知道:这是我的父亲,他心里面就有安慰感,「哦,我可以回家了!」 阿弥陀佛当然我们观想不来呀,阿弥陀佛就用祂的声音来呼唤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每念出来的一声声,都是佛的呼唤,这就是佛的声音哪!佛的声音都听到了,怎么跟佛还隔得远呢?所以《观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就在你的旁边,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能救你,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仅仅认为是声音、它不能救你的话,那你念得再多,怎么能往生呢?你所念的这六个字,就能救你,你才能够往生。有声音,必定有实体,「名即是体」,名号就是佛的本体。 佛是这样,但我们众生不是这样,比如说你叫张某某,你的名字写在墙上,你的人还站在大厅里边。佛就不一样,佛的名字在墙上,佛的德能也就在那墙上,名就是体。 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几个字。我给大家讲一个感应故事,来证明「名即是体」。湖北潜江有一位韩居士,很信仰南无阿弥陀佛,经常跟人家讲念佛的道理。有一位年轻人,叫凡莲艺,她丈夫晚上一躺下睡觉,就见一道白光从窗户飘进来,落到身上,呼吸困难,动弹不得,内心很惶恐,夫妻两个束手无策,请教韩居士。韩居士根据《净宗讲义》所讲念佛人身上有佛光,以及鬼神见佛光是一敬、二怕、三退让的道理 (第一,尊敬念佛的人,不会来欺负;第二,怕佛的光明,不敢来欺负;第三,退让到旁边),韩居士跟她讲:「没有问题,小事一桩,很好解决。」就给了她四张卡片,上面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叫她将卡片分别放在床的四个角上,然后夫妻俩在床上念佛。凡莲艺按照韩居士所说行事,果然当天晚上白光就不来了,高兴得不得了。 佛的名号在这个地方,佛就在这个地方,就能放出光明。所以,在南方很多发生过车祸的地方,人们往往在那里立一块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为了醒目,刷上红漆,这块石碑就能度亡灵,这里就会变得安全。 名号所在的地方,就是佛所在的地方,「名即是体」,这叫佛不可思议,「分身无数亿」、「遍十方剎」、「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我们众生就依名号而得度,依别的我们得度不了,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观想不来,念佛总可以吧!所以,佛就现名号之身来度我们,让我们称念,让我们往生。 所以,我们念佛是太自在了,「念佛」,念的就是佛,谁敢说念的不是佛啊?但是,我们往往觉得:「我念的是佛的名字,还有另外的佛来救我。」不是那回事。念的六字名号,本身就是佛的功德;临终接引我们的佛,还是六字名号所显现出来的佛,不是六字名号之外的佛。名号之外没有佛,佛之外没有名号,一体的,这个叫「名即是体」,这是佛的境界。若论佛体,唯是功德,以功德为体,六字名号就是佛一切功德总聚。 唯觅念佛往生人 因此,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以偈赞云: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阿弥陀佛功德巍巍,像一座晃耀的金山一样,只有念佛的人,才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照摄,当知念佛是符合弥陀的本愿,本愿最为强大,是强缘。 善导大师讲的话是很干脆、决断的,让我们听到以后,感觉道路很明确,一点不含糊,而且内心很安慰,很安全,很安乐。听别的人讲,就没有这个效果,搞得很复杂,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往生。善导大师讲得很简单:「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又说:「唯摄念佛,不照余杂业行者。」说得很明朗。 又于《般舟赞》云: 相好弥多八万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这都是大实话,好懂!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好,其光明普照十方,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放出光明,为了什么呢?只是寻找念佛的人,让我们往生。佛的光明就是佛的眼睛,就是佛的智慧,我们口中念佛,佛怎么不知道?马上就摄取不舍了。 那有人讲了:「念佛就摄取不舍了,我就念一声,不再念了。」不念了,就失去资格了,为什么?「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果你不再念佛了,就放弃了「念佛众生」的资格,享受不到「摄取不舍」的利益。你念佛,才是念佛众生。当然,并不是说从早到晚一秒都不停才叫念佛众生,就是我们心里边以念佛为主。事情来了,就解决事情;忙完了,就来念佛,念佛是主要的,这就是念佛众生。 比如说学生可以在寒暑假享受半票待遇 ── 作为学生,并不是说一天二十四小时在课堂读书才叫学生,他是读书为主,还要照常吃饭、娱乐、睡觉。我们念佛众生,念佛往生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心愿,至于世间的事情,照顾家庭、教育儿女、服务社会等等,自然而作,不违背念佛的道理,仍然是念佛众生。如果说「我五个月、八个月、一年、十年我不念佛了」,那就没有资格叫念佛众生了。就像学生一样,他退学了,一年两年不上学了,那就不叫学生了,再去买票,买不到半票了,没有学生资格了。那如果是你得病了,休学一个月,甚至半年,那还是学生,因为是特殊情况,不是你自己放弃。如果我们有烦恼,或有事情障碍,不能从早到晚一直念佛,仍然是念佛众生。 我们心里念佛,佛知道;是不是专门念佛的众生,佛知道,不用欺骗,人骗得了,佛骗不了。 「唯觅念佛往生人」,「觅」是寻找,善导大师把弥陀解释得很人格化,让我们一听很生动,「阿弥陀佛在找我们念佛的人」,就好像海洋救护队搜索海难幸存者一样,阿弥陀佛用祂的心光普遍照耀十方世界,搜索念佛的众生,我们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就找到了,佛找到我们,还会让我们跑掉吗?摄取不舍了。就怕我们背弃佛的誓愿。 最尊第一 若论光明,一切诸佛皆有, 然而,以弥陀光明为最尊第一,非诸佛光明可及。 之所以最尊第一,释尊以十二光佛之德说明之。 所有的佛都有光明,然而,阿弥陀佛的光明,别的佛的光明不能比,为什么?别的佛的光明不能摄取凡夫到净土去,阿弥陀佛的光明有这个功能。《无量寿经》有无碍光佛、无边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等十二种德号,可见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多么不可思议。 而于此之前,便预先概要地叹誉而言: 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 所不能及。 若论光明,诸佛都有,但若论效果,诸佛的光明比不上阿弥陀佛的光明,因为只有弥陀的光明有摄取凡夫众生的功能。那当然了,我们是专念弥陀呢?还是再念别的名号呢?懂道理的人,自然专念弥陀啦! 又,释尊为了显明弥陀威神功德之独一无二、至高无上, 而于《大阿弥陀经》极口崇仰赞叹曰: 诸佛中之王也, 光明中之极尊也。 阿弥陀佛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大阿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另外一个译本,在《大阿弥陀经》中,世尊怎样赞叹呢?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光中之极」、「光中之尊」, 不只释尊极口赞仰,十方诸佛也异口同声以「不可思议」赞叹之, 《无量寿经》言: 十方恒沙, 诸佛如来, 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 威神功德, 不可思议。 连十方诸佛都要这样称赞了,都这样敬佩无加了,那我们凡夫念这句名号,其利益是可想而知的。 《无量寿经》第十七「诸佛称名」愿,十方诸佛为我们做了示范,诸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教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念佛法门是直接由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名号,而让我们也来这样称念弥陀名号。 ---------------------------------------------------------------------------- 净宗法师佛学文集 净宗法师佛教视频讲座 |